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皇子們尚且如此,后妃們就更安靜了,惠妃成日不出門,良嬪也把自己給關了,榮妃倒是想冒個頭,被皇帝訓了幾句也老實了,蘇蘭芷和宜妃、敏妃本來就不愛出頭,現在也跟以前一樣,佟佳貴妃多聰明啊,一心照顧自己的小公主,成嬪跟定嬪、和嬪也安安靜靜的,剩下那些要麼沒兒子要麼沒家世,看這些實權派們都不吭聲,她們更不敢炸毛了。
就在這種詭異的安靜中,迎來了康熙四十三年,這個年都過得有些沒滋沒味,等出了正月,皇帝下旨封胤礽為理親王,胤礽帶著妻妾子女動身去了盛京,那裡有皇帝為他準備的王府住宅,他這輩子即便與大位無緣,卻一直是皇帝最心愛的兒子,皇帝怎麼也不會委屈他。
二月,皇帝奉著嫡母帶著妃子搬到了暢chūn園,可能是chūn暖花開讓人心qíng愉悅的緣故,皇帝終於開始臨幸後宮,最得寵的仍然是高貴人,而高貴人也實在是爭氣,很快又懷上了,並在年底時平安生了一個女兒,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孩子天生有些體弱,不知道能不能立得住。
朝堂上的事一切照舊,等到年中時,有人重提過立太子之事,皇帝這次沒有嚴厲的斥責,只是立儲乃國之大事,不能有一絲糙率,自己正在慎重考慮,他這麼一說,底下人倒不好說什麼了,立儲確實是怎麼慎重都不為過的,皇帝只差沒明說自己在考察諸皇子哪個堪當大任,你一個勁兒的催,是想bī迫皇帝呀,還是想自己換個主子?
朝臣們一下子又老實了,當然這也不過是暫時的,過不了多久肯定還會有人竄出來,皇帝只當他們是跳樑小丑,來一個拍一個,總之這些年他把權利抓的牢牢的,沒人能左右他。
這麼一來二去的就到了四十五年,在這兩年間,蘇蘭芷又多了兩個孫子兩個孫女,胤禛家的薩伊在四十二年九月生了個兒子,他的格格瓜爾佳氏在四十三年生了個女兒,胤裪的嫡福晉在四十三年六月生了他的長女,又在四十五年四月生了他的長子,蘇蘭芷現在孫子孫女數量總算上去了,不過她最喜歡的還是弘暉。
四十五年三月,蘇蘭芷迎來了一次升職,皇帝晉封她為皇貴妃了,同時成嬪和定嬪都封了妃,高貴人、陳貴人成了嬪,同時皇子們也迎來一次集體大封,胤祺晉恆郡王,胤祐晉淳郡王,從胤禟、胤禌、胤祥和胤禵都封了貝勒,老十封敦郡王,胤裪則是履郡王,只有胤祉、胤禛和胤禩原爵不動。
后妃和皇子兩邊的晉升又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猜不透皇帝是什麼心思,尤其是拿捏不准皇帝對蘇蘭芷母子是什麼心思,要說不看重,蘇蘭芷成了副後,胤裪也是郡王,若說看重,這兩年做事最多的胤禛卻原爵不動,委實讓人捉摸不透。
不過再四十八年時,所有人才終於明白皇帝為什麼沒有給胤禛進爵,也許原來也有人明白,不過有些人是不敢說破,有些人卻是不想相信,不過四十八年萬壽節時,皇帝卻將一切擺在了明處,他終於確定了太子人選,宣布立胤禛為太子,同時冊封蘇蘭芷為皇后。
這兩道旨意一出,不是沒人反對的,馬上有些把蘇蘭芷出身包衣拿出來說事,不過那都是四十年前的事了,現在蘇傑也早就能獨當一面,另有齊永明等位高權重的qiáng勢姻親,反對的人有,支持的人同樣也有,加上皇帝意志堅定,最終也沒人能扭得過皇帝的決定。
胤禛當了太子,他這些年的表現著實不俗,凡是jiāo給他的差事就沒有沒辦好的,且又用水泥修路築堤,再加上改善糧種等功績,他在朝中和民間的聲望都很高,他這個太子當的還算順遂,當然了,主要是他的兄弟們大多數都是支持他的,所以遇到的障礙就要小的多。
