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先抬著下巴看好戲的老臣,個個驚詫了一張臉,面面相視,誰都沒料到,在場最年輕的皇后殿下會竟能答出常友敬提出的難題,往日甚少見他開口並不清楚他的為人,除了前年治了翎國公那一下,倒再未見他出過手。

  如今眾人才驚覺,皇后竟然是深藏不露,眾人不禁暗贊小小年紀有這等學識,好生厲害。

  康子墨一怔,心下大驚,暗道師玉卿好生厲害,自己方才如何絞盡腦汁都沒想到的回答,竟然是這麼簡單。

  常友敬瞧著他這番從容不迫與淡定沉穩,細細琢磨了下他的回答,自己竟然毫無反駁之語。

  他原先一直緊蹙的眉峰終於緩緩鬆開,他望了眼深情款款凝視著師玉卿的賀靖逸,瞧見他嘴角的笑容里蘊滿的驕傲自豪,不由點了點頭。

  似乎是有些明白,自己最聰明得意的學生為何如此痴迷一個年輕且稚嫩的男人。

  他點點頭,雖仍是一副嚴肅的模樣,明顯收了方才那股子盛勢,「皇后殿下的回答讓老臣心服口服。」

  元太師微微笑了笑,到底是自己外孫看中的人,他當初的支持,終究沒讓他失望。

  常友敬如此說,其他老儒文臣更是無話可質疑,何況他們對此也想不出如此精妙的回答,不禁收回了原先的傲慢與對年輕一派的輕蔑。

  賀靖逸聽見常友敬的話,微微揚了揚嘴角,朝那些訕訕的老儒文臣道:「諸位大臣可還有問題?」

  眾人連忙恭恭敬敬的朝賀靖逸與師玉卿躬了躬身體,異口同聲答道:「臣等信服。」

  以周劍鴻為首的年輕一派個個激動不已,一年多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怎能不讓他們興奮。

  更讓他們開心的是看著那群以老自居,輕視他們的老臣再也不敢輕視年輕人的本事,自豪的感覺充溢他們的心塞,個個覺得揚眉吐氣。

  而此,都是康子墨、師玉卿才華的給予,至此,年輕一派的文臣個個對師玉卿嘆服不已。

  賀靖逸滿意的點點頭,「既如此,那就將由皇后主持,中書省考定校正的《五經定本》作為法定版本,頒行全國。」

  他特意強調了皇后主持,突出了師玉卿的心血,讓人深深的感覺到皇帝對皇后的敬重與喜愛。

  常友敬與元太師帶頭拱手應道,「是,陛下。」

  「中書省以及諸位子弟這一年半來校正辛苦,均有重賞。」

  賀靖逸的話音一落,中書省及各位子弟連忙跪拜謝恩,內心皆是欣喜若狂。

  此事落幕,師玉卿稍稍鬆了口氣,賀靖逸眼神一直緊緊的凝視在他身上,溫柔道,「累了一天,回去休息可好?」

  師玉卿瞧著淡定,實則也跟著周劍鴻、廣陽文等人一樣,提心弔膽,擔心無法信服常友敬會因此讓辛苦的成果作廢,腦中一刻不停的思考著答案。

  此時聽賀靖逸提及,當真覺得疲憊不已。

  他點點頭,微笑道,「好。」

  賀靖逸溫柔的牽起他的手,在廣陽文等人看來,皇帝那小心翼翼擁住皇后的模樣,好像皇后是什麼易碎的珍貴瓷器,這般珍惜這般溫柔以待,諸人均瞧出了皇帝對皇后濃濃的愛護。

  心性單純的比如廣陽文在心裡默默讚嘆,聰明機靈的則在思考是否可以通過贏得皇后的賞識,而取得皇帝的信任,更有些心思歪斜的,想著要去如何去討好皇后走些捷徑。

  而常友敬與元太師以及一群老臣想的很簡單:

  不能小看了這個皇后。

  就這樣,賀靖逸擁著師玉卿在各懷心思的眾人恭送下,帶著允東海陸福等二十多位內監,坐上轎輦回了壽康宮。

  這件事之後,賀靖逸與師玉卿討論了一番,都對康子墨的才華十分賞識,尤其是師玉卿。

  康子墨答得那兩個問題,答案他根本都沒想到,他卻能如此精彩回答,而且面對常友敬這位知識淵博,位高權重的老臣,他沒有任何畏懼,直接站出來對答如流,不得不讓人欣賞。

  於是,賀靖逸聽從了師玉卿的建議,將他調去了戶部,擔任戶部侍郎這一職位,這職務自師宏驍死後就一直空缺著,如今康子墨擔任正為合適。

  而新教材也順利的頒行了全國,從長平都到地方州縣的學府私塾都用上了新的五經定本。

  新的版本增加了一些內容,摒除了原有重複和錯誤的部分,得到了廣泛的讚譽。

  更為重要的是,賀靖逸撥重款在各地建立私塾,讓窮苦人家的孩子都能免費讀書識字,增長見識,多了條選擇人生的路。

  不僅老百姓感激不已,許多朝臣也對此政策讚譽有加,對皇后的能力也頗為肯定。

  師玉卿與周劍鴻等人見到自己的心血有了成效,高興非常,為此賀靖逸再次重賞了中書省,至於皇后得到了什麼封賞,就知道帝後兩人彼此知曉。

  一向反對聲高漲的常友敬安靜了不少,他一安靜,其他一些老臣也自覺閉了嘴,但也並非從此文武百官就對帝後同治,對師玉卿沒了意見。

  嫉妒師家深受皇寵,看輕師玉卿以色侍人,不服他年輕參政,更有賀明博安插在朝中不時攪合朝局與諸臣心理。

  所以,要想平服整個朝堂所有權臣,賀靖逸與師玉卿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壽康宮的主殿內,幾位成熟的女官輕邁腳步舉止溫柔優雅的將茶碗小心的輕放在鳳榻下方的四方桌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