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封號當真天地良心,再襯他也沒有。

  倒是胤禟,就指著這一買賣能把瑞字兒換掉,聖旨下來之前他還去找皇帝二哥聊過人生,建議說取剛毅勇武啥都成,瑞什麼瑞呢?

  新登基的天福皇帝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他委實沒那麼大膽,不敢撤皇阿瑪給老九的封號。

  胤禟滿懷希望進宮,垂頭喪氣回了府,不知qíng的還當他挨了削,背地裡嘀咕說看吧,皇帝爹和皇帝哥到底不同,爹能忍你,當哥的還能忍你?又不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後來的事狠狠打了這些人的臉。

  新皇登基之後,做兄弟的為避諱都要改名,簡單地說,皇帝叫胤礽,這胤字其他兄弟就不能用了,紛紛改作允,唯獨有一個例外,沒錯,就是老九。

  新皇允他不更名,還是叫胤禟,只這一點就看出他二人關係非比尋常,接到這樣的旨意,胤禟非但沒半點惶恐,還樂顛顛的謝了他二哥。這名他從出生就用起,這麼些年都用習慣了,乍然說要改,還真不順口,這樣就挺好,皇帝二哥英明!胤礽新登基,跟前一堆堆的事,懶得同他廢話一句,只是問他還想不想在工部待著,照胤礽的想法,老九頗有才gān,換去吏部刑部這些地方也挺好,尤其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等等,是非帝王心腹不能進的關鍵部門……能jiāo給胤禟,他放心。

  然而胤禟並沒有興趣,他出門之後閉上眼也能走去工部衙門,他對工部感qíng深厚,非說那頭適合他發光發熱,讓二哥考慮考慮把老八老十調走。

  工部廟小老八發揮不出才能,至於老十,讓他待這兒真就只能喝一輩子茶了,他人是蠢,武功還成,有一把子力氣,去八旗軍營里練練也好,或者擱巡捕衙門去……這兩樣都比在工部消磨時間好多了。

  胤礽就想起幾年前,老十大婚之後,皇阿瑪給他派差遣,原本是想把人丟兵部去的,他倆吵著要去工部會師,怎麼眼下嫌棄起來?

  想到這裡,胤礽就順便問出口來,胤禟也回了,他就坐在南書房裡,吃了兩口點心,又拿茶水漱了漱口,方才回說:“那會兒生怕攪進亂局裡,哪敢往機要部門去?”

  這麼說也沒錯,胤礽頷首:“朕知了,九弟去吧。”

  胤禟正要退下,新皇又想起來,他去過放在一旁的錦盒,讓新上任的太監總管拿給胤禟,胤禟雙手接過,然後就打開盒蓋看了,他眉一挑:“二哥允我不更名,我就夠遭人恨,這如何使得?”

  胤礽跟著一挑眉:“誰說是給你?這是給九弟妹的,你二嫂自打搬進坤寧宮比在東宮那會兒還窮極無聊,弘曄也總吵著要他九嬸,你把這牌子拿給九弟妹,讓她常進宮來。”

  “不是我多嘴,這玩意兒哪能隨便給?二哥你這心夠大的。”

  胤礽心說這牌子有沒有都攔不住她,九道城門都在馬武的掌管之下,要放進個人來還不容易?胤礽是相信她不會亂來,假使她真要亂來,防範再好也沒啥用啊,不若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這些話他沒明說,左右胤禟也想得到,他只提醒說有空多來陪陪皇阿瑪,他老人家做了太上皇心理落差總是有的,需要一些時間來習慣,這段時間有兒孫繞膝就好過很多。

  胤禟頷首應了:“左右我是個閒人,時間大把的有,就怕反倒把皇阿瑪氣著。”說完沒等皇帝二哥噴他胤禟就腳下抹油走人了,他回去就連錦盒帶令牌一併jiāo給寶珠,讓她貼身放好,巴掌這麼大一塊牌子,進出宮門暢通無阻,這玩意兒端叫一個貴重。

  寶珠不解其意,二嫂想見她使個太監傳話來便是,哪用給這個。

  胤禟心裡有些猜測,也沒多說。

  該怎麼說呢?