蘇蘭芷的皇后生活同樣沒什麼曲折,宮妃們受她管束也不是一年兩年了,這回只是多了個名正言順的名分,雖然一開始有人說兩句,卻沒人敢反抗她的權威。
皇帝英明睿智,選的太子也寬厚能gān賞罰分明,朝堂上更穩定了,有人原本想反抗一下的,不過還沒弄出點水花來,就被胤禛拍岸上了,胤禛可不是胤礽,他對這些兄弟們從來沒小看過,既然自己坐上了這個位置,就不會允許有人把自己拉下去,防微杜漸是必須的。
而朝臣們原本還擔心又要夾在皇帝和太子中左右為難,而且有了一個廢太子的前例,誰也不知道這個能不能善始善終,頗有些小心翼翼的,哪知道很快他們就不用煩惱了,康熙五十二年萬壽節,皇帝過完自己六十大壽,忽然宣布要退位,並讓禮部準備禪位大典。
雖說這兩年皇帝越發隨心所yù了,政事也大多jiāo給胤禛處理,但誰也沒想到他還能隨xing到這種地步,一點徵兆沒有,忽然就說要禪位,也不怕別人接受不了!好在老爺子還沒任xing到家,也是為了充分給嗣皇帝面子,定的禪位日期是在端午節後,眾人還有一個多月準備和緩衝時間。
五十二年五月十八,經過隆重的禪位儀式,皇帝升級為太上皇,胤禛終於登上皇位成為皇帝,蘇蘭芷自動成為太上皇后,看著穿著龍袍的胤禛,蘇蘭芷心中說不上什麼感受,不過想想歷史上那位倒霉催的雍正,一直被人質疑皇位來路不正,而她的胤禛卻不會受一點兒懷疑,因為他額娘是皇后,他被明確的立為太子,是皇帝親手把玉璽遞到他手裡的,他的登基不會有一點疑雲,自己作為額娘,應該是成功了吧?
265 番外
興元六年chūn,京郊皇家別苑,蘇蘭芷正躺在搖椅上假寐,一個少女走到她旁邊,輕輕搖著她的胳膊,說:“皇瑪嬤,佟佳太貴妃帶著宜太妃和敏太妃來了。”
少女不過十三四歲,誰看都是個明眸皓齒的小美女,這是胤裪的嫡長女慧雯,從她六歲起,就每個月半個月跟著父母半個月陪伴祖母,蘇蘭芷現在最疼的人非她莫屬,現在她拉著自己撒嬌,蘇蘭芷哈哈一笑,起身帶著她迎接佟佳太貴妃幾人。
話說皇帝在四十五年時就讓人在京郊修建了一所別苑,自他禪位以後,就帶著老娘和妻妾以及年齡尚幼的兒子女兒們搬了進去,在這裡,蘇蘭芷終於擁有了自己夢想中的院子,一個大大的院子,院子裡種著幾棵果樹,還有一小塊菜地,就跟平常的農家小院一樣,她也就帶著不打算出嫁的幾個文種了點菜,開時學著自己做飯,頗有田園之樂。
皇帝本來允許成年皇子把各自的親娘接回自己家奉養,不過宜妃和敏妃兩個含飴弄孫的日子過久了,心裡難免想念她這個老搭檔,於是她們每個月都會搬回別苑住個幾天,一開始就她們三個,後來佟佳貴妃也開始加入進來,她們四個倒是湊了副穩固的牌搭子。
而慧雯別看是個漂亮的小姑娘,不知為何卻對打牌十分有興趣,每次佟佳貴妃等人過來,她倒是比蘇蘭芷還要興奮,不過蘇蘭芷怕她只顧著玩移了xingqíng,很少讓她上桌玩兒,她反而越發惦記,蘇蘭芷真擔心把她帶壞了不好向胤裪夫婦jiāo代。
蘇蘭芷剛站起身。佟佳太貴妃等人就到了,她帶著自己的養女十八皇女,十八皇女今年十九,胤禛已經給她賜了婚,只等秋天成婚,宜太妃和敏太妃都帶著自己的孫女,幾個女孩子見了面也很親熱。蘇蘭芷就讓她們自己玩去了。
把牌桌支上。四個人邊打牌邊聊天,照舊是宜太妃話最多:“聽說履親王他們鼓搗出來的什麼蒸汽機已經能用了,好像說是裝在車頭上。燒了炭自己就會跑,還跑得比馬車快,聽著怪稀奇的,也不知道咱們能不能坐上去試試?”
