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謝寧的身後,是周寂年。

  這日早朝,周寂年就被四皇子點名了。

  四皇子拿著一個摺子在念:「戶部周尚書任後,縱其夫於東街鬧市拆建高樓,周邊百姓不堪其擾……周尚書,你怎麼說?」

  周寂年和謝寧夫夫無話不談,知道謝寧在建商樓,但是他十分自信寧郎的人品,不可能幹出這樣擾民,不為他人著想的事情。

  「建樓是由工部批准的,何需臣縱容?東街確有鬧市,但是臣之夫郎建在東街郊外,擾民一說不存在。」

  周寂年倒不是想替寧郎邀功,只是他不允許寧郎為西州災禍做了那麼多努力,行商也謹慎萬分,不斷他人活路,這些人怎麼敢反過來滅他夫郎之勢?

  周寂年態度謙遜,言語之間為夫郎而驕傲的神色溢出滿面,「我夫謝寧,行海產買賣,自產自銷,上稅積極,小有盈利也都捐去西州饑荒了。建樓一事也是幾家商貿合資籌建,我夫郎也不過是向『絲綢之路』致敬,將我大慶的手工藝品傳播出去,強盛文明罷了。」

  四皇子點點頭,但是沒說話。

  朝臣心裡多多少少知道,周寂年是向著四皇子的,但是四皇子的意思,暫時是不明確的。

  有人覺得周寂年在偷換概念,斗膽上前參本:「周大人這是在攜功自邀嗎?西州饑荒可不止謝寧一人捐獻糧草,別人可沒有建樓擾民。」

  周寂年看了眼說話的人,又是王顯,這廝實事不干,為保自己清廉的名聲,朝中大臣誰日子好過,他就參誰。

  偏偏慶元帝很容王顯,利用王顯的嘴來讓朝官收斂。

  尹勝作為宰相,站出來說公道話:「誒?王大人言重,謝商指派商隊去他國換糧,填補西州饑荒的糧食缺漏,小小商人有此決策,建下功勞,眾所周知。今日就派工部去東街視察,若真在鬧市擾民,叫停他便是。」

  事關寧郎,周寂年確實有點兒沉不住氣,「謝寧每個季度交的稅,帳本作實,數額清晰,他為漁民創造營收,給百姓活計,皆有價值可談,這樣為民的商人,決計不可能做出鬧市擾民的行為。」

  四皇子心裡嘆氣,周寂年有能力有頭腦,就是一牽扯到他夫郎,就要爭個贏才行。不過也好,有弱點的人才好拿捏,才好讓他永遠忠於自己。

  「西周饑荒,謝寧確有功勞,本王返京朝忙,倒忘了這商人之力,你倒是提醒了本王。工部就按尹相說的辦,若鬧市擾民為虛,賜金字牌匾,賀他商樓開業大吉,也免得寒了忠國為民的良商之心。」

  歷朝歷代都是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四皇子回京遲遲未行封賞,本也是棘手不知如何怎樣封賞一介商人。若他還未登基,大肆封賞商人,只怕助長了商賈的氣焰。既然朝堂上有人開了口,他也有理由賞賜了。

  「……」弄巧成拙,原本是替夫郎抱不平,不想還替夫郎掙了一個好處,周寂年行大禮謝四皇子。

  這下好了,四皇子的態度,再也沒人敢眼紅周寂年了。

  而謝寧還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居然能夠出現在朝堂之中,這會兒正在郊外監工呢。

  這間商號除了賣自家商品、手工藝品以外,還會出售從海外別國引入的商品。

  出資的是其他眾多小商戶,但是掛謝寧的名號。

  石頭現在開始跟著謝寧了,因為周寂年身邊被安排了四皇子的人,兩夫夫都覺得無所謂,畢竟是未來的皇帝,天下都是他的。

  「寧爺,工部來人了,是鮑興。」石頭疾步過來,輕聲稟報。

  「好,我這就過去,你盯著點兒。」既然是熟人,謝寧自然不需要石頭跟著保護了。

  鮑興穿著官衣,領了五個工部當差的,見到謝寧很禮貌的點了點頭,說明了來意。

  謝寧覺得莫名其妙,「不可能擾民,你看看這四周,沒有巷子胡同,居民甚少。」

  「是,那我走個過場,巡視一二好回去交差。」

  「好,您自便,若是有需要,喚人來叫我就是。」謝寧大大方方的,不慌不亂。

  鮑興領著人細細巡了一遍周圍,順帶幫謝寧檢查了一下木材和地基,還有框架的安全性,這才領著人回工部了。

  ……

  下午謝寧回府,第一時間去看三孩子,剛走到廊檐,就聽裡面是女兒的哭聲。

  謝寧心頭一緊,匆匆兩步去到窗戶口朝里看。

  她兩個哥哥坐在桌上吃碗糕,她站在地上抱著大哥的腿哼哼哭,小臉兒上滿是眼淚。

  渝哥兒一隻手幫妹妹擦了擦眼淚,「妹妹不哭,我們講道理。」

  謝寧聽著好奇,便沒急著露臉,悄摸偷看。

  「你先吃完了你能去玩,對不對?」

  婉姐兒撅著嘴,「嗯。」

  「那大哥和二哥還沒吃完,得吃完才能陪你玩,對不對?」

  婉姐兒繼續同意,「嗯。」

  「那讓他們陪你玩一會兒,等哥哥吃完就能陪你玩了,好不好?」

  「不要!」婉姐兒點著頭,嘴裡卻否決,她什麼都能聽懂了,就是還不會說話表達。

  爹爹不在,她就只和哥哥們玩,別人陪她不要。

  渝哥兒拿袖子給她擦乾淨臉,當做沒聽到,「那你和秋梅先玩一會兒。」

  「嗯。」婉姐兒點點頭。

  謝寧欣慰,十歲的渝哥兒是真的有大哥哥的樣子了,這小道理講的一套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