  一來是怕身份變了感qíng也疏遠寡淡了,給這個表明個態度,還是一如往常的意思。

  二來就是坤寧宮,作為皇后寢宮尊貴程度毋庸置疑,可那實在不是個好地方,建成至今住進去的無一人得以善終,當然也可以說是巧合,再有身為皇后的確是活靶子,下場不好也不稀奇,這種玄之又玄的事其他人信不信都不妨事,住裡頭的人心裡總有點慌,再加上太子方才登基,東西六宮妃嬪不多,宮裡頭少了點熱鬧,心裡就更容易發毛。

  皇后發自內心的盼著寶珠多進宮,最好是把小侄兒全帶上,寶珠也沒辜負她,後一日就帶上倆小的去了。寶珠過去的時候,十來個妃嬪齊聚坤寧宮,在聽皇后訓示。

  要緊事說得差不多,她們正在閒聊,就有小太監匆匆進殿,通報說瑞王妃來了。

  皇后先前還擺著威儀,聽得這話臉上就浮出笑意來:“沒眼力勁兒的東西,還不快請。”

  寶珠有些日子沒見瓜爾佳氏,看她還同往常一樣,就鬆了口氣,正想給皇后娘娘行個禮,瓜爾佳氏已經迎上來,牽著她坐到自個兒身邊:“九弟妹同我最親厚不過,何必多禮?”

  “今時不同往日,二嫂如今可是皇后娘娘。”

  “那也是你二嫂子,這些年我受你多少恩惠,你這樣豈不是折煞我?”

  就這幾句,結結實實驚著一眾妃嬪。

  她們早知道皇后同九福晉走得近,沒想到有這麼近,怕是嫡親的姐妹也趕不上。方才這位新上任的皇后娘娘還在同她們擺架子,打扮的雍容華貴鳳儀天成不說,表qíng也冷淡得很,看著在笑也不達眼底,句句話不離本宮……眨眼之間,她就這麼平易近人了,眾妃嬪冷眼看著還不習慣。

  她們正在腹誹,只見皇后擺擺手:“都退下吧,有什麼要緊事來日再說,別杵這兒礙著本宮同九弟妹閒談。”

  ……

  ……

  人前人後兩張臉,真他媽能耐啊!

  寶珠順著看過去一眼,目光正巧同淑妃相遇。

  這位淑妃娘娘便是從前的太子側妃李佳氏,她當下擠出一抹笑,寶珠也不過略微頷首,她讓二嫂挽著胳膊,沒能起身相送。

  等這些個鶯鶯燕燕全退下去了,瓜爾佳氏就徹底放鬆下來,她舒一口氣說:“做皇后比從前在東宮還累人,心累。”

  寶珠笑道:“二嫂的心qíng我倒是蠻能理解的,就連我們爺都有人肖想,莫說皇上。”

  瓜爾佳氏擺擺手:“不說這個,咱們說點有意思的,我聽聞老四後院那位董鄂格格歿了,正好就在皇阿瑪發下禪位詔書當日……當初我總不明白她在打什麼如意算盤,放著九福晉不做,沒名沒分也要跟著老四,如今才讓我品出點兒味兒來。”

  就那麼巧,太上皇退位當日你受刺激沒了。

  能是為了什麼?

  明擺著她以為老四有戲,結果徹底沒戲了唄。

  又想起她最近一年身子骨極差,太醫說是心病,這下全對得上了。

  瓜爾佳氏當真不知道是誰給她的錯覺。

  老四好像從來沒爭過。

  ……

  寶珠只是聽著,沒cha嘴,人人都覺得她應該膈應董鄂氏,總同她說起這號人的下場,事實上,她渾不在意。哪怕是同屆秀女,後來多少有點摩擦,她也沒把對方擱心上過。

  第163章 變化

  全然不將董鄂格格擱在心上的也就只有瑞王府這兩位主子了, 別家可都在苦中作樂看老四的笑話, 還有人暗地裡感慨說, 真想不到他也有爭位之心。

  方才嘀咕一句,就聽身邊人反駁說:“我卻是不信的,雍親王倒不是沒能耐, 他實在太有能耐!假使真讓他坐上那位置, 劊子手要歇口氣都難, 菜市口得有一茬茬人等著掉腦袋。”

  想來還真是!

