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況新到一個地方,當然是先觀察,再行動!

  三人邊閒聊邊賞雪,在外頭小小地走了一圈再折返,韓端他們已起身與完顏濟揖別。

  完顏濟一個靺鞨漢子,學起文人禮儀來有些不倫不類,不過他鼻樑高挺、眼眸深邃,瞧著倒是還算俊朗。到底是靺鞨皇帝的兒子,哪怕靺鞨皇室基因一般般,女人也會千挑萬選,相貌總是不差的!

  盛景意一行人離開長亭,賞雪隊伍里又多了韓端、王氏。

  他們在金陵時常結伴出行,在臨京倒是頭一遭,一路上少不得引來不少人側目。

  隨著人潮逐漸擁擠,盛景意她們也賞夠雪、敘夠舊了,索性各自歸家。

  徐昭明他們是帶著家裡的「贊助款」來的,接下來要忙碌地考察哪裡適合置產搞事情,想必要忙碌挺長一段時間。

  韓端這次回來是要正兒八經成為朝官的,也有許多事要忙。

  清閒的人只剩下盛景意和穆鈞。

  盛景意有貓以後靈感迸發,又給做了不少新玩具,見穆鈞要獨自回行館去,又邀他去取些新玩具,回頭可以逗宮裡那隻雪團似的狸奴。

  穆鈞點頭,與盛景意前往謝家。

  雪已經停了,他們倒不用打傘,只不過他們平日裡相處慣了,並肩而行便顯得有幾分親近。

  臨京不比金陵,這是天子腳下,到處都是好事者,瞧見兩人相攜而歸,免不了多了幾分猜測。

  太上皇帶回宣義郡王之子的消息早傳得沸沸揚揚,當今陛下也待穆鈞十分親厚,這位看起來毫無依仗的宗室子弟早已入了不少人的眼。

  太上皇兩人的態度讓許多人暗暗猜測他們怕是屬意這位宣義郡王之子為太子。

  他們見穆鈞長得俊秀非凡,儼然有當年宣義郡王的模樣,都盤算著要不要找個女兒嫁他。

  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反正他們這樣的人家又不缺女兒,挑一個嫁給穆鈞虧不了!

  光憑穆鈞這相貌、這出身,即便他成不了太子也是嫁得的,只愁女兒見了他說不準會自卑!

  這是臨京不少人家的想法。

  沒想到他們還沒著手籌謀,這謝家六娘竟不聲不響地與宣義郡王之子走得這般近!

  作者有話要說:

  穆弟弟:你們為什麼總看我的臉?

  穆弟弟:信不信我馬上精通八國語言

  第137章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自己還沒下手的果子被人搶先摘了,自然有不少人心裡不樂意。

  可惜不樂意也沒辦法,這位謝六姑娘出身雖有些可以作文章的地方,可她是謝家承認的女兒,及笄禮還請來昭康長公主當贊者,由此可見拿出身說事是沒用的。

  說到底,出身這事兒不就是人家家裡承認就行,別說嫡親的血脈了,便是認個乾親,說出去那也是謝家女兒!

  有的人琢磨了幾天,尋機跑去找太上皇聊天,說穆鈞認祖歸宗這麼久了,也該封個郡王什麼的了,當年宣義郡王含冤而死,給他補個郡王不過分。

  接著他們又隱晦地提了一嘴,說穆鈞與謝家六娘瞧著像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他們年紀也不小了,不若一併賜婚讓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人句句都是為穆鈞好,不過話里話外免不了提及最近臨京之中流言到處亂飛,穆鈞與謝家六娘往來竟也不避諱,想來是情深義重。

  太上皇聽了,沒覺得生氣,反而覺得這事正中他下懷。可惜直接指婚這種事他是不好做的,他雖惦念著當初的婚約,卻也得看看謝家那邊的意思。

  太上皇找了個由頭把謝老爺子召進宮閒聊。

  謝老爺子起初還不明所以,等太上皇提起當初的戲言,他免不了有些悵然。

  當初兩家確實有婚約在,只是對他來說,那個婚約讓他失去了一個心愛的兒子,著實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

  謝老爺子正想著該如何不著痕跡地推拒,太上皇卻仿佛洞察了他的意圖,擺擺手說道:「你先別急著拒絕,你回去問問你們家六娘的意思。你這個孫女天資聰穎,膽子大,做事也有章法,若是隨便找個人嫁了,未免太委屈她。」

  太上皇說完,把一疊文稿給了謝老爺子,讓他拿回去看看。

  謝老爺子回到家,轉去書房拿起文稿看了起來。當初盛景意在金陵做的事,他一直從信件里看了個大概,只不過他覺得那大多都是她們一群人一起做的,也沒什麼大不了。

  年輕人愛鬧騰,還能鬧騰出不錯的結果來,說明她們聰明又有能力。

  這是好事,表明她將來不管嫁到誰家去都能把日子過好。

  可看完太上皇給的這疊文稿,謝老爺子才知道自己了解得有點粗淺了。細算起來,金陵城近幾年那些事竟都是盛景意出的主意,她甚至在縣城裡完成過好幾樁大事。

  她是西岩先生最喜愛的學生,也是把西岩先生那身本領學得最全的學生。

  這些都是他們兄妹倆在信里沒細說的。

  對於這樣一個孫女,謝老爺子心情很複雜。正如太上皇所說,她有這樣的天資,若是隨意找個人嫁了,把一生交託給一個普通男人,那對她而言無疑是一種埋沒。

  可是,要是把孫女嫁給穆鈞,誰又知道以後會如何?

  穆鈞有著那樣的出身,哪怕被推到太子之位上,怕也不是什麼體貼之人。焉知他以後不會過河拆橋,辜負了他孫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