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頁
年羹堯被激怒了,靜思許久,yīn磣磣地笑了:“那就先準備著。”
他不是笨蛋,無故興兵,必有理由。否則他就過不了清議那一關!國家已經禁了對荷貿易,可他在走私,由此又給誘拐壯丁開了方便之門。
最起碼的,要摸清那些紅毛的虛實,給自己之前的行為找個藉口。比如,與紅毛接觸是為了弄清楚之前他們冒犯天威的原因,以防止天朝誤會了他們,讓蠻夷以為天朝糊塗什麼的。紅毛是來做生意的,所以咱們就“偽與jiāo易,暗探虛實”。
這裡發生了誘拐良民出海的案件,我這也是為了破案不是?
一面不動聲色,安排了人到南洋去探聽虛實。他老人家派的卻是自己的家奴,不忠心也得忠心的那一種。又審問了被“誘拐”的壯丁,發現不是誘拐而是綁架的時候,年總督臉上一片bào風雨前的寧靜。
鄂倫岱看了看他的臉色,本能地閉上了嘴巴,咽了一口唾沫,只聽年羹堯輕聲道:“世伯(這輩份叫的),借你幾個人使。”
八旗有奴隸制遺風,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家奴。世家的家奴不但有伺候主人的,還兼有部曲的xing質,簡言之,算是小型私人武裝,雖然眼下各家這種xing質的家奴已經越來越少了。作為百足之蟲,佟家的家奴還是很多的。
鄂倫岱來了jīng神:“人卻只有兩百了,只是……你要做什麼?”
年羹堯也有農奴,卻不如佟家的專業,人數也不多。想了一想,覺得此事終瞞不過鄂倫岱,他又不是特別信任鄂倫岱,轉一轉眼珠子道:“訓一訓他們,加qiáng海上巡查,省得又來人搶了大清的百姓!”既然紅毛能過來,我為什麼不能派人過去?他能來綁人,我就能去殺人!
這個理由頗為正當,只是……要家奴做什麼?不是有水師麼?鄂倫岱識趣地沒有往下問,那是他的家奴,肯定得聽他的,訓就訓,當年某人為他gān活了,他想知道什麼消息,一問,自家奴才有敢不說的麼?到時候,如果有功,他也可以分一杯羹,如果有禍,他只推說不知,年某人不過跟他借幾個人,他推不過人qíng而已。
兩人各懷鬼胎,都打著利用對方的鬼主意。
第291章 打開問題的鑰匙
“額娘,您看這個,這一枝香。”烏雲珠笑嘻嘻地捧著一栽在小花盆裡的臘梅,湊到淑嘉面前來現寶。
淑嘉鼻子輕輕動了一下,笑道:“是香,”轉頭對赫舍里氏道,“你也聞聞看。”
烏雲珠對赫舍里氏道:“嫂子,你試試這個。”
“是呢,”赫舍里氏眨了眨眼,“你喜歡這個?”
“也不是啦,”烏雲珠靈活的眼睛左看右看,“那個也不壞,看著漂亮。”
這一群女人在一起,是因為淑嘉太閒了,閒來無聊,便讓大家一起來賞梅花。胤礽這一場病給大家更是給他自己惹了不少麻煩,終究還是好了。他痊癒了,淑嘉自然沒有理由繼續cha手政務,這些日子以來,她也確實覺得身心俱疲,正好退下來休養。並且,打心眼兒里對成年累月與國事打jiāo道的這些人抱以崇高的敬意。這心理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的。
既是退了下來,召集女兒(也就只有烏雲珠在眼前了)、兒媳一起賞賞花,也就是qíng理之中的事qíng了。淑怡、淑惠與欣平、欣安她就沒叫來,只在暢chūn園裡一家子女人一起玩一玩。
由於把後宮弄得井井有條,前朝對於皇后參與聽政就沒有什麼反彈;由於在前朝議政表現不錯沒有鬧出問題,她回到後宮之後,威信又進一步提升。一聲令下,自然是應者如雲,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她只是想放鬆,並不需要什麼“雅興”,自然也就沒有開什麼詩會,頂多也就是一茶話會而已。胤礽痊癒是在秋天,她已經開了一次賞jú會,上千盆的jú花堆在一處,煞是好看。
年紀越來越大,胤礽與淑嘉都更喜歡呆在暢chūn園而非紫禁城,又有修養這個好理由,兩人也就帶著一大家子賴在暢chūn園裡不走了。自初夏開始,暢chūn園的風格就越變越閒適,在這裡辦賞花會,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大家喝喝茶、聊聊天、看看景,聚在一起八卦著家長里短,這才是生活啊!
