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這種爭論比湖山書院那邊的爭論要易懂一些,這邊吵的好歹是歷史故事,那邊就是哲學理論了。

  盛景意笑著說道:「還挺有趣的。」

  徐昭明聽盛景意這麼說,也覺得確實有趣。

  他本以為編書是很枯燥乏味的事,自己要不了幾天就受不了,現在他發現平日裡總板著臉的張祭酒還挺可愛,東萊先生和李弘他們也博學到叫他只能仰望,他哪怕只是坐在旁邊聽他們吵,都感覺自己多學了不少東西,比埋頭讀一個月的書收穫更大。

  原來他不是學不動那些詩文經義的,而是沒找著適合自己的方法!

  徐昭明興致勃勃地說道:「以後我多向東萊先生他們請教請教,說不準我也能自己寫戲文了!」有《桃花扇》珠玉在前,徐昭明覺得自己要動筆寫戲文,肯定不能寫普普通通的,那他要學的東西就太多了!

  盛景意笑著應和了徐昭明幾句,徐昭明就興沖沖地走了,他要回去規劃規劃,看看自己到底要從哪學起、要學些什麼。

  穆鈞那邊已經喝完茶,安安靜靜地在那伏案書寫,似乎並沒有關注盛景意兩人的對話,也沒有覺得剛才被他們打擾了思路。

  盛景意看了眼穆鈞,再看了眼自己才寫到一半的文章,也不甘落後地接著往下寫。每一場考試都值得認真對待,哪怕是入學考試,她也要全力以赴!

  穆鈞寫完一段,抬眼看見盛景意一臉認真地奮筆疾書,頓了頓,也抿抿唇,認真思索起自己能想到的應對之策來。

  以前他想的都是如何利用好眼前的局勢辦成他們要做的事,按照他的想法,他們事成之後能好好活著便最好的結果,哪有心思去想什麼家國天下。

  水災之後如何賑濟災民,和他們這種連活命都需要躲躲藏藏的人有什麼關係?他們也能成為別人的依仗、決定別人的生死嗎?

  穆鈞搜索著自己看過的那些書,試圖從裡頭找出能讓人滿意的對策。他到底才是個十幾歲的少年,連門都沒怎麼出過,只能靠書中記載的隻言片語展開思考,看看能不能推演出點有用的應對方法來。

  這對穆鈞來說是全新的體驗。

  沒有陰謀詭計,沒有血海深仇,只要考慮怎麼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雖然要把自己的思維方式扭轉過來很難,但這個過程並不令人痛苦,反而感覺心頭有許多陰翳被慢慢掃去。

  沒有人喜歡一直活在暗無天日的地方。

  他想要成為那個令謝謹行他們滿意的人選,想要看到謝謹行他們允諾的那個未來。

  哪怕最終可能會淪為他們手中的傀儡,他也想要試一試。

  第87章

  金陵城就那麼大,雖然人還挺多,可各處產業都屬於哪家人,叫人相互一打聽便知曉了。

  這一查,還真查出邱家的各種產業來。

  比較氣人的是,邱家最來錢的產業不是實業,而是賣鹽引、茶引和酒引!

  眾所周知,所有產業之中壟斷產業是最賺錢的,鹽鐵茶酒就是朝廷壟斷的生意,但鹽茶酒又有一點活動餘地,畢竟朝廷沒空管這麼瑣碎的生意,所以就搞出這種叫「引」的憑條來。

  所謂的鹽引、酒引、茶引,實際上就是朝廷開個憑條,你想做這門生意的人自己拿著去產地提貨。誰手上要是沒有這憑條,那是不許染指這些生意的,坐了犯法,要蹲大牢。

  邱家朝中有人,手裡便有不少鹽引酒引茶引,再加上他們信譽挺好,又吸引了不少手裡有這些資源的人放在他們那寄售,所以他們就在金陵開了個交易所,專門向有需要的商賈售賣鹽引酒引茶引。

  這事就有點棘手了,主要是寇承平他們在家裡的話語權有限,他們可以拿出一兩個鋪子或者自己的私房錢來砸著玩,卻沒法和這種根深葉茂的交易所抗衡。

  就想想吧,金陵城大半商賈都要去邱家交易所搞經營資格,你要是砸了這交易所就等於砸了不少人的飯碗,會犯眾怒的。

  更叫人氣悶的是,連好幾個小紈絝家裡都有圖省事把這些酒引茶引擱邱家那邊寄賣!

  寇承平等人已經回家叫家裡以後把這些玩意都收回來,別讓邱家再占這個好處。

  雖說邱家抽成不高,可放在邱家那裡買不是憑白增加了邱家的影響力嗎?

  真是氣死人了。

  盛景意聽寇承平把情況一說,倒是明白韓端為什麼暗示她要搞邱家了。

  邱家這是把金陵城的經濟捏自己手裡呢!韓端既然想把金陵經營成大本營,好把朝廷那群主和派搞下去,怎麼可能允許邱家繼續掌握金陵的經濟命脈?

  邱家這個相當於利益聯盟的交易所必須早日瓦解掉。

  韓端雖然是金陵的一把手,卻也不能把朝廷賜給各家的酒引茶引回收,那是朝廷發的福利,要是強行收回去後果會很嚴重。

  對朝廷公務員來說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就是編制和福利。

  動人編制猶如殺人父母,比如當年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搞了個年終考核把不合格的官員全部踢出朝廷公務員行列,這可就捅了馬蜂窩了,沒幾天新政就灰溜溜地收了尾,自己也被安排去地方上輪轉,沒法再待在中央。

  福利雖沒編制重要,可那都是白花花的錢,換了你辛辛苦苦升官,回頭告訴你福利沒了,以後請開始吃土,誰樂意?韓端真要敢動這個,滿朝文武都要和他拼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