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你當不了。」
尤晏嗤笑, 「怎麼當不了, 我魅力大無邊。」
馮師延笑:「你堅持不到半路,就會加入我。」
「……這倒也是。」尤晏將她腦袋摟過來親了親,「還是姐姐魅力比較大。」
又說了一會話, 他們相擁而眠,就像未來三年的每一個假日的夜晚一般。
馮師延不久見到晏茹,果然是巧奶奶欣賞的忘年交,她身上有很多馮師延也欽羨的品質。
兩個人一見如故。
晏茹從去年復活節一直單身至今,暫時沒有談戀愛的想法。
「愛情給我靈感,可是也占據一部分精力。準備多掙點錢,瀟灑退休。」
晏茹從事珠寶設計工作,真正退休可能是腦袋轉不動那天,「退休」只是調皮話。
尤晏等晏茹走開一些,悄悄對馮師延說:「奶奶說,她從工作開始就想著退休,可是干起活來比誰都賣命。」
馮師延被邀請去看過她的作品展,晏茹送她一副耳釘,感謝她讓她更深入了解農作物的可愛之處,從而收穫靈感。
晏茹先把她當做一個普通女性,她意氣相投的朋友,然後才是「尤晏女朋友」這個從屬性的身份。
馮師延通過她也認識了好些有趣的德國朋友。
馮師延完全適應博士工作後,重新掌控時間與心情的自主性,工作日勻出時間學德語,周末找尤晏搭對練習。
尤晏問:「入門後最想幹什麼?」
馮師延說:「罵人。」
尤晏:「……我又不淘氣。」
馮師延笑著說:「或者聽懂罵人的話。」
尤晏更委屈,「我又不會罵你。」
馮師延說:「說不定外面有人會罵,我總要辨別出來。不然人家罵得起勁,我卻在笑嘻嘻,多傻呀。我不但要聽懂,還要罵回去。現在是未雨綢繆。」
尤晏深表認同,也開始學荷蘭語。兩人半斤八兩,共同進步。
令人難過的是,無論哪種語言,罵人詞彙多與女性相關,馮師延學出PTSD。尤晏跟她約定,只防不攻,這部分分開自學,不許當對方的面說,現在不行,以後也絕不。
馮師延同意。
進入讀博角色後,尤晏也忙起來。兩人周末跑步、騎車或爬山,釋放壓力,保持健康;長假將餡兒托養給晏茹,在可以安全旅行的大陸板塊都留下足跡。晏茹自由職業者,時間安排靈活,熱門假期一般宅在家,淡季才出遊。
馮師延來荷蘭時26歲,離開時30歲零五個月。在一起的每一個生日,尤晏送的生日禮物都是馮師延要求的鞋子,他也希望姐姐跑得更遠,跳得更高。
聖誕節前告別相伴四年半的導師與同事,跟尤晏過完節,回到西北和王素華一家過年,年後到首都一家國家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報到。
農機合作社和農場已經成為一個節點性的成果,在荷蘭四年,她喜歡上研究機構的氛圍,更想在科研領域有所建樹。也許以後她還會帶著成果回來,但現在她還無法獨自建立自己的實驗室,仍需要積累經驗。
她把農場的股權折價轉給潘代雲,農機合作社同樣全權交出去。
雪槍已經7歲,老齡貓不適合長途搬遷,它已經習慣農場自由自在的生活,王素華也離不開它。
潘代雲的大妹妹在L市結婚生女,想讓王素華進城帶娃,王素華不願意,她喜歡每天給工友做飯,逗貓,拍視頻的鄉下生活,不想憋屈進別人的生活里。
馮師延便把雪槍留在農場。
潘代雲送她到機場,擁抱她,說了一聲:「謝謝你。」
認識多年,罕見的感謝激出她的眼淚,馮師延恍然想起有個名字模糊的女人也跟她說過謝謝,兩人形象竟然奇蹟重疊。
