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熏完眼睛,無世又給明川抹上藥,依舊用白綾蒙起來。
「這就好了?」明川問道。
「嗯。」無世似乎沒有與明川調笑的心思,道:「一覺醒來估計就好了。」
明川摸了摸眼睛,並沒有覺得有些不同。無世並沒有給小皇帝問話的機會,上了藥之後就匆匆離開了。
明川不由得奇怪起來。
第二天早晨,明川就急不可待的想要揭開白綾,無世站在一旁看著。白綾揭開,明川嘗試著睜開眼睛,他首先感受到的是窗戶投過來的光,白茫茫一片。兩眼一直在黑暗裡,驟然看見光,明川心裡不可抑制的湧上欣喜。
慢慢的等他適應了光,無世和那青衣童子的輪廓就慢慢清晰。
「怎麼樣?」無世問道:「看的見嗎?」
明川點點頭,看著無世的眼睛,「看的見。」
無世也鬆了一口氣,道:「看來你的眼睛確實是好了。接下來這幾天,你注意一點,不要揉眼睛,別讓什麼東西迷了眼······也最好別哭。」
明川正趴在窗戶上看這個他待了許多時日的小院子,聞言回過頭,「哭?我為什麼要哭?」
無世從袖中抽出一封信,「這是容商留給你的。」
明川一愣,目光落在信封上。
「拿著呀,」無世道:「總不至於一封信你都不敢看。」
明川沒有回嘴,只是接過信。他將信打開,裡面的字跡確實是容商的,他的魏碑氣象渾穆,溫雅俊秀,幾乎同他的人一樣,帶著縱橫睥睨的貴氣。
信里說了一些京城裡的事,靜華生了一個女兒,張心遠與她夫妻二人感情越來越好。明南卿漸漸從母親去世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開始正常的生活。
寥寥幾句說完了京城的事,容商又說,江南的夏天濕潮悶熱,明川未必住得慣,最好還是去北地看看。
因為一些說不明的心思,明川一直都在南邊活動,避開了京城一帶。容商知道明川的顧忌,很輕易的點了出來。他早年曾在北地遊歷,在信中說了些他記得的北地風景。
容商還說了哪個地方的官員是清官,哪一地政通人和,若是遇見難事可以去找哪個人求救。他還說了出門在外需要帶什麼東西,遇見什麼樣的人應該說什麼話,什麼時候不露財,什麼時候不能省錢。
他做事情很周密,方方面面都考慮到。如果明川早知道這些東西,可能遊歷的時候就會少吃點苦頭。
好幾頁的信都是在為明川出行做打算,關於他自己,一個字也沒提。
明川沉默的看完容商留給他的信,抬眼看向無世,問道:「他回京城了是嗎?」
「當然不是。」無世面無表情道:「只是回京城用得著弄得跟生離死別似的。」
明川一噎,問道:「那他到底去哪了?」
無世道:「他回九嶷山了。」
明川眼中的驚訝明晃晃。
「他回九嶷山去取治你眼睛的藥。」無世道:「九嶷山有一種奇藥叫素眼七葉曇,可以生死人肉白骨,當然也可以治你的眼睛。」
明川抿了抿嘴。
無世接著道:「容商與九嶷山有仇,此去回來的人只有容風。」
明川心裡一咯噔,他看了一眼無世,眼中有些驚惶。
無世心裡一樣拿不定主意,只是道:「若非如此,他怎麼可能不親眼看著你的眼睛康復呢。」
無世言盡於此,拎著東西走出了屋。
明川扶著桌角的手都有些泛白,青衣童子不知所措的看著明川,不知道要不要去扶他。
屋外空氣清潤的不得了,雨氣夾雜著草木清香,讓人心曠神怡。明川收拾自己的小包袱,把容商留給自己的那封信夾在衣服里,看上去還挺有活力。
無世匆匆趕過來,看見他這幅樣子,問道:「你要走?」
「我去找他。」明川背上小包袱,眼底清明心裡通透,「你說的沒錯,去見他總不會比不見他更難。」
「可是······」無世有些猶豫。
「放心好了,這次去九嶷山雖然兇險,總不會比上次宮變還要危險。」明川道:「就算很危險,我也不怕。」
無世閉上了嘴巴道:「那祝你一路順風了。」
明川點點頭,大步昂揚著走出去。
第55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
九嶷山在湖廣一帶,風景秀美,源遠流長,史書可追溯至上古。《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
有傳聞說,九嶷山的首任山主是舜帝後代。但是據容商所說,這些都是九嶷山的人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胡謅出來的。
九嶷山其實就是先秦時候鬼谷子的一個分支,在罷黜百家的時候逃到九嶷山,然後紮根落地,慢慢發展開。如今他們的學術也跟鬼谷子一派沒什麼關係了,基本上是現世推崇什麼,他們就學什麼,一點氣節都不講。
但是由於他們識時務,見勢不好就躲回來,時局穩定了才走出去,因而幾百年來,九嶷山都屹立不倒,靠著歲數長硬生生熬死了好幾個朝代,名聲越吹越大,地位越來越超然。
明川離開江南,沿著運河在船上飄了好幾天才踏進湖廣地界。在當地,九嶷山似乎還挺有名,明川隨便打聽了兩句,就有人給明川指了路。
九嶷山不說別的,風景是一絕。九嶷山九峰聳立,山峰奇絕,巍峨壯麗。其餘八峰眾心拱月一般拱衛著中間的那個。明川走到半山腰,望去只見雲霧繚繞,山間時有翠鳥山猿,聲響在山中傳的很遠。