敏太妃和佟佳太貴妃就取笑她異想天開。宜太妃卻說:“這等神奇之物,不親自試試。我總是不甘心,我就不信佟佳姐姐跟敏妹妹就不好奇!”
眾人都笑,蘇蘭芷說:“那要想試,那可要好好保養身體。火車想要通行,不定要幾年呢,就怕到時候你連路都走不動。”
宜太妃說:“我身子骨好著呢。現如今萬事不cao心,我心qíng好。活個百八十歲不成問題,我就不信那火車還要二三十年才能跑!”
大家都為她的雄心壯志喝彩,佟佳太貴妃笑道:“我是巴不得火車能早日通行,聽工部的人說,等到從京城到西伯利亞的路修好,坐著火車五天就到了,到時候悅兒回京也方便的多。”
“姐姐快別擔心了,你看看榮憲公主她們,如今哪個過得不好了?”看佟佳太貴妃又提這事,敏妃忙說,“當初溫恪和敦恪嫁過去時,我也跟姐姐一樣,如今瞧著,她們在那邊倒是比在京里還要自在些,那裡天高地闊的,不比在京里被關在內宅qiáng?”
佟佳貴妃自失一笑,說:“你說的我哪裡不知道呢,只是離得遠了,心裡難免記掛……”
宜太妃看氣氛不太好,忙說:“你們這才是故意氣我呢,你們一個個都有女兒,就我只有兒子,偏一見面就說這些女兒經!我告訴你們,我才不眼紅呢,我孫女一點兒不比你們的女兒差,過兩年我給孫女找個好孫女婿,高高興興把她嫁過去,才不像你們這麼捨不得!”
她這麼一說,眾人忙都湊趣說要等著看她到時候會不會捨不得,慢慢把話題轉了過去,四個人打了半下午牌,各人回各人的院子,蘇蘭芷沐浴著傍晚的陽光,緩緩笑開來。
太上皇進門就看見蘇蘭芷在笑,不禁問道:“怎麼今兒心qíng這麼好?”
太上皇退休之後,常陪著蘇蘭芷種種菜除除糙,飲食也一改往日的大魚大ròu,多以清淡養生的食材為主,而且也很少招幸他那些小美人了,這幾年養下來,他的氣色倒是越發好了,而不跟年輕小美人胡混的太上皇,跟著蘇蘭芷倒是有了幾分老夫老妻即視感。
蘇蘭芷看看太上皇,笑問:“皇帝今兒不是來給你請安了嗎,你們沒多聊聊?”
太上皇也笑:“他現在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跟我一個老頭子有什麼好聊的?我懶得理會朝里的事,讓他自己心煩去,誰讓他弄出個什麼鐵路來,如今各方都吵著要出資修路,還有人跑到我這兒撞木鐘,一個個見不得我過的自在,被我一頓罵給罵走了。你呢,今兒做什麼了?”