那年她幫助她同父異母弟弟的媽媽「潛逃」,那個女人也跟她說了謝謝。馮師延如約把款項打給她後,便斷了聯繫,不知道她現在過得怎樣。
長期失權的女性形象大同小異,即使只獲得零星半點社會權利與資源,那份規訓進骨子裡的謙卑無法根除,缺乏野心,害怕自己德不配位。
就連馮師延,當年面對尤立人的嘲諷也產生過自我懷疑,潘代雲已經比大多人清醒,她不忍苛責她。
馮師延印印自己眼角,說:「謝什麼,這幾年我一直當甩手掌柜,就出了幾個錢,一直都是你在一線操勞,這是你應得的。」
潘代雲也作了相同動作,掏出紙巾分她一張,「你把我帶出來的。」
馮師延說:「話說太重了,我們互相幫助而已。跟你共事很開心。」
她又想起巧奶奶來西北那年,戴墨鏡享受四月的陽光,吸一口清甜玉米汁,感嘆:「無論多大年紀,還是跟女孩子們在一起最舒服啦!」
-
半年後,尤晏收到一家世界五百強信息與通信公司的offer,和馮師延的研究所同一個區,直線距離10公里。馮師延搬出研究所的單身宿舍,租了一套地理位置合適、小區物業較好的房子,兩間次臥一人一間當書房,保持相對獨立空間。
晏茹提出可以把餡兒留給她,尤晏沒同意,大費周折把它也帶回國,他和馮師延在哪,哪就是它的家。
去公司報到前,尤晏先回一趟家。
這一次,也是第一次,他心平氣和跟尤立人對話。
尤立人時隔四年看著這個兒子,尤晏出國時他不到50歲,之後每年收到生日「驚喜」。他50歲時,尤晏告訴他結紮了;次年尤晏讓他當心公司股市崩盤;尤晏說畢業可以回家,前提條件是爸爸提前退休;後來又說,爸爸提前退休也沒用,他一定不會回去,讓他趁早死心……再後來,尤晏可能又談戀愛了,再沒主動理他。
尤晏嗤笑, 「怎麼當不了, 我魅力大無邊。」
馮師延笑:「你堅持不到半路,就會加入我。」
「……這倒也是。」尤晏將她腦袋摟過來親了親,「還是姐姐魅力比較大。」
又說了一會話, 他們相擁而眠,就像未來三年的每一個假日的夜晚一般。
馮師延不久見到晏茹,果然是巧奶奶欣賞的忘年交,她身上有很多馮師延也欽羨的品質。
兩個人一見如故。
晏茹從去年復活節一直單身至今,暫時沒有談戀愛的想法。
「愛情給我靈感,可是也占據一部分精力。準備多掙點錢,瀟灑退休。」
晏茹從事珠寶設計工作,真正退休可能是腦袋轉不動那天,「退休」只是調皮話。
尤晏等晏茹走開一些,悄悄對馮師延說:「奶奶說,她從工作開始就想著退休,可是干起活來比誰都賣命。」
馮師延被邀請去看過她的作品展,晏茹送她一副耳釘,感謝她讓她更深入了解農作物的可愛之處,從而收穫靈感。
晏茹先把她當做一個普通女性,她意氣相投的朋友,然後才是「尤晏女朋友」這個從屬性的身份。
馮師延通過她也認識了好些有趣的德國朋友。
馮師延完全適應博士工作後,重新掌控時間與心情的自主性,工作日勻出時間學德語,周末找尤晏搭對練習。
尤晏問:「入門後最想幹什麼?」
馮師延說:「罵人。」
尤晏:「……我又不淘氣。」
馮師延笑著說:「或者聽懂罵人的話。」
尤晏更委屈,「我又不會罵你。」
馮師延說:「說不定外面有人會罵,我總要辨別出來。不然人家罵得起勁,我卻在笑嘻嘻,多傻呀。我不但要聽懂,還要罵回去。現在是未雨綢繆。」
尤晏深表認同,也開始學荷蘭語。兩人半斤八兩,共同進步。
