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說,韓端不能動這一塊。

  既然是塊韓端都不能動的硬骨頭,盛景意自然不打算從它下手。她說道:「這個不急,我們可以慢慢來,你們家裡的酒引茶引鹽引都別往外賣了,到時我們自己用。」

  寇承平點頭。

  盛景意開始翻起了其他資料,邱家除了靠交易所聚攏了金陵城大半商賈之外,其他產業也很不少,酒樓茶肆花樓都有好幾家,有開在城裡的,也有開在縣城的,光這餐飲業和娛樂業影響力就很不少,還有許多被他拿捏著經營資格的「盟友」。

  其他店鋪都是零零散散開著的,沒餐飲業和娛樂業這麼突出。

  細算起來早前她在秦淮河畔結交其他花樓排擠如意樓,似乎已經在無形之中和邱家對上了?

  那如意樓換了當家以後非常有骨氣,別家花樓都沉不住氣派人來學《桃花扇》,如意樓愣是一個人都沒派來,甚至連水磨腔都不唱!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邱家這些產業合該栽在她手裡,新仇舊怨合該她自己來報!

  《桃花扇》一時半會排不出來,折子戲她倒是知道還有不少。折子戲可都是每個故事衝突矛盾最鮮明的部分,就像後世很多人愛看精彩片段剪輯一樣,折子戲自面世以來便廣受各大階層喜愛!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一出折子戲就能捧紅一個人。

  盛景意的優勢在於,她記性好,擁有一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曲庫」,可以為不同類型的美人量身訂造適合她們的戲,比如楊二娘這種類型的美人,就是和武打戲精彩、適合刺殺旦的「三刺」。

  所謂的「三刺」是《漁家樂·刺梁》、《一捧雪·刺湯》、《鐵冠圖·刺虎》,分別是為父報仇的鄔飛霞、為夫報仇的雪艷娘、為國殺賊寇的費貞娥,都是有名的女刺客故事,這些刺殺旦均是性格突出、愛憎分明、智勇雙全的女性角色,很適合圈粉!

  至於這些戲教給誰去演,那自然是那些與邱家沒有關係,又經常照顧千金樓生意、甚至派了種子選手來學《桃花扇》的花樓姑娘。

  正好千金樓辦了場選角活動,那些姑娘們基礎如何、適合演什麼樣的角色,盛景意心裡基本是有數的,只需要列個名單交給盛娘她們,讓她們私底下安排好便是。

  最好雨露均沾,各個花樓都安排一出新戲,好叫如意樓以及那些與邱家有關聯的花樓明年花朝節上顆粒無收——最好連登台的資格都拿不到。

  盛景意心裡有了計較,便把秦淮河畔那邊的安排放到一邊,目光轉到餐飲業上。

  都說民以食為天,餐飲業在許多時代都能體現一所城市發展程度,比如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要是有家麥當勞之類的國外連鎖餐飲企業,那絕對是大城市了!

  吃這一行大酒樓有大酒樓的賺法,小攤位有小攤位的賺法,入行門檻低,可要賺錢還得費些心思。

  盛景意說道:「這段時間我們都別在家裡吃了,你們一年到頭在金陵城吃喝玩樂,肯定知道每家店都有哪些招牌菜,都帶我去嘗嘗。」

  既然要搞死競爭對手,當然是要先做好市場調查,貿然出手的話很可能賠得血本無歸。

  寇承平對這件事自然沒意見,吃吃喝喝什麼的,他們這群小紈絝最擅長了!

  兩邊人約定好了,第二天國子監一下課,寇承平這群分散在國子監各個角落的小紈絝就呼朋喚友去下館子。

  盛景意不是一個人出的門,還帶了個新面孔,穆鈞。

  她與寇承平等人介紹了一番,只說這個和她一樣帶著口罩的人是穆大郎弟弟,以後會時不時參加一下他們的集體活動。

  徐昭明還在一邊添油加醋地給穆鈞賣慘,說穆鈞超可憐的,以前因為身體原因都出不了門,他二姑姑只是春天來了見風就病,他是一年四季都這樣。現在戴著口罩出門,總算可以到外頭看看了!

  盛景意聽著徐昭明真情實意的同情,一時有些無語。

  穆鈞的身份當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盛景意也沒說什麼,只點頭應和徐昭明的話,證明徐昭明所言不虛。

  相比徐昭明這個聽著人家嗓兒好聽就欣然接納的傢伙,寇承平對新成員的防心要重一些。

  隔著口罩還好,等進了包廂、摘了口罩,寇承平就酸了,大家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怎麼人家就長得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自己攬鏡照一照,總覺得不是眼睛不夠大就是鼻樑不夠挺!

  老天爺真是太不公平了!

  等看到穆鈞自發地在盛景意身邊落座,寇承平免不了往徐昭明那邊看了一眼。

  這傻子是個沒開竅的,對盛景意顯然還沒那個意思,照這樣下去他估計也不會對別的女人有意識,難道他這好友真的要像那姓沈的一樣單身一輩子?

  算了算了,大不了以後他多生幾個兒子,打發他們去給徐昭明盡孝,好叫徐昭明不娶妻不生子也能享受到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

  徐昭明不知道寇承平已經把他的一生安排得明明白白,他點了幾樣招牌菜,又讓寇承平他們輪流點。

  盛景意和穆鈞出來得少,對外面的吃食不太了解,拒絕參與點菜活動,只準備出張嘴巴負責吃。

  就這樣,盛景意每天聚眾下館子吃吃喝喝,不時還掏出本小本本寫寫畫畫。

  寇承平等人吃得還挺開心的,就是很好奇盛景意怎麼搞垮邱家分布在餐飲業里的各處產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