「這就好了?」明川問道。
「嗯。」無世似乎沒有與明川調笑的心思,道:「一覺醒來估計就好了。」
明川摸了摸眼睛,並沒有覺得有些不同。無世並沒有給小皇帝問話的機會,上了藥之後就匆匆離開了。
明川不由得奇怪起來。
第二天早晨,明川就急不可待的想要揭開白綾,無世站在一旁看著。白綾揭開,明川嘗試著睜開眼睛,他首先感受到的是窗戶投過來的光,白茫茫一片。兩眼一直在黑暗裡,驟然看見光,明川心裡不可抑制的湧上欣喜。
慢慢的等他適應了光,無世和那青衣童子的輪廓就慢慢清晰。
「怎麼樣?」無世問道:「看的見嗎?」
明川點點頭,看著無世的眼睛,「看的見。」
無世也鬆了一口氣,道:「看來你的眼睛確實是好了。接下來這幾天,你注意一點,不要揉眼睛,別讓什麼東西迷了眼······也最好別哭。」
明川正趴在窗戶上看這個他待了許多時日的小院子,聞言回過頭,「哭?我為什麼要哭?」
無世從袖中抽出一封信,「這是容商留給你的。」
明川一愣,目光落在信封上。
「拿著呀,」無世道:「總不至於一封信你都不敢看。」
明川沒有回嘴,只是接過信。他將信打開,裡面的字跡確實是容商的,他的魏碑氣象渾穆,溫雅俊秀,幾乎同他的人一樣,帶著縱橫睥睨的貴氣。
信里說了一些京城裡的事,靜華生了一個女兒,張心遠與她夫妻二人感情越來越好。明南卿漸漸從母親去世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開始正常的生活。
寥寥幾句說完了京城的事,容商又說,江南的夏天濕潮悶熱,明川未必住得慣,最好還是去北地看看。
因為一些說不明的心思,明川一直都在南邊活動,避開了京城一帶。容商知道明川的顧忌,很輕易的點了出來。他早年曾在北地遊歷,在信中說了些他記得的北地風景。
容商還說了哪個地方的官員是清官,哪一地政通人和,若是遇見難事可以去找哪個人求救。他還說了出門在外需要帶什麼東西,遇見什麼樣的人應該說什麼話,什麼時候不露財,什麼時候不能省錢。
他做事情很周密,方方面面都考慮到。如果明川早知道這些東西,可能遊歷的時候就會少吃點苦頭。
好幾頁的信都是在為明川出行做打算,關於他自己,一個字也沒提。
明川沉默的看完容商留給他的信,抬眼看向無世,問道:「他回京城了是嗎?」
「當然不是。」無世面無表情道:「只是回京城用得著弄得跟生離死別似的。」
明川一噎,問道:「那他到底去哪了?」
無世道:「他回九嶷山了。」
明川眼中的驚訝明晃晃。
「他回九嶷山去取治你眼睛的藥。」無世道:「九嶷山有一種奇藥叫素眼七葉曇,可以生死人肉白骨,當然也可以治你的眼睛。」
明川抿了抿嘴。
無世接著道:「容商與九嶷山有仇,此去回來的人只有容風。」
明川心裡一咯噔,他看了一眼無世,眼中有些驚惶。
無世心裡一樣拿不定主意,只是道:「若非如此,他怎麼可能不親眼看著你的眼睛康復呢。」
無世言盡於此,拎著東西走出了屋。
明川扶著桌角的手都有些泛白,青衣童子不知所措的看著明川,不知道要不要去扶他。
屋外空氣清潤的不得了,雨氣夾雜著草木清香,讓人心曠神怡。明川收拾自己的小包袱,把容商留給自己的那封信夾在衣服里,看上去還挺有活力。
無世匆匆趕過來,看見他這幅樣子,問道:「你要走?」
「我去找他。」明川背上小包袱,眼底清明心裡通透,「你說的沒錯,去見他總不會比不見他更難。」
「可是······」無世有些猶豫。
「放心好了,這次去九嶷山雖然兇險,總不會比上次宮變還要危險。」明川道:「就算很危險,我也不怕。」
無世閉上了嘴巴道:「那祝你一路順風了。」
明川點點頭,大步昂揚著走出去。
第55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
九嶷山在湖廣一帶,風景秀美,源遠流長,史書可追溯至上古。《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
有傳聞說,九嶷山的首任山主是舜帝後代。但是據容商所說,這些都是九嶷山的人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胡謅出來的。
九嶷山其實就是先秦時候鬼谷子的一個分支,在罷黜百家的時候逃到九嶷山,然後紮根落地,慢慢發展開。如今他們的學術也跟鬼谷子一派沒什麼關係了,基本上是現世推崇什麼,他們就學什麼,一點氣節都不講。
但是由於他們識時務,見勢不好就躲回來,時局穩定了才走出去,因而幾百年來,九嶷山都屹立不倒,靠著歲數長硬生生熬死了好幾個朝代,名聲越吹越大,地位越來越超然。
明川離開江南,沿著運河在船上飄了好幾天才踏進湖廣地界。在當地,九嶷山似乎還挺有名,明川隨便打聽了兩句,就有人給明川指了路。
九嶷山不說別的,風景是一絕。九嶷山九峰聳立,山峰奇絕,巍峨壯麗。其餘八峰眾心拱月一般拱衛著中間的那個。明川走到半山腰,望去只見雲霧繚繞,山間時有翠鳥山猿,聲響在山中傳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