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要用個罈子把酸筍盛出來嗎?」姜夔切完了筍子,用水清洗菜刀,邊問道。
於小寒點頭:「罈子盛著好長放。胖嬸兒他們在山頭上住的,太陽正曬,東西稍不注意就容易壞了。」
「那我去找個罈子。」姜夔起身,手上還拿著刀和案板。
「罈子儲藏室里有,你往裡處走走,拿個手電筒。」於小寒囑咐。
姜夔一走,於小寒便把兩個巨大無比的罈子從空間裡拖了出來,等姜夔拿了罈子出來,面對兩個巨大的罈子,臉上也並無一點兒波動。
於小寒覺得,她大概也不需要給他解釋太多。
兩人合夥把罈子里原本的酸筍清理出來裝袋,準備送往市里,再將剛切好的筍片倒進大缸里,裡面有酸水,只要再繼續泡著就好了。
之後,家裡留姜夔一個翻翻筍片,於小寒便抱著一個罈子往東邊山上走。
路上,正好經過她家的那片地,康五叔幫她照顧得很好,大蔥水靈靈的,蔥香四溢,現在給兩家麻辣燙店供貨用的蔥姜蒜和辣椒,都是這片地產出的。
康店這邊竹林很多,也都很大,能產出不少竹筍來,於小寒甚至有種想多挖點,做成酸筍在網上售賣的想法。
不過,一來,本來姜夔的工作量就很大了,於小寒不想太辛苦他,二來,方源那邊也要她的酸筍了,說是他自己各種渠道買,都沒於小寒家做的好吃。
於小寒給胖嬸兒去酸筍罈子時,正好他們兩口子都在,康五叔遠遠地聞到味兒,就笑開了,直說還是養閨女貼心。
胖嬸兒家兩小子都在,大的今年正在上高中,巧了,就在她們大學沒多遠的市五高,五高是個封閉學校,除了放假不准學生出校門的。
而旁邊沒多遠就是大學市場,各種各樣好吃的,可就是吃不著,只能靠白日做夢。況且學校向來摔手機,沒人敢帶手機進學校的,點外賣也完全沒了希望。
那小子是今年這學期才轉過去的,聽說本地微博正火的鼎香園麻辣燙是於小寒開的,眼都亮了。
當然,於小寒也不小氣,給他們送了好幾次外賣,都是店裡熱銷的菜,那小子憑著麻辣燙,居然在五高也混了一群狐朋狗友。
這可把胖嬸兒氣壞了,她千難萬苦的把兒子送進去,就是為了讓兒子全心學習。
不過,那混小子也確實沒讓胖嬸兒夫妻倆失望,月考中考都進步了一百多名,看來他所說的尖子生兄弟確實也不是編的瞎話。
「小寒姐,我來幫你拿!」康來鑫顛顛的跑過來,一把奪了於小寒手上的罈子。
「這小子愛吃你做的酸筍,每次去學校都要挖好多帶去拌飯呢!」胖嬸兒樂呵呵的笑。
康五叔倒是越老越小了,跟個小孩子似的,撅起嘴:「臭小子,連你老子嘴裡的食兒都搶!」
於小寒也抿著嘴笑。
前幾年,村里不少閒話都說康五叔娶了個母大蟲,在家就是個窩囊漢。
康五叔卻撇嘴:你們都不知道我在家多省心,媳婦管上管下,我啥心也不用操,多好!