令人難過的是,無論哪種語言,罵人詞彙多與女性相關,馮師延學出PTSD。尤晏跟她約定,只防不攻,這部分分開自學,不許當對方的面說,現在不行,以後也絕不。
馮師延同意。
進入讀博角色後,尤晏也忙起來。兩人周末跑步、騎車或爬山,釋放壓力,保持健康;長假將餡兒托養給晏茹,在可以安全旅行的大陸板塊都留下足跡。晏茹自由職業者,時間安排靈活,熱門假期一般宅在家,淡季才出遊。
馮師延來荷蘭時26歲,離開時30歲零五個月。在一起的每一個生日,尤晏送的生日禮物都是馮師延要求的鞋子,他也希望姐姐跑得更遠,跳得更高。
聖誕節前告別相伴四年半的導師與同事,跟尤晏過完節,回到西北和王素華一家過年,年後到首都一家國家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報到。
農機合作社和農場已經成為一個節點性的成果,在荷蘭四年,她喜歡上研究機構的氛圍,更想在科研領域有所建樹。也許以後她還會帶著成果回來,但現在她還無法獨自建立自己的實驗室,仍需要積累經驗。
她把農場的股權折價轉給潘代雲,農機合作社同樣全權交出去。
雪槍已經7歲,老齡貓不適合長途搬遷,它已經習慣農場自由自在的生活,王素華也離不開它。
潘代雲的大妹妹在L市結婚生女,想讓王素華進城帶娃,王素華不願意,她喜歡每天給工友做飯,逗貓,拍視頻的鄉下生活,不想憋屈進別人的生活里。
馮師延便把雪槍留在農場。
潘代雲送她到機場,擁抱她,說了一聲:「謝謝你。」
認識多年,罕見的感謝激出她的眼淚,馮師延恍然想起有個名字模糊的女人也跟她說過謝謝,兩人形象竟然奇蹟重疊。
那年她幫助她同父異母弟弟的媽媽「潛逃」,那個女人也跟她說了謝謝。馮師延如約把款項打給她後,便斷了聯繫,不知道她現在過得怎樣。
長期失權的女性形象大同小異,即使只獲得零星半點社會權利與資源,那份規訓進骨子裡的謙卑無法根除,缺乏野心,害怕自己德不配位。
就連馮師延,當年面對尤立人的嘲諷也產生過自我懷疑,潘代雲已經比大多人清醒,她不忍苛責她。
馮師延印印自己眼角,說:「謝什麼,這幾年我一直當甩手掌柜,就出了幾個錢,一直都是你在一線操勞,這是你應得的。」
潘代雲也作了相同動作,掏出紙巾分她一張,「你把我帶出來的。」
馮師延說:「話說太重了,我們互相幫助而已。跟你共事很開心。」
她又想起巧奶奶來西北那年,戴墨鏡享受四月的陽光,吸一口清甜玉米汁,感嘆:「無論多大年紀,還是跟女孩子們在一起最舒服啦!」
-
半年後,尤晏收到一家世界五百強信息與通信公司的offer,和馮師延的研究所同一個區,直線距離10公里。馮師延搬出研究所的單身宿舍,租了一套地理位置合適、小區物業較好的房子,兩間次臥一人一間當書房,保持相對獨立空間。
晏茹提出可以把餡兒留給她,尤晏沒同意,大費周折把它也帶回國,他和馮師延在哪,哪就是它的家。
去公司報到前,尤晏先回一趟家。
這一次,也是第一次,他心平氣和跟尤立人對話。
尤立人時隔四年看著這個兒子,尤晏出國時他不到50歲,之後每年收到生日「驚喜」。他50歲時,尤晏告訴他結紮了;次年尤晏讓他當心公司股市崩盤;尤晏說畢業可以回家,前提條件是爸爸提前退休;後來又說,爸爸提前退休也沒用,他一定不會回去,讓他趁早死心……再後來,尤晏可能又談戀愛了,再沒主動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