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胤祚之事有直接關係的,早就被處置了,剩下的都是被攀咬出來的,尚未發動的棋子――他們不是忠於胤i嗎?就讓他們去繼續盡忠好了!

  康熙很清楚,若是他處在胤i的位置,一樣會對胤祚恨之入骨,一樣會除之而後快,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康熙對胤i的耐心最終耗盡。

  又冷冷道:“吩咐宗人府,把門禁守好了,若再有一字半句的消息進出,朕饒不了他們!”

  先前的時候,不過是關著人不讓他出去禍害無辜,心中還有些不忍,是以裡面的下人、太醫等,還是能有限出入的,現在看來,卻是他想的簡單了。

  微微沉吟一下,又道:“讓內務府準備宅子,加緊修繕,一個月後將瓜爾佳氏和弘皙他們從瑜親王府遷出去。胤i的爵位早就革了,他們再住在裡面也不合適。”

  “。”梁九功應了,又問:“那這宅子……按什麼規格來修?”

  康熙淡淡道:“朕會封弘皙為貝子。”

  再不將事qíng處理gān淨,倒讓人生出了別的指望來!

  第九十七章

  又是早朝時間,勤政殿外以及休息室里,早早就聚集了一群人,湊成堆的議論紛紛。

  “怪了,今兒是什麼日子,怎麼來了這麼多人?萬歲爺有大事要宣布嗎?”

  “是啊,七部都來人了,不知道是什麼事兒呢!”

  “不知道啊,剛剛下官向閣老打聽了下,也說不知道……”

  “……”

  自從康熙改了早朝制度之後,一日一朝就變成了五日一朝,而且也不必每次都來,這次來的這麼齊整,想來是有大事要發生了吧?

  “我的天爺!”忽然一人驚呼道:“那不是太子的車駕嗎?”

  “不是吧?這小祖宗又來做什麼?”

  “太子爺來了,咱們這早朝……還上不上了?”

  眾人面面相覷。

  掰著指頭數了下,這位爺一共來勤政殿四次,第一次是被人彈劾他奢靡無度,於是過來自辯,結果把滿朝文武罵的狗血噴頭,陳老狀元更是被他直接氣暈過去,最後還是萬歲爺拿一盤橙子把他哄走才了事;第二次是廢太子的時候,他跑來看熱鬧,被雍親王截回去了;第三次,這邊正請願呢,他剛進門,就被雍親王用披風一裹,堵著嘴抓回去了;還有第四次,一聽說他來了,大夥就趕緊散了朝,萬歲爺第一個跑路……

  簡直一次比一次不堪回首啊!

  “雍親王呢?”眾人伸著腦袋找胤G:太子爺都快到門口了,怎麼還不來堵人?

  “這位現在可是太子了,雍親王也未必攔的住吧?”

  是啊……這位是太子了啊!

  太子爺上朝,那可是天經地義,誰敢攔?想當初二阿哥做太子的時候,可是風雨不誤的……可這位爺,自從當了太子,好像從沒上過朝吧?

  話說,若是萬一有一天他登基了,這畫風,簡直不敢想啊……

  不過,應該不會有這個萬一吧?

  當初立胤祚為太子時,大多數朝臣都覺得不可思議,向來理智的萬歲爺,怎麼就做了這麼一個荒唐的決定?雖然不能理解,但萬歲爺主意已定,頭頂上自家的皇子主子也是這麼個意思,再不願意也得支持啊!

  等日子久了,卻又發現,這位太子,雖然點兒不著調,但是事還是在做的,僅自個兒身上就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薪水漲了足足三倍,家裡煥然一新,水泥路面、瓷磚地板、暖氣管、玻璃窗子,那可都是好東西啊!更別說國庫里一天比一天多的銀子了……

  好不容易有點兒適應了,覺得有這麼個太子爺也不錯了,卻忽然又有了變故――太子發病,足足昏迷了數日,後來雖說人醒了,但是身子骨整個毀了……

  “聰明”的大臣們猛地醒悟過來――難怪萬歲爺和諸位皇子都支持他,難怪他做了太子,萬歲爺還對他百般縱容,那是因為……他有病啊!

  原來這位太子,根本就是萬歲爺用的緩兵之計啊!

  這才剛這樣想呢,結果,這位爺居然跑來上朝來了!

  難道是發了一次病,忽然幡然醒悟,不想再當個擺設,準備要做個盡職盡責的太子了?

  一邊胡思亂想,一邊火眼金睛的找人,最後失望的嘆氣:原還指望雍親王忽然神兵天降,將太子殿下給攔回去,不想太子爺都轉到後面去了,雍親王還沒現身。

  眾人只能嘆口氣,相互對視一眼:今兒說話可得小心著點兒,這位爺,罵起人來可是不留餘地的……

  忽然一聲低低的歡呼聲傳來:“雍親王來了!”

  眾人抬頭一看,果然是胤G帶著幾個伴當正走過來,一身暗色官服,高大沉穩,威勢bī人。

  胤G還未靠近,就有人湊了過去請安,說話。

  約莫說的是太子的事,眾人隔得老遠就感覺胤G周身的氣勢一沉,而後猛地轉身,大步向殿後走去。

  “可惜了……”等他的背影消失,才有人感嘆一聲。

  是啊,可惜啊!

  要是雍親王來早一點,他們就又能看場好戲了!

  年前那一場架,打的可真是jīng彩啊!

  ……

  到了這地方還能坐轎子的,也就胤祚了,他剛到地方,胤G就趕了上來,一言不發的扶他下轎。

  胤祚知道他有話要說,揮退下人,同胤G進了後殿,找個地方坐下,笑道:“四哥是來攔著我上朝的?”