  老四就是眾皇子裡頭最嫉惡如仇的一個,他既嚴於律己同時也嚴於律人, 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

  這種人司刑是一大幸事,錯案冤案能少好些,讓他來管理整個國家就坑了, 就一個結果:bī死別人順帶累死自己。

  所以說, 那位董鄂格格到底怎麼回事?

  是誤信了誰的閒言碎語?還是犯了癔症?

  ……

  當日她聽聞康熙帝禪位,太子登基, 改元天福……登時一口氣沒提上來,跟前伺候的丫鬟撫背的撫背,還有人嚷嚷著請太醫, 卻已經沒必要了, 她就這麼送了命, 歿時正靠在榻上,因為難以置信她雙眼圓睜,那模樣委實駭人。

  立刻就有人通報福晉,烏喇那拉氏親自走了一趟, 邁過門檻就看見董鄂格格死不瞑目的樣子,眼皮跟著就是一跳。

  哪還用走近了看?隔著兩丈遠就看明白了。

  她已然沒了生氣。

  跟前伺候的嬤嬤趕緊扶住烏喇那拉氏,勸說:“奴才扶您出去吧,再往裡去恐怕要衝撞福晉。”

  烏喇那拉氏也感覺胸悶,就抬了抬手,嬤嬤會意,趕緊扶著她出去院裡。

  呼吸到外頭的新鮮空氣,她才舒坦一些,就吩咐人去通知爺,又使人給董鄂格格娘家遞過話去,然後才招來伺候的丫鬟問是怎麼回事。

  那丫鬟知道什麼?她噗通跪下,緊接著就是好一通討饒,倒是將過程帶了一遍,說得顛三倒四的,烏喇那拉氏總歸是聽明白了,董鄂格格是自個兒咽了氣,聽說上皇禪位之後。

  看最近兩載的牌面,太子繼位名正言順不說,同時也是大勢所歸。烏喇那拉氏不知道她因何而受刺激,卻知道這事傳開來對雍王府沒任何好處。外頭有句話沒說錯,皇帝爹和皇帝哥到底不同,縱使他家爺同新皇jiāoqíng一貫不錯,也難說會不會被猜忌。

  這當真是無妄之災!

  烏喇那拉氏來回踱步,到半下午才將王爺盼了回來,她這時方才定下心,連忙問爺這該如何是好,雍親王倒是不顯慌亂,只說該怎麼辦怎麼辦,對外就說她身子骨一貫羸弱,先前已經拖了一年半載近來已是油盡燈枯,恰逢今日去了。至於董鄂格格娘家親眷要是還想見她一面也不用攔著。

  他府上規矩大,既然jiāo代了封口,董鄂格格送命的真相果然沒傳開。

  不過這也只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即便沒走到最糟糕那一步,這事還是糟心。

  董鄂家那頭最後也沒來人,只說是外嫁女,又違背父母之命非得跟人做妾,她歿了也是雍親王府的事,與娘家全不相gān。這個態度難免被說涼薄,董鄂家還不背鍋,說身為子女走在雙親之前,讓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已是大不孝,還要年逾半百的爹娘去送她,她受得起麼?

  擺出這姿態的主要是董鄂格格的父兄,看福晉心軟哭哭啼啼想去送女兒最後一程,他們趕緊把人攔下來。

  將利弊同她說了一通。

  左右這不孝女已經沒了,沒得將全家搭進去的。別怪娘家人涼薄,要怪就怪她走得不是時候,太上皇禪位當日,也就是新皇繼位這天,哪怕不是夢碎之後死不瞑目,這也很觸霉頭。

  董鄂家原本就不是太子一黨,太子登基,他們心裡還七上八下。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也是一樣的,總得殺jī儆猴,就是不知道誰是那倒霉被殺的jī。

  很快他們就知道了。

  卻是仁孝皇后娘家——赫舍里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