第355頁
盧瑟不再微笑了,他定定地看著溫。
「哦你發現了這個重點。」溫說,她忍不住笑起來,笑得靠到了康納身上,「按照這種理論,盧瑟,你還是壞人啊——畢竟,你才是總輸掉的那個。」
「哇哦。」康納舉起一隻手。
溫快活地和他擊了個掌。
「那麼,就恕我不招待了,盧瑟先生。」溫在盧瑟喜怒難辨的注視中說,「旁邊的長桌上有不少食物,現場人人都忙著社交,也沒幾個人去吃,你為什麼不去那邊呢?」
她轉過身,和康納一起走向那個因為盧瑟的突然到來而停在原地的人。
「他現在是什麼表情?」溫低聲詢問康納。
「我不知道,」康納愉快地回答,「但我認為那一定很精彩。」
溫又說:「他好像沒想到我的性格是這樣的。我完全不關心超英超反之間的大戰。」
「就像他沒想到我也不想被捲入這場戰爭中一樣。」康納說,「不過他現在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了……未來一定會上演好戲。」
溫忍不住嘆了口氣。
堵得盧瑟啞口無言當然很好玩,可因此惹上盧瑟的關注,這件事裡的趣味性就大打折扣了。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天知道盧瑟還會有什麼後手。
「總有一天他會被關進監獄。」康納安慰她。
「這很難安慰到我,他在監獄裡能做到的事也比多數人在監獄外能做到的多。而且他的眼神好滲人……哥譚的反派我見過不少,他們最普遍的特點就是精神不太正常,盧瑟不一樣,他只是單純的性格很爛。」溫說,「我不擅長和這種類型打交道。」
「別擔心。」康納很有把握地說,「盧瑟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問題。」
2.剪彩儀式
溫對藝術並沒有太多研究。
但紐約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而但凡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總會努力在各方面都做到盡善盡美,好向全世界的人展示一整個國家的強大。
韋恩集團在慈善工作上的付出一向為人稱道,在哥譚如此,在紐約也毫不落後。要不是斯塔克集團,準確地說,托尼,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強烈的競爭意識,韋恩集團一定會再在紐約多發起一些慈善活動。
溫作為紐約韋恩總部的總裁當然不得不出席很多活動。
像那種慈善捐款、優秀學生獎學金、慈善醫療之類的場所,因為多少有點兒缺乏格調(政治不正確,但人們多少也清楚是這麼回事),而且韋恩集團付出的資金對這種體量的大公司來說也只算是九牛一毛,不值得大肆宣傳,溫並不需要出現在現場。
但像是這次,這種關於藝術的、打著提升市民審美修養的旗號開展的新建藝術館正式開館活動,她就必須得主持剪彩儀式了。
康納沒有來。娜塔莎倒是一如既往地跟著,現在正在門口和不少受邀到場的人寒暄。
主持人在講話,沒輪到溫登場。她坐在後台,無所事事地打量著鏡中的自己,把口紅的顏色擦掉了一點,免得妝容過於艷麗。
她盯著手指出神。
那道殷紅滑膩無比,帶著淡淡的香氣,逐漸在她的指尖上擴散,像是一塊活著的血肉。這幻覺很快擴散到了整個房間,雪白的牆面仿佛放盡血水的肉塊,桌面上的化妝品像是被碾碎的腦部,碎塊亂散。
直到她走出化妝室都還能看到周圍的奇異景象,娜塔莎的笑容僵硬得像屍體,主持人的嘴唇一張一合,如同肥碩的蛆蟲。
黑壓壓的人群被攔在遠處,記者們拼命地超前擁擠,圓形的鏡頭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傷口,閃光燈像脂肪顆粒般從傷口裡湧出來,無力地在空中滑動。
喊叫聲連成一片,溫端詳著他們,從主持人手中接過話筒,說了些事先早就被好的台詞,剪開了彩帶。
彩帶看上去像是臍帶,就是不知道哪一端連接的是母體,哪一端連接的是嬰兒。
「請跟我來,韋恩小姐……」主持人熱情地帶著她走進館中,「讓我帶您參觀館內的各個區域……」
娜塔莎對溫做了個疑問的表情,溫微笑著沖她點點頭,示意不用她過來。
「辛苦了,」溫對主持人說,「如果可以的話,請儘量講解得詳細一點。我對藝術沒有太多的了解,別笑,我是說真的,請把我當成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
她看向前方的油畫,畫中的少年托舉著一朵白玫瑰。他轉過頭,給了溫一個溫柔的、可怖的笑臉。
3.暴雪和列車
「我不喜歡旅行。」溫說。
「可我們是在你旅行中途認識的!」康納驚訝得兩條眉毛直往上飛,「你不喜歡旅行還去旅行?」
「人總會在某段時間裡想要嘗試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啊。」溫說,「何況我只是不喜歡旅行,又不是討厭旅行。」
康納耿耿於懷:「……我帶你去過好多地方,可你一次也沒說過不喜歡啊。」
「那在我看來不算『旅行』。」
不同人對旅行有不同的定義,對有些人來說旅行意味著身在異鄉,另一些人覺得旅行的重點在於這是一場休閒活動,還有人更願意將旅行視為一場心靈和身體同在的遠行冥想。至於溫,她把所有讓她離開熟悉居所的外出都視為旅行。
「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沒有旅行的感覺。」她對康納說,「任何地方都很熟悉,找不到什麼新鮮感——」
