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頁
安王喜形於色,磕了個頭:「孫兒多謝祖母成全。」
老夫人笑嘆一聲:「不過有句話我還是要說在前頭。長平郡主嫁過人,有過孩子,這你是知道的。若是你心裡有一丁點介意,就不要娶人家,若是娶了人家,就要好好待人家,你明白嗎?」
「孫兒明白,祖母放心,我會好好待她的。」
老夫人點點頭:「你能早些娶妻生子,我就放心了。」
安王和程靜思回去後,寧忱留了下來。
「母親,您真的想讓煜兒娶長平郡主嗎?」
老夫人笑了一聲:「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他喜歡,我沒什麼可反對的。」
寧忱卻是不信:「可兒子總覺得,您答應的這般痛快,還有別的原因。」
老夫人白了他一眼:「罷了罷了,這個秘密我總不能帶進土裡,告訴你也無妨。」
寧忱被勾起了好奇心:「到底是什麼秘密?」
老夫人不緊不慢道:「你可知陛下為何那麼信任你,待你比待定國公還親近三分?」
「因為兒子忠於陛下,不結黨營私。」
老夫人搖搖頭:「還有一個原因。」
「什麼?」
「你姑母是護國公主的親生母親。」
寧忱吃了一驚:「怎麼會?」
「事實就是如此,只是除了賢明皇后和當今陛下,無人得知,我也是偶然發現的。」
賢明皇后雖然也是出身容家,但是薛太妃也很是受寵,她一直想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便想盡辦法拉攏寧家,可是寧家從不參與奪嫡之爭,她便使用卑鄙手段,讓她的侄兒薛遠,也就是已故南安侯侮辱了寧素翎。寧素翎為人清高,又極討厭薛運,她不願意嫁入薛家,更不想讓薛太妃的計謀得逞,是以便悄悄離開京都,在一個庵堂落髮出家了。
她和賢明皇后是閨中密友,便請求賢明皇后幫她。那時候賢明皇后也有了身孕,後來便謊稱生下了雙生子,讓寧素翎的女兒護國公主和元豐帝一起長大,兩人雖不是親兄妹,勝似親兄妹。元豐帝看在護國公主的面子上,對寧忱很親近,這種親人不像是陛下對忠臣,更像是對待親人。
寧忱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寧老夫人道:「長平郡主既是你姑母的孫女,恰好煜兒又喜歡她,這也是一種緣分,咱們不能光明正大的認親,現在成了親人也是上天眷顧。」
寧忱又驚又喜:「母親說的是,這是上天眷顧。」
三日後,寧老夫人就和程靜思親自去沈家提親了,沈太夫人欣然應允。
沈妤原以為事情會經過一些波折才能圓滿,沒想到寧老夫人答應的這般痛快,動作也很快,就像在急著給孫兒娶媳婦一般,不過半月就給安王和沈妘定下了親事,還選好了大婚的日子。
沈妤聽得咋舌,想了許久,她只能歸結於寧老夫人的開明,而且寧老夫人年紀大了,的確著急抱孫子。她是個喜歡追根究底的人,可有些秘密她永遠不會知道。這些秘密只會埋進泥土裡,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腐爛、消失,被所有人遺忘。
解決了安王和沈妘之間的事,沈妤又該操心沈明洹和嚴卉頤的事。
這兩年,沈明洹在邊境歷練,很少回京。可如今他年紀也大了,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與此同時,這幾年元豐帝身體越發不好,隱隱有退位之意,可他還是不放心,他希望他退位後,給慕容珩留下的是個穩固的朝局。
所以,容家和沈家聯姻之事,勢在必行。
可是,沈明洹喜歡的是嚴卉頤,這該怎麼辦?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這幾年,沈明洹在邊境,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也愈發沉穩、果決。當他被元豐帝召回京都時,他已然猜到元豐帝的目的是什麼。是以,他拜見了元豐帝又去看望了沈妤後,出了宮直奔嚴家。
「我娶。」嚴葦杭道。
「葦杭,你真的要娶容渺?」宣國公夫人不想女兒錯過好姻緣,但也不想犧牲兒子的幸福。
嚴葦杭笑道:「母親,我也大了,是該娶妻了。橫豎我沒有喜歡的姑娘,娶誰不都一樣嗎?況且容家姑娘心地純良,心無城府,也值得人喜歡。我能保證,即便我不愛慕她,也會好好愛護她,不會讓她受委屈。這樣一來,明洹就可以和二妹有情人終成眷屬,容家嚴家和沈家也算是站在了一條船上,陛下也能放心,何樂而不為呢?」
嚴夫人心動了:「你有把握嗎?」
「據我所知,那位容姑娘沒有見過明洹幾面,明洹待她也不熱絡,是以她應該不是非明洹不嫁。可是我——」嚴葦杭似乎想到了什麼,輕輕一笑,「有次恰巧遇到容姑娘爬牆頭偷偷跑出去玩,不小心從牆上墜落下來,我路過那裡,救了她。」
嚴夫人大喜:「既有這樁事,你要娶她就容易多了。」
嚴卉頤站在窗外,聽到兩人的對話,急忙進來道:「二哥怎麼能為了我用自己的婚事做交換?」
嚴葦杭摸了摸她的頭髮,安撫道:「我娶誰都是一樣的,倒是你,不要錯過大好姻緣。你不要再找藉口拒絕,我是你兄長,難道看不出你的心思嗎?明洹的確是個很好的人,這幾年越發成熟穩重,他只比你小兩歲而已,你與他沒什麼不合適的。」
