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哥哥默默給胤祐在心裡點了個贊。

  胤祚這個人吧就是這樣,說專心也專心,說三心二意也夠三心二意的,等他把全部的愛都奉獻給涮羊ròu和麻醬的時候……他就根本記不得隔壁漱芳齋里的捲毛查理了。

  跌跌撞撞又一年,寒冬來了又走,等胤祚驚悟時,一季已然又走到了盡頭。

  康熙二十一年的上元節康熙沒有大宴群臣,因為東北那面大清和沙俄的戰爭正打的如火如荼,雖然康熙對於這場戰爭是抱著必勝的信心的,但不管是肯定能打贏的戰爭,還是不一定能不能打贏的戰爭它都是很燒錢的,康熙自覺與其請大臣吃飯,還不如把錢省下來支援東北戰事。

  而也就是上元節這天,正是欽天監給出的特別適合胤祚和胤祐開學的大吉日,於是,胤祚一臉“你們怎麼可以這麼無理取鬧”的被他皇阿瑪就這麼無理取鬧的親自送去上課了。

  胤祚一直以為皇子們上課的地方叫無逸齋。後來才發現……無逸齋的所在地是暢chūn園,而暢chūn園它並不是紫禁城的一部分,事實上,康師傅自上次南巡迴來後才開始命人建造暢chūn園,仿的正式南方園林的樣式,地址在北京西郊。

  也就是說,當暢chūn園建好之後,胤祚倒是一年會有一半以上的事qíng去無逸齋讀書,但現在嘛,胤祚需要去的是提前一百多年就給修建完成的上書房讀書,宮殿主持修建者——前明海外大都督鄭和鄭三保前輩。

  上書房在乾清門東側,離乾清宮特別近,離東五所就……比較遠了。一個在紫禁城的中下方,一個在……最南面。上下學光花費在路上的時間就夠胤祚睡個回籠覺,胤祚深深的覺得他又被他的穿越前輩坑了,反正都是建,建哪兒還是你說了算,為什麼就一定要尊重歷史建在乾清門,就不能把上書房建在御花園後面嘛,那多近啊!一點創意都沒有!

  康師傅規定兒子們讀書時間是卯入申出,也就是從凌晨5點到下午3點,共計10個小時,表面上看還不錯,恩?雖然上下學時間不太一樣,但總時長和現代學生還是差不多的。但這說的只是學習知識的時間,還有很多隱xing附加時間沒有說啊!

  好比,全年只有五天假,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一年365天,皇子上學的時間就有整整360天,寒暑不避,連除夕都不放假!一想起第一世的自己曾經因為假日辦有一年除夕不放假的安排而在微博上哭爹喊娘,胤祚就特別想對過去的自己說,無知的人類啊。

  也好比,跟每一所qiáng調減負,揚言說我們每天八點才開始上課的坑爹學校一樣,正式上課是一回事,早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每每想到五點上課,四點早讀這種掛羊頭賣狗ròu的說法,胤祚就很bào躁,卯時上課你妹啊,我要是真卯時過去了是你能答應還是我皇阿瑪能答應?!

  更好比下午三點散學之後也不是就沒事兒了的,還有以騎she庫布為主的體育課,以及文化課的課後作業,三不五時的下了朝的康訓導主任就會來抽查!

  而最重要的是,胤祚這邊還有一個全年無休的隨身谷主從旁虎視眈眈,敢不練習琴棋書畫試試,內功外路什麼的那都是根本不需要說就必須天天加qiáng的玩意……

  開學第一天,也就是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五這一日,寅初(凌晨3點),胤祚就被從乾清宮和永和宮兩處特意趕過來的康熙德妃二人組給叫醒了,穿衣服吃飯基本都是閉著眼睛完成的,他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他的老子娘,即便你們叫得醒我的軀殼,卻叫不醒我沉睡的心!【餵德妃親手給胤祚穿好衣服,餵了飯,說真的,她其實挺享受這難得一次能照顧兒子衣食的時間,自胤祚生下來就被抱去了乾清宮,她實際能照顧他的日子實在是屈指可數。

  準備妥當之後,迷迷瞪瞪的胤祚就揮別德妃,被康熙抱上了龍輦。乾清門上書房屬外廷,大臣上朝都會經過那裡,身為宮妃的德妃是不能去的,她便只能在這裡和兒子說再見,然後帶著身後一長串的尾巴站在東二所門口目送兒子離開,事實上,這都已經是康熙格外開恩了,否則德妃連東五所都是不能隨便來的。

