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盧玉軒不明所以地看著他,便見他理了理衣袖往樓下走去。
正是元宵,沿河不少放花燈的遊人。
岸邊站著兩個年輕的郎君,一個年紀小一些的穿著一身松青色的短襖,模樣生得玉雪可愛,一看便是哪戶富貴人家出來的小公子。另一個年長些的穿著身菸灰色的長衫,模樣俊秀身姿挺拔,在人群中也是極為亮眼。
兩人站在岸邊,既不放燈也不言談,瞧著像在等什麼人,倒引得每個路過此處的姑娘都要往這兒多看一眼。
明孺不大習慣,他低頭往謝斂身後躲了躲,悄悄問:「阿湛怎麼還不回來?」謝斂瞧他有些侷促的模樣,便道:「你怎麼不過去和明樂一起?」
明孺抬頭望過去,女子蹲在岸邊往水裡放了盞花燈,正低頭許願。她身邊還有許多人,多是同她相仿年紀的女子和父母領著的孩子。他搖搖頭:「算了,我沒什麼心愿,便讓給二姐吧。」
菸灰色長衫的男子似乎抿唇輕笑了一下,明孺抬起頭問:「師兄有什麼心愿嗎?」謝斂搖搖頭:「也給她。」
明孺也笑了笑,過了半晌才垂著頭又問:「二姐心情不好和紀家退婚有關嗎?」這回身旁的人卻半晌沒有回應,過了許久才說:「別想太多。」
「唔。」明孺低頭踢了踢腳邊的石子,忽然察覺身旁的人站直了身子,他跟著抬頭,才看見走近來的人,就立刻皺起了眉頭,語氣不甚友好地問道:「你來幹什麼?」
紀景同恍若未察覺他的態度似的,晃了晃手裡的花燈:「上元節放花燈。」
「那你去別處放。」明孺也覺得自己像個無理取鬧的幼童,說完自己都忍不住紅了下臉。果然紀景同似笑非笑地挑眉問他:「為何?」
「明孺,」謝斂開口道,「去橋上坐會兒。」
「可是——」他還想再爭辯幾句,叫謝斂輕輕拍了拍肩膀,終於心不甘情不願地往橋上去了,走前還不忘氣沖沖地瞪了來人一眼。
紀景同提著花燈同謝斂略點了點頭,擦肩而過地時候,忽然道:「對了,方才來時遇見了安姑娘,我告訴她對面酒樓賣的豆酥糖很不錯。」
謝斂停下腳步,目光晦暗不明地落在他身上,倒也看不出什麼情緒,只是淡淡道:「紀公子並非長安人士,對長安風物倒很熟悉。」
「好說,」紀景同佯裝聽不出他話中的意思,眯著眼笑道,「你不如在燈鋪等等,她一會兒就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完結。
第131章 棠棣之華三十
今日上元佳節,酒樓生意好,二樓整層就都叫人包了下來,一樓的大堂也早就坐滿了人。安知靈走到櫃檯前,點了包豆酥糖。她倚在櫃檯前站著,等後廚打包的功夫,忽然身後有人喚了她一聲,回頭一看,才發現竟是盧玉軒。她略帶驚訝地站直了身子,轉瞬便反應了過來,不由心中暗暗罵了紀景同一句,面上卻還帶笑:「盧公子怎麼在這兒?」
盧玉軒微微笑道:「上元佳節,本在二樓與人喝酒賞燈,可惜那人剛才拋下我去了。不過正巧碰見了三小姐,也是緣分。」
「半路爽約,盧公子交友不慎。」
兩人言談兩句,盧玉軒忽然道:「上回得三小姐幫忙,替家父去了一樁心病,盧家倒是又欠三小姐一份人情。改日還要再請三小姐來府上做客鄭重道謝才是。」
「盧公子言重了,解鈴還須繫鈴人,不過是盧大人自己想開了心魔便也破了。」