淑嘉看著烏雲珠與赫舍里氏說話,伸手揪了一小朵huáng色的小花,放到鼻尖輕嗅,眼前事有胤礽,身後事有弘旦,她終於可以下心來了。弘旦小的時候還是挺有靈xing的,不知道為什麼,越長大越刻板,弄得她想嘆氣。不是說他不符合儲君的要求,而是太符合了。這種符合又沒有突破,很容易弄成滿足現狀、固步自封。擔心的,就是他變成宮斗或者是官場小說中的NPC皇帝,因為帝王心術過於注重權謀之術,弄得上下一團糟,成為一個臉譜式的人物誰都能一下子捏准他的xing格,然後加以利用。不是二貨勝似二貨。
現在好了,至少,危機感讓弘旦把目光放得長遠了,心胸開闊了。在直接與諸王大臣的jiāo鋒中,他也変是成熟了,又找到了更多的自信,人也開朗了不少,也會開玩笑了。
不過……瞥了一眼赫舍里氏,她正勾起一抹笑來,小心地撐起了身子,與烏雲珠點評著哪一株梅花開得好。又說:“怪沉的,別總捧著,再弄髒了衣裳。”
她開始是生不出來,自打生了永璉,她就接二連三開胡,第二胎生的卻是個女兒,當時還戲稱兒女雙全好福氣,這一次,再懷上,卻是非常希望能再生一個兒子,來個雙保險。
與她相反,王氏與趙氏頭胎生的是女兒,接著卻又生起了兒子。這個兒媳婦是她投的贊成票,如今又是孫子的媽,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拂了她的面子去。憑心而論,赫舍里氏作為一個兒媳婦,比其他幾個更守規矩,更心用伺候。
敲了敲扶手,淑嘉心裡有了計劃。
————————————————————————————————————————
“這樣啊,”胤礽沉吟著,不一會兒,點點頭,“也好。近日我手上事qíng多,”說著一嘆,他缺課太久,又遇上高考複習,自然是忙得不可開jiāo,“你多費費心吧。”
賞花會後,淑嘉就向胤礽提出,把弘旦的兒子永璉接過來養。因為弘昞已經到了上學讀的年紀,白天不用她來照看。以帝後之間的關係,淑嘉養,就等於是胤礽在養,也是給永璉加分,也是給赫舍里氏加分,更是表明對弘旦的認同。有助於維穩。由於有康熙親撫弘旦的先例在,這個做法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胤礽也認為這個主意不壞,永璉已經四(虛)歲了,看樣子也不會夭折了,離開母親生活也不會很不適應。本來嘛,如果是胤礽親自把永璉接過去養倒是不壞,不過他太忙。
剛剛答應完,胤礽又道:“在乾清宮裡,把弘旦原先住過的屋子也給人收拾出一間來。”他到底反應快,隨即想通了其中關節,與其把永璉放到淑嘉這裡,不如掛在乾清宮名下,然後人還是放到淑嘉那裡,讓淑嘉來照看,等到略大一些了可以上學了,再扔到乾清宮裡長住。
這樣更提身價。
淑嘉自無異議:“好。弘昞原先的屋子還在我這裡呢,一應家什都是全的,收拾收拾就能用,”又問,“這就要回宮裡了?”
胤礽答道:“先收拾著,過年還在暢chūn園裡,不太像話兒。正旦朝賀、外藩進貢,新年大典總要在宮裡辦的。”宮裡,越來越有點兒、冷冰冰的感覺了。如非大典需要,他不太想回去。
“好。”只要不分開,在哪裡住淑嘉都不甚在意。
消息傳到無逸齋,弘旦夫婦欣喜異常。捨不得的心也是有的,卻沒有抗拒的理由,赫舍里氏顧不得身子重,給兒子收拾行李,弘旦則把永璉叫到跟前,耳提面命。
說了一會兒,他自己先泄氣了,永璉真的在用心聽了,但是年紀太小,幼兒園小班都不收的年齡,讓他記住太多的東西,無疑是吃力的。頓了一頓,弘旦改了一套說辭:“要聽你瑪法、瑪嬤的話,不要亂動,知道了麼?”
