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皇考貴妃為瓜爾佳氏,乃是聖祖爺的和妃,在聖祖爺後期頗為受寵,她僅生了一女,卻早早夭折,所以沒有被出宮奉養。如今皇考貴妃已是四十五歲的人了,平日裡吃齋念佛,為人亦是端正,倒是頗受胤禛的待見,對她頗為客氣。
此人若是能做個見證人,輩分既長,品行又可信,自是無可挑剔的。此事熹妃自不會讓弘曆出頭,她偶爾一日去請了個安,許下了日後弘曆開府,接她出宮常住的條件,那皇考貴妃便應了下來。
現在,弘曆說有人能證明當日的事兒,屋中其他人自然是緊張起來。弘曆瞧著便道,“吳開來,還不把太妃娘娘請上來。”
這話一出,胤禛的那顆心便是徹底落下了,弘曆終是心中有數的。而皇后卻瞪大了眼睛,露出不信的表qíng,至於弘嘉,他唯有驚訝的份兒了。
兩人是從正門進來的,因著皇考貴妃的輩分在那兒,屋子裡倒是有一番請安,等禮節結束了,皇考貴妃才衝著胤禛道,“因著躲在耳房,雖是聽見聖上到了,卻沒及時出來見禮,還請聖上恕罪。”
一句躲在耳房,卻是讓眾人變了顏色,原本還有僥倖心理的皇后聽了,面色更加難看,她不相信道,“怎麼可能,你怎可能在我宮中?”
這種問題皇考貴妃自是不會回答,而吳開來抬眼瞧了瞧弘曆與蘇培盛,弘曆倒是沒什麼表示,蘇培盛卻是沖他擠擠眼,他當即明白了,沒規矩的cha嘴道,“皇后娘娘說得卻是好笑,您能買通了我們乾西二所的掃地太監日日看著我們爺何時起,何時睡,一天吃幾個饅頭,我們為何不能借您的耳房歇歇腳呢!”
這哪裡是歇腳的問題,將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帶入永壽宮的耳房裡,弘曆到底收買了她宮中多少人?皇后心中忐忑,只覺得弘曆神通廣大,卻忘了弘曆也有個善於隱忍的娘,這布下的眼線與收買的人,其實都是熹妃接掌宮務後所為,只是瞧著他要用,便安排下來罷了。
可這些比著今日之事來說,都是細枝末節,最讓人關心的還是究竟是誰下了手。皇考貴妃也未有半分拖延,當即便衝著皇帝說道,“屋中就三人,這事兒我卻是看得分明。當時,寶親王一入屋內,皇后便打碎了一碗藥,那丫頭便下去重新煎藥去了。皇后則與弘曆對著說了一會兒話。開始時皇后還和風細雨,只是當第二碗藥端來,卻是不一樣了。明明是個慣常服侍的丫頭,卻抖著將藥撒了出來,皇后示意弘曆餵他,弘曆推辭,此時皇后才露了真面目,一邊拉著弘曆的袖子,一邊將那碗藥自己喝了。”
最後,她總結道,“弘曆至始至終,都未曾碰過那個藥碗。”
這話確實說的是事實,可皇后此時怎能認,她極為不甘地撐著坐了起來,嘴角上的血跡確實一直未gān過,聽了此話後咧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衝著胤禛道,“聖上,你我結髮近四十年,我一直恭恭敬敬,為您cao持內務,難不成就因為一次他人的錯誤,您便再不信我了嗎?皇考貴妃乃是弘曆請來,說話又如何能當得上公正二字呢?”
此時又無指紋檢驗技術,那未碰過藥碗的事兒,自然只能當做說辭,而不能當做證據的。這便是弘曆請來了皇考貴妃,而並不讓自己額娘站在耳房的原因。皇考貴妃聽了後,卻哼道,“我乃是聖祖爺的妃子,膝下又無兒女,不過是活著罷了。你們的利益,我又能沾得上什麼,唯路見不平主持公道而已。皇后當年秉持內務,公正賢明,不過是沒有六阿哥,當有了六阿哥,不也作出斷了四阿哥糧糙的事兒嗎?我與你當時無兒無女的qíng勢一樣,心連偏的地方都沒有,又如何不能公正?”