嚴夫人也道:「是啊,而且沈家人口簡單,沈老夫人也通情達理,絕不會有人為難你。最重要的是,定遠侯對你的一片真心啊,你再看看寧世子和長平郡主,又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老夫人笑嘆一聲:「不過有句話我還是要說在前頭。長平郡主嫁過人,有過孩子,這你是知道的。若是你心裡有一丁點介意,就不要娶人家,若是娶了人家,就要好好待人家,你明白嗎?」
「孫兒明白,祖母放心,我會好好待她的。」
老夫人點點頭:「你能早些娶妻生子,我就放心了。」
安王和程靜思回去後,寧忱留了下來。
「母親,您真的想讓煜兒娶長平郡主嗎?」
老夫人笑了一聲:「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他喜歡,我沒什麼可反對的。」
寧忱卻是不信:「可兒子總覺得,您答應的這般痛快,還有別的原因。」
老夫人白了他一眼:「罷了罷了,這個秘密我總不能帶進土裡,告訴你也無妨。」
寧忱被勾起了好奇心:「到底是什麼秘密?」
老夫人不緊不慢道:「你可知陛下為何那麼信任你,待你比待定國公還親近三分?」
「因為兒子忠於陛下,不結黨營私。」
老夫人搖搖頭:「還有一個原因。」
「什麼?」
「你姑母是護國公主的親生母親。」
寧忱吃了一驚:「怎麼會?」
「事實就是如此,只是除了賢明皇后和當今陛下,無人得知,我也是偶然發現的。」
賢明皇后雖然也是出身容家,但是薛太妃也很是受寵,她一直想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便想盡辦法拉攏寧家,可是寧家從不參與奪嫡之爭,她便使用卑鄙手段,讓她的侄兒薛遠,也就是已故南安侯侮辱了寧素翎。寧素翎為人清高,又極討厭薛運,她不願意嫁入薛家,更不想讓薛太妃的計謀得逞,是以便悄悄離開京都,在一個庵堂落髮出家了。
她和賢明皇后是閨中密友,便請求賢明皇后幫她。那時候賢明皇后也有了身孕,後來便謊稱生下了雙生子,讓寧素翎的女兒護國公主和元豐帝一起長大,兩人雖不是親兄妹,勝似親兄妹。元豐帝看在護國公主的面子上,對寧忱很親近,這種親人不像是陛下對忠臣,更像是對待親人。
寧忱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寧老夫人道:「長平郡主既是你姑母的孫女,恰好煜兒又喜歡她,這也是一種緣分,咱們不能光明正大的認親,現在成了親人也是上天眷顧。」
寧忱又驚又喜:「母親說的是,這是上天眷顧。」
三日後,寧老夫人就和程靜思親自去沈家提親了,沈太夫人欣然應允。
沈妤原以為事情會經過一些波折才能圓滿,沒想到寧老夫人答應的這般痛快,動作也很快,就像在急著給孫兒娶媳婦一般,不過半月就給安王和沈妘定下了親事,還選好了大婚的日子。
沈妤聽得咋舌,想了許久,她只能歸結於寧老夫人的開明,而且寧老夫人年紀大了,的確著急抱孫子。她是個喜歡追根究底的人,可有些秘密她永遠不會知道。這些秘密只會埋進泥土裡,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腐爛、消失,被所有人遺忘。
解決了安王和沈妘之間的事,沈妤又該操心沈明洹和嚴卉頤的事。
這兩年,沈明洹在邊境歷練,很少回京。可如今他年紀也大了,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與此同時,這幾年元豐帝身體越發不好,隱隱有退位之意,可他還是不放心,他希望他退位後,給慕容珩留下的是個穩固的朝局。
所以,容家和沈家聯姻之事,勢在必行。
可是,沈明洹喜歡的是嚴卉頤,這該怎麼辦?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這幾年,沈明洹在邊境,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也愈發沉穩、果決。當他被元豐帝召回京都時,他已然猜到元豐帝的目的是什麼。是以,他拜見了元豐帝又去看望了沈妤後,出了宮直奔嚴家。
「我娶。」嚴葦杭道。
「葦杭,你真的要娶容渺?」宣國公夫人不想女兒錯過好姻緣,但也不想犧牲兒子的幸福。
嚴葦杭笑道:「母親,我也大了,是該娶妻了。橫豎我沒有喜歡的姑娘,娶誰不都一樣嗎?況且容家姑娘心地純良,心無城府,也值得人喜歡。我能保證,即便我不愛慕她,也會好好愛護她,不會讓她受委屈。這樣一來,明洹就可以和二妹有情人終成眷屬,容家嚴家和沈家也算是站在了一條船上,陛下也能放心,何樂而不為呢?」
嚴夫人心動了:「你有把握嗎?」
「據我所知,那位容姑娘沒有見過明洹幾面,明洹待她也不熱絡,是以她應該不是非明洹不嫁。可是我——」嚴葦杭似乎想到了什麼,輕輕一笑,「有次恰巧遇到容姑娘爬牆頭偷偷跑出去玩,不小心從牆上墜落下來,我路過那裡,救了她。」
嚴夫人大喜:「既有這樁事,你要娶她就容易多了。」
嚴卉頤站在窗外,聽到兩人的對話,急忙進來道:「二哥怎麼能為了我用自己的婚事做交換?」
嚴葦杭摸了摸她的頭髮,安撫道:「我娶誰都是一樣的,倒是你,不要錯過大好姻緣。你不要再找藉口拒絕,我是你兄長,難道看不出你的心思嗎?明洹的確是個很好的人,這幾年越發成熟穩重,他只比你小兩歲而已,你與他沒什麼不合適的。」
嚴夫人也道:「是啊,而且沈家人口簡單,沈老夫人也通情達理,絕不會有人為難你。最重要的是,定遠侯對你的一片真心啊,你再看看寧世子和長平郡主,又有什麼可猶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