永璉乖乖點頭,他還是個小豆丁,乖乖站在地下聽他父親訓話。聽到弘旦說:“抬起頭來,看著我。”吃力地把腦袋往後仰了好大一個角度,才能看清父親的臉,一不小心,險些倒仰過去。
弘旦跳下矮榻,一把撈起兒子,左右看看,還好,沒有摔著。要發脾氣,看兒子被剛才那一下子嚇得小臉變色,想到他馬上就要離開自己,憶起自己離開父母的日子,不由心頭一軟。抱著兒子細聲細氣地跟他說話,都是自己的經驗之談。
赫舍里氏忙上忙下,趙氏與王氏也跟著她身後,時不時地勸她不要過於勞累,又說永璉得帝後撫養,實是天大的福氣,是一件大好事。赫舍里氏聽著她們的話,心頭也是高興,樂了沒幾下,又想起兒子從此就不跟著自己住了,不免傷心。對於趙氏、王氏的話,更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過了一會兒,更是打發她們回去,自去看永璉。
聽說永璉被弘旦叫去了,她又到了弘旦的房裡。虧得無逸齋並不太大,她一個孕婦走來走去也沒有累著。走到門外,聽到裡面的說話聲,她又止住了腳步,這會兒裡頭正在叮囑吧。
淑嘉常常感嘆,父母是被孩子催老的,然而到了赫舍里氏這裡,她是被孩子給催熟的。女人,因為兒女而變得堅qiáng、勇於面對一切。赫舍里氏自然也不例外。兒子的前程、即將與兒子分離、只此一子而王氏又產下一子,庶子與弘旦的接觸將會更多……
各種優勢、劣勢擺在眼前,又有各種擔憂,赫舍里氏心裡猛地閃過了一道電光。她的婆婆也是這麼過來的吧?婆婆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呢?怎麼……
赫舍里氏猛然發現,自己之前好像理解錯誤了。她想笑又想哭,怪不得婆婆說“皇家媳婦”!怪不得烏雲珠常跟她說一些奇怪的話。她當時覺得吧,這些話有些老生常談,又像是在敲打她似的。弄了半天,確實是敲打,是在提醒她:喂,你走錯了,你真的知道自己的處境麼?
長久以來,她聽了關於德言功容的教導,把這女誡背得滾瓜爛熟,會處理一些家務,就覺得已得其中三味。如今想來,只是徒學其表而已。婆婆的太子妃是怎麼做的?
在她覺得婆婆實是有些偏心,都是兒媳婦,自己做得並不比妯娌差,得到的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親近,而是禮儀上的“抬舉”,心中不是不鬱悶。這會兒她突然明白了,正是這個“抬舉”,她需要的也是“抬舉”。她是太子妃,不可以拿與妯娌一樣的標準來要求。
定位,定位。不是說你知道你是太子妃,就算是定位準備了,後續呢?
他不是笨蛋,無故興兵,必有理由。否則他就過不了清議那一關!國家已經禁了對荷貿易,可他在走私,由此又給誘拐壯丁開了方便之門。
最起碼的,要摸清那些紅毛的虛實,給自己之前的行為找個藉口。比如,與紅毛接觸是為了弄清楚之前他們冒犯天威的原因,以防止天朝誤會了他們,讓蠻夷以為天朝糊塗什麼的。紅毛是來做生意的,所以咱們就“偽與jiāo易,暗探虛實”。
這裡發生了誘拐良民出海的案件,我這也是為了破案不是?
一面不動聲色,安排了人到南洋去探聽虛實。他老人家派的卻是自己的家奴,不忠心也得忠心的那一種。又審問了被“誘拐”的壯丁,發現不是誘拐而是綁架的時候,年總督臉上一片bào風雨前的寧靜。
鄂倫岱看了看他的臉色,本能地閉上了嘴巴,咽了一口唾沫,只聽年羹堯輕聲道:“世伯(這輩份叫的),借你幾個人使。”
八旗有奴隸制遺風,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家奴。世家的家奴不但有伺候主人的,還兼有部曲的xing質,簡言之,算是小型私人武裝,雖然眼下各家這種xing質的家奴已經越來越少了。作為百足之蟲,佟家的家奴還是很多的。
鄂倫岱來了jīng神:“人卻只有兩百了,只是……你要做什麼?”
年羹堯也有農奴,卻不如佟家的專業,人數也不多。想了一想,覺得此事終瞞不過鄂倫岱,他又不是特別信任鄂倫岱,轉一轉眼珠子道:“訓一訓他們,加qiáng海上巡查,省得又來人搶了大清的百姓!”既然紅毛能過來,我為什麼不能派人過去?他能來綁人,我就能去殺人!