皇考貴妃這話卻是用皇后的話回敬她,皇后被噎得要死,又無法辯解,只能鐵灰了臉看她。但皇考貴妃顯然並不害怕皇后的怒視,歲數明顯要小一些的皇考貴妃,甚至極為怡然看了她一眼。
僅僅這一眼,便讓皇后怒火上涌,一時忍不住,胸口中憋悶的血一口便噴灑了出來,沾滿了她面前眾人的衣襟,隨後便聽得弘嘉喊道,“皇額娘,皇額娘!”竟是昏了過去。
此時,太醫才姍姍來遲,胤禛帶著眾人讓開了位置,卻並沒有離開,反而呆在原地等著診斷結果。那太醫換了左右手,各摸了脈,許久後才站起來給胤禛請了個安,因著皇后昏迷,此時倒也不用專門出去說話,蘇培盛點了頭,那太醫便說道,“皇后原本便已病入膏肓,偏偏似是用了虎láng之藥,看著是好了許多,其實對身體傷害更大。她中的毒卻是十分平常,若是常人用解藥後調養一段日子便可,可對於皇后娘娘來說,她的身體已然極度敗壞,這毒藥如入無人之境,怕是無解了。”
這便是讓準備後事了。在一旁站著聽的弘嘉,當即便想衝出去責問太醫,可此時皇后身邊一向忠心的張嬤嬤已然進了屋,她謹記著皇后的叮囑,此事無論成敗,皆不能讓六阿哥牽連其中,當即便將人狠狠地抱在了懷裡,弘嘉今日受到打擊頗大,一方面是皇額娘搖身一變成了壞人,另一方面則是皇額娘即將要離去。他嘶啞著喊,“救救我額娘,皇阿瑪,救救我額娘。”
他畢竟是胤禛的兒子,胤禛終歸還是心疼他,何況,瞧著他和皇后的反應,此事弘嘉並未參與其中,便道,“送六阿哥回毓慶宮,仔細伺候著。”
而此事並未完,縱然有皇考貴妃的作證,但當事人那個丫鬟並未來得及審理,弘曆終究是有嫌疑,因此被勒令留在乾西二所。那丫鬟會怎麼說,弘曆心裡清楚得很,知道這不過是走形式,他正好想不上課好好歇歇,便應了下來。
只是這種悠哉日子不過兩日,皇后終於挨不過衰敗的身體,撒手人寰。怕是她臨死前跟胤禛說了些什麼,胤禛並沒有撤掉她皇后的位置,依舊以後禮發喪入葬。加上連夜下的鵝毛大雪,整個皇宮中變得一片白茫茫,掩蓋了所有的罪惡。
而那丫頭也是明白人,皇后的娘家烏拉那拉氏已然被聖上打擊的極為消沉,此時唯一的靠山皇后又去了,唯獨留下一個十一歲的六阿哥,拿什麼跟已經有軍功,又受到聖上極愛的四阿哥去爭?何況,當日熹妃娘娘的話猶在耳邊,她拿捏了輕重,終是招了當日的事qíng,指認是皇后娘娘安排的一切,並拿出了未用完的半包毒藥,還了弘曆清白。
即便皇后生前與弘曆有過多的齷蹉,可既然並沒有貶斥她,那烏拉那拉氏便是弘曆的皇額娘,名正言順的嫡母,自是要給皇后哭靈的。吳開來和chūn分他們都覺得委屈極了,明明是仇人,還要去做孝子,自家爺是受苦了。
可弘曆一向實用至上,一個贏了的人,就算他穿著破布麻袋,也無人會看輕他,此時不過做個姿態罷了。他倒是十分願意,何況,他終是要替皇后收魂的,不去哪裡來的機會?
