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蕭坐鎮辰宇地產京城總部之後,辰宇地產原本的大本營粵省,就需要有專人來負責,還有申城以及申城周邊的蘇城、杭城等地,也需要有專人來負責。

  於是,楊大志和宋弘光這兩大辰宇地產的元老骨幹便勢必要從他們原來的職位上跳出來,成為區域總經理,一個坐鎮羊城,負責整個粵省的分公司,另一個則坐鎮申城,負責申城、蘇城、杭城等地的分公司。

  最終決定留在粵省的人是楊大志,楊大志雖然是個地地道道地北方漢子,但他在南方一呆就是十幾年,妻子和孩子們也陪著他在南方一呆就是十幾年,他們一家人早已習慣了南方的生活。

  而宋弘光確是個江南人,楊大志主動把坐鎮申城的機會留給宋弘光,這樣兄弟就能離家更近一些,可以常回家看看。

  至於他自己,則早就有打算把父母都接到粵省來照顧了。

  楊大志坐鎮羊城之後,迅速以辰宇地產的員工內部價格,購買了一棟辰宇地產開發的花園別墅,裝修妥當。

  1995年春節,楊大志帶著妻子和孩子們回老家過年,年後便帶著父母一起接回到了羊城。

  楊大志的父母如今年紀都不小了,也是時候該享享清福了,老兩口有三個女兒,早都嫁了人,一年到頭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有一個兒子,卻遠在祖國的另一頭兒,奮鬥事業,一年到頭更是只有春節才能回家一趟。

  楊大志多年前就跟父母提過,要把二老接到他的身邊照顧,但老兩口卻操心家裡的地,又覺得自己身體還算硬朗,不需要兒子照顧,也不想給兒子添負擔。

  彼時楊大志還沒有確定會定居羊城,總是輾轉於羊城、鵬城、株洲各地,所以既然父母不願,他也就沒有強求。

  但如今卻不同,楊大志已經確定了要定居羊城,所以他此次回老家,便要好好勸勸父母。

  他告訴父母,他已經在羊城買了一棟別墅,有一個特別大的花園,到時候他們願意種花就種花,願意種地就種地,生活方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衣食住行都只會變得更好。

  並且他們完全不用擔心會給他添負擔的問題,他在外打拼多年,早已今非昔比,正是孝順父母,讓父母享福的時候,老家的地也完全不用他們操心,他會租給了村裡的族親打理。

  更重要的是,到了羊城,他們還能經常見到孫子孫女,而且他們的大孫子去年談了對象,也許他們還能親自幫大孫子籌備婚事,親眼看著重孫子降生也說不定呢!

  老兩口聞言心動了,跟著三個女兒打了聲招呼,春節過後,便隨楊大志一家去了羊城。

  而楊大志的妻子跟娘家的關係一向淡薄,十多年都不曾往來,如今當然也不必牽掛。

  至此,楊大志算是安心定居在了羊城,為辰宇地產坐鎮粵省。

  宋弘光來到申城,卻正趕上辰宇地產在申城的起步階段,秦蕭只幫他搭起了初始的架構,留下了一些等待開發的項目。

  要說楊大志坐鎮粵省是守業的話,宋弘光坐鎮申城便是創業了。

  好在秦蕭已經為申城辰宇地產的發展制定了三年規劃,宋弘光剛到申城便投入到了一個大項目的開發中。

  宋弘光原本也準備學楊大志,想在申城買下一棟別墅,然而申城目前已經開發的別墅,卻沒有宋弘光能夠看得上眼的。

  他想,反正他也不急,那就安心等一等自家公司開發的別墅項目,再買不遲。

  現如今,他和妻兒都暫時借住在陳曦名下的一棟洋房裡。

  宋弘光的老家在江南水鄉,是一個普通的小鎮,距離申城開車不過二個小時車程。

  父母都是退休教師,他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是名校畢業的大學生,可謂是滿門書香。

  弟弟畢業後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妹妹則剛從藥科大學碩士畢業,準備出國進修博士學位,回國後則想成立一家藥品研發公司。

  宋弘光來到申城後,便經常帶著妻兒回老家看望父母,他希望父母等他們在申城穩定後,便搬到申城一起生活。

  但他的父母卻已經習慣了小鎮的生活節奏,並不想去申城那種快節奏大發展的城市。

  宋弘光聞言倒也不強求,反正他如今人在申城,開車回一趟老家,吃個飯坐一坐,不過一天時間,他可以常常回家,倒也沒必要強求父母到申城生活。

  秦蕭回到京城後,工作雖然依舊忙碌,但他卻合理地分配了自己時間,他想留出來更多的時間陪陪妻子和家人。

  多年異地生活,讓陳曦和秦蕭夫妻二人飽嘗相思,如今二人終於能夠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了,怎能不儘可能地每天膩在一起。

  二十幾年的老夫老妻,卻依舊如膠似漆,好似初戀,不知羨煞了多少旁人。

  比如,陳曦京大的同事,每每看到秦蕭跑到京大門口接陳曦下班的時候,都不得不開玩笑地酸上一句,「都老夫老妻的,還膩膩歪歪的,真是的!」

  當然了,這時候陳曦也不得不嘴上謙虛,神色卻欠扁地回上一句,「這不是分開太久了,還不讓人家回顧一下青春嗎!」

  陳曦的同事:「我呸,一年12個月你有四個多月都在南邊兒,你還好意思說分開太久,啊呸!」

  再比如,秦蕭公司的員工,每每看到自家那個如高嶺之花一般的老闆,一看見妻子,那眼神就突然變得柔情似水,不禁讓人覺得渾身肉麻,雞皮疙瘩抖落一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