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動情的時候,李淵忍不住又哭了起來,抹了一把淚水,恨鐵不成鋼的一巴掌拍到了太宗皇帝的頭上。

  「幸好如今大錯還未鑄成,你們兄弟還都有命,昨日你大哥跟我商量了,說是你這個樣子不能再留在大唐了,你知不知道西北那個地方特別亂,去吧,你既然想當皇帝,帶著願意跟隨你的人往西北去吧。咱們祖先就活在草原上,你……你以後好自為之吧。」

  太宗皇帝還沒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就看到父親背過身去擺了擺手讓自己退下。

  也沒有爭辯,恭恭敬敬的退下去之後,來到大殿門口,看見了還等著自己的妻兒老小。

  觀音婢這個時候又哭又笑,「二哥只要活著會出來就行了,我也沒有其他奢求,我已經讓人打包收拾東西了,父皇說讓咱們儘快離開這裡。」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太宗皇帝回憶起自己年輕那會兒,如今李泰還沒出生呢,自己跟大哥還沒翻臉呢……怎麼就變成自己帶人在城北截殺太子?

  觀音婢趕快把手放到太宗皇帝的額頭上,「二哥,你這是怎麼了?難不成被那些妖怪詛咒了?」

  「沒有……就是有些事情想不起來了。你這個時候正好跟我說說。」

  觀音婢咬了咬嘴唇,「二哥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多,我知道什麼就說什麼吧。」

  在馬車裡,夫妻兩個坐在一起手拉著手,旁邊坐著幾個小娃娃,聽著觀音三言兩語把事情解釋清楚,太宗皇帝嘆了一口氣。

  「還是太衝動了,如果是願意再等幾年,事情未必是這樣一個結果。」

  觀音婢聽他的意思似乎沒有改過之心,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該說什麼話才顯得合適。

  太宗皇帝很快把這件事拋在腦後,「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若是我,我絕不會有這樣的婦人之仁,我就應該趁著昨天將人殺了斬草除根。」然後用手摸了摸李承乾的小腦袋,「讓咱們父子兩個一塊上路,這才是大丈夫該做的事情。」

  這些事情如果讓他做,他是沒有一點心理負擔,早在以前他就做過殺了兄長和侄兒的事情,那真的是斬草除根一點後患都沒留下。

  說到這裡就問觀音婢,「你既然開始打包東西了,那麼誰願意跟咱們一起走?」

  李世民盤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那些大臣,跟自己走的應該不在少數,剛問出來觀音婢就搖了搖頭。

  「二哥平時仰仗的那些人大部分都被太子殺了,留下的那些也早就各自逃命,我想收攏人手,可是又收攏不到一起。」

  李世民點了點頭,當初他殺大哥的時候,東宮的那些人也做鳥獸散。「罷了罷了,咱們就不多說了,只需要有人手保護咱們,出了玉門關就行。」

  「大哥前幾天派人來跟我說了,說是往玉門關那裡的人手,他已經安排妥當,出了玉門關之後,就要看咱們自己了。」

  說到這裡看了看兒子,到底是覺得委屈兒子了,小小年紀就跟著父母奔波。

  李承乾多多少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把小腦袋低了下來,等到父親不在跟前了,才委委屈屈的趴在母親懷裡,「我不想走,我以前跟承宗說好了要一塊兒玩兒的。」

  觀音婢聽到這句話,眼淚差點流出來,她也是在長安出生在長安長大,如今也是要背井離鄉。

  「好孩子,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咱們早點離開這裡吧。」

  沒有人想給李世民送行,一方面是因為李世民所作所為得罪了太子,很多人趨利避害。另外一方面家中至親之人,除了還在西北什麼都不知道的李元霸,也就李秀秀和李建成一塊送別了李世民夫妻。

  看著年輕又朝氣的妹妹拉著觀音婢在一邊說話,太宗皇帝對著旁邊這位看上去也頗為年輕的大哥說了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早晚還會回來的。」

  李建成點了點頭,「我觀你和以前有了極大的區別,你是世民嗎?」

  「我當然是李世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你為何這麼說?」

  「雖然我這個弟弟讓我頭疼,但是對這個弟弟的關注一直不少……我看你對我並無憤恨,反而頗有些看不起,你是不是在玄武門一箭將我射殺?」

  太宗皇帝正眼看著眼前的這個大哥,「原來大哥也記得以前。」

  李建成搖了搖頭,「不記得,什麼都不記得,或許是轉世投胎和你做了兄弟,或許是事情真的發生過,我有一次做夢夢見你殺了我和元吉……那個夢早已經忘記了,只記得你給了我一箭,特別疼,那個時候我心裡只惦記著一件事兒,就是想問問你,你殺我的時候,可曾記得是我教給你拉弓射箭,你的心中是否猶豫或者後悔過?」

  太宗皇帝搖了瑤頭,「未動搖,末後悔。」

  「如此,我想知道的事情也就這麼多,保重。」

  太宗皇帝也舉手和兄長告別,「保重……對了,這兩年你留意,承宗或許會夭折,我與你沒有廝殺之前,你的長子就已經去世了……」轉頭看了看還在說話的李秀秀,「你也留意妹妹,妹妹或許也沒有多長光陰了」。

  太宗皇帝說完之後轉身就走,來到馬車邊,把三個小蘿蔔頭挨個抱起來,放進了馬車裡。

  回頭扶著觀音婢上了馬車,他自己騎在馬上轉身,像站在一起的兄長和妹妹揮了揮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