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他不會容忍她多久的。
最後被查出,害了她腹中胎兒的是卓氏。
洛韞不信,可鐵證如山,她躺在床上,看著那所謂的證據,再看向王爺緊擰著的眉頭。
那一剎那,洛韞知曉,其實王爺也是相信卓氏的。
洛韞身子養好,已經是三個月之後了。
她原以為,這輩子最苦也不過就這般了,但後來,她才知曉,老天許是公平的。
她出身貴重,自幼深得恩寵,享受的一切榮華富貴皆是要還的。
洛韞再見卓氏時,她跪在一處偏僻的院子裡,短短几個月,她身形消瘦得不像樣,輕咳了幾聲,抬頭依舊如初含著笑:
「王妃姐姐身子好了?」
洛韞捏著帕子,她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人,下意識地走向前:
「你、你怎這般……」
說至此,她頓時消了聲。
她不信卓氏害了她,但證據擺在哪裡,王爺不好再寵著她,周氏對她不會手下留情,她頭上掛著罪名,處境又怎會好?
洛韞忽然想起那日她轉身之際,猶豫半晌還是折身提醒她的情景。
是她自己沒放在心上。
洛韞閉了閉眼,她說:「你起來。」
卓氏跪在地上,她搖了搖頭:「妾身如今戴罪在身,不該起身。」
「真是你?」
稍頓,卓氏抬起頭,她含笑彎了彎眸:「王妃姐姐信妾身?」
她是笑著的。
須臾,她斂眸,依舊溫柔地說:「王妃姐姐該回去了。」
她對自身處境沒甚委屈,後院之爭本就如戰場般,稍有不慎就會牽連家族。
如今證據確鑿,王爺沒為難她的家人,卓氏也沒甚好委屈的了。
洛韞看了她許久,其實她知曉的。
她失子,卓氏失寵,對誰好處最大,不言而喻。
不僅她知曉,就連王爺也知曉,有些事情,無需證據,也能叫人心知肚明。
景和三十二年中,儲位之爭終於有了結果。
崇安王被封為太子。
自從洛韞失子後,她終於端正自己的態度,明白自己如今是何身份。
她沒再躲懶,每日的請安,從不再少。
旁人皆以為太子因失嫡子,終於醒悟,對周側妃的恩寵漸漸淡了下來,對太子妃也越發敬重。
景和三十三年,年宴時,洛韞再見越王,她愣了下。
不知是不是錯覺,她仿若在那人眼底看見一抹歉意,一閃而過,待她細看過去時,就再也發現不了任何異樣。
但即使如此,洛韞也覺渾身冰涼。
她在那一剎那想到了很多,最後她的思緒停留在那年年宴時:
男人彎身撿起紅梅枝,佳人站在他面前,臉頰染紅,唇瓣輕動之間,似在說些什麼。
說些什麼呢?
那年的洛韞沒聽清,也不想聽清,如今無需知曉,就足夠她心中生了一片冰涼。
三十三年選秀後,太子府又進了幾人,最得寵便是良娣容氏。
但這一年,最大的事並非選秀,而是——聖上駕崩。
即使過了許多年,洛韞依舊不願去回想這一年發生的事情。
那日宮門剛落鎖,就響起一片喧譁,鐵蹄聲響徹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直衝皇宮。
那時的禁衛首領是洛侯府的嫡長子。
洛韞和許多世家誥命夫人都還跪在殿前,為先帝守靈,哭喪七日,送入皇陵。
這是最後一日。
鐵蹄聲響起後,洛韞站起身,她聽見兄長雖焦急卻沉穩的聲音:「太子妃不必擔心,微臣定會護您周全!」
的確,兄長從未對她食言,他如約護了她周全。
那支弓箭幾乎直直朝她射來,被兄長擋住的那剎那,洛韞越過了眾人,看見了那高高坐在馬背上的人。
那人臉上溫和笑容再也不在,身披盔甲,手持弓箭,絲毫沒有洛韞熟悉的模樣。
視線相撞的瞬間,洛韞想,其實她早就該醒過來的。
她跪在地上,哭著抱住兄長時,生平第一次生了恨意。
後來越王伏法。
洛韞白著一張臉,她撐著身子,被謹竺扶起,一步步地朝大殿走進。
封煜看見她,眸色稍動,讓人放行叫她走進來。
封祐被幾人用刀抵著脖子,跪在地上,看見她時,身子倏地僵直,最終他扯了扯嘴角,不敢與之對視。
洛韞一步步走近他,她彎下身子,一字一句地問他:
「為何是我?」
封祐沒說話,但洛韞卻是知曉了答案,她閉了閉眼,站直了身子,她忽然打開從不離身的荷包,顫著手從中取出一樣東西。
待看清她手中拿著的是什麼後,封祐瞳孔倏地緊縮。
洛韞將玉佩摔在他面前,問他:「當年你說過,我若持著這塊玉佩找你,你必還我救命恩情。」
封祐艱難地抿出笑:「如今的我,恐是做不到了。」
洛韞搖頭:「不,我只要你回答我,那年我失子,是不是你所為?」
她毫無預兆地掉下一滴淚,問他:「是不是?」
封祐見過洛韞多次,看慣了她高貴自持,看慣了她淡定自若,卻從沒見過她這般脆弱的模樣。
她明明挺直了脊背,仿若和往常一般。
但封祐卻是想起他剛剛射出的那一箭,是奔著要她性命去的。
最後被查出,害了她腹中胎兒的是卓氏。
洛韞不信,可鐵證如山,她躺在床上,看著那所謂的證據,再看向王爺緊擰著的眉頭。
那一剎那,洛韞知曉,其實王爺也是相信卓氏的。
洛韞身子養好,已經是三個月之後了。
她原以為,這輩子最苦也不過就這般了,但後來,她才知曉,老天許是公平的。
她出身貴重,自幼深得恩寵,享受的一切榮華富貴皆是要還的。
洛韞再見卓氏時,她跪在一處偏僻的院子裡,短短几個月,她身形消瘦得不像樣,輕咳了幾聲,抬頭依舊如初含著笑:
「王妃姐姐身子好了?」
洛韞捏著帕子,她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人,下意識地走向前:
「你、你怎這般……」
說至此,她頓時消了聲。
她不信卓氏害了她,但證據擺在哪裡,王爺不好再寵著她,周氏對她不會手下留情,她頭上掛著罪名,處境又怎會好?