太上皇對胤禛很滿意,他登基這幾年,很是頒布了幾項利國利民的政策,開了個什麼皇家軍校,專門訓練八旗子弟,軍事學院合格的學生組成新的皇家禁衛,不但把軍權牢牢握在手中,八旗日益**的問題也能解決;成立了海軍,去年那東南沿海的“海盜”練了練手,效果非凡,震懾的倭寇都不敢出來了;現在弄出來的火車,只要能通行,更是一大利器,最難得的是他能知人善用,只看本事,並不任人唯親,也不以個人喜惡任免官員。
最讓太上皇滿意的是胤禛對兄弟們的態度,不管那些兄弟以前有沒有舊惡,他都能按照他們的能力給安排個合適的工作,比如說胤禔,如今是huáng家軍校的校長,太上皇雖然對校長這個稱呼不太滿意,但是對胤禛肯重用胤禔很滿意,當然了,他更滿意的是胤禛對胤礽非常好,問過胤礽的意願後。直接任命他為總理事務大臣,對胤礽廢太子的身份並無任何嫌隙。
就在這種詭異的安靜中,迎來了康熙四十三年,這個年都過得有些沒滋沒味,等出了正月,皇帝下旨封胤礽為理親王,胤礽帶著妻妾子女動身去了盛京,那裡有皇帝為他準備的王府住宅,他這輩子即便與大位無緣,卻一直是皇帝最心愛的兒子,皇帝怎麼也不會委屈他。
二月,皇帝奉著嫡母帶著妃子搬到了暢chūn園,可能是chūn暖花開讓人心qíng愉悅的緣故,皇帝終於開始臨幸後宮,最得寵的仍然是高貴人,而高貴人也實在是爭氣,很快又懷上了,並在年底時平安生了一個女兒,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孩子天生有些體弱,不知道能不能立得住。
朝堂上的事一切照舊,等到年中時,有人重提過立太子之事,皇帝這次沒有嚴厲的斥責,只是立儲乃國之大事,不能有一絲糙率,自己正在慎重考慮,他這麼一說,底下人倒不好說什麼了,立儲確實是怎麼慎重都不為過的,皇帝只差沒明說自己在考察諸皇子哪個堪當大任,你一個勁兒的催,是想bī迫皇帝呀,還是想自己換個主子?
朝臣們一下子又老實了,當然這也不過是暫時的,過不了多久肯定還會有人竄出來,皇帝只當他們是跳樑小丑,來一個拍一個,總之這些年他把權利抓的牢牢的,沒人能左右他。
這麼一來二去的就到了四十五年,在這兩年間,蘇蘭芷又多了兩個孫子兩個孫女,胤禛家的薩伊在四十二年九月生了個兒子,他的格格瓜爾佳氏在四十三年生了個女兒,胤裪的嫡福晉在四十三年六月生了他的長女,又在四十五年四月生了他的長子,蘇蘭芷現在孫子孫女數量總算上去了,不過她最喜歡的還是弘暉。
四十五年三月,蘇蘭芷迎來了一次升職,皇帝晉封她為皇貴妃了,同時成嬪和定嬪都封了妃,高貴人、陳貴人成了嬪,同時皇子們也迎來一次集體大封,胤祺晉恆郡王,胤祐晉淳郡王,從胤禟、胤禌、胤祥和胤禵都封了貝勒,老十封敦郡王,胤裪則是履郡王,只有胤祉、胤禛和胤禩原爵不動。
后妃和皇子兩邊的晉升又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猜不透皇帝是什麼心思,尤其是拿捏不准皇帝對蘇蘭芷母子是什麼心思,要說不看重,蘇蘭芷成了副後,胤裪也是郡王,若說看重,這兩年做事最多的胤禛卻原爵不動,委實讓人捉摸不透。
不過再四十八年時,所有人才終於明白皇帝為什麼沒有給胤禛進爵,也許原來也有人明白,不過有些人是不敢說破,有些人卻是不想相信,不過四十八年萬壽節時,皇帝卻將一切擺在了明處,他終於確定了太子人選,宣布立胤禛為太子,同時冊封蘇蘭芷為皇后。
這兩道旨意一出,不是沒人反對的,馬上有些把蘇蘭芷出身包衣拿出來說事,不過那都是四十年前的事了,現在蘇傑也早就能獨當一面,另有齊永明等位高權重的qiáng勢姻親,反對的人有,支持的人同樣也有,加上皇帝意志堅定,最終也沒人能扭得過皇帝的決定。