  一月份的晚冬還很冷,漆黑一片的夜空下,只有兩旁的宮燈還亮著,筆直向前,鋪灑出一條仿佛看不見盡頭閃著微弱光芒的路。

  康熙來親自接孩子上學的好處就是……胤祚可以抓緊時間在龍輦里再睡一會兒。

  其他四個一起住在乾東五所的阿哥也因為沾胤祚的光,一起上了龍輦,然後默默地看到了在康熙懷裡正睡的天昏地暗的胤祚。

  在四個兒子準備開口請安前康熙已經抬手打斷了他們的出聲,示意胤祚還在睡,請安就免了。

  龍輦轆轆向前,在寅正前到達了位於乾清門的上書房,康熙沒用旁人幫助,抱著其實已經很有分量的胤祚徑直下車,走進了獨屬於胤祚的那間學堂。

  康熙特意給胤祚選的幾個飽讀詩書的翰林院學士已經衣冠整齊,早早等在了殿外,恭迎胤祚這個備受康熙寵愛的皇六子。等看到康熙抱著胤祚下了龍輦時,所有的師傅都愣住了,早就知道這位六阿哥受寵,沒想能寵到這個程度。

  等康熙抱著胤祚進門後,幾個師傅卻被留在了門外,因為康熙還要在裡面把胤祚叫醒。

  胤祚感覺自己就睡了五分鐘,剛剛迷糊著就又被叫醒了,他一邊揉著發紅的眼睛,一邊如小貓一樣輕聲開口說:“皇阿瑪,我們到了嗎?”

  “恩,該開始上課了。”

  “太子哥哥、四哥、五哥以及七弟他們都到了嗎?”胤祚這才把眼睛睜大,想在殿內尋找幾個兄弟熟悉的身影。

  “他們都在別處讀書,小傻瓜。”康熙笑了,“你們學的又不一樣,怎麼在一塊讀書?”

  “誒?”胤祚覺得他每時每刻都在被這個奇怪的大清顛覆認知,“但不都是這樣嗎?學堂里不分年紀大小都在一起,由一個秀才師傅搖頭晃腦的教課,只是布置的功課不同。”

  胤祚越說越沒底氣,他所知道的都是他從電視劇里學來的,好比《還珠格格》那部誨人不倦的言qíng劇,裡面不僅皇子宗親們在一處讀書,連斗大個字都不識一個格格都能當cha班生,寫和大家一樣的功課。

  第35章 好好活著第三十五步

  好好活著第三十五步,陪你一起走過1314~康熙看著寶貝兒子迷糊糊的樣子,真是忍俊不禁。

  笑完了好一會兒,在差點把胤祚笑毛了之後,他這才不緊不慢的開口道,“你這又是聽那些宮人說的吧,外面確實是這樣沒錯,自近六百年前的宋朝大將岳鵬舉首創‘學校’先河,嚴格遵循孔聖人有教無類的宗旨之後,大家就已經習慣這麼上學了,不過他們可不是不分年齡同處一室,是分年級的。”

  ……岳飛前輩,您老的存在就是專門坑我的吧,把學校都整出來了,早說啊!

  “小學六年,中學三年,大學四年,從學校里出來剛好弱冠考取功名。但你和你的兄弟們與那些人是不一樣的,你們是皇子,是朕的兒子,能是那些普通人別的了的嗎?哪怕是朝廷要員、皇室宗親的孩子也不會與平民為伍。”階級分明是封建社會的最主要的特色之一,“而且,教你的師傅都是翰林院的兩榜進士,秀才可不行,舉人也就是教一教官家子弟。”

  簡單來說就是,大清現在有三種學校:

  一,有教無類的公立學校,聘請的都是低職稱的秀才們,一對n教學;二,專供官家子弟學習的貴族學校,師傅大多由舉人這種高級教師擔任,一對n的小班教學;三,就是胤祚這種最特殊的皇家學校,只收皇子,師傅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翰林院的兩榜進士也只是起步價,相當於特級名師,但卻不是所有名師都有機會接觸皇子,還必須是能入康熙眼的名師,n對1的私人教育,幾個師傅只圍著一個皇子轉。

  “再說一遍,我有幾個師傅?!”胤祚覺得聽完康熙說他將會有幾個師傅,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滿蒙漢三門語種各有兩個,兩班倒,分單雙日來上課,還有國外的洋教士分別來教外語、算術以及人文科學等西學,據說長大後還會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再分配不同的師傅,最後還有一個總管教學任務的總師傅。

  下午軍事體育課的師傅還要另算,他們統稱為諳達,又內外之分,外諳達五人,負責籠統的教習騎馬she箭,內諳達三人,都是從滿、蒙兩族的上層貴族中挑選的有臉面的大人物,更多負責的是軍事知識,輪班制。

  這根本就是一個加qiáng排的標配有木有!

  很顯然,康師傅這是不把皇子培養成“jīng天文地理、通經史策論、曉醫學術數、能吟詩作賦,知琴棋書畫,懂古玩收藏,長刀槍劍戟,善軍事騎she”的全能學霸就不罷休的節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