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片荷塘面積不小,裡面能時不時看到竄出水面的魚兒。除了荷花外還有不少浮萍和睡蓮。

  孟初晞看著長出來的荷花,心裡想著這個季節應該是吃藕帶的好時候,不過這片荷花是供人賞玩的,不然可以采一點。

  這麼想著卻見身邊的周清梧過去和下人低聲說了什麼,很快就有人在荷塘較淺的地方下了水。

  孟初晞和周念安都有些好奇地看著,見他們伸手從那睡蓮上採下一個個捲曲的嫩葉,孟初晞反應了過來,忍不住對著周念安失笑道:「 原以為你清梧姐姐是怕我們悶帶我們出來玩兒,卻不料是相中了這裡的蓴菜。」

  周念安搖了搖頭,似乎看穿了一切:「那也是替初晞姐姐相中了,清梧姐姐我說的對不對?」

  周清梧臉頰緋紅,微微瞪了一早孟初晞,對著周念安道:「你看,念安你都知道,偏偏有人裝木頭。」

  孟初晞是沒吃過蓴菜的,青陽鎮並沒有蓴菜,只是無意中看書時提到了蓴菜,當時兩人提了一下,周清梧回來時看到了這片荷塘里都是這種睡蓮,便想到了采一些給她嘗嘗。

  民以食為天,起初她們食不果腹,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吃什麼,為了讓她吃好些,孟初晞更是絞盡腦汁給她找一些奇珍野味。現在兩人條件好了,吃並不愁,可是大概是兩人都習慣了那種通過簡單可口的食物給對方帶去快樂滿足,因此掛念對方最常用方式就是看到好吃的總想讓對方嘗一嘗。

  以往孟初晞一個人出去做事嘗到了好吃的總會帶一些回來給周清梧,這是兩個人最甜蜜的小情趣。

  孟初晞被瞪了亦是笑盈盈的,看著周清梧在那邊帶著他們采蓴菜。

  周念安到底是小孩,看著新奇也跟了過去,孟初晞就在那喝著茶,心情很好。

  蓴菜自古便很有名,在西晉就留下了蓴鱸之思的典故,「蓴菜銀絲嫩,鱸魚雪片肥。」

  蓴菜,鱸魚,茭白還並稱江南三大名菜,孟初晞還是很想嘗一嘗的。

  周念安也沒吃過蓴菜,她本就是住在胡漢相接之地,後來又四處流浪,哪裡有機會見。采上來的蓴菜卷在一起像小魚兒一樣,一抓還滑溜溜的。

  「這蓴菜好滑呀。」到底是孩子,周念安抓著就覺得有意思。

  孟初晞嗓音柔和:「蓴菜莖葉中有一種膠狀粘液,所以摸起來滑溜溜的。古有詩言『雨來蓴菜流船滑,春後鱸魚墜釣肥』,品來頗有幾分趣味。說起來,蓴菜和鱸魚的美名大概是起源於西晉。聽聞西晉張翰在洛陽時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蓴菜羹、鱸魚膾,從此蓴鱸之思便成了思鄉典故。後世許多文人騷客在詩中多化用這兩種美味,意為思鄉,念安以後書看的多了,便能時常見到。」

  原本是出來采蓴菜打牙祭,現下直接成了夫子教學生了,原本玩心初露的周念安此刻一臉認真聽著孟初晞的話,時不時點頭,看得周清梧抿唇輕笑,這兩個人,心裡卻是驕傲得很,她家初晞厲害的很,什麼都知道。

  以往跟著孟初晞,但凡她不知曉的,孟初晞便會娓娓和她道來,引經據典不說,還能做到雅俗共賞,嗯,當然還有許多她聽不懂的名詞,有意思的很。

  而留下的那些護衛和下人,大多都是孟家的家僕,在孟家活了十幾二十年,見過的人和事也多了去了。留在江寧府這些日子,看著自己小姐和那個姑娘在一起的畫面,總覺得時時都透著歲月靜好。

  沒有主子脾氣,也不使喚他們,讓他們做事時客氣得讓他們受寵若驚,這段時間下來,他們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寧靜,不得不說當真是神奇。

  就好比現在,明明小姐很寵周姑娘,卻也笑盈盈任由她挽起褲腿跟著他們下去采蓴菜,只是時不時提醒,別扎到腳了。

  周清梧其實很喜歡做這種事,自從有了桑園,這種親自采野菜的機會少了許多,等到采的差不多了,她示意下去的人都起來。

  大衍王朝男女大防並不是太苛刻,尤其是在民間。但是露胳膊露腿還是不大合適,孟初晞自然不大理會,可也得顧及周清梧,讓他們男丁去一邊清洗,才示意周清梧到亭子裡來。

  看著周清梧把兩條白生生的小腿洗乾淨,孟初晞揮了揮手示意她:「過來。」

  周清梧鞋襪還沒穿,腳上濕漉漉的,乖巧過來坐著,平整的石階上印著小巧的月牙印兒。

  孟初晞彎下腰也不怕周清梧腳上水漬弄髒衣衫,將她小腿放在自己身上,在周清梧面紅耳赤地要抽走時捏了捏她的腳心。

  「別動,我看看有沒有螞蟥什麼的。」之前沒想,後來才想到,池塘里這些東西還是有的。

  挽起她的褲腿檢查了一下,沒什麼痕跡,也沒被劃到,孟初晞便拿帕子把她腿上腳底的水漬擦乾淨,再低頭給她穿上羅襪和鞋子。

  她動作並不顯得刻意,就像是這麼做了很多次一般,全程認真低著頭,做的細緻溫柔,也沒去看周清梧。

  一旁的周念安托著腮看著她們,眼裡透著一點點光,她們可真好呀。

  而周清梧已經臉紅得不成樣子,心也跳得也飛快。明明她們都成親了,什麼親密的事都做了,就剛剛孟初晞握著她的腳踝給她穿襪子,垂首斂眸溫柔安靜,她覺得一股酥麻從腳上竄到心裡,撩撥地她心怦怦亂跳。

  等到給周清梧穿好鞋襪,孟初晞才笑著抬頭:「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