那晚玉碎閣中究竟發生了何事,除了當時在院中的盧康德與安知靈、謝斂三人外無人知曉,便是玉碎閣為何起火,等盧康德醒後也未提起過半句。盧玉軒突然聽她說「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句話,也不由愣了一下,僵硬地笑了笑,一時不知作何回答。
安知靈動了下眼珠子,又道:「何況今日過後,我就要離京,恐怕也沒有這個機會再去府上拜訪了。」
「這是何故?」
「年後要隨表兄回宗里去。」
盧玉軒又是一愣:「三小姐也是九宗弟子?」
「自然不是——」對面的女子露出幾分尷尬的神色,含糊道,「恐怕往後除了年節便極少回來了。」
盧玉軒見她這副情態終於想起了明謝兩家傳聞中確是有一樁婚約來,但謝斂極少在京中露面,明樂每每提起此事也是笑而不語,直到今春傳出明樂與紀家的婚約來,前頭這樁事情才叫外頭當做謠言澄清了。
安知靈在京中露面也不過才是這兩個月的事情,哪裡有人想到有婚約的竟是他們兩個。
想到此處,盧玉軒也不免有些尷尬,趕忙笑著客套道:「明小姐剛歸家又要遠嫁,家中的兄嫂必定十分捨不得。」
安知靈笑了笑:「我自小在外,他們想來也習慣了。」
盧玉軒又漫不經心地提道:「我聽說紀公子打算離京遠遊,兩人雖是有緣無分,但二小姐倒是能多在家陪陪二位。」
安知靈倒是沒想到這消息流傳得這麼快,心中稍稍詫異了一瞬,面上也做出惋惜神色:「這樁婚事確實可惜。」
盧玉軒瞥了眼她的神色,又寬慰道:「婚姻大事講究一個門當戶對,紀家門庭雖是清貴,但也未必是良配,二小姐日後必能覓得良婿。」
安知靈眨眨眼,心思轉了一圈,面上嘆了口氣:「托公子吉言。如今家中全憑兄長一人在外操持,近來又添新丁,明孺又還年幼無法幫持。若是二姐能尋一門好親事,哥哥嫂嫂想必也能鬆一口氣。」
正是元宵,沿河不少放花燈的遊人。
岸邊站著兩個年輕的郎君,一個年紀小一些的穿著一身松青色的短襖,模樣生得玉雪可愛,一看便是哪戶富貴人家出來的小公子。另一個年長些的穿著身菸灰色的長衫,模樣俊秀身姿挺拔,在人群中也是極為亮眼。
兩人站在岸邊,既不放燈也不言談,瞧著像在等什麼人,倒引得每個路過此處的姑娘都要往這兒多看一眼。
明孺不大習慣,他低頭往謝斂身後躲了躲,悄悄問:「阿湛怎麼還不回來?」謝斂瞧他有些侷促的模樣,便道:「你怎麼不過去和明樂一起?」
明孺抬頭望過去,女子蹲在岸邊往水裡放了盞花燈,正低頭許願。她身邊還有許多人,多是同她相仿年紀的女子和父母領著的孩子。他搖搖頭:「算了,我沒什麼心愿,便讓給二姐吧。」
菸灰色長衫的男子似乎抿唇輕笑了一下,明孺抬起頭問:「師兄有什麼心愿嗎?」謝斂搖搖頭:「也給她。」
明孺也笑了笑,過了半晌才垂著頭又問:「二姐心情不好和紀家退婚有關嗎?」這回身旁的人卻半晌沒有回應,過了許久才說:「別想太多。」
「唔。」明孺低頭踢了踢腳邊的石子,忽然察覺身旁的人站直了身子,他跟著抬頭,才看見走近來的人,就立刻皺起了眉頭,語氣不甚友好地問道:「你來幹什麼?」
紀景同恍若未察覺他的態度似的,晃了晃手裡的花燈:「上元節放花燈。」
「那你去別處放。」明孺也覺得自己像個無理取鬧的幼童,說完自己都忍不住紅了下臉。果然紀景同似笑非笑地挑眉問他:「為何?」
「明孺,」謝斂開口道,「去橋上坐會兒。」
「可是——」他還想再爭辯幾句,叫謝斂輕輕拍了拍肩膀,終於心不甘情不願地往橋上去了,走前還不忘氣沖沖地瞪了來人一眼。
