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時候,沒了賈璉那些鶯鶯燕燕無時無刻礙自己的眼,再加上鳳姐兒父母都十分疼愛鳳姐兒,整個王家,也沒什麼人敢給自己下臉子使面子。自己不用奉承討好別人,這樣的日子豈不美哉?

  作者有話要說:

  鳳姐兒臨終時要船要轎回金陵的那一段,著實悲涼,給作者菌留下了深刻印象。

  與自己那時候的淒楚境地相比,鳳姐兒可能更懷念自己未出閣時無憂無慮的時光吧。

  第59章 他救不如自救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不知不覺中數年過去,巧姐兒在一天天的長大了,而戊戌卻越發的蒼老。

  「快看,快看,那是寶釵的船嗎?」劉翠興奮地對戊戌說道。歷時五年,寶釵終於要回京復命了。

  遠方船來船往,底下的人忙忙碌碌,遠遠望去,雖不及前世那些繁華港口,但也別有一番特色。自從皇上重視海運之後,天津港口也更為繁華,這段時間,劉翠和戊戌一直待在天津。

  「以前到沒見你這麼上心,看今日,樂得找不到北了,是寶釵回來,又不是你回來。」戊戌寵溺地笑笑。

  「因為總感覺自己有種見證歷史的時刻,寶釵真的很了不起,足以媲美前世的鄭和了!」雖然已經有第一世做神仙的記憶,但劉翠心裡還是那個二十歲的涉世未深對世界都充滿好奇的小姑娘。

  「只要我們活得精彩,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歷史。」戊戌莫名感慨道,「你還記得我們倆剛有靈智的時候,下界在發生了什麼嗎」

  「剛有靈智」劉翠回想了半天,感覺自己記不清了,「那麼久遠的事情,誰還記得呢?」

  劉翠有些不好意思了。真是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戊戌還記得。

  「哈哈哈,我還記得是那時候項羽和劉邦爭天下。」戊戌向下俯瞰,一艘又一艘的船隻來來往往,千百年來人們依舊忙碌的穿行其間。

  「嗯,霸王自刎時的鮮血滴落在我們身上,竟使我們開了靈智,後來才被槐山仙人移栽到忘川河畔,就此安家。」劉翠笑著打趣道,「看起來我們倆也是有來頭的。」

  戊戌笑了笑,不說話了。

  一會兒,岸邊傳來一陣騷動,小廝過來稟報:「薛姑娘的船靠岸了!」劉翠有些高興,來著戊戌就往前走:「走,快過去看看。」

  戊戌感受著手上傳來的暖意,反握住劉翠的手,兩個人就這麼並肩走去。

  依舊有些暖意的太陽撒在寶釵身上,仿佛在為寶釵踱了一層金,寶釵向劉翠等人揮手示意,岸邊的風比較大,寶釵走動間衣袂翻飛,步伐矯健,舉手投足間顧盼神飛自有一股英氣。

  寶釵找到了白銀又開闢了新的商路,甚至還配合光姬將軍成功地摧毀了沿海倭寇的巢穴之一,如今風頭正盛簡在帝心,直追當年紫薇舍人在□□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以往飛揚跋扈無比囂張的禮部官員此時在寶釵面前恭恭敬敬。寶釵打眼一瞧,竟在人群中瞥:「這不是李大人,怎麼調到禮部做事了?」

  等寶釵打發了前來迎接的禮部官員,鄒英便急吼吼地沖了上前,後面跟著四五個壯丁。

  「我表妹呢?」鄒英也顧不得禮節了,抓住寶釵的領子便要質問,這女人,把她表妹一拐就是五年!

  誰料寶釵反握鄒英伸過來的手,輕輕一轉身,下盤一用力,便將這個一米八以上的大高個給摔了出去!

  鄒英被猝不及防被摔懵在地上,半天沒回身,這還是個大家小姐嗎?

  「寶釵不愧是寶釵,這些年沒少練武吧,看這可是標準的過肩摔。」一旁的劉翠呱唧呱唧鼓起掌來。

  一旁的壯丁趕緊把自家少爺扶起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何況是三年況且,都是要做父親的人了,怎麼越來越冒失呢?」劉翠毫不留情的嘲笑鄒英。畢竟之前鄒英來信說平兒已經三個月了。

  鄒英臉漲得通紅:「這不是急嗎?」。

  然後還是不依不饒,揪住寶釵質問:「表妹一走就是三年,除往家寄了幾封書信外別無音訊,現在她在哪家裡人都快急死了!」

  寶釵輕輕一躲,抬頭望天,「小柔半路換了一隻船,現在估計已經到了揚州城了吧?」

  「真的!」鄒英乍一聽竟然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表妹何時這麼聽話這麼體貼?

  「是真的。」寶釵再一次肯定道。

  鄒英這才歡喜起來,只感覺自己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天知道自從親戚們知道表妹在自己手裡弄丟之後,自己受盡了多少責罵?挨了爹娘多少藤條

  想想都是淚啊!

  ……………………………………

  其實,最期待寶釵回來的人除了薛姨媽和薛蟠,還有——王熙鳳!

  王熙鳳在金陵開了一間綢緞鋪子,甚至還紆尊降貴親自操刀設計款型,結果想不到王熙鳳不愧是大家出身,又經過歲月的沉澱升華,設計的衣服都很有品味,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穿王熙鳳鋪子裡的衣服為榮。

  而且王熙鳳又憑藉其精明的手腕挫敗了眾多強敵,綢緞鋪子進一步擴大,一躍發展為整個南方最大的成品鋪子。

  當然這其中,鄒英夫婦的助力也不可小覷。

  寶釵去了日本之後又被沿著北大平洋行駛,一直到了印度,遊歷數十國,可謂閱歷豐富,人脈廣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