胤禛當了太子,他這些年的表現著實不俗,凡是jiāo給他的差事就沒有沒辦好的,且又用水泥修路築堤,再加上改善糧種等功績,他在朝中和民間的聲望都很高,他這個太子當的還算順遂,當然了,主要是他的兄弟們大多數都是支持他的,所以遇到的障礙就要小的多。
蘇蘭芷的皇后生活同樣沒什麼曲折,宮妃們受她管束也不是一年兩年了,這回只是多了個名正言順的名分,雖然一開始有人說兩句,卻沒人敢反抗她的權威。
皇帝英明睿智,選的太子也寬厚能gān賞罰分明,朝堂上更穩定了,有人原本想反抗一下的,不過還沒弄出點水花來,就被胤禛拍岸上了,胤禛可不是胤礽,他對這些兄弟們從來沒小看過,既然自己坐上了這個位置,就不會允許有人把自己拉下去,防微杜漸是必須的。
而朝臣們原本還擔心又要夾在皇帝和太子中左右為難,而且有了一個廢太子的前例,誰也不知道這個能不能善始善終,頗有些小心翼翼的,哪知道很快他們就不用煩惱了,康熙五十二年萬壽節,皇帝過完自己六十大壽,忽然宣布要退位,並讓禮部準備禪位大典。
雖說這兩年皇帝越發隨心所yù了,政事也大多jiāo給胤禛處理,但誰也沒想到他還能隨xing到這種地步,一點徵兆沒有,忽然就說要禪位,也不怕別人接受不了!好在老爺子還沒任xing到家,也是為了充分給嗣皇帝面子,定的禪位日期是在端午節後,眾人還有一個多月準備和緩衝時間。
五十二年五月十八,經過隆重的禪位儀式,皇帝升級為太上皇,胤禛終於登上皇位成為皇帝,蘇蘭芷自動成為太上皇后,看著穿著龍袍的胤禛,蘇蘭芷心中說不上什麼感受,不過想想歷史上那位倒霉催的雍正,一直被人質疑皇位來路不正,而她的胤禛卻不會受一點兒懷疑,因為他額娘是皇后,他被明確的立為太子,是皇帝親手把玉璽遞到他手裡的,他的登基不會有一點疑雲,自己作為額娘,應該是成功了吧?
265 番外
興元六年chūn,京郊皇家別苑,蘇蘭芷正躺在搖椅上假寐,一個少女走到她旁邊,輕輕搖著她的胳膊,說:“皇瑪嬤,佟佳太貴妃帶著宜太妃和敏太妃來了。”
少女不過十三四歲,誰看都是個明眸皓齒的小美女,這是胤裪的嫡長女慧雯,從她六歲起,就每個月半個月跟著父母半個月陪伴祖母,蘇蘭芷現在最疼的人非她莫屬,現在她拉著自己撒嬌,蘇蘭芷哈哈一笑,起身帶著她迎接佟佳太貴妃幾人。
話說皇帝在四十五年時就讓人在京郊修建了一所別苑,自他禪位以後,就帶著老娘和妻妾以及年齡尚幼的兒子女兒們搬了進去,在這裡,蘇蘭芷終於擁有了自己夢想中的院子,一個大大的院子,院子裡種著幾棵果樹,還有一小塊菜地,就跟平常的農家小院一樣,她也就帶著不打算出嫁的幾個文種了點菜,開時學著自己做飯,頗有田園之樂。
皇帝本來允許成年皇子把各自的親娘接回自己家奉養,不過宜妃和敏妃兩個含飴弄孫的日子過久了,心裡難免想念她這個老搭檔,於是她們每個月都會搬回別苑住個幾天,一開始就她們三個,後來佟佳貴妃也開始加入進來,她們四個倒是湊了副穩固的牌搭子。
而慧雯別看是個漂亮的小姑娘,不知為何卻對打牌十分有興趣,每次佟佳貴妃等人過來,她倒是比蘇蘭芷還要興奮,不過蘇蘭芷怕她只顧著玩移了xingqíng,很少讓她上桌玩兒,她反而越發惦記,蘇蘭芷真擔心把她帶壞了不好向胤裪夫婦jiāo代。
蘇蘭芷剛站起身。佟佳太貴妃等人就到了,她帶著自己的養女十八皇女,十八皇女今年十九,胤禛已經給她賜了婚,只等秋天成婚,宜太妃和敏太妃都帶著自己的孫女,幾個女孩子見了面也很親熱。蘇蘭芷就讓她們自己玩去了。
把牌桌支上。四個人邊打牌邊聊天,照舊是宜太妃話最多:“聽說履親王他們鼓搗出來的什麼蒸汽機已經能用了,好像說是裝在車頭上。燒了炭自己就會跑,還跑得比馬車快,聽著怪稀奇的,也不知道咱們能不能坐上去試試?”
