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雅朗則是在養心殿跪了三天,不是沒日沒夜的跪,雅朗倒想呢,可宮裡不許啊,下鎖時分侍衛就將雅朗給架出去了,就這樣,敦慶帝也沒答應雅朗出京。

  於是乎,那三天。前往養心殿面聖的大臣們便無一例外的聽到雅朗在那乾嚎,“皇上,臣已有兒子了啊。三阿哥還沒大婚呢…”

  最後,還是老福晉進宮求見敦慶帝,敦慶帝才鬆了口,不過,雅朗並沒如願以償的跟著弘豐去談判,也沒能和弘參匯合,而是快馬疾馳去和德兒碰頭,隨行的,除了200西山火器營的兵丁,就是一疊新出爐的大清國債…

  朝廷水師前往英格蘭這事是機密。組團去歐洲送國債也是機密,蜜兒不知曉,唐燁更是不知。

  因此,唐燁只知道大清非常有誠意的在進行談判,理藩院的人已和英格蘭使者在京開談了,弘豐則領著人去新大陸。只等理藩院和人簽了諒解備忘錄後就接人迴轉。

  其實錢吧,唐燁覺得好說,大清悄悄給了就是,可這割個小島怕是有些麻煩,熟知資本主義擴展需求的唐燁只覺得這談判最終怕得拖上好些年,結局還只能是破裂。

  而蜜兒則要樂觀的多,天真的認為英格蘭人要島只是個幌子,好在談判過程中多要些銀子,畢竟離他們那麼遠,要來何用?…

  不過,唐燁並沒打擊蜜兒,反而附和著蜜兒,“就是,應該很快就有結果了。”

  讓唐燁大跌眼鏡的是,三個月後,大清竟然和英國談判成功了,“都達成了些什麼條件?”

  蜜兒搖頭不知,卻一臉喜悅,“太好了,四爺馬上就會回來了。”

  大清子民依舊自恃很高,對於外交壓根就不關注,弘曆被逮之事先還是略略流傳了一下,但大家卻不怎麼相信,怎麼可能,洋人又不是活得不耐煩了,怎麼可能為難大清的皇子阿哥!

  大家的想法是,如果四阿哥真的被洋人逮了,這種打臉的事朝廷怎麼能忍,肯定要出討伐檄文的嘛,結果,見朝廷沒動靜,大家自然是堅決的不信了。

  因此,出乎意料的事,這事竟然沒流傳開來,當然了,這和朝廷對消息的嚴加管控也分不開。

  因此,對於弘豐去新大陸,除了高層官員外,老百姓也不知曉,如今朝廷又不會開新聞發布會。

  至於大清和英格蘭在談判一事,除了理藩院和大清高層官員知道外,皇城根的子民壓根就不清楚,關鍵是大家也不認為這事有什麼好談判的,北宋皇帝被俘虜了,人另立一朝廷就是,大明天子被俘虜了,另立一皇帝就是,這事怎麼可能談判?因此,根深蒂固的觀念讓老百姓認為,就算是敦慶帝被洋人給逮了,也不會有談判一說的,當太子真是擺設啊?…

  於是,唐燁是一點消息也打探不到,只能暗自納悶。

  而李真早已回了房山,三牛帶來的四羊留在了京里,對於過繼四羊一事,在知道談判達成後,唐燁給唐高林夫婦和蜜兒說了。

  唐王氏有點不情願,“我就說怎麼帶個小孩來,唉,當時只顧著蜜兒去了,也沒心思問你,結果還真是送來過繼的啊…葉子,你咋一點口風都沒透呢?是你的主意還是真娃子的意思?你這可想好了,真娃子他舅舅家有這個打算的喔…就算不過繼韓家的,也可以在你舅舅的娃兒裡頭選一個塞,總要親些嘛…”

  “娘,我從王家選,奶奶還不得跳起來?”唐燁笑道,“我和李真琢磨了半天,還是覺得從李家選最不麻煩,就給三牛去信了。”

  蜜兒則是持支持態度,“我也覺得從李家選是最好的,姐,明天你將五羊帶我府里來,讓阿精阿認認弟弟。”

  唐高林沉默了一陣,道,“既然你和真娃子都是這個意思,那就這樣嘛,酒席就等到四爺回來後辦,你看要得不?”

