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明川沉吟片刻,寫下三個字,明懿禎。懿禎是容商早些時候就定下來的給明川的字。懿為美好之意,禎為吉祥之意,都是好意味的字。
齊垓看了幾眼,道:「這兩個字不好,太複雜了,單單是寫下來,就很費工夫。」
明川想了想,覺得也是。懿禎二字用在一國之君身上,自然是合適的,可若是平常百姓明川,便顯得有些沉重了。
齊垓接過筆,隨手寫下「一正」二字。
「統共只有六筆,不是比那個簡單多了?」
明川笑了,道:「一正,這也忒難聽了。」
「那你說,到底叫什麼?」
明川索性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道:「不必庸人自擾了,就用我自己的名字好了。」
齊垓看了看,點點頭,「好。」
最後,身份文牒上的名字是齊明川。
明川看了齊垓一眼,齊垓看著他笑,他一笑,明川就覺得不自在了,便不再提。
出京城,先走陸路,過滁陽、浦口,後來換水路,從長江抵達金陵。明川只做過畫船之類的小船,這還是他頭一回坐這般大的船。船足有三層樓高,上上下下的人搬運著貨物,船停泊在岸口,身後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煙波浩渺。
齊垓帶著明川登船,雖是初次登這樣的大船,明川卻沒有一點暈船的跡象。明川第一次瞧見這樣水天一色的景色,兩岸的山隨著低平的原野逐漸消失,一望無際的江水盡情奔流,河堤種滿了柳樹,像是一條綠色的絲帶,圈著流淌的江水。
等到船進入長江,霎時間眼前一片開闊,寬闊的江面上還有好些大船,揚起的帆被風吹滿,千百彩船行駛在長江中,緩緩駛向天際。置身其間,明川的心境都開闊不少。
到了夜裡,明川睡在床上,都覺得長江的波濤聲如同萬壑松聲,就在床下作響。推開窗戶,波濤洶湧的江水撲面而來,身上都沾著江水的潮濕。
明川白日無事,總是在船舷上看風景,齊垓笑他總也看不膩似的。明川道:「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大江。」
齊垓站在他身側,「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風景時也跟你一樣,覺得怎麼也看不及。後來在江上漂了兩個月,睜開眼都是一樣的江水,我就覺得司空見慣了。」
明川看了齊垓一眼,齊垓道:「人都是追求新鮮的,不能長久的看同一片景色,也不能長久的對著一個人。」
明川很不贊同,他想,如果用這樣的話解釋我為什麼離開京城,豈不是顯得我很不道德。那必然不可以。
半個月後,明川抵達金陵。他們到金陵那天,金陵下著小雨,霧蒙蒙的,將渡口邊的窈窕柳樹蒙上了一層薄霧,顯得旖旎又多情。明川在江上漂了許久,一下地倒真有一種腳踏實地的對於土地的眷戀之感。
齊垓將明川帶回了自己家,一道去拜見了齊垓的義父,老人家很和善,交代齊垓好生招呼客人。
到了明川的房間,齊垓還惦記著明川身子不好的事,問道:「要不要給你找個大夫?」
明川搖頭,「我又沒什麼事,用不著這么小心翼翼的。」
齊垓嘟囔了兩句,不大認同明川的看法。他始終記得當年明川奄奄一息的樣子,他心裡覺得不管怎麼樣,明川能撿回一條命,總有自己的一半功勞。
略微歇息了兩天,齊垓帶著明川遊覽金陵,秦淮河,夫子廟,鳳凰台。明川喜歡這些盛景古蹟,更喜歡金陵的人煙,小攤上買客賣客的討價還價他都聽的興致勃勃。
齊垓問他聽不聽得懂,明川搖頭,齊垓就嘲笑他,說我看你聽得那麼專心致志,還以為你都聽懂了呢。
有時候,齊垓會帶著明川去茶樓聽說書。桌上擺著齊垓讓人買回來的小吃,鴨油酥燒餅,什錦菜包,五色小糕做的比宮裡的還精緻。
說書人說一句,齊垓也給明川說一句。
講的都是月前京城裡的變故,魏集犯上作亂,國師仁慈,留他一命,將他發往邊疆,永世不得再回京城。又說陛下身子不好,將靜榮長公主的兒子魏南卿改名為明南卿,立為太子。張心遠在此次宮變之中立下大功,晉升太子少傅。而昔日名滿天下的徐成玉自請出京,前往邊疆整頓軍事。
明川沉默良久,道:「你不要騙我,要是說書的都像你這麼幹巴巴的,還要不要飯碗了。」
齊垓一邊剝松子一邊道:「幾句話就能說完的事,為什麼偏要長篇大論,這老頭就是騙錢來的。」
明川很生氣,「你根本不懂故事起承轉合的樂趣。」
「哦呦。」齊垓道:「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明川道:「你說。」
齊垓指了指桌上的瓜果點心,又指了指說書的老頭,「這些都是我掏錢。」
明川想了想,道:「你說的有道理。」
兩個人吃吃喝喝,齊垓的管家找過來,請他去商議事情。齊垓看了看明川,同管家說了什麼。明川道:「你要是有事就先去辦吧,我自己一個人坐會兒。」
估計管家那邊的事是真的要緊,齊垓又跟明川說了兩句話,就匆匆的去了。
明川端起茶杯喝茶,不知道說書人說了什麼,周圍的人都大聲喝彩,明川聽不懂,參與不了他們的熱鬧。
