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氏去世後,母親問他填房之事,李奚然說孩子們太小,他再娶怕委屈了孩子,母親含淚應了,給他添了兩個懂事的丫鬟。

  不再娶,一方面是為了孩子,另一方面則是李家已無需在通過與其他家族聯姻鞏固權勢地位,他不想再委屈自己,放個蠢笨的人在屋裡。他在外已經夠累了,不想回到自己房中時,依舊撐著,不得放鬆。

  周氏去世七年後,母親才看透了他不願再娶真正心思,焦急又無可奈何。母親說,「你就是看得太明白了,人活在世,有時候不必這麼明白。」

  李奚然含笑不語,若不是他夠明白,哪來現在的李家。

  嘉和三年的瓊林宴上,李奚然發現新科狀元陳祖謨,是個善於利用機會的聰明人,沒有寒門舉子常見的酸腐和固執。他看透了這一點,朝中幾個聰明人也看透了,都曉得陳祖謨是個可用之才,而且用起來定會相當地順手。

  誰知,被眾人看好的陳祖謨被富貴迷了眼,接了禮部尚書送的歌姬,又亟不可待地休妻再娶承平王那個蠢貨的蠢霸女兒柴玉媛。

  在李奚然看來,陳祖謨娶柴玉媛無可厚非。但他錯在既然休妻,卻做得不乾不淨,留下後患,終被下堂妻和棄女拖累,大好前程變做眾人口中的笑話。

  待見到陳小暖後,李奚然才明白不是陳祖謨蠢,而是他這個棄女更聰明、夠狠。陳祖謨那點小聰明,在陳小暖面前不值一提。

  什麼樣的女人才能生養這樣狠厲聰明的女兒呢?李奚然對陳祖謨的下堂妻升起了淡淡的好奇。

  待見到秦氏時,李奚然卻很失望。因為他發現秦氏是個比一般女人還蠢笨的女人,笨到讓李奚然懷疑陳小暖到底是不是她親生的。為此,他還專門派人去濟縣調查陳小暖的身世。

  陳小暖家的狗,在她的郡主封地內刨出了清王的墳墓,令建隆帝又驚又怒。建隆帝欲派人前去南山坳探查實情,李奚然主動請纓。因為他覺得陳秦兩家、南山坳、清王以及陳小暖、晟王之間都大有關聯,他要掌握主動,讓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這次去南山坳,李奚然知曉了秦氏和陳祖謨之間的往事,對這個女人升起了一絲欣賞:她雖然蠢笨,但卻是個好母親。

  隨後,李奚然又發現秦氏雖然笨卻不蠢,因為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笨所以把家裡的事都交給陳小暖做主。這麼做,她沒有一絲難堪,也沒有一絲不甘,在這一點上,她與周氏不同。

  周氏蠢笨,但內心卻不服氣李奚然的母親的管教,周氏的好強,也有與母親攀比之意。母親是少有的聰明人,哪是周氏能比的。

  像這樣的女人非常少見,李奚然覺得陳祖謨舍秦氏娶柴玉媛,蠢不可及。從此時開始,李奚然開始注意秦氏。

  秦氏的快活在別人眼中不值一提,但她卻過得有滋有味,李奚然將這歸結於她沒見過大世面,不曉得什麼是真正的體面。但當秦氏富有幾十個田莊,成了晟王的岳母時,卻還是不像別的女人那般穿綾羅披綢緞,使奴喚婢,頻繁出入各府,炫耀別的女人難以企及的身份地位。

  李奚然發現,秦氏依舊忙碌于田間,過著跟以前一樣的日子,她跟別的女人,真的很不一樣。所以,李奚然對這個女人更好奇了,他到李家莊住的日子越來越長了。

  有一日得空,李奚然隔著籬笆見秦氏在田裡除草,一鋤頭接著一鋤頭,枯燥無趣的事她卻幹得很認真。李奚然坐在涼亭里望著,想看她能鋤多久。

  她鋤了一下午,他看了一下午。

  待她的兩個女兒和狗回家,她才扛起出頭,回望她鋤過的田,臉上儘是滿足和快活。

  這有什麼好快活的?李奚然覺得納悶,又想起了自己十二歲時反覆研究的莊周那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也不知母親是怎麼察覺出他看秦氏與旁的女子不同,極力攛掇讓他娶秦氏做填房。

  李奚然心裡是不反對的,他不討厭秦氏,但他曉得不能娶她。因為秦氏是晟王的岳母,他娶秦氏會破壞大局,為了不讓建隆帝生疑,不給自己的外甥等頂之路添障礙,也為了李家,李奚然決不能娶秦氏。

  但母親不依不饒的,對秦氏、對他百般試探。

  為了讓母親死心,李奚然親自去第四莊提親。他沒把這當回事兒,所以沒帶禮品,沒請媒人。

  因為第四莊有個聰明人——陳小暖。

  攔住他的果然是陳小暖這個聰明人,李奚然回到莊裡向母親交差時,絲毫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之後,本來就有些懼怕自己的秦氏,躲得更遠了,李奚然幾乎看不到她。他很忙,也無暇再好奇秦氏這個人。

  直到母親病重,李奚然才又見到她。當時身心俱疲的李奚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母親病故,西北亂,建隆帝立柴嚴景為太子,緊接著建隆帝崩,姐姐病逝,外甥登基為帝,李家高枕無憂,守住李家是兒子們的責任,李奚然功成身退,為母親守喪。

  為家族忙碌了大半生的李奚然賦閒在家,以為此時他該會快活了,但他還是不能快活。見到循著他走過的路,努力上進的長子李潤生,李奚然也替兒子覺得無味,因為兒子這樣的人生,李奚然一眼就能望到盡頭。

  倒是隔著個給母親推倒磚牆改為籬笆的那家中的秦氏、小暖和小草,她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你不曉得她們將來會怎麼樣,她們活得實在、快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