皇后的葬禮禮節隆重而又繁瑣。弘曆跟著忙活了兩日,終是在哭靈結束後,有了一會兒子的喘息時間。此時弘曆、弘晝、弘嘉都在,因著中毒之事,弘嘉雖然明白是自己的皇額娘先下的手,可終究不願意面對弘曆,這幾日,都是只顧哭泣,卻是一句話都不準備多說的。
弘曆想要個獨處時間,瞧著弘嘉不停地動左腿,知道他必是腿麻了,便給弘晝使了個眼神。弘晝如今算是個英挺少年,還帶著點微微的嬰兒胖,瞧著弘嘉這樣子,便關心道,“腿這是抽筋了嗎?”
弘嘉聽了哼了一聲,接著便想規規矩矩的跪起來,可惜他的腿已然完全沒有知覺,略微一動,整個人便哎呦一聲,向著一旁的青石地歪去。弘晝一直盯著他,正將這個瞧了個分明,連忙大手一撈,將人抱在了懷裡。還未等弘嘉有何說法,就道,“這卻是如何是好,六弟你挺著,五哥這就送你去看太醫。”說完,便一溜煙的抱著弘嘉竄了,這靈堂里,果然就剩下了弘曆一個人。
95、晉江原創發表60
此時已然是入了夜,舉哀的大臣們已然結束一日的哭祭,早已回了府,吳開來早得了弘曆的囑咐,在弘晝一出門後,便指揮著讓人退出三丈外。
若是平日裡,吳開來一個親王身邊的太監自是沒這樣的臉面的,可如今皇后薨了,而且宮中有些耳目的人都知道,皇后怕是死的不那麼光彩,而熹妃娘娘卻藉此上了位,如今除了位份不如貴妃納蘭氏,其他的則已然平起平坐了。
看慣了宮中起起伏伏的人自然明白,貴妃娘娘沒有兒子傍身,寶親王八成要對六阿哥取而代之,因此,給弘曆賣個好卻是理所當然的事qíng,倒是十分聽話的後退了一番。
而此時,大殿中空無一人,唯有皇后的棺槨放在正中,弘曆站在殿中,卻沒有如往常般立刻將那已然蠢蠢yù動的收魂珠喚出來。皇后乃是不得不死,即便他沒有反抗,看著醫案她也撐不過幾日了。可問題是,弘曆懸著的心面臨著皇后死去後,自己是否要離開的現實,雖然他已然確定,那些神仙們是不可能cha手人間事,動手將他驅除的,可若是皇后走後,那枚收魂珠不由分說地收了他的魂該如何是好?
此人若是能做個見證人,輩分既長,品行又可信,自是無可挑剔的。此事熹妃自不會讓弘曆出頭,她偶爾一日去請了個安,許下了日後弘曆開府,接她出宮常住的條件,那皇考貴妃便應了下來。
現在,弘曆說有人能證明當日的事兒,屋中其他人自然是緊張起來。弘曆瞧著便道,“吳開來,還不把太妃娘娘請上來。”
這話一出,胤禛的那顆心便是徹底落下了,弘曆終是心中有數的。而皇后卻瞪大了眼睛,露出不信的表qíng,至於弘嘉,他唯有驚訝的份兒了。
兩人是從正門進來的,因著皇考貴妃的輩分在那兒,屋子裡倒是有一番請安,等禮節結束了,皇考貴妃才衝著胤禛道,“因著躲在耳房,雖是聽見聖上到了,卻沒及時出來見禮,還請聖上恕罪。”
一句躲在耳房,卻是讓眾人變了顏色,原本還有僥倖心理的皇后聽了,面色更加難看,她不相信道,“怎麼可能,你怎可能在我宮中?”
這種問題皇考貴妃自是不會回答,而吳開來抬眼瞧了瞧弘曆與蘇培盛,弘曆倒是沒什麼表示,蘇培盛卻是沖他擠擠眼,他當即明白了,沒規矩的cha嘴道,“皇后娘娘說得卻是好笑,您能買通了我們乾西二所的掃地太監日日看著我們爺何時起,何時睡,一天吃幾個饅頭,我們為何不能借您的耳房歇歇腳呢!”