這裡不是京城,說的不是明川能聽懂的話,飲食也不是明川平常的口味,除了新奇,明川不可避免的有些無所適從。
齊垓看了幾眼,道:「這兩個字不好,太複雜了,單單是寫下來,就很費工夫。」
明川想了想,覺得也是。懿禎二字用在一國之君身上,自然是合適的,可若是平常百姓明川,便顯得有些沉重了。
齊垓接過筆,隨手寫下「一正」二字。
「統共只有六筆,不是比那個簡單多了?」
明川笑了,道:「一正,這也忒難聽了。」
「那你說,到底叫什麼?」
明川索性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道:「不必庸人自擾了,就用我自己的名字好了。」
齊垓看了看,點點頭,「好。」
最後,身份文牒上的名字是齊明川。
明川看了齊垓一眼,齊垓看著他笑,他一笑,明川就覺得不自在了,便不再提。
出京城,先走陸路,過滁陽、浦口,後來換水路,從長江抵達金陵。明川只做過畫船之類的小船,這還是他頭一回坐這般大的船。船足有三層樓高,上上下下的人搬運著貨物,船停泊在岸口,身後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煙波浩渺。
齊垓帶著明川登船,雖是初次登這樣的大船,明川卻沒有一點暈船的跡象。明川第一次瞧見這樣水天一色的景色,兩岸的山隨著低平的原野逐漸消失,一望無際的江水盡情奔流,河堤種滿了柳樹,像是一條綠色的絲帶,圈著流淌的江水。
等到船進入長江,霎時間眼前一片開闊,寬闊的江面上還有好些大船,揚起的帆被風吹滿,千百彩船行駛在長江中,緩緩駛向天際。置身其間,明川的心境都開闊不少。
到了夜裡,明川睡在床上,都覺得長江的波濤聲如同萬壑松聲,就在床下作響。推開窗戶,波濤洶湧的江水撲面而來,身上都沾著江水的潮濕。
明川白日無事,總是在船舷上看風景,齊垓笑他總也看不膩似的。明川道:「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大江。」
齊垓站在他身側,「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風景時也跟你一樣,覺得怎麼也看不及。後來在江上漂了兩個月,睜開眼都是一樣的江水,我就覺得司空見慣了。」
明川看了齊垓一眼,齊垓道:「人都是追求新鮮的,不能長久的看同一片景色,也不能長久的對著一個人。」
明川很不贊同,他想,如果用這樣的話解釋我為什麼離開京城,豈不是顯得我很不道德。那必然不可以。
半個月後,明川抵達金陵。他們到金陵那天,金陵下著小雨,霧蒙蒙的,將渡口邊的窈窕柳樹蒙上了一層薄霧,顯得旖旎又多情。明川在江上漂了許久,一下地倒真有一種腳踏實地的對於土地的眷戀之感。
齊垓將明川帶回了自己家,一道去拜見了齊垓的義父,老人家很和善,交代齊垓好生招呼客人。
到了明川的房間,齊垓還惦記著明川身子不好的事,問道:「要不要給你找個大夫?」
明川搖頭,「我又沒什麼事,用不著這么小心翼翼的。」
齊垓嘟囔了兩句,不大認同明川的看法。他始終記得當年明川奄奄一息的樣子,他心裡覺得不管怎麼樣,明川能撿回一條命,總有自己的一半功勞。
略微歇息了兩天,齊垓帶著明川遊覽金陵,秦淮河,夫子廟,鳳凰台。明川喜歡這些盛景古蹟,更喜歡金陵的人煙,小攤上買客賣客的討價還價他都聽的興致勃勃。
齊垓問他聽不聽得懂,明川搖頭,齊垓就嘲笑他,說我看你聽得那麼專心致志,還以為你都聽懂了呢。
有時候,齊垓會帶著明川去茶樓聽說書。桌上擺著齊垓讓人買回來的小吃,鴨油酥燒餅,什錦菜包,五色小糕做的比宮裡的還精緻。
說書人說一句,齊垓也給明川說一句。
講的都是月前京城裡的變故,魏集犯上作亂,國師仁慈,留他一命,將他發往邊疆,永世不得再回京城。又說陛下身子不好,將靜榮長公主的兒子魏南卿改名為明南卿,立為太子。張心遠在此次宮變之中立下大功,晉升太子少傅。而昔日名滿天下的徐成玉自請出京,前往邊疆整頓軍事。
明川沉默良久,道:「你不要騙我,要是說書的都像你這麼幹巴巴的,還要不要飯碗了。」
齊垓一邊剝松子一邊道:「幾句話就能說完的事,為什麼偏要長篇大論,這老頭就是騙錢來的。」
明川很生氣,「你根本不懂故事起承轉合的樂趣。」
「哦呦。」齊垓道:「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明川道:「你說。」
齊垓指了指桌上的瓜果點心,又指了指說書的老頭,「這些都是我掏錢。」
明川想了想,道:「你說的有道理。」
兩個人吃吃喝喝,齊垓的管家找過來,請他去商議事情。齊垓看了看明川,同管家說了什麼。明川道:「你要是有事就先去辦吧,我自己一個人坐會兒。」
估計管家那邊的事是真的要緊,齊垓又跟明川說了兩句話,就匆匆的去了。
明川端起茶杯喝茶,不知道說書人說了什麼,周圍的人都大聲喝彩,明川聽不懂,參與不了他們的熱鬧。
這裡不是京城,說的不是明川能聽懂的話,飲食也不是明川平常的口味,除了新奇,明川不可避免的有些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