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噶爾丹的首級自然就在這木匣里。
太子臉上掛笑,也朗聲道:“好!”卻是抓著大阿哥的胳膊就往裡走。
大阿哥不慌不忙的跟著他邁步。
見狀,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也趕緊大步緊跟在兩人後面。
要說大阿哥不恭敬,那肯定沒有,但得勝而歸,又殺敵見血一番,大阿哥的氣勢卻是前所未有的高昂,一時間,太子竟是被他壓住了似的!
見勢不妙,三阿哥索性埋頭就走,四阿哥則擺出一貫的嚴肅臉,五阿哥乾脆集他倆之長,低頭木臉,一路只看四阿哥的靴幫子。
索額圖,明珠,還有李光地,就跟在五阿哥身後,三人都是積年的老狐狸,只笑眯眯的看著幾步開外處的太子和四個阿哥,心裡想的東西卻是絲毫和笑字不沾邊。
等進得殿去,大阿哥立馬跪下獻上噶爾丹的首級,親眼看到噶爾丹的首級,康熙不禁仰頭大笑。
太子和眾人連忙跪下恭賀,殿外候著的臣工和奴才也全都跪下三呼萬歲!
一天後,琳琅才在紫禁城裡得了消息,康熙大敗噶爾丹於烏蘭木通,不日就要班師回朝。
四月時,行營那邊就八百里來報,說是康熙突中暑熱,不慎從馬上摔下來……琳琅真是擔心死了,後來又接連得信,說皇上雖然沒怎麼摔著,卻是頭昏噁心,一連吐了好幾天,怕他是腦震盪,她眼淚都給嚇出來了。
這邊,康熙病了,恭親王常寧也吃了敗仗,那邊,噶爾丹竟是一口氣打到了烏蘭木通。
也不知道馬氏是聽了傳言還是自己胡猜,卻是一心以為她家王爺已經死在陣前,進宮告罪時,被太后隨口一寬慰,竟忍不住大哭起來……
馬氏心慌,其他人其實也好不到哪去,連太后在內,宮裡的女人們都有些惶惶不安,琳琅倒是有信心——就憑一個準噶爾,能把康熙大帝打敗,怎麼可能?
可她也怕康熙的病是被自己和老鄉蝴蝶出來的……
要是那樣,‘未來’會不會已經改變了?這話她也不敢和別人說,只能一邊擼貓一邊盯著自己的手心看,“……要是小玉瓶能聽我使喚就好了,哪怕一次也好啊。”
自從知道自己身邊有康熙的耳報神在,琳琅就再沒用小玉瓶複製過金銀,好在小玉瓶燃燒小宇宙的功能是隱形的,誰也察覺不了,她正好能留它救命。
手心裡有個小玉瓶,還有她是個穿越黨,這兩樣都是琳琅要保守一輩子的秘密,就是福寶,她也不準備和他說起——秘密這種東西,只有和誰都不說,才能永遠是秘密。
可等事到臨頭,她才恍然發現:要是康熙真的出事了,只要能救他,便是要暴露金手指,她也願意的!
可她再願意,小玉瓶也根本不聽她的使喚啊。
生怕康熙真是腦震盪,雖然知道沒用,琳琅還是對著小玉瓶的虛影好一通折騰,連手心都戳紅了。
就這樣,她鍥而不捨的試了好幾天,結果小玉瓶一點面子都不給,也是安靜如雞!倒是她的左手心,被戳得都脫皮了,還有點淤青發腫。
貓大王在一旁看著,又感動又著急,它很想抱住玉兒,和她說:別擔心,朕沒事……可身在千里之外,它卻是只能喵喵作聲。
金手指沒用,琳琅只能提心弔膽的苦等好消息,好在最後只是虛驚一場。康熙的病好了,沒有腦震盪,仗也打贏了。還馬上就要回來了!