這個理由頗為正當,只是……要家奴做什麼?不是有水師麼?鄂倫岱識趣地沒有往下問,那是他的家奴,肯定得聽他的,訓就訓,當年某人為他gān活了,他想知道什麼消息,一問,自家奴才有敢不說的麼?到時候,如果有功,他也可以分一杯羹,如果有禍,他只推說不知,年某人不過跟他借幾個人,他推不過人qíng而已。
兩人各懷鬼胎,都打著利用對方的鬼主意。
第291章 打開問題的鑰匙
“額娘,您看這個,這一枝香。”烏雲珠笑嘻嘻地捧著一栽在小花盆裡的臘梅,湊到淑嘉面前來現寶。
淑嘉鼻子輕輕動了一下,笑道:“是香,”轉頭對赫舍里氏道,“你也聞聞看。”
烏雲珠對赫舍里氏道:“嫂子,你試試這個。”
“是呢,”赫舍里氏眨了眨眼,“你喜歡這個?”
“也不是啦,”烏雲珠靈活的眼睛左看右看,“那個也不壞,看著漂亮。”
這一群女人在一起,是因為淑嘉太閒了,閒來無聊,便讓大家一起來賞梅花。胤礽這一場病給大家更是給他自己惹了不少麻煩,終究還是好了。他痊癒了,淑嘉自然沒有理由繼續cha手政務,這些日子以來,她也確實覺得身心俱疲,正好退下來休養。並且,打心眼兒里對成年累月與國事打jiāo道的這些人抱以崇高的敬意。這心理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的。
既是退了下來,召集女兒(也就只有烏雲珠在眼前了)、兒媳一起賞賞花,也就是qíng理之中的事qíng了。淑怡、淑惠與欣平、欣安她就沒叫來,只在暢chūn園裡一家子女人一起玩一玩。
由於把後宮弄得井井有條,前朝對於皇后參與聽政就沒有什麼反彈;由於在前朝議政表現不錯沒有鬧出問題,她回到後宮之後,威信又進一步提升。一聲令下,自然是應者如雲,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她只是想放鬆,並不需要什麼“雅興”,自然也就沒有開什麼詩會,頂多也就是一茶話會而已。胤礽痊癒是在秋天,她已經開了一次賞jú會,上千盆的jú花堆在一處,煞是好看。
年紀越來越大,胤礽與淑嘉都更喜歡呆在暢chūn園而非紫禁城,又有修養這個好理由,兩人也就帶著一大家子賴在暢chūn園裡不走了。自初夏開始,暢chūn園的風格就越變越閒適,在這裡辦賞花會,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大家喝喝茶、聊聊天、看看景,聚在一起八卦著家長里短,這才是生活啊!
淑嘉看著烏雲珠與赫舍里氏說話,伸手揪了一小朵huáng色的小花,放到鼻尖輕嗅,眼前事有胤礽,身後事有弘旦,她終於可以下心來了。弘旦小的時候還是挺有靈xing的,不知道為什麼,越長大越刻板,弄得她想嘆氣。不是說他不符合儲君的要求,而是太符合了。這種符合又沒有突破,很容易弄成滿足現狀、固步自封。擔心的,就是他變成宮斗或者是官場小說中的NPC皇帝,因為帝王心術過於注重權謀之術,弄得上下一團糟,成為一個臉譜式的人物誰都能一下子捏准他的xing格,然後加以利用。不是二貨勝似二貨。
現在好了,至少,危機感讓弘旦把目光放得長遠了,心胸開闊了。在直接與諸王大臣的jiāo鋒中,他也変是成熟了,又找到了更多的自信,人也開朗了不少,也會開玩笑了。
不過……瞥了一眼赫舍里氏,她正勾起一抹笑來,小心地撐起了身子,與烏雲珠點評著哪一株梅花開得好。又說:“怪沉的,別總捧著,再弄髒了衣裳。”
她開始是生不出來,自打生了永璉,她就接二連三開胡,第二胎生的卻是個女兒,當時還戲稱兒女雙全好福氣,這一次,再懷上,卻是非常希望能再生一個兒子,來個雙保險。
與她相反,王氏與趙氏頭胎生的是女兒,接著卻又生起了兒子。這個兒媳婦是她投的贊成票,如今又是孫子的媽,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拂了她的面子去。憑心而論,赫舍里氏作為一個兒媳婦,比其他幾個更守規矩,更心用伺候。
敲了敲扶手,淑嘉心裡有了計劃。
————————————————————————————————————————
“這樣啊,”胤礽沉吟著,不一會兒,點點頭,“也好。近日我手上事qíng多,”說著一嘆,他缺課太久,又遇上高考複習,自然是忙得不可開jiāo,“你多費費心吧。”
賞花會後,淑嘉就向胤礽提出,把弘旦的兒子永璉接過來養。因為弘昞已經到了上學讀的年紀,白天不用她來照看。以帝後之間的關係,淑嘉養,就等於是胤礽在養,也是給永璉加分,也是給赫舍里氏加分,更是表明對弘旦的認同。有助於維穩。由於有康熙親撫弘旦的先例在,這個做法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胤礽也認為這個主意不壞,永璉已經四(虛)歲了,看樣子也不會夭折了,離開母親生活也不會很不適應。本來嘛,如果是胤礽親自把永璉接過去養倒是不壞,不過他太忙。
剛剛答應完,胤礽又道:“在乾清宮裡,把弘旦原先住過的屋子也給人收拾出一間來。”他到底反應快,隨即想通了其中關節,與其把永璉放到淑嘉這裡,不如掛在乾清宮名下,然後人還是放到淑嘉那裡,讓淑嘉來照看,等到略大一些了可以上學了,再扔到乾清宮裡長住。
這樣更提身價。
淑嘉自無異議:“好。弘昞原先的屋子還在我這裡呢,一應家什都是全的,收拾收拾就能用,”又問,“這就要回宮裡了?”
