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個人都有了方向,頓時沉浸在資料的海洋里。

  到傍晚西岩先生與縣令、主簿相攜而來,見到的便是煥然一新的屋子。

  盛景意和穆鈞都趁著夕陽的餘暉在窗下奮筆疾書,記錄著這一天的所得,他們之間還擺著個插著荷花的粗陶罐子。

  那罐子是立夏從角落裡扒拉出來的,洗洗乾淨擺在桌上插花,瞧著竟有種古樸的雅意。

  縣令看見屋裡的改變,夸道:「還是少年人有想法,不像我們,屋子再亂都習以為常,不會費心去收拾。」

  主簿也捋著須跟著夸:「我看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西岩先生兩位得意弟子在,這小小的屋子瞧著都亮堂起來了。」

  西岩先生不是愛應酬的人,這會兒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輪著瞎夸,心中有些不耐。不過他既然已經把兩學生塞縣衙里,也只能笑著聽他們的閉眼吹。

  接了兩學生,西岩先生婉拒了縣令留飯的邀請,領著盛景意四人走了。

  到了飯桌上,盛景意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西岩先生:「老師,你認識的人可真多,一去就是一整天,你都去拜訪了哪些人啊?」

  西岩先生也沒瞞著,從袖中掏出兩本書遞給他們,一本寫著《元豐類稿》,另一本寫著《續元豐類稿》。

  盛景意沒聽說過,等看到作者署名為「曾鞏」,她才想起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顯然是寫得極好的!

  西岩先生說道:「我今日去拜訪南豐先生故交的後人,從他手裡討要了這兩冊文稿,你們拿去好生研究一番。」

  既然西岩先生是為他們找書去的,盛景意便也不好再嘀咕他扔下他們跑去訪友,只好奇地問了許多關於「南豐先生」的事,想近距離了解一下那位距今還不到一百多年的唐宋八大家。

  西岩先生早就習慣了盛景意和穆鈞這問題多多的脾性,只要是能說的他都逐一解答,直至夜色漸濃才讓他們各自回房歇息去。

  盛景意拿到的是《元豐類稿》,她還沒睡意,便就著燈光把書看了大半。

  親自讀過這書,盛景意才曉得曾鞏最擅長的不是文學作品,而是政治策論,這本文集基本涵蓋他政治生涯之中的各項舉措,其中不乏關於饑荒、瘟疫、旱澇災害、山匪地霸之類的應對方法,可以說剔除其中的文藝創作部分,就是一本地方官經驗手冊!

  怪不得老師讓他們讀這兩本書!

  立夏里里外外地收拾完,又跟著盛景意看了一會夾帶過來的話本,見外頭夜色已深,趕緊起身催促盛景意睡覺去。

  盛景意笑著應下,把《元豐類稿》收好。

  立夏睡在屋內的小床上,一時半會沒睡意,又憋不住和盛景意說話:「我發現孟順學東西蠻快的,每個字我教一遍他就會了,聽他說他以前放牛時偷聽過私塾老師講課,可惜那老師是個見錢眼開的,不樂意他沒交束脩白白旁聽,便經常讓人驅趕他。呸,真是枉為人師!」

  盛景意聽著立夏嘰嘰喳喳地講話,不時應上一句,兩個人也不知是誰先睡著的,很快便雙雙進入夢鄉。

  第二日一早,盛景意卻從餛飩攤子那自來熟的攤主那兒聽到個消息:「壽康樓你們還沒去過吧?那是我們縣裡最大的酒樓,聽說突然被人買下了,就昨晚的事,也不知要改成什麼名兒!」

  盛景意與穆鈞對視一眼,心裡不約而同冒出個大膽的想法來:這壽康樓,不會是寇承平他們買下的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小紈絝:我小夥伴呢?我那麼大一個小夥伴呢?

  小紈絝:哦,下鄉去了!我們也要去!(摩拳擦掌

  *

  註:曾鞏,字子固,人稱南豐先生,隔壁王小雱他爹的好朋友!大家可以去《玩宋》看看他們!(時刻不忘做廣告

  第103章

  盛景意猜得沒錯,那壽康樓就是寇承平這群小紈絝買的。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盛景意沒空,他們開開心心地帶馬遙出去玩,回來帶了不少土特產,準備去送給盛景意順便蹭頓飯。

  結果飯是蹭上了,人卻沒見著,她哥說她到上元縣去了,說不準得小住一兩個月。

  徐昭明等人一聽盛景意只帶了個立夏,頓時心疼了,立夏又不會做吃的,餓著盛景意怎麼辦?再說了,要是他們去找盛景意玩,沒好吃可吃的怎麼辦?

  所以寇承平吩咐一個管事勻出批廚子來,連夜帶去上元縣,夜叩店家門把人家的酒樓給買下來。

  寇承平還特別強調,不買則已,一買,他們就要買最大的!

  這可苦了管事和大廚們,他們大晚上趕到上元縣,還得先去和壽康樓談收購事宜。好在管事在收購方面經驗豐富,不僅開價高,還允諾優待老員工,你來我往地談判了一番後便順利讓店家點頭轉讓壽康樓。

  小縣城裡是沒秘密的,昨晚才談成的事,今天便從小攤販口裡說了出來。

  不想餛飩攤攤主剛說完,兩個身著青衣的夥計便提著食盒過來了,見到盛景意後滿面笑容地邁步上前,打開食盒,端出一碗碗浸在涼水中的甘菊冷淘。

  冷淘是夏天特供食品,其實與後世的涼麵差不多。早在唐朝時杜甫便極愛吃槐葉冷淘,可惜江南少種槐樹,北方才做杜甫愛吃的那一口,到江南只能用隨處可見的甘菊代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