第205章 蓋章
御駕回鸞的那一天,九門提督凱音布從前半夜起就帶著手下們開始準備迎駕。
但凡御駕要經過的街道都得淨水潑街,黃土墊道。
黃土墊道還好說,只要風颳得不大,前一天裡灑好然後再封街就行了,可要淨水潑街,那就麻煩了。這時已經入夏,天乾物燥,一瓢水灑進墊道的黃土裡,兩三個時辰就給曬乾了……總之,只是這淨道的差事,就得出動幾百人加幾十輛水車。
淨道只是迎駕事宜里的一個小關節,要凱音布操心的事兒還多得很,就比如,雖然四九城很大,可奈何要進城的人太多,光是隨駕的御前禁軍就是兩萬出頭,還有隨駕的一干文武大臣的車架——到時內城就是九門全開,估計也得花上小半天的功夫。
人一多,心眼就多,御前禁軍對外是鐵板一塊,可對內也喜歡爭個先,除了大清門是留給皇上的車鸞過的,其他的內城門,是走收稅用的崇文門,還是走通向菜市口(刑場)的宣武門,這臉面上可是有好有壞的。
和得熬夜辦差的凱音布一比,紫禁城裡的迎駕隊伍就幸福多了。打了勝仗,還梟首了敵寇,自然得獻祭太廟,前朝也會大肆慶祝,如此一來,後宮這邊可不就‘清閒’了。
琳琅凌晨三點半起的床,吃飯洗漱,穿好大禮服,再戴冠化妝,五點半前,才準時帶著福寶去永壽宮和太后還有貴妃她們會合。
她和貴妃領著貴人以上的宮妃們對著太后一通磕跪起後,早就候在偏殿裡,有資格迎駕的外命婦們方才恭敬的進來了,然後又是一通磕跪起並歌功頌德的繁瑣流程。自然,被歌頌的那個人只能是凱旋而歸的萬歲爺!
到了七點半,她和貴妃才一左一右的攙扶著太后在午門前的廣場上坐下了。
遠遠看到太后和兩個貴妃都在各自的寶座上坐好了,也是在午門前集合的大臣和宗親們忙就過來請安。
這時,不管是大臣還是宗室,禮服的底色都是青黑色的,琳琅只見烏壓壓的一片就過來了,穿著各種補服的就是大臣,腰系紅帶子的則是覺羅。
不得不說,男人們請安叫福的嗓門可是比女眷們的響亮多了……
這時很講究男女大防,一請完安,大臣和宗親們趕緊又退了回去。
兩撥人一直等到十一點左右,午門終於開了。
都有大半年沒見到康熙了,琳琅真是激動又緊張,一見康熙又瘦又黑的從黃金頂蓋的玉輅上下來,比她想像的還瘦多了,立馬就淚汪汪了。
皇上走的時候,她不哭,人一回來,就哭成這樣。這不是專哭給皇上看嗎?旁邊的貴妃等人一面心裡犯嘀咕,一面也緊跟著開始‘喜極而泣’。
事後回想起這一幕,琳琅也是樂了:好吧,一個不留神,自己倒是成了領頭羊了。
康熙走近一看,就見玉兒把鼻子都哭紅了,還眼巴巴的瞅著自己。
真是可憐又可愛。康熙腳下逕自四平八穩的向太后走去,眼波卻是暖如春水般縈繞在琳琅的眉目間。
被他這麼看著,誰還哭得出來,琳琅不禁破涕而笑。
給太后請完安,康熙就帶著男人們去了太和殿。直到晚上,才一身酒氣的回了西暖閣。
康熙喝得大醉,眼神都有些迷離了,不過還是記得一把拉起跪安的玉兒。
“哈哈哈!”康熙朗聲大笑,然後道:“朕太高興了!終於除掉了噶爾丹,接下來就是荷蘭人了……”一邊說話,他一邊竟拉著琳琅轉了一圈。
就沒見他這麼高興過,琳琅也跟著很高興,就笑嘻嘻的也拉著他轉了一圈。
太子臉上掛笑,也朗聲道:“好!”卻是抓著大阿哥的胳膊就往裡走。
大阿哥不慌不忙的跟著他邁步。
見狀,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也趕緊大步緊跟在兩人後面。
要說大阿哥不恭敬,那肯定沒有,但得勝而歸,又殺敵見血一番,大阿哥的氣勢卻是前所未有的高昂,一時間,太子竟是被他壓住了似的!
