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湊過去捧著岳青松的臉吧唧親了一口,「當然最喜歡你啦。」
岳青松點點頭,對這個答案十分的滿意。
梁悠拉著他的手在他肩膀靠了一會兒,轉頭看向岳青松十分鄭重的說道:「岳青松,要不咱們生個孩子吧?」
第101章 番外:五年後(中)
梁悠這次回來除了過年外還有其他的任務, 那就是去幫文物局做個和壁畫修復有關的簡單培訓。
大年初三,本來還沒到上班的時候, 可為了配合梁悠的假期,文物局通知了員工們提前上班參加培訓。
梁悠倒是沒什麼,可她設身處地的去想, 覺得被迫加班的員工抱怨時肯定會連自己一起罵的,她這純屬躺槍, 實慘。
年前研究所的編輯組出版了一本梁悠主編的壁畫修復報告,是她將這幾年修復的幾個洞窟整個過程整理後出版的。這幾年修複壁畫選擇洞窟時,梁悠專門選擇了不同朝代的洞窟,就是為了報告的內容更有代表性,更具參考價值。
底下聽課的人手一本報告, 像是教材一樣,聽梁悠講她在壁畫和佛像修復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這次來的有不少臉熟的面孔, 都是上次修復虞將軍墓壁畫時跟梁悠一起工作過的。那次工作經歷實在稱不上愉快, 這次見面雙方也就省去了寒暄, 互相裝不認識。
梁悠覺得這樣挺好, 反正她是受人之託來講課的, 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
梁悠只想做好自己應當做的,可是其他人卻看不慣她站在台上自信滿滿的樣子。
結束第一天培訓前的自由提問環節,趙通舉起手, 向梁悠問了一堆跟報告上內容毫不相關的問題。
雖然梁悠出的報告裡內容全都是關於石窟壁畫和佛像修復的,可不代表這幾年她就只蹲在沙漠裡了。
隨著研究所的壁畫修復團隊日漸正規,其他文物保護場所和單位向研究所請求支援的情況越來越多。大多時候季所長都會同意接受, 主要看的是對方「急」的程度。如果這東西沒人修就要完了,季所長怎麼也不會不講情理不同意員工去幫忙的。
因此這些年梁悠帶著團隊去搶修過已經坍塌的壁畫,也幫忙將壁畫從不適宜保存的地點遷移走修復保護過。所以在趙通眼裡刁難的話題,其實是她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過不知多少次的,問題被梁悠輕而易舉的就化解了。
本著有人找不痛快也不能讓他痛快的原則,梁悠回答完所有的問題後含笑道:「想不到幾年沒見趙通同志還是這麼好學。」
趙通聽出了這話裡面的諷刺,想要裝作不在意回一個笑給她,可惜表情控制還不夠到家,勾起的嘴角一抽一抽的,反而讓他的表情看起來扭曲極了。
其他人聽到梁悠的話都跟周圍的人打聽,想知道梁悠跟趙通是怎麼認識的。
有和他們一起工作過的,開始時確實對梁悠有偏見,可是後來項目圓滿完成後偏見就改為信服了,只不過大家都好個面子誰也沒有當面直說。現在被人問起,就實事求是的告訴不明情況的人梁悠就是幾年前帶著他們對虞將軍墓中文物和壁畫進行搶救挖掘的人。
那次之後梁悠也寫了搶修報告發表在歷史相關的期刊上,文物局的人基本上都看過,只不過沒人對作者的名字多留意過。這回知道了當年來幫忙的人就是梁悠,再一算她當時的年紀,忍不住有些佩服。
梁悠有平時帶師弟們的經驗,對給人講課這種事情還能應付的來。這一天除了趙通自以為是的挑釁了一把,剩下的可以說是相當順利。
培訓在下午三點鐘結束。梁悠出門時岳青松已經推著自行車在外面等她。
梁悠小跑過去坐在自行車后座上抓著岳青松的腰,笑道:「以前只坐過岳營長開的車,還不知道岳營長騎自行車的水平怎麼樣?」
岳青松道:「好多年沒騎過了,剛才是推著車子過來的。梁老師還是別抓著,不然一會兒不好往車下跳。」說完就騎上車子,握著車把故意左右搖晃了好幾下。
梁悠笑著在他背上拍了兩下,岳青松這才收斂了。
文物局離梁悠家不遠,岳青松騎車來接她也不是為了回家,而是帶她去書店逛逛。
首都書店是梁悠每次回來必去的地方,裡面各類書籍比其他地方要全多了。尤其是歷史考古方面的專業書籍,很多小書店裡翻都翻不出來一本,這裡卻有一大片擺滿了書櫃。
季所長年輕時有在國外留學的經歷,研究所用的不少書國內沒有,都是季所長托關係從國外找來的。國內如今壁畫修復技術已經開始漸漸追趕其他國家,可在理論文獻這一塊還是有所欠缺。
周師傅年紀漸漸大了,這兩年總有相關部門提出讓他離開研究所,為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居住環境,請他退居二線去做理論研究。只不過都被周師傅拒絕了。
現在研究所文物修復組成員除了梁悠之外,其他人經驗上還有所欠缺。周師傅覺得自己還不是退下去的時候,他修了一輩子壁畫,和去做什麼理論研究相比,還是在一線修壁畫帶徒弟更加的適合他。
研究所這幾年雖然一直在招人,可也是有來有走的,人數跟需要修復的壁畫平米數比起來是遠遠不夠的。
開始的時候,梁悠一想到照他們現在的效率,將敦煌所有的壁畫都修復完成還需要三百年就不免有些心梗。等時間久了梁悠倒是想開了,她一個人的力量顯得太過渺小,她也只能做好眼前能做的。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壁畫,好好幫師傅帶徒弟教導師弟們。