這哪裡是歇腳的問題,將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帶入永壽宮的耳房裡,弘曆到底收買了她宮中多少人?皇后心中忐忑,只覺得弘曆神通廣大,卻忘了弘曆也有個善於隱忍的娘,這布下的眼線與收買的人,其實都是熹妃接掌宮務後所為,只是瞧著他要用,便安排下來罷了。
可這些比著今日之事來說,都是細枝末節,最讓人關心的還是究竟是誰下了手。皇考貴妃也未有半分拖延,當即便衝著皇帝說道,“屋中就三人,這事兒我卻是看得分明。當時,寶親王一入屋內,皇后便打碎了一碗藥,那丫頭便下去重新煎藥去了。皇后則與弘曆對著說了一會兒話。開始時皇后還和風細雨,只是當第二碗藥端來,卻是不一樣了。明明是個慣常服侍的丫頭,卻抖著將藥撒了出來,皇后示意弘曆餵他,弘曆推辭,此時皇后才露了真面目,一邊拉著弘曆的袖子,一邊將那碗藥自己喝了。”
最後,她總結道,“弘曆至始至終,都未曾碰過那個藥碗。”
這話確實說的是事實,可皇后此時怎能認,她極為不甘地撐著坐了起來,嘴角上的血跡確實一直未gān過,聽了此話後咧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衝著胤禛道,“聖上,你我結髮近四十年,我一直恭恭敬敬,為您cao持內務,難不成就因為一次他人的錯誤,您便再不信我了嗎?皇考貴妃乃是弘曆請來,說話又如何能當得上公正二字呢?”
此時又無指紋檢驗技術,那未碰過藥碗的事兒,自然只能當做說辭,而不能當做證據的。這便是弘曆請來了皇考貴妃,而並不讓自己額娘站在耳房的原因。皇考貴妃聽了後,卻哼道,“我乃是聖祖爺的妃子,膝下又無兒女,不過是活著罷了。你們的利益,我又能沾得上什麼,唯路見不平主持公道而已。皇后當年秉持內務,公正賢明,不過是沒有六阿哥,當有了六阿哥,不也作出斷了四阿哥糧糙的事兒嗎?我與你當時無兒無女的qíng勢一樣,心連偏的地方都沒有,又如何不能公正?”
皇考貴妃這話卻是用皇后的話回敬她,皇后被噎得要死,又無法辯解,只能鐵灰了臉看她。但皇考貴妃顯然並不害怕皇后的怒視,歲數明顯要小一些的皇考貴妃,甚至極為怡然看了她一眼。
僅僅這一眼,便讓皇后怒火上涌,一時忍不住,胸口中憋悶的血一口便噴灑了出來,沾滿了她面前眾人的衣襟,隨後便聽得弘嘉喊道,“皇額娘,皇額娘!”竟是昏了過去。
此時,太醫才姍姍來遲,胤禛帶著眾人讓開了位置,卻並沒有離開,反而呆在原地等著診斷結果。那太醫換了左右手,各摸了脈,許久後才站起來給胤禛請了個安,因著皇后昏迷,此時倒也不用專門出去說話,蘇培盛點了頭,那太醫便說道,“皇后原本便已病入膏肓,偏偏似是用了虎láng之藥,看著是好了許多,其實對身體傷害更大。她中的毒卻是十分平常,若是常人用解藥後調養一段日子便可,可對於皇后娘娘來說,她的身體已然極度敗壞,這毒藥如入無人之境,怕是無解了。”
這便是讓準備後事了。在一旁站著聽的弘嘉,當即便想衝出去責問太醫,可此時皇后身邊一向忠心的張嬤嬤已然進了屋,她謹記著皇后的叮囑,此事無論成敗,皆不能讓六阿哥牽連其中,當即便將人狠狠地抱在了懷裡,弘嘉今日受到打擊頗大,一方面是皇額娘搖身一變成了壞人,另一方面則是皇額娘即將要離去。他嘶啞著喊,“救救我額娘,皇阿瑪,救救我額娘。”
他畢竟是胤禛的兒子,胤禛終歸還是心疼他,何況,瞧著他和皇后的反應,此事弘嘉並未參與其中,便道,“送六阿哥回毓慶宮,仔細伺候著。”