  唐燁道,“也行,不過,先將五羊的戶籍上了吧,免得夜長夢多。”

  唐高林道,“這個要的。”

  “那我明天就叫三牛去辦。”唐燁道。

  “姐,我這有好多阿精阿小時候的衣服,我叫嬤嬤收拾了給你送去。”蜜兒很是高興。

  “好。”

  解決了過繼的事,四爺貌似很快也會迴轉了,唐燁的心情大好,準備過兩天就帶著五羊去房山。

  而英格蘭使臣則是不可置信的一臉喜悅的帶著蓋了印章的以拉丁文書寫的合同,在理藩院官員的陪同下朝天津港口趕去,早知道這麼容易,該早些派人潛入大清將敦慶帝的皇子全給綁架了…

  到了天津,一直在天津搞研發的達汗主動要求加入歡送英格蘭使臣的隊伍…

  VIP章節 終章 生活仍在繼續

  英格蘭之事達汗是知道的,但在安安和東茁快馬加鞭朝京城趕時,達汗並沒鬧著隨行,反而只是請安安代他給敦慶帝請罪,蒸汽船到現在還沒研發出來,實在是愧對朝廷…並且也順便表了一下決心,說“飯桶之王”自己是堅決不會當的…

  然後,天津蒸汽船研發基地的所有人便被召集了起來開了個激情澎湃的動員大會,獎金大餅的直徑再度瘋長了一回…

  這還不算什麼,第二天,基地工作人員一出門便發現基地的大牆小牆上都刷滿了口號, “向西山火器營學習!”

  眾人皆覺得達汗悲催了,大夥腦海里浮現出的全是康熙年間抓耳撓腮的十四王爺那抓狂的形象…

  達汗不了解底下人的心裡活動,覺得鼓氣也鼓了,刺激也刺激了,目標也給立下了,那麼剩下的便是招賢納士了。

  達汗擬了個招賢榜,命人送到理藩院,要求翻譯成滿語、蒙古語、藏語、拉丁語、俄語、朝鮮語、日語、安南語等等語種,翻譯完後再送到工部蓋章,打算但凡有大清商人足跡的地方都貼上那麼一份。

  達汗對大清子民的創新精神是分外的看好,瞧瞧西山火器營,這才多少年啊,科研中堅力量大清子民便占了90%,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可是至理名言…

  因此,達汗開出了很高很高的薪金,這筆帳仔細算下來,真的不虧,不僅不虧,還賺大發了…

  但是,理藩院的通譯們卻皆紛紛搖頭,覺得達汗過於急於求成了,這才真正的是拿錢砸個功勞出來呢…

  然後,這話便傳到了內務府,內務府便給敦慶帝尚書了,主子。你的私房錢真的不多。是不是還是悠著點啊…

  理藩院的人知曉了,很是不好意思,因此,當理藩院的副主事陪同英格蘭使者抵達天津後,聽聞達汗要參加歡送儀式,不僅立馬應下了。還專門詢問,達汗要不要搞個發言…

  達汗搖頭,表示只在碼頭和英格蘭使者隨便聊兩句就好。

  於是乎,覺得無比幸福喜悅的英格蘭使者便在碼頭見到了達汗。

  聽聞是敦慶帝的外孫。使者腦袋裡還飛快的算了一下這個外孫應該開出個什麼價碼的贖金…

  “你們的喬治二世還好吧?”達汗一本正經的問著。

  英格蘭使者立馬恭恭敬敬的答道,他們偉大的陛下身體康健,好得不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