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什麼時候成親,全看柳三娘的意思。

  柳三娘兄長得知柳三娘當初那段孽緣,心中不免嘆惋,沒多為難李弘,反而還勸柳三娘早些成親,她們還算年輕,若是想要孩子現在正適合。再晚些,生孩子就不容易了。

  柳三娘對孩子沒什麼想法,不過這兩年來李弘的用心她都看在眼裡,自然不忍再讓他等下去。

  兩家開始議定婚期。

  金陵城不算小,消息卻傳得很快,盛娘三人家中平反的事沒幾天便傳開了。

  李弘與柳三娘之事也迅速傳開了。

  這段姻緣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雖說大夥聽八卦都是聽聽就算了,可當年李家二郎鬧得滿城皆知,最後還病死在赴考路上,引得不少人為他的深情嘆息不已。

  現在柳三娘居然要嫁給他的兄長,怎麼能叫人不吃驚?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知情的人都覺得柳三娘實在了得,竟能讓兄弟倆同時愛她愛得這麼深,愛到不顧親人與世俗的反對!

  反映最激烈的自然是李家族人,他們叫囂著要把李弘除名,絕不能容忍他做出這種有辱門楣的事。

  且不說柳三娘曾經淪落風塵,光憑當年那樁舊事就不能讓她入李家門!

  李弘對此只回了一句話:「那你們且將我除名就好。」

  當然,除名之後以前由他們一支買下的族田、創辦的族學,都該一一收回。

  李家族人聽完李弘的回答便沒聲了。

  除了李家族人之外,還有一個人聽說這件事以後不敢置信。

  她姓劉,是富商的女兒,今年已經二十七歲,至今沒有嫁人。她當初被未婚夫退婚,傷心不已,甚至賭氣央著父兄開了家花樓,發誓要把千金樓搞垮。

  這麼多年過去了,她沒把千金樓搞垮,倒把自己蹉跎了,只時常以淚洗面,懷念著他們幼時的情誼。她與未婚夫分明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若不是柳三娘橫插一腳,他怎麼會退婚呢?

  當時她去找柳三娘麻煩,柳三娘說她已心有所屬,對李家二郎並沒有興趣,也並無私情。

  她聽完沒有信,反而變本加厲地找茬。

  原來,柳三娘沒有說謊嗎?

  她真的心有所屬,沒喜歡過李家二郎,而是喜歡那個看起來相貌十分平常的李家兄長嗎?

  那麼她這些年竟都恨錯了人?

  劉家姑娘關起房門失聲痛哭。

  沒有人故意勾引他。

  他只是變了心而已。

  劉父幾次站到女兒的門外,聽著門內的哭聲只覺心如刀絞。

  李二郎啊,你死得倒是乾脆,也不想想你這一死害了多少人。

  第135章

  盛景意在臨京浪了一圈,拜訪了趙圓圓和唐氏等人,接著便安心在家給准考生李師弟搞特訓。

  西岩先生說金陵那邊還有事情沒處理完,暫時不能來臨京,監督三師弟讀書的重大責任就落到了盛景意頭上。

  她可是個好師姐來著。

  盛景意每天檢查李陽華的文章,不時給他壓壓題,十分盡責。

  對李陽華來說,這可真是痛並快樂著。

  這還是李陽華頭一次直面盛景意這個小學霸。

  「可惜你不能去考。」李陽華真心實意地感慨。

  「不是還有你嘛。」盛景意倒不在乎這個。

  目前的國情就是這樣,除非穆鈞、李陽華他們全都走到了高位,又願意聽她的主意,否則光憑她一個人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即便穆鈞他們都聽她的,有些事也不一定能推行開去。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不是皇帝一紙令下,所有人的觀念就能迅速扭轉,但凡涉及到權利分配問題,那就不是一紙政令的問題了,必然伴隨著無數殘酷的鬥爭。

  以後她興許會有機會做點什麼,可是目前來說,她還無法改變現狀。

  盛景意很想得開,她還小,哪怕去過許多地方,處理過許多大事小事,也還是覺得很多事可以慢慢來。

  盛景意笑眯眯地逗李陽華:「等你高中了,難道就不認這個師姐了?」

  李陽華耳根有些發燙,他老實說道:「不管以後如何,我們都同出一門,我怎麼可能不認。」

  雖然他更想當師兄,不過只要他們能當同門就足夠了。

  更多的,他沒有去想。

  穆鈞找過來時,看到的就是李陽華含羞帶怯的模樣。他邁步上前,詢問他們在聊什麼。

  盛景意兩眼一亮,把李陽華的一疊習作拿出來給穆鈞,讓穆鈞也給評價評價,她怕自己把李陽華帶偏了。

  穆鈞撩袍坐下,舉止頗有幾分清貴。

  李陽華從前只覺得穆鈞小小年紀,性格卻沉靜寡言,如今知曉他的身世,莫名覺得他舉手投足都是皇家子弟的姿儀。

  李陽華下意識看了眼到旁邊煮茶的盛景意。

  盛景意又和穆鈞不大一樣,她身上有種不拘於禮法世俗的自在,換成別家女孩兒,肯定不能像她這樣與那麼多紈絝子弟往來,更不可能把文章分析得這樣好。

  這也是他一開始認不出她是女扮男裝的原因。

  有些東西可以裝出來,有些東西卻裝不出來。

  不管作什麼打扮,普通女孩兒出去與人交遊總是要拘謹些的。

  李陽華忍不住頻頻看向盛景意。

  盛景意分明只穿著居家的常服,髮髻也梳得不隆重,偏就好看得叫人移不開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