而此事並未完,縱然有皇考貴妃的作證,但當事人那個丫鬟並未來得及審理,弘曆終究是有嫌疑,因此被勒令留在乾西二所。那丫鬟會怎麼說,弘曆心裡清楚得很,知道這不過是走形式,他正好想不上課好好歇歇,便應了下來。
只是這種悠哉日子不過兩日,皇后終於挨不過衰敗的身體,撒手人寰。怕是她臨死前跟胤禛說了些什麼,胤禛並沒有撤掉她皇后的位置,依舊以後禮發喪入葬。加上連夜下的鵝毛大雪,整個皇宮中變得一片白茫茫,掩蓋了所有的罪惡。
而那丫頭也是明白人,皇后的娘家烏拉那拉氏已然被聖上打擊的極為消沉,此時唯一的靠山皇后又去了,唯獨留下一個十一歲的六阿哥,拿什麼跟已經有軍功,又受到聖上極愛的四阿哥去爭?何況,當日熹妃娘娘的話猶在耳邊,她拿捏了輕重,終是招了當日的事qíng,指認是皇后娘娘安排的一切,並拿出了未用完的半包毒藥,還了弘曆清白。
即便皇后生前與弘曆有過多的齷蹉,可既然並沒有貶斥她,那烏拉那拉氏便是弘曆的皇額娘,名正言順的嫡母,自是要給皇后哭靈的。吳開來和chūn分他們都覺得委屈極了,明明是仇人,還要去做孝子,自家爺是受苦了。
可弘曆一向實用至上,一個贏了的人,就算他穿著破布麻袋,也無人會看輕他,此時不過做個姿態罷了。他倒是十分願意,何況,他終是要替皇后收魂的,不去哪裡來的機會?
皇后的葬禮禮節隆重而又繁瑣。弘曆跟著忙活了兩日,終是在哭靈結束後,有了一會兒子的喘息時間。此時弘曆、弘晝、弘嘉都在,因著中毒之事,弘嘉雖然明白是自己的皇額娘先下的手,可終究不願意面對弘曆,這幾日,都是只顧哭泣,卻是一句話都不準備多說的。
弘曆想要個獨處時間,瞧著弘嘉不停地動左腿,知道他必是腿麻了,便給弘晝使了個眼神。弘晝如今算是個英挺少年,還帶著點微微的嬰兒胖,瞧著弘嘉這樣子,便關心道,“腿這是抽筋了嗎?”
弘嘉聽了哼了一聲,接著便想規規矩矩的跪起來,可惜他的腿已然完全沒有知覺,略微一動,整個人便哎呦一聲,向著一旁的青石地歪去。弘晝一直盯著他,正將這個瞧了個分明,連忙大手一撈,將人抱在了懷裡。還未等弘嘉有何說法,就道,“這卻是如何是好,六弟你挺著,五哥這就送你去看太醫。”說完,便一溜煙的抱著弘嘉竄了,這靈堂里,果然就剩下了弘曆一個人。
95、晉江原創發表60
此時已然是入了夜,舉哀的大臣們已然結束一日的哭祭,早已回了府,吳開來早得了弘曆的囑咐,在弘晝一出門後,便指揮著讓人退出三丈外。
若是平日裡,吳開來一個親王身邊的太監自是沒這樣的臉面的,可如今皇后薨了,而且宮中有些耳目的人都知道,皇后怕是死的不那麼光彩,而熹妃娘娘卻藉此上了位,如今除了位份不如貴妃納蘭氏,其他的則已然平起平坐了。
看慣了宮中起起伏伏的人自然明白,貴妃娘娘沒有兒子傍身,寶親王八成要對六阿哥取而代之,因此,給弘曆賣個好卻是理所當然的事qíng,倒是十分聽話的後退了一番。
而此時,大殿中空無一人,唯有皇后的棺槨放在正中,弘曆站在殿中,卻沒有如往常般立刻將那已然蠢蠢yù動的收魂珠喚出來。皇后乃是不得不死,即便他沒有反抗,看著醫案她也撐不過幾日了。可問題是,弘曆懸著的心面臨著皇后死去後,自己是否要離開的現實,雖然他已然確定,那些神仙們是不可能cha手人間事,動手將他驅除的,可若是皇后走後,那枚收魂珠不由分說地收了他的魂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