敏太妃和佟佳太貴妃就取笑她異想天開。宜太妃卻說:“這等神奇之物,不親自試試。我總是不甘心,我就不信佟佳姐姐跟敏妹妹就不好奇!”
眾人都笑,蘇蘭芷說:“那要想試,那可要好好保養身體。火車想要通行,不定要幾年呢,就怕到時候你連路都走不動。”
宜太妃說:“我身子骨好著呢。現如今萬事不cao心,我心qíng好。活個百八十歲不成問題,我就不信那火車還要二三十年才能跑!”
大家都為她的雄心壯志喝彩,佟佳太貴妃笑道:“我是巴不得火車能早日通行,聽工部的人說,等到從京城到西伯利亞的路修好,坐著火車五天就到了,到時候悅兒回京也方便的多。”
“姐姐快別擔心了,你看看榮憲公主她們,如今哪個過得不好了?”看佟佳太貴妃又提這事,敏妃忙說,“當初溫恪和敦恪嫁過去時,我也跟姐姐一樣,如今瞧著,她們在那邊倒是比在京里還要自在些,那裡天高地闊的,不比在京里被關在內宅qiáng?”
佟佳貴妃自失一笑,說:“你說的我哪裡不知道呢,只是離得遠了,心裡難免記掛……”
宜太妃看氣氛不太好,忙說:“你們這才是故意氣我呢,你們一個個都有女兒,就我只有兒子,偏一見面就說這些女兒經!我告訴你們,我才不眼紅呢,我孫女一點兒不比你們的女兒差,過兩年我給孫女找個好孫女婿,高高興興把她嫁過去,才不像你們這麼捨不得!”
她這麼一說,眾人忙都湊趣說要等著看她到時候會不會捨不得,慢慢把話題轉了過去,四個人打了半下午牌,各人回各人的院子,蘇蘭芷沐浴著傍晚的陽光,緩緩笑開來。
太上皇進門就看見蘇蘭芷在笑,不禁問道:“怎麼今兒心qíng這麼好?”
太上皇退休之後,常陪著蘇蘭芷種種菜除除糙,飲食也一改往日的大魚大ròu,多以清淡養生的食材為主,而且也很少招幸他那些小美人了,這幾年養下來,他的氣色倒是越發好了,而不跟年輕小美人胡混的太上皇,跟著蘇蘭芷倒是有了幾分老夫老妻即視感。
蘇蘭芷看看太上皇,笑問:“皇帝今兒不是來給你請安了嗎,你們沒多聊聊?”
太上皇也笑:“他現在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跟我一個老頭子有什麼好聊的?我懶得理會朝里的事,讓他自己心煩去,誰讓他弄出個什麼鐵路來,如今各方都吵著要出資修路,還有人跑到我這兒撞木鐘,一個個見不得我過的自在,被我一頓罵給罵走了。你呢,今兒做什麼了?”
太上皇對胤禛很滿意,他登基這幾年,很是頒布了幾項利國利民的政策,開了個什麼皇家軍校,專門訓練八旗子弟,軍事學院合格的學生組成新的皇家禁衛,不但把軍權牢牢握在手中,八旗日益**的問題也能解決;成立了海軍,去年那東南沿海的“海盜”練了練手,效果非凡,震懾的倭寇都不敢出來了;現在弄出來的火車,只要能通行,更是一大利器,最難得的是他能知人善用,只看本事,並不任人唯親,也不以個人喜惡任免官員。
最讓太上皇滿意的是胤禛對兄弟們的態度,不管那些兄弟以前有沒有舊惡,他都能按照他們的能力給安排個合適的工作,比如說胤禔,如今是huáng家軍校的校長,太上皇雖然對校長這個稱呼不太滿意,但是對胤禛肯重用胤禔很滿意,當然了,他更滿意的是胤禛對胤礽非常好,問過胤礽的意願後。直接任命他為總理事務大臣,對胤礽廢太子的身份並無任何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