這幾年,人們慢慢接受了新思想,居然都個個兒開始羨慕起康五叔了,可他們兩口子的日子還是照常,胖嬸兒也沒有翹尾巴,康五叔還是那樣。
走時,胖嬸兒把於小寒拉到一邊,悄悄的問:「我看小姜那孩子從過年到現在都一直在咱們村,他咋不回家?」
關於姜夔的身世,於小寒也慢慢聽他說了不少,便道:「他從小父母雙亡,他爺爺將他拉扯大的,前兩年他爺爺去去了,就一個人到處漂。」
「嘶……倒是個可憐人兒,」胖嬸兒嘆息,接著又道:「那他準備紮根在這兒?」
這於小寒可說不上來,只是少有的,胖嬸兒問了這麼多次,唯一沒有害羞。
「我看他是個好孩子,」說著,胖嬸兒自顧自的點點頭,又問:「你是準備就這麼定下,還是在談兩年?」
「順其自然吧……」於小寒磕磕絆絆,話卻是說明白了。
胖嬸兒眯眼笑了,敲敲於小寒頭:「你丫頭可要爭氣,可不能讓緣分溜了!」
於小寒這次雖然沒倉皇而逃,但也嗯啊兩聲,說要下山。
胖嬸兒注視著於小寒下山,回去便跟康五叔笑開了:「我看他倆啊,有門兒!」
說著,胖嬸兒還用胳膊肘戳了康五叔下,康五叔蹲地上吧嗒吧嗒抽旱菸:「就是小姜這孩子,別嫌棄咱們農村的……」
胖嬸兒一巴掌糊上去了:「往上數三代,誰家不是泥腿子?我看小姜不是那種人!」
……
轉眼,到了夏天,上個月,姜夔把蛇墜給了於小寒。
融合了蛇墜當天晚上,於小寒還是沒發現什麼蛇墜給她帶來了什麼新的變化,可一個月之後,她逐漸摸出來一絲絲門道了。
不僅是蛇墜,包括去年冬天姜夔帶回來的虎墜,她也琢磨明白了。
第76章
於小寒家西瓜種的晚了點兒, 成熟期也比一般西瓜晚,街上不少西瓜攤都擺了大半個月時,於小寒才在自家地里發現第一批成熟的西瓜。
那晚, 她跟姜夔吃完飯在自家山上散步, 順便給李永年放個假,他現在在阿大、阿二、阿三的幫助下,放羊很輕鬆,剛開始他還打豬草。
於小寒便給他又漲了五百塊錢的工資, 後來於小寒在網上買個台小型割草機給他, 他割草就快很多了,又騰出來時間去曬乾草, 儲備起來給羊們過冬。
於小寒點頭:「罈子盛著好長放。胖嬸兒他們在山頭上住的,太陽正曬,東西稍不注意就容易壞了。」
「那我去找個罈子。」姜夔起身,手上還拿著刀和案板。
「罈子儲藏室里有,你往裡處走走,拿個手電筒。」於小寒囑咐。
姜夔一走,於小寒便把兩個巨大無比的罈子從空間裡拖了出來,等姜夔拿了罈子出來,面對兩個巨大的罈子,臉上也並無一點兒波動。
於小寒覺得,她大概也不需要給他解釋太多。
兩人合夥把罈子里原本的酸筍清理出來裝袋,準備送往市里,再將剛切好的筍片倒進大缸里,裡面有酸水,只要再繼續泡著就好了。
之後,家裡留姜夔一個翻翻筍片,於小寒便抱著一個罈子往東邊山上走。
路上,正好經過她家的那片地,康五叔幫她照顧得很好,大蔥水靈靈的,蔥香四溢,現在給兩家麻辣燙店供貨用的蔥姜蒜和辣椒,都是這片地產出的。
康店這邊竹林很多,也都很大,能產出不少竹筍來,於小寒甚至有種想多挖點,做成酸筍在網上售賣的想法。
不過,一來,本來姜夔的工作量就很大了,於小寒不想太辛苦他,二來,方源那邊也要她的酸筍了,說是他自己各種渠道買,都沒於小寒家做的好吃。
於小寒給胖嬸兒去酸筍罈子時,正好他們兩口子都在,康五叔遠遠地聞到味兒,就笑開了,直說還是養閨女貼心。