見勢不妙,三阿哥索性埋頭就走,四阿哥則擺出一貫的嚴肅臉,五阿哥乾脆集他倆之長,低頭木臉,一路只看四阿哥的靴幫子。
索額圖,明珠,還有李光地,就跟在五阿哥身後,三人都是積年的老狐狸,只笑眯眯的看著幾步開外處的太子和四個阿哥,心裡想的東西卻是絲毫和笑字不沾邊。
等進得殿去,大阿哥立馬跪下獻上噶爾丹的首級,親眼看到噶爾丹的首級,康熙不禁仰頭大笑。
太子和眾人連忙跪下恭賀,殿外候著的臣工和奴才也全都跪下三呼萬歲!
一天後,琳琅才在紫禁城裡得了消息,康熙大敗噶爾丹於烏蘭木通,不日就要班師回朝。
四月時,行營那邊就八百里來報,說是康熙突中暑熱,不慎從馬上摔下來……琳琅真是擔心死了,後來又接連得信,說皇上雖然沒怎麼摔著,卻是頭昏噁心,一連吐了好幾天,怕他是腦震盪,她眼淚都給嚇出來了。
這邊,康熙病了,恭親王常寧也吃了敗仗,那邊,噶爾丹竟是一口氣打到了烏蘭木通。
也不知道馬氏是聽了傳言還是自己胡猜,卻是一心以為她家王爺已經死在陣前,進宮告罪時,被太后隨口一寬慰,竟忍不住大哭起來……
馬氏心慌,其他人其實也好不到哪去,連太后在內,宮裡的女人們都有些惶惶不安,琳琅倒是有信心——就憑一個準噶爾,能把康熙大帝打敗,怎麼可能?
可她也怕康熙的病是被自己和老鄉蝴蝶出來的……
要是那樣,‘未來’會不會已經改變了?這話她也不敢和別人說,只能一邊擼貓一邊盯著自己的手心看,“……要是小玉瓶能聽我使喚就好了,哪怕一次也好啊。”
自從知道自己身邊有康熙的耳報神在,琳琅就再沒用小玉瓶複製過金銀,好在小玉瓶燃燒小宇宙的功能是隱形的,誰也察覺不了,她正好能留它救命。
手心裡有個小玉瓶,還有她是個穿越黨,這兩樣都是琳琅要保守一輩子的秘密,就是福寶,她也不準備和他說起——秘密這種東西,只有和誰都不說,才能永遠是秘密。
可等事到臨頭,她才恍然發現:要是康熙真的出事了,只要能救他,便是要暴露金手指,她也願意的!
可她再願意,小玉瓶也根本不聽她的使喚啊。
生怕康熙真是腦震盪,雖然知道沒用,琳琅還是對著小玉瓶的虛影好一通折騰,連手心都戳紅了。
就這樣,她鍥而不捨的試了好幾天,結果小玉瓶一點面子都不給,也是安靜如雞!倒是她的左手心,被戳得都脫皮了,還有點淤青發腫。
貓大王在一旁看著,又感動又著急,它很想抱住玉兒,和她說:別擔心,朕沒事……可身在千里之外,它卻是只能喵喵作聲。
金手指沒用,琳琅只能提心弔膽的苦等好消息,好在最後只是虛驚一場。康熙的病好了,沒有腦震盪,仗也打贏了。還馬上就要回來了!
