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不願見面,那麼就許他這樣偷偷地關心她吧。

  互相不打擾,但是知道她近來安好。

  他就心滿意足了。

  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番外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伺候孫權的近身內監,有著同樣的要求,:一,習武;二,叫阿莫。

  大家都不明所以,私下猜想阿莫是否有什麼特殊含義。還是吳王對莫姓之人頗有好感。

  雲素聽聞後只是一笑,這算什麼?死後追憶?

  喬陌從來都不需要死後哀榮,她要的,只是在世時候的珍惜。

  孫權不讓雲素跟著孫登,只說雲紈葬在皖城,就許她去皖城守陵,也同意讓曾經雲紈撫養長大的止戈一起去。

  雲素以為又是一出兔死狗烹的大戲,到沒想到孫權是真的把柔情和內疚留給了喬陌。

  三人在皖城相見,喜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如今你也算是過上了尋常日子,歸於平淡了。」

  「是啊,這曾是你姐姐的願望。」

  大家對於鐵瓮城的一切都閉口不言,也對吳侯的這個安排視若罔顧。

  曾經所有,就留在建安十四年吧。

  止戈早就過了娶妻的年紀,一味痴迷於治病救人。喬陌和雲素也拿他沒有辦法。

  偶爾雲素會打趣他:「同樣的年紀,可都抱上孩子了。」

  說完才覺得言語不妥,偷偷看了眼喬陌,眼眶已紅。

  孫登,算是喬陌唯一的心病了。

  「聽說孫尚香接回江東了。」雲素說得隨意,既是曾經主子,便沒有不能直呼其名的道理了。

  「看來戰爭一觸即發,荊州的天要變了。」喬陌看著天空,不由得感慨。

  荊州爭奪後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和變局,關羽戰死,劉備憤然起兵,說要復仇。

  喬陌若無其事地揉著麵團,準備做糕點:「看來這是一場大戰。」

  「總想著和從前作別,卻總是聽得見這些消息,真是煩人。」雲素抱怨道。

  喬陌習以為常,「現在還算是在江東境內,怎麼會聽不消息?」

  一個雨夜,老天像是忍不住眼淚,一直在哭。

  雲素穿著斗笠蓑衣,剛從外面回來,「甘寧病重,怕是不行了。」

  喬陌狐疑道:「怎麼回事?」

  「富池口之戰,受了很重的傷,現下只聽說全力救治著,很可能……」雲素說不下去了,聲音哽咽。

  喬陌做了一個決定,「帶上止戈,跟我走。」

  偷偷回去,總是有些嚇人的。

  喬陌循著記憶到了甘寧的府邸,讓止戈跟緊自己。

  一切都太過順利,太過暢通無阻。喬陌不想懷疑,就算是被抓她也認了,摸了摸藏著的匕首,安心許多。

  她取下蒙面的物事,輕輕叫道:「甘寧。」

  睡夢中的甘寧猛然驚醒,詫異中更多的是驚喜:「喬陌!」

  比起年少的悸動,甘寧更多地是老友見面的感動。喬陌揮手讓止戈上前診脈,自己退到一邊。

  甘寧的表情忽然變得很痛苦,「喬陌,千帆死了。」

  甘寧用追憶往事的口吻說:「千帆替我擋了一箭,當場斃命。」

  「喬陌,我不瞞你,其實一開始,我並不想娶她,我想娶的人,是你。」

  喬陌微微吃驚地看著甘寧。

  甘寧繼續說道:「可主公不願意,你也不願意。所以將千帆賜給我,我以為這是老天爺在玩弄我,可後來我明白了。」

  「千帆才是屬於我的那隻船,老天它推了我一把。」

  「她奮不顧身為我擋箭的樣子,就像你為了主公,出生入死,那樣奮力。」

  「還好,我與她,沒有辜負彼此。」甘寧的聲音漸漸低落,「是我沒有辜負她,還好我沒有辜負她……」

  止戈看著喬陌,搖了搖頭。喬陌蹲在甘寧榻前:「那你們,一定要在地府相見,一定要開開心心地在一起,不辜負彼此的情意。」

  雲素在外面催促道:「喬陌,走了。」

  喬陌點點頭,「來了。」

  來得很順利,走得也很順利,並無人阻攔。

  孫權的身影,從甘寧榻後的牆上的小洞逐漸顯現完整。沁依行禮道:「主公,他們已經走了。」

  「好。」

  孫權依附曹魏的第七年時,稱了帝。

  「曹操北伐,拔柳城。

  乘勝席捲,遂南征。

  劉氏不睦,八郡震驚。

  眾既降,操屠荊。

  舟車十萬,揚風聲。

  議者狐疑,慮無成。

  賴我大皇,發聖明。

  虎臣雄烈,周與程。

  破操烏林,顯章功名。」

  這是韋昭所寫的《伐烏林》,為孫權的即位禮,增色不少。

  孫權想到那年赤壁,是他第一次聲名顯赫,但是終究不及周瑜顯赫。

  有時候他在想,其實赤壁的勝利對他來說只是欣慰而已,欣慰自己不用淪為階下囚,欣慰自己也有了功績,可與兄長比肩。

  成為皇帝的那個晚上,他突然很想念喬陌。

  他想見見她,告訴她這件喜事。

  這麼想著,已經許久沒有聽見關於喬陌,關於皖城的消息了。

  他叫來沁依詢問,後者猶豫再三才模稜兩可地回道:「今日是皇上大喜之日,還是不要過問陳年往事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