胖嬸兒家兩小子都在,大的今年正在上高中,巧了,就在她們大學沒多遠的市五高,五高是個封閉學校,除了放假不准學生出校門的。
而旁邊沒多遠就是大學市場,各種各樣好吃的,可就是吃不著,只能靠白日做夢。況且學校向來摔手機,沒人敢帶手機進學校的,點外賣也完全沒了希望。
那小子是今年這學期才轉過去的,聽說本地微博正火的鼎香園麻辣燙是於小寒開的,眼都亮了。
當然,於小寒也不小氣,給他們送了好幾次外賣,都是店裡熱銷的菜,那小子憑著麻辣燙,居然在五高也混了一群狐朋狗友。
這可把胖嬸兒氣壞了,她千難萬苦的把兒子送進去,就是為了讓兒子全心學習。
不過,那混小子也確實沒讓胖嬸兒夫妻倆失望,月考中考都進步了一百多名,看來他所說的尖子生兄弟確實也不是編的瞎話。
「小寒姐,我來幫你拿!」康來鑫顛顛的跑過來,一把奪了於小寒手上的罈子。
「這小子愛吃你做的酸筍,每次去學校都要挖好多帶去拌飯呢!」胖嬸兒樂呵呵的笑。
康五叔倒是越老越小了,跟個小孩子似的,撅起嘴:「臭小子,連你老子嘴裡的食兒都搶!」
於小寒也抿著嘴笑。
前幾年,村里不少閒話都說康五叔娶了個母大蟲,在家就是個窩囊漢。
康五叔卻撇嘴:你們都不知道我在家多省心,媳婦管上管下,我啥心也不用操,多好!
這幾年,人們慢慢接受了新思想,居然都個個兒開始羨慕起康五叔了,可他們兩口子的日子還是照常,胖嬸兒也沒有翹尾巴,康五叔還是那樣。
走時,胖嬸兒把於小寒拉到一邊,悄悄的問:「我看小姜那孩子從過年到現在都一直在咱們村,他咋不回家?」
關於姜夔的身世,於小寒也慢慢聽他說了不少,便道:「他從小父母雙亡,他爺爺將他拉扯大的,前兩年他爺爺去去了,就一個人到處漂。」
「嘶……倒是個可憐人兒,」胖嬸兒嘆息,接著又道:「那他準備紮根在這兒?」
這於小寒可說不上來,只是少有的,胖嬸兒問了這麼多次,唯一沒有害羞。
「我看他是個好孩子,」說著,胖嬸兒自顧自的點點頭,又問:「你是準備就這麼定下,還是在談兩年?」
「順其自然吧……」於小寒磕磕絆絆,話卻是說明白了。
胖嬸兒眯眼笑了,敲敲於小寒頭:「你丫頭可要爭氣,可不能讓緣分溜了!」
於小寒這次雖然沒倉皇而逃,但也嗯啊兩聲,說要下山。
胖嬸兒注視著於小寒下山,回去便跟康五叔笑開了:「我看他倆啊,有門兒!」
說著,胖嬸兒還用胳膊肘戳了康五叔下,康五叔蹲地上吧嗒吧嗒抽旱菸:「就是小姜這孩子,別嫌棄咱們農村的……」
胖嬸兒一巴掌糊上去了:「往上數三代,誰家不是泥腿子?我看小姜不是那種人!」
……
轉眼,到了夏天,上個月,姜夔把蛇墜給了於小寒。
融合了蛇墜當天晚上,於小寒還是沒發現什麼蛇墜給她帶來了什麼新的變化,可一個月之後,她逐漸摸出來一絲絲門道了。
不僅是蛇墜,包括去年冬天姜夔帶回來的虎墜,她也琢磨明白了。
第76章
於小寒家西瓜種的晚了點兒, 成熟期也比一般西瓜晚,街上不少西瓜攤都擺了大半個月時,於小寒才在自家地里發現第一批成熟的西瓜。
那晚, 她跟姜夔吃完飯在自家山上散步, 順便給李永年放個假,他現在在阿大、阿二、阿三的幫助下,放羊很輕鬆,剛開始他還打豬草。
於小寒便給他又漲了五百塊錢的工資, 後來於小寒在網上買個台小型割草機給他, 他割草就快很多了,又騰出來時間去曬乾草, 儲備起來給羊們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