岳青松點點頭,對這個答案十分的滿意。
梁悠拉著他的手在他肩膀靠了一會兒,轉頭看向岳青松十分鄭重的說道:「岳青松,要不咱們生個孩子吧?」
第101章 番外:五年後(中)
梁悠這次回來除了過年外還有其他的任務, 那就是去幫文物局做個和壁畫修復有關的簡單培訓。
大年初三,本來還沒到上班的時候, 可為了配合梁悠的假期,文物局通知了員工們提前上班參加培訓。
梁悠倒是沒什麼,可她設身處地的去想, 覺得被迫加班的員工抱怨時肯定會連自己一起罵的,她這純屬躺槍, 實慘。
年前研究所的編輯組出版了一本梁悠主編的壁畫修復報告,是她將這幾年修復的幾個洞窟整個過程整理後出版的。這幾年修複壁畫選擇洞窟時,梁悠專門選擇了不同朝代的洞窟,就是為了報告的內容更有代表性,更具參考價值。
底下聽課的人手一本報告, 像是教材一樣,聽梁悠講她在壁畫和佛像修復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這次來的有不少臉熟的面孔, 都是上次修復虞將軍墓壁畫時跟梁悠一起工作過的。那次工作經歷實在稱不上愉快, 這次見面雙方也就省去了寒暄, 互相裝不認識。
梁悠覺得這樣挺好, 反正她是受人之託來講課的, 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
梁悠只想做好自己應當做的,可是其他人卻看不慣她站在台上自信滿滿的樣子。
結束第一天培訓前的自由提問環節,趙通舉起手, 向梁悠問了一堆跟報告上內容毫不相關的問題。
雖然梁悠出的報告裡內容全都是關於石窟壁畫和佛像修復的,可不代表這幾年她就只蹲在沙漠裡了。
隨著研究所的壁畫修復團隊日漸正規,其他文物保護場所和單位向研究所請求支援的情況越來越多。大多時候季所長都會同意接受, 主要看的是對方「急」的程度。如果這東西沒人修就要完了,季所長怎麼也不會不講情理不同意員工去幫忙的。
因此這些年梁悠帶著團隊去搶修過已經坍塌的壁畫,也幫忙將壁畫從不適宜保存的地點遷移走修復保護過。所以在趙通眼裡刁難的話題,其實是她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過不知多少次的,問題被梁悠輕而易舉的就化解了。
本著有人找不痛快也不能讓他痛快的原則,梁悠回答完所有的問題後含笑道:「想不到幾年沒見趙通同志還是這麼好學。」
趙通聽出了這話裡面的諷刺,想要裝作不在意回一個笑給她,可惜表情控制還不夠到家,勾起的嘴角一抽一抽的,反而讓他的表情看起來扭曲極了。
其他人聽到梁悠的話都跟周圍的人打聽,想知道梁悠跟趙通是怎麼認識的。
有和他們一起工作過的,開始時確實對梁悠有偏見,可是後來項目圓滿完成後偏見就改為信服了,只不過大家都好個面子誰也沒有當面直說。現在被人問起,就實事求是的告訴不明情況的人梁悠就是幾年前帶著他們對虞將軍墓中文物和壁畫進行搶救挖掘的人。
那次之後梁悠也寫了搶修報告發表在歷史相關的期刊上,文物局的人基本上都看過,只不過沒人對作者的名字多留意過。這回知道了當年來幫忙的人就是梁悠,再一算她當時的年紀,忍不住有些佩服。
梁悠有平時帶師弟們的經驗,對給人講課這種事情還能應付的來。這一天除了趙通自以為是的挑釁了一把,剩下的可以說是相當順利。
培訓在下午三點鐘結束。梁悠出門時岳青松已經推著自行車在外面等她。
梁悠小跑過去坐在自行車后座上抓著岳青松的腰,笑道:「以前只坐過岳營長開的車,還不知道岳營長騎自行車的水平怎麼樣?」
岳青松道:「好多年沒騎過了,剛才是推著車子過來的。梁老師還是別抓著,不然一會兒不好往車下跳。」說完就騎上車子,握著車把故意左右搖晃了好幾下。
梁悠笑著在他背上拍了兩下,岳青松這才收斂了。
文物局離梁悠家不遠,岳青松騎車來接她也不是為了回家,而是帶她去書店逛逛。
首都書店是梁悠每次回來必去的地方,裡面各類書籍比其他地方要全多了。尤其是歷史考古方面的專業書籍,很多小書店裡翻都翻不出來一本,這裡卻有一大片擺滿了書櫃。
季所長年輕時有在國外留學的經歷,研究所用的不少書國內沒有,都是季所長托關係從國外找來的。國內如今壁畫修復技術已經開始漸漸追趕其他國家,可在理論文獻這一塊還是有所欠缺。
周師傅年紀漸漸大了,這兩年總有相關部門提出讓他離開研究所,為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居住環境,請他退居二線去做理論研究。只不過都被周師傅拒絕了。
現在研究所文物修復組成員除了梁悠之外,其他人經驗上還有所欠缺。周師傅覺得自己還不是退下去的時候,他修了一輩子壁畫,和去做什麼理論研究相比,還是在一線修壁畫帶徒弟更加的適合他。
研究所這幾年雖然一直在招人,可也是有來有走的,人數跟需要修復的壁畫平米數比起來是遠遠不夠的。
開始的時候,梁悠一想到照他們現在的效率,將敦煌所有的壁畫都修復完成還需要三百年就不免有些心梗。等時間久了梁悠倒是想開了,她一個人的力量顯得太過渺小,她也只能做好眼前能做的。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壁畫,好好幫師傅帶徒弟教導師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