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路就在水庫邊上,從車窗看出去,能看見雨天浮出水面換氣的魚兒。一片煙雨縹緲,那大集體時的揚水站,也已經修成了一座觀水亭。

  鴿子溝的村民已經全搬去了下村,現在這裡建成了古代房屋,一進山莊大門,就好像穿越了時空,來到另一個世界。

  亭台樓閣,荷花池,牡丹園……

  「停下吧!」江珮叫了一聲,「我從這裡下去。你把東西給公公婆婆送過去。」

  「知道。」小陳鬆開安全帶,連忙下車給江珮開門。

  江珮撐傘,沿著寂靜的路往前走。時光荏苒,鴿子溝和北山村都變了,現在這裡都是董志兆的了。

  幾年前,董志兆興奮的跟她說,說他答應她的事終於能做到了。

  江珮當時詫異,因為董志兆說過為她做的實在太多。她問:是什麼?

  「比你原先的家還要大的家。」這是當時董志兆說的。

  傘下,江珮翹了嘴角,其實她自己都忘了,或者可以說她根本沒在意。可是董志兆真的做到了,他買下了北山村和鴿子溝兩個地方,還有山上,直到原先的破廟,現在全是他的。

  這麼多地方,真就兩個人來住?江珮不肯。董志兆就決定,這一大片劃分為二,鴿子溝這邊建山莊,做旅遊;北山村那邊,建教育基地,給學生和孩子實踐勞動,做教育。

  這件事,當初市里都來了人剪彩,說是一件大好事。

  沿著以前拖拉機去石場的上坡,江珮往上走著,看見了黛色的屋頂。那是原先的石場,現在已經建成了一座飯店。古代樓宇的那種,上面匾額上「華勝樓」三個紅紅的大字。

  華勝樓前的兩棵銀杏樹,枝繁葉茂,接收著春雨的滋潤。是當年董志兆栽下的。

  正是下午三點多,飯店裡沒什麼人。這個點兒,服務員和廚師,應該在後廚吃飯,前廳這邊安靜得很。

  華勝樓一共有四層,但是對外招待的只有一到三樓,四樓是董志兆專門留出來的,是家人或者朋友吃飯觀景的地方。

  江珮把雨傘放在一層的門外,自己上了四樓。這裡可以看見整個山莊,以及東面的教育基地。

  春雨如酥,到處都是充滿生機的新綠。

  山莊是董志兆交給江珮打理的,最開始江珮是拒絕的,說自己根本就不會做生意。

  但是董志兆堅持,他說:隨她高興,反正下面的活兒都會有人幫著做完,江珮的任務就是,到四樓坐著喝茶。

  後面,也的確如董志兆所說,山莊的買賣不用江珮操心。而客源並不擔心,與董志兆有生意來往的,多會過來這邊。況且這邊環境清幽,適合談買賣做生意。

  現在,董志兆已經不開石場了。周邊有了不少小石場不說,現在蓋房子也不是像以前,用很多的石頭,現在都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是,現在上面開始注重環境整治。石場這條路不會走太遠。

  仗著以前積累下來的,加上董志兆努力上進。後面的幾年,他開始在外面包工程,開發蓋樓。

  北山村和鴿子溝的男人們,現在大多跟著董志兆在外面干,女人則在山莊或是教育基地里工作。

  整個四層,外面是一層雕刻的石欄杆,可以看遍四周景色。往北,隱約看一看見雨霧中的「昭陽殿」。原先被破壞掉的庵堂,被董志兆出資,重新修繕了起來。

  這時,包里的手機響了。江珮走過去拿起來,是司機小陳打來的。

  「老爺子和老太太說要到橡膠廠的宿舍區,我開車送他們過去。」小陳在電話里道,「您有事就給我打手機。」

  「路上開車慢點兒。」江珮盯著道,那董家二老應該是去董志聞那裡,看小孫子了。

  董志聞前幾年也結婚了,生了一個兒子。媳婦兒在車軸廠上班,比董志聞會來事兒。

  天色暗了,風雨大了。江珮走下華勝樓,沿著一條石逕往水庫的方向走著。手中的花傘徜徉在綠色的海洋里,鮮艷嬌嫩。

  水庫的北岸上,建著一棟別墅,那是江珮和董志兆現在的家。這些年,房子添置了不少,可是還是北山村這邊住的舒心。

  董家老兩口搬去了下村的小樓,北山村的人都搬到下村里,他們沒事兒就互相走動著。

  江珮開了門,今天家裡只有她一個人,偌大的家裡,有些冷清空蕩。

  黃狗搖著尾巴走了過來,蹭了蹭江珮的腿。

  「去趴著吧。」江珮摸摸黃狗的腦袋,已經養了十幾年了,這條狗已經老了。

  黃狗像聽懂了似得,到了自己的墊子上趴在,頭搭在自己的前爪上。

  江珮看了看實木落地鍾,已經五點多了。她想著做晚飯,等董志兆回來一起吃。

  還是以前跟著董母學得哪些,就是簡單的飯菜,並不花哨,味道也很清淡,江珮卻做得仔細,她習慣了。

  外面天黑了,北面的飯店燈火通明,看來下雨也沒有阻擋山莊的好生意。江珮聽見手機響了一下,拾起來,是一條簡訊。

  江珮嘆了口氣,轉而走去黃狗。她給黃狗餵了食,自己便上了樓。

  洗了乾淨,江珮爬上軟軟的大床,順手撈起遙控器,打開了電視。看了一會兒,她便關燈睡覺了,董志兆在後面的華勝樓談買賣,想來很晚才會回來。

  不知睡了多久,江珮覺察到被人抱住,那懷抱再熟悉不過。她哼了一聲,「吃飽喝足了,捨得回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