洛韞忽然想起那日她轉身之際,猶豫半晌還是折身提醒她的情景。
是她自己沒放在心上。
洛韞閉了閉眼,她說:「你起來。」
卓氏跪在地上,她搖了搖頭:「妾身如今戴罪在身,不該起身。」
「真是你?」
稍頓,卓氏抬起頭,她含笑彎了彎眸:「王妃姐姐信妾身?」
她是笑著的。
須臾,她斂眸,依舊溫柔地說:「王妃姐姐該回去了。」
她對自身處境沒甚委屈,後院之爭本就如戰場般,稍有不慎就會牽連家族。
如今證據確鑿,王爺沒為難她的家人,卓氏也沒甚好委屈的了。
洛韞看了她許久,其實她知曉的。
她失子,卓氏失寵,對誰好處最大,不言而喻。
不僅她知曉,就連王爺也知曉,有些事情,無需證據,也能叫人心知肚明。
景和三十二年中,儲位之爭終於有了結果。
崇安王被封為太子。
自從洛韞失子後,她終於端正自己的態度,明白自己如今是何身份。
她沒再躲懶,每日的請安,從不再少。
旁人皆以為太子因失嫡子,終於醒悟,對周側妃的恩寵漸漸淡了下來,對太子妃也越發敬重。
景和三十三年,年宴時,洛韞再見越王,她愣了下。
不知是不是錯覺,她仿若在那人眼底看見一抹歉意,一閃而過,待她細看過去時,就再也發現不了任何異樣。
但即使如此,洛韞也覺渾身冰涼。
她在那一剎那想到了很多,最後她的思緒停留在那年年宴時:
男人彎身撿起紅梅枝,佳人站在他面前,臉頰染紅,唇瓣輕動之間,似在說些什麼。
說些什麼呢?
那年的洛韞沒聽清,也不想聽清,如今無需知曉,就足夠她心中生了一片冰涼。
三十三年選秀後,太子府又進了幾人,最得寵便是良娣容氏。
但這一年,最大的事並非選秀,而是——聖上駕崩。
即使過了許多年,洛韞依舊不願去回想這一年發生的事情。
那日宮門剛落鎖,就響起一片喧譁,鐵蹄聲響徹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直衝皇宮。
那時的禁衛首領是洛侯府的嫡長子。
洛韞和許多世家誥命夫人都還跪在殿前,為先帝守靈,哭喪七日,送入皇陵。
這是最後一日。
鐵蹄聲響起後,洛韞站起身,她聽見兄長雖焦急卻沉穩的聲音:「太子妃不必擔心,微臣定會護您周全!」
的確,兄長從未對她食言,他如約護了她周全。
那支弓箭幾乎直直朝她射來,被兄長擋住的那剎那,洛韞越過了眾人,看見了那高高坐在馬背上的人。
那人臉上溫和笑容再也不在,身披盔甲,手持弓箭,絲毫沒有洛韞熟悉的模樣。
視線相撞的瞬間,洛韞想,其實她早就該醒過來的。
她跪在地上,哭著抱住兄長時,生平第一次生了恨意。
後來越王伏法。
洛韞白著一張臉,她撐著身子,被謹竺扶起,一步步地朝大殿走進。
封煜看見她,眸色稍動,讓人放行叫她走進來。
封祐被幾人用刀抵著脖子,跪在地上,看見她時,身子倏地僵直,最終他扯了扯嘴角,不敢與之對視。
洛韞一步步走近他,她彎下身子,一字一句地問他:
「為何是我?」
封祐沒說話,但洛韞卻是知曉了答案,她閉了閉眼,站直了身子,她忽然打開從不離身的荷包,顫著手從中取出一樣東西。
待看清她手中拿著的是什麼後,封祐瞳孔倏地緊縮。
洛韞將玉佩摔在他面前,問他:「當年你說過,我若持著這塊玉佩找你,你必還我救命恩情。」
封祐艱難地抿出笑:「如今的我,恐是做不到了。」
洛韞搖頭:「不,我只要你回答我,那年我失子,是不是你所為?」
她毫無預兆地掉下一滴淚,問他:「是不是?」
封祐見過洛韞多次,看慣了她高貴自持,看慣了她淡定自若,卻從沒見過她這般脆弱的模樣。
她明明挺直了脊背,仿若和往常一般。
但封祐卻是想起他剛剛射出的那一箭,是奔著要她性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