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瞧瞧吧,那位公子年紀輕輕的,居然這麼不思進取,買琴都要女孩子付錢。

  看他們男未婚女未嫁的,從長相和年紀來看也不像兩兄妹,怕不是個上門女婿!

  可惜他們沒那位公子長得好,要不然那小娘子能看上他們的話,倒插門他們也願意的!

  盛景意可不知道自己一個來回,給穆鈞這位「太子候選人」的軟飯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人已到家。

  穆鈞先把他母親留下的琴抱回去,盛景意則讓立夏幫忙將兩把琴抱去他們同門四人平日裡讀書的院落。

  李陽華正在那埋頭苦讀呢,瞥見盛景意與立夏各自抱著把琴進來,有些驚奇地放下書走出來。

  都已經是自家人了,沒那麼多講究,李陽華毫無形象地伸了個懶腰,舒展一下手腳,接著才問道:「你們買了琴?」

  立夏聽到這話就癟癟嘴,她是在她們姑娘和穆鈞出去後才曉得這事兒的!

  立夏氣鼓鼓,她們家姑娘如今出門越來越隨意、時常忘記她這個丫鬟!

  再想想興許是穆鈞哄著她們家姑娘出去的,立夏就更生氣了,穆鈞不作妖,她都忘記這人可能對她們家姑娘心懷不軌!

  盛景意邊揉著立夏的腦袋邊說道:「去了趟天禧寺,剛巧想學學琴,就順道去琴行買了一把。」

  李陽華聞言兩眼放光。

  他立刻追問:「你不會彈琴?」

  「沒學過。」盛景意老實回答。

  她看得懂曲譜,唱得也不差,甚至還能編編曲寫寫詞,音樂底子是有的。

  就是沒碰過樂器,也不知能不能學會。

  「那我教你!」李陽華激動地說道。

  李陽華倒不是對盛景意有什麼非分之想,單純只是被打擊多了。

  現在突然發現盛景意也有不會的東西,李陽華當然恨不得立刻上手表現一下,好好重振雄風。

  誰樂意一直當墊底的啊!

  穆鈞放好琴過來,聽到的就是李陽華這句話。

  他想了想盛景意那學什麼會什麼的本領,抬眸看了眼李陽華,又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穆鈞一臉乖巧地說道:「我也許多年沒彈過琴了,很多東西都不記得了,三師弟把我也一併教了吧。」

  李陽華快要被這巨大的喜悅沖昏了頭。

  他聽到了什麼!

  穆鈞,學習進度永遠和他天才小師姐並駕齊驅的天才小師兄,也不會彈琴!

  他,李陽華,一次性超越了他們兩個人!

  李婉娘聽到這段對話從書中抬起眼看了看自家哥哥,又把注意力集中回書中,當做什麼都沒聽見。

  她這個哥哥什麼都好,就是做事不過腦,多受幾次打擊應該能學聰明點,所以她就不給她哥提醒了。

  李陽華很有當老師的勁頭,挑了個好地方擺琴,又叫人把琴桌之類的東西全搬過去。

  金陵的園子最不缺亭台,他們學琴之處便定在一處臨水的亭子裡頭。

  涼亭頗為寬敞,兩把琴並排擺好,亭中竟也不顯擁擠。

  李陽華分別調試了兩把琴,覺得音色都不錯,便給盛景意兩人講起彈琴的基礎手法來。

  盛景意認真聽李陽華講解。

  李陽華解說時對上盛景意灼灼的雙眼,不知怎地覺得耳朵有點燙,連帶耳根都在發燙。

  李陽華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認認真真講完所有基礎手法,才輕咳一聲,正兒八經地詢問道:「你們聽懂了嗎?」

  「懂了。」盛景意與穆鈞都點頭。

  「那你們輪流試試看。」李陽華邊說邊從旁邊拿起兩本基礎曲譜,「要看曲譜嗎?」

  「不用,」盛景意說道,「我都記得的。」

  她記性本就好,在千金樓又每天和曲譜、詞譜打交道,別說基礎曲譜了,更難的曲譜她都倒背如流。

  穆鈞也表示自己不需要,並且坐在一旁讓盛景意先試探。

  盛景意坐到另一把琴前,手輕輕按在琴弦上,不知怎地想起當初那個滿心渴望、什麼都想學的小女孩。

  那時的她很努力地想把日子過好,現在她已經能決定自己的生活。

  她想買琴便買琴,想學什麼便學什麼。

  等宣義郡王之事一了,她可以做所有她想做的事。

  盛景意初次彈琴,便也沒想太複雜,隨手試了幾個音。

  見李陽華在旁煞有介事地點著頭,滿臉讚許地表示「對,就是這樣」,盛景意也就大膽地在腦海里搜尋起適合的曲子來。

  她想到前些時日才看過徐昭明為《唐詩三百首》譜的新曲,都是簡單又好上手的,轉眼間已有了主意。

  盛景意開始試彈起其中一首《登鸛雀樓》。

  隔壁院子裡,西岩先生正在屋中研究著一本棋譜。

  起初隔著院牆聽到有琴聲傳來,西岩先生也沒太在意,直至那斷斷續續、時隱時現的琴音連成了曲,他不由起身走到窗前細聽起來。

  都說字如其人,琴音也一樣。

  琴不過是工具,能彈出什麼樣的音全憑彈琴者的一雙手與他們的心境。

  這曲子起調很平和,聽不出彈琴者琴技如何,甚至隱隱有點生澀,聽得出完全是新手所彈。

  直至彈到「欲窮千里目」一段,琴音才顯出幾分崢嶸氣象來。

  西岩先生在心中思索起來:應當是他的四個學生在彈琴,只是不知現在是哪個學生在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