  胤G沉聲道:“我說了這件事不必你cha手!你不是向來不喜歡這些烏七八糟的事兒嗎?何苦卷進來?”

  胤祚笑道:“四哥,我怎麼看著你不像我哥,倒像是我娘呢?我做什麼你要管,我不做什麼,你也要管。”

  先前在他爹面前,說的好好的,當時胤G也沒再多說,他還以為就算是默認了,誰知道一出門他就不認了。不然,他哪用這麼早起跑來上什麼朝。

  胤G被噎的半晌無話,末了語氣緩了緩,嘆道:“此事我自己能處理,你……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開口。”

  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的脾氣,讓他袖手旁觀是不可能的,但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的事兒執行起來,會承受多大的壓力、多大的阻力,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當初的清繳戶部積欠,已經算是最棘手的差事,比起這兩件事來,卻只是小兒科――不管怎麼說,他都不會再讓胤祚頂在最前面,承受這一切。

  胤祚不置可否,低頭喝茶,許久之後,才道:“四哥你想過沒有,這事兒,你要是做成了也就罷了,要是做不成,那個位置,你還怎麼上去?”

  這兩件事,尤其是攤丁入畝,牽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一旦開始,不管做不做得成,天下只怕都要亂一陣子。若成了,這便是胤G的政績,但若是不成,那一陣子的“亂”,就成了胤G的罪名……而且為免胤G登基後重提此事,這些人一定會盡全力打壓他。

  胤G淡淡道:“你放心,我既然提出來,自然就能做到。”

  前世他能做到的事,這輩子,他一樣可以做到。

  胤祚道:“那你考慮過皇阿瑪的態度沒有?皇阿瑪最是顧惜老臣,最是愛惜名聲,而且……朝廷現在不差錢。”

  雖然康熙是胤祚的老爹,他尊敬他,甚至崇拜他,但他卻不得不承認,他爹在某些違法亂紀之事上,持的甚至是縱容的態度。

  當初清繳戶部,怕也是朝廷窮的幾乎要揭不開鍋了,才不得已而為之,否則康熙便是知道借銀之事,只怕也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雖然下令清繳,但是最後和稀泥的,也還是他――讓孫李兩家延遲還款,並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肥差,擺明了讓他們用貪腐來的銀子還債!這叫什麼事兒?

  但在這個人治的時代,皇上的話,他的態度,就是法律,誰也不敢指手畫腳,說你這個皇帝,應該怎麼怎麼樣做。

  若換了以前,為了稅銀能順利上繳,康熙也許會力挺胤G,但是現在有了國營部,有了海外貿易,有了東瀛的港口……也許康熙這會兒是被他們說動了,但在完全不差錢的qíng況下,若有無數的老臣哭訴勸說,再加上各地再鬧出些亂子來的話……

  他真的很擔心,攤丁入畝之事,胤G扛住了所有的壓力,最後卻敗在康熙手裡。

  胤G依舊神色平靜:“我自有辦法。”

  胤祚道:“我相信四哥有辦法,但是我也有我的立場。我好歹也是太子,旁的也就罷了,在這樣的大事面前,無論贊成還是反對,我必須有我的態度。”

  胤G皺眉不語,胤祚嘆道:“四哥你放心,政事我不太懂,我也不會逞qiáng。”

  也許你有你的辦法,但我不想看見你腹背受敵。

  他的身體,也容不得他cao太多的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幫他擋住來自康熙壓力,並且用自己做個標杆――就算皇上動搖,天下臣民也會知道,還有個太子是堅持的。

  胤G終於不再說話。

  ……

  三呼萬歲之後,朝臣看看坐在康熙側下方的胤祚一眼,再看看胤G,嘆氣:這次雍親王戰鬥力實在太弱啊,有負眾望,有負眾望啊!

  然而片刻之後,他們將“戰鬥力太弱”這幾個字,又生生吞了下去:火耗歸公,攤丁入畝――這位爺,是要翻天啊!

  先是一陣詭異的沉默,完了又爆出熱烈的討論,最後在康熙一聲不耐煩的咳嗽後重新安靜下來。

  見許久無人上前說話,康熙點名道:“柯愛卿,此事關係大清稅務,你身為戶部尚書,有何想法,盡可提出來。”

  “法自然是善法……”柯啟朝gān咳一聲,道:“只是自古以來,變革之事往往帶著許多風險,利民的善法到了地方,變成害民、禍民之根源的事,也不在少數。老臣以為,此事關係重大,還是從長計議,徐徐圖之的好……”

  此言一出,周圍的人紛紛點頭表態:“是啊是啊,需從長計議,萬萬不能cao之過急啊!”

  待這一撥聲音完全過去,康熙才望向胤G:“胤G,眾位大臣的話,你都聽到了?”

  火耗歸公(原是收的火耗銀子歸國家所用,現在變成火耗銀子歸國家承擔)也就罷了,的的確確是善舉,但攤丁入畝,說實話,康熙其實是不太贊成的……如今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何必非要折騰這一出?穩定才是最要緊的。

  胤G面無表qíng答道:“既然眾位大臣都贊成此事,兒臣甚是欣喜。臣以為柯大人所言甚是,還請皇阿瑪指定人手,制定詳細計劃。”

  康熙差點被自己口水嗆住,柯啟朝眼睛一下子瞪大:等下,等下等下!他什麼時候說贊成此事了?

  忙拱手道:“萬歲爺,老臣的意思是……”

  胤G打斷道:“柯大人說法是善法,要徐徐圖之,從長計議,難道不是說,要細細商議出一個穩妥的執行方法嗎?既然如此,不是贊成是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