胤礽答道:“先收拾著,過年還在暢chūn園裡,不太像話兒。正旦朝賀、外藩進貢,新年大典總要在宮裡辦的。”宮裡,越來越有點兒、冷冰冰的感覺了。如非大典需要,他不太想回去。
“好。”只要不分開,在哪裡住淑嘉都不甚在意。
消息傳到無逸齋,弘旦夫婦欣喜異常。捨不得的心也是有的,卻沒有抗拒的理由,赫舍里氏顧不得身子重,給兒子收拾行李,弘旦則把永璉叫到跟前,耳提面命。
說了一會兒,他自己先泄氣了,永璉真的在用心聽了,但是年紀太小,幼兒園小班都不收的年齡,讓他記住太多的東西,無疑是吃力的。頓了一頓,弘旦改了一套說辭:“要聽你瑪法、瑪嬤的話,不要亂動,知道了麼?”
永璉乖乖點頭,他還是個小豆丁,乖乖站在地下聽他父親訓話。聽到弘旦說:“抬起頭來,看著我。”吃力地把腦袋往後仰了好大一個角度,才能看清父親的臉,一不小心,險些倒仰過去。
弘旦跳下矮榻,一把撈起兒子,左右看看,還好,沒有摔著。要發脾氣,看兒子被剛才那一下子嚇得小臉變色,想到他馬上就要離開自己,憶起自己離開父母的日子,不由心頭一軟。抱著兒子細聲細氣地跟他說話,都是自己的經驗之談。
赫舍里氏忙上忙下,趙氏與王氏也跟著她身後,時不時地勸她不要過於勞累,又說永璉得帝後撫養,實是天大的福氣,是一件大好事。赫舍里氏聽著她們的話,心頭也是高興,樂了沒幾下,又想起兒子從此就不跟著自己住了,不免傷心。對於趙氏、王氏的話,更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過了一會兒,更是打發她們回去,自去看永璉。
聽說永璉被弘旦叫去了,她又到了弘旦的房裡。虧得無逸齋並不太大,她一個孕婦走來走去也沒有累著。走到門外,聽到裡面的說話聲,她又止住了腳步,這會兒裡頭正在叮囑吧。
淑嘉常常感嘆,父母是被孩子催老的,然而到了赫舍里氏這裡,她是被孩子給催熟的。女人,因為兒女而變得堅qiáng、勇於面對一切。赫舍里氏自然也不例外。兒子的前程、即將與兒子分離、只此一子而王氏又產下一子,庶子與弘旦的接觸將會更多……
各種優勢、劣勢擺在眼前,又有各種擔憂,赫舍里氏心裡猛地閃過了一道電光。她的婆婆也是這麼過來的吧?婆婆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呢?怎麼……
赫舍里氏猛然發現,自己之前好像理解錯誤了。她想笑又想哭,怪不得婆婆說“皇家媳婦”!怪不得烏雲珠常跟她說一些奇怪的話。她當時覺得吧,這些話有些老生常談,又像是在敲打她似的。弄了半天,確實是敲打,是在提醒她:喂,你走錯了,你真的知道自己的處境麼?
長久以來,她聽了關於德言功容的教導,把這女誡背得滾瓜爛熟,會處理一些家務,就覺得已得其中三味。如今想來,只是徒學其表而已。婆婆的太子妃是怎麼做的?
在她覺得婆婆實是有些偏心,都是兒媳婦,自己做得並不比妯娌差,得到的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親近,而是禮儀上的“抬舉”,心中不是不鬱悶。這會兒她突然明白了,正是這個“抬舉”,她需要的也是“抬舉”。她是太子妃,不可以拿與妯娌一樣的標準來要求。
定位,定位。不是說你知道你是太子妃,就算是定位準備了,後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