「哦你發現了這個重點。」溫說,她忍不住笑起來,笑得靠到了康納身上,「按照這種理論,盧瑟,你還是壞人啊——畢竟,你才是總輸掉的那個。」
「哇哦。」康納舉起一隻手。
溫快活地和他擊了個掌。
「那麼,就恕我不招待了,盧瑟先生。」溫在盧瑟喜怒難辨的注視中說,「旁邊的長桌上有不少食物,現場人人都忙著社交,也沒幾個人去吃,你為什麼不去那邊呢?」
她轉過身,和康納一起走向那個因為盧瑟的突然到來而停在原地的人。
「他現在是什麼表情?」溫低聲詢問康納。
「我不知道,」康納愉快地回答,「但我認為那一定很精彩。」
溫又說:「他好像沒想到我的性格是這樣的。我完全不關心超英超反之間的大戰。」
「就像他沒想到我也不想被捲入這場戰爭中一樣。」康納說,「不過他現在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了……未來一定會上演好戲。」
溫忍不住嘆了口氣。
堵得盧瑟啞口無言當然很好玩,可因此惹上盧瑟的關注,這件事裡的趣味性就大打折扣了。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天知道盧瑟還會有什麼後手。
「總有一天他會被關進監獄。」康納安慰她。
「這很難安慰到我,他在監獄裡能做到的事也比多數人在監獄外能做到的多。而且他的眼神好滲人……哥譚的反派我見過不少,他們最普遍的特點就是精神不太正常,盧瑟不一樣,他只是單純的性格很爛。」溫說,「我不擅長和這種類型打交道。」
「別擔心。」康納很有把握地說,「盧瑟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問題。」
2.剪彩儀式
溫對藝術並沒有太多研究。
但紐約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而但凡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總會努力在各方面都做到盡善盡美,好向全世界的人展示一整個國家的強大。
韋恩集團在慈善工作上的付出一向為人稱道,在哥譚如此,在紐約也毫不落後。要不是斯塔克集團,準確地說,托尼,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強烈的競爭意識,韋恩集團一定會再在紐約多發起一些慈善活動。
溫作為紐約韋恩總部的總裁當然不得不出席很多活動。
像那種慈善捐款、優秀學生獎學金、慈善醫療之類的場所,因為多少有點兒缺乏格調(政治不正確,但人們多少也清楚是這麼回事),而且韋恩集團付出的資金對這種體量的大公司來說也只算是九牛一毛,不值得大肆宣傳,溫並不需要出現在現場。
但像是這次,這種關於藝術的、打著提升市民審美修養的旗號開展的新建藝術館正式開館活動,她就必須得主持剪彩儀式了。
康納沒有來。娜塔莎倒是一如既往地跟著,現在正在門口和不少受邀到場的人寒暄。
主持人在講話,沒輪到溫登場。她坐在後台,無所事事地打量著鏡中的自己,把口紅的顏色擦掉了一點,免得妝容過於艷麗。
她盯著手指出神。
那道殷紅滑膩無比,帶著淡淡的香氣,逐漸在她的指尖上擴散,像是一塊活著的血肉。這幻覺很快擴散到了整個房間,雪白的牆面仿佛放盡血水的肉塊,桌面上的化妝品像是被碾碎的腦部,碎塊亂散。
直到她走出化妝室都還能看到周圍的奇異景象,娜塔莎的笑容僵硬得像屍體,主持人的嘴唇一張一合,如同肥碩的蛆蟲。
黑壓壓的人群被攔在遠處,記者們拼命地超前擁擠,圓形的鏡頭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傷口,閃光燈像脂肪顆粒般從傷口裡湧出來,無力地在空中滑動。
喊叫聲連成一片,溫端詳著他們,從主持人手中接過話筒,說了些事先早就被好的台詞,剪開了彩帶。
彩帶看上去像是臍帶,就是不知道哪一端連接的是母體,哪一端連接的是嬰兒。
「請跟我來,韋恩小姐……」主持人熱情地帶著她走進館中,「讓我帶您參觀館內的各個區域……」
娜塔莎對溫做了個疑問的表情,溫微笑著沖她點點頭,示意不用她過來。
「辛苦了,」溫對主持人說,「如果可以的話,請儘量講解得詳細一點。我對藝術沒有太多的了解,別笑,我是說真的,請把我當成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
她看向前方的油畫,畫中的少年托舉著一朵白玫瑰。他轉過頭,給了溫一個溫柔的、可怖的笑臉。
3.暴雪和列車
「我不喜歡旅行。」溫說。
「可我們是在你旅行中途認識的!」康納驚訝得兩條眉毛直往上飛,「你不喜歡旅行還去旅行?」
「人總會在某段時間裡想要嘗試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啊。」溫說,「何況我只是不喜歡旅行,又不是討厭旅行。」
康納耿耿於懷:「……我帶你去過好多地方,可你一次也沒說過不喜歡啊。」
「那在我看來不算『旅行』。」
不同人對旅行有不同的定義,對有些人來說旅行意味著身在異鄉,另一些人覺得旅行的重點在於這是一場休閒活動,還有人更願意將旅行視為一場心靈和身體同在的遠行冥想。至於溫,她把所有讓她離開熟悉居所的外出都視為旅行。
「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沒有旅行的感覺。」她對康納說,「任何地方都很熟悉,找不到什麼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