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昭明一行人被西岩先生拷問了一番,蔫耷耷地回了國子監。寇承平他們要去上課,徐昭明則溜達去和張祭酒他們會合,配合他們完成編書工作。

  徐昭明還貼心地拎了一食盒滷味。

  烤鴨要趁熱吃,滷味卻不同,放涼了甚至還別有滋味。

  傍晚時分,寇承平等著和徐昭明會合,再去一起去盛景意那邊蹭飯。中午盛景意嘗了新鮮出爐的烤鴨,說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所以晚上會再烤一輪,另外還會做鹽水鴨和鴨血粉絲湯,叫大家嘗個味兒,看看適不適合拿到店裡賣。

  寇承平一行人等啊等,不僅等來了徐昭明,還等來了張祭酒和東萊先生幾人,連沉默內斂的李弘都混在其中。

  寇承平和徐昭明說悄悄話:「怎麼張祭酒他們都在?」

  徐昭明壓著聲音咕噥:「我中午不是給他們帶了滷味,他們吃了覺得好,我隨口邀他們晚上一起去試菜,他們就應下了。」

  他也沒想到張祭酒他們會答應的,這不是隨便提上隨意一嘴嗎?好在國子監離謝府不遠,徐昭明早早派人回去給盛景意遞過信,免得又出現中午那種菜不夠吃的情況!

  唉,身為好朋友,盛景意應該對他們的食量有點了解啊!

  另一邊,盛景意收到徐昭明的消息時確實愣了一下,好在今天本就是要叫嘴刁的徐昭明他們來試菜的,鴨子殺了很多,食材備得很足,再來一撥人也不會出現不夠吃的情況。

  左右也不用自己動手做菜,盛景意沒太在意,只叫廚房多準備幾隻烤鴨,畢竟不僅客人要吃,她還得派人趁熱送去給盛娘她們嘗嘗鮮!

  到了飯點,徐昭明一行人如期而至。

  張祭酒是個讀書人,讀書人臉皮薄,跑人家家裡蹭吃蹭喝還是很不好意思的。

  不過這事兒吧,也不能全怪他,主要是甘東萊一口應下了,陸觀和李弘他們也沒反對,他才隨大流說要過來的。

  何況他們也不單是想吃什麼烤鴨和鹽水鴨,他們只是聽說謝謹行把西岩先生給請來了,想過來拜訪一下西岩先生而已。

  李弘不管從身份上還是學識上都遠遜張祭酒他們一籌,若不是徐昭明他們搗鼓出個文會來,他是沒機會結交張祭酒等人的。

  他全程沒有作聲,只在見到出來相迎的謝謹行時上前問了聲好,隨後便安安靜靜地跟著其他人一起行動了。

  外男這麼多,盛景意這個請人來試菜的人反而沒好出場,只叫徐昭明拿個小本本叫張祭酒他們寫點試吃感受。

  人都來了,鴨也吃了,總得留下點評價吧?要是寫得好了,回頭他們就拿來當廣告詞,尤其是那個叫陸觀的,多讓他誇誇。

  這人文采那麼好,跑國子監都能往牆上寫詩了,合該讓他把才能用在正確的地方!

  徐昭明小雞啄米一樣點頭,又幫盛景意把穆鈞捎出去認人。

  穆鈞已拜了西岩先生為師,與張祭酒他們見禮時便自稱是西岩先生的弟子。

  張祭酒當久了校長,免不了要考校穆鈞幾句,問問他都讀了那些書,穆鈞應答如流。

  光比看書的話,他還沒輸過,只是許多內容不怎麼理解,得整理出來請教老師才能學通透。

  張祭酒看看人家那學問、那氣度,再看看時不時拉著小廝問「好了沒?能吃沒?」的那群小紈絝,心口隱隱發疼。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該扔啊!蕭西岩這人也沒傳出想要收徒授學的消息,來趟金陵竟就撿到了這般姿儀出眾、勤勉好學的少年郎當學生!

  張祭酒覺得自己一會要多吃點,才能彌補眼睜睜看著好苗子掉進別人碗裡去、成了別人學生的悲傷。

  李弘在最不起眼的位置落座,馬上有人為他送來一碗剛做好的鴨血粉絲湯。

  這時代玉米和地瓜都沒有傳入,後世更常見的澱粉粉絲,比如玉米粉絲、地瓜粉絲都是找不著的,好在綠豆是有的,而且豆子價格不算貴,雖比普通米麵要昂貴些,可能出來吃飯的自然不差這個錢,盛景意便叫人用綠豆做成粉絲。

  比起澱粉類粉絲,綠豆粉絲口感更佳,往往久煮不爛,上桌後哧溜一口吸進去,滾燙滑膩的粉絲仿佛能一下子鑽進肚子裡,吃著叫人通體舒泰,感覺渾身上下都熨帖了。

  時下流行的「湯餅」,與後世的麵條差不多,有過水麵也有澆汁面,只是論精細的話可沒有這根根分明、晶瑩剔透的粉絲來得誘人。

  有這樣的粉絲打底,眾人連擱在一旁像是點綴的殷紅鴨血都給忘了。

  還是張祭酒觀察入微並不恥下問:「這是什麼?鴨血嗎?」他的語氣有些猶豫,因為血這東西不吉利,有頭有臉的人家都不會讓它上桌,更別提拿它來款待客人。

  謝謹行作為半個東道主,免不了給他們介紹了一番,說這是鴨血,現殺現接的,新鮮。

  鴨血營養豐富,滋味鮮美,大夫們都說以形補形,倘若老弱婦孺身體虛弱,便可以吃這鴨血來補補氣血。

  再看看它這形狀吧,稍稍放置片刻便凝成塊,可以輕易切成這方方正正的模樣,這說明很多被人棄若敝屣的東西其實也是「可造之材」,能變成對人有用的東西。

  所以說,我們不一樣先入為主,覺得它髒污腥臭,我們要正確看待它們的價值。

  張祭酒等人聽得一愣一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