第205章 蓋章
御駕回鸞的那一天,九門提督凱音布從前半夜起就帶著手下們開始準備迎駕。
但凡御駕要經過的街道都得淨水潑街,黃土墊道。
黃土墊道還好說,只要風颳得不大,前一天裡灑好然後再封街就行了,可要淨水潑街,那就麻煩了。這時已經入夏,天乾物燥,一瓢水灑進墊道的黃土裡,兩三個時辰就給曬乾了……總之,只是這淨道的差事,就得出動幾百人加幾十輛水車。
淨道只是迎駕事宜里的一個小關節,要凱音布操心的事兒還多得很,就比如,雖然四九城很大,可奈何要進城的人太多,光是隨駕的御前禁軍就是兩萬出頭,還有隨駕的一干文武大臣的車架——到時內城就是九門全開,估計也得花上小半天的功夫。
人一多,心眼就多,御前禁軍對外是鐵板一塊,可對內也喜歡爭個先,除了大清門是留給皇上的車鸞過的,其他的內城門,是走收稅用的崇文門,還是走通向菜市口(刑場)的宣武門,這臉面上可是有好有壞的。
和得熬夜辦差的凱音布一比,紫禁城裡的迎駕隊伍就幸福多了。打了勝仗,還梟首了敵寇,自然得獻祭太廟,前朝也會大肆慶祝,如此一來,後宮這邊可不就‘清閒’了。
琳琅凌晨三點半起的床,吃飯洗漱,穿好大禮服,再戴冠化妝,五點半前,才準時帶著福寶去永壽宮和太后還有貴妃她們會合。
她和貴妃領著貴人以上的宮妃們對著太后一通磕跪起後,早就候在偏殿裡,有資格迎駕的外命婦們方才恭敬的進來了,然後又是一通磕跪起並歌功頌德的繁瑣流程。自然,被歌頌的那個人只能是凱旋而歸的萬歲爺!
到了七點半,她和貴妃才一左一右的攙扶著太后在午門前的廣場上坐下了。
遠遠看到太后和兩個貴妃都在各自的寶座上坐好了,也是在午門前集合的大臣和宗親們忙就過來請安。
這時,不管是大臣還是宗室,禮服的底色都是青黑色的,琳琅只見烏壓壓的一片就過來了,穿著各種補服的就是大臣,腰系紅帶子的則是覺羅。
不得不說,男人們請安叫福的嗓門可是比女眷們的響亮多了……
這時很講究男女大防,一請完安,大臣和宗親們趕緊又退了回去。
兩撥人一直等到十一點左右,午門終於開了。
都有大半年沒見到康熙了,琳琅真是激動又緊張,一見康熙又瘦又黑的從黃金頂蓋的玉輅上下來,比她想像的還瘦多了,立馬就淚汪汪了。
皇上走的時候,她不哭,人一回來,就哭成這樣。這不是專哭給皇上看嗎?旁邊的貴妃等人一面心裡犯嘀咕,一面也緊跟著開始‘喜極而泣’。
事後回想起這一幕,琳琅也是樂了:好吧,一個不留神,自己倒是成了領頭羊了。
康熙走近一看,就見玉兒把鼻子都哭紅了,還眼巴巴的瞅著自己。
真是可憐又可愛。康熙腳下逕自四平八穩的向太后走去,眼波卻是暖如春水般縈繞在琳琅的眉目間。
被他這麼看著,誰還哭得出來,琳琅不禁破涕而笑。
給太后請完安,康熙就帶著男人們去了太和殿。直到晚上,才一身酒氣的回了西暖閣。
康熙喝得大醉,眼神都有些迷離了,不過還是記得一把拉起跪安的玉兒。
“哈哈哈!”康熙朗聲大笑,然後道:“朕太高興了!終於除掉了噶爾丹,接下來就是荷蘭人了……”一邊說話,他一邊竟拉著琳琅轉了一圈。
就沒見他這麼高興過,琳琅也跟著很高興,就笑嘻嘻的也拉著他轉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