紀景同提著花燈同謝斂略點了點頭,擦肩而過地時候,忽然道:「對了,方才來時遇見了安姑娘,我告訴她對面酒樓賣的豆酥糖很不錯。」
謝斂停下腳步,目光晦暗不明地落在他身上,倒也看不出什麼情緒,只是淡淡道:「紀公子並非長安人士,對長安風物倒很熟悉。」
「好說,」紀景同佯裝聽不出他話中的意思,眯著眼笑道,「你不如在燈鋪等等,她一會兒就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完結。
第131章 棠棣之華三十
今日上元佳節,酒樓生意好,二樓整層就都叫人包了下來,一樓的大堂也早就坐滿了人。安知靈走到櫃檯前,點了包豆酥糖。她倚在櫃檯前站著,等後廚打包的功夫,忽然身後有人喚了她一聲,回頭一看,才發現竟是盧玉軒。她略帶驚訝地站直了身子,轉瞬便反應了過來,不由心中暗暗罵了紀景同一句,面上卻還帶笑:「盧公子怎麼在這兒?」
盧玉軒微微笑道:「上元佳節,本在二樓與人喝酒賞燈,可惜那人剛才拋下我去了。不過正巧碰見了三小姐,也是緣分。」
「半路爽約,盧公子交友不慎。」
兩人言談兩句,盧玉軒忽然道:「上回得三小姐幫忙,替家父去了一樁心病,盧家倒是又欠三小姐一份人情。改日還要再請三小姐來府上做客鄭重道謝才是。」
「盧公子言重了,解鈴還須繫鈴人,不過是盧大人自己想開了心魔便也破了。」
那晚玉碎閣中究竟發生了何事,除了當時在院中的盧康德與安知靈、謝斂三人外無人知曉,便是玉碎閣為何起火,等盧康德醒後也未提起過半句。盧玉軒突然聽她說「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句話,也不由愣了一下,僵硬地笑了笑,一時不知作何回答。
安知靈動了下眼珠子,又道:「何況今日過後,我就要離京,恐怕也沒有這個機會再去府上拜訪了。」
「這是何故?」
「年後要隨表兄回宗里去。」
盧玉軒又是一愣:「三小姐也是九宗弟子?」
「自然不是——」對面的女子露出幾分尷尬的神色,含糊道,「恐怕往後除了年節便極少回來了。」
盧玉軒見她這副情態終於想起了明謝兩家傳聞中確是有一樁婚約來,但謝斂極少在京中露面,明樂每每提起此事也是笑而不語,直到今春傳出明樂與紀家的婚約來,前頭這樁事情才叫外頭當做謠言澄清了。
安知靈在京中露面也不過才是這兩個月的事情,哪裡有人想到有婚約的竟是他們兩個。
想到此處,盧玉軒也不免有些尷尬,趕忙笑著客套道:「明小姐剛歸家又要遠嫁,家中的兄嫂必定十分捨不得。」
安知靈笑了笑:「我自小在外,他們想來也習慣了。」
盧玉軒又漫不經心地提道:「我聽說紀公子打算離京遠遊,兩人雖是有緣無分,但二小姐倒是能多在家陪陪二位。」
安知靈倒是沒想到這消息流傳得這麼快,心中稍稍詫異了一瞬,面上也做出惋惜神色:「這樁婚事確實可惜。」
盧玉軒瞥了眼她的神色,又寬慰道:「婚姻大事講究一個門當戶對,紀家門庭雖是清貴,但也未必是良配,二小姐日後必能覓得良婿。」
安知靈眨眨眼,心思轉了一圈,面上嘆了口氣:「托公子吉言。如今家中全憑兄長一人在外操持,近來又添新丁,明孺又還年幼無法幫持。若是二姐能尋一門好親事,哥哥嫂嫂想必也能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