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盛景意最先注意到黃山長一行人的到來,不由戳了戳旁邊的徐昭明。

  徐昭明抬眼一看,又戳了戳旁邊的寇承平。

  徐昭明兩人領頭起身與黃山長這浩浩蕩蕩的一行人見禮,雖剛從地上起來,他卻一點都沒不好意思,那模樣坦坦蕩蕩的,仿佛他們剛才是乾的是什麼曲水流觴之類的雅事。

  事實證明一旦自己表現得理直氣壯,其他人哪怕心裡再怎麼犯嘀咕,明面上也奈何不了你。

  徐昭明領著盛景意他們與黃山長打了個招呼,又帶著一群小夥伴繼續吃自己親手烤的魚去。烤魚這東西就是要趁熱吃,冷了可就不好吃了!

  等烤魚解決完了,早前從湖山書院食堂那邊買來的飲子也冰鎮好了,他們一人分了一碗,只覺消暑又解膩。

  盛景意跟著徐昭明等人吃飽喝足,眼看黃山長他們下午還要繼續開文會,幾人湊在一起一商量,決定溜之大吉!

  「我總覺得那個姓邱的看向我們的眼神不太好。」離開湖山書院的時候,徐昭明還忍不住提一句邱文敬那傢伙。

  「那不是應該的麼,你忘了他從小到大因為你倒了多少次霉?」寇承平接了話茬,如數家珍地把徐昭明過去不知不覺間創下的豐功偉績說了出來。

  要說這徐家和邱家,其實沒什麼舊怨,只是大家都在金陵,又一個文一個武的,自然免不了被人擺在一起比較。

  照理說徐昭明在紈絝道路上越走越遠,應當不會和邱文敬這個學霸型人物有什麼交集才對,偏偏邱文敬碰到徐昭明時就總是栽跟頭。

  比如邱文敬喜歡一個世交之女,對方必然心悅徐昭明;邱文敬想邀個女伎來給自家聚會助興,對方必然在去拜訪徐昭明的路上;連帶邱文敬想拜會個什麼前輩,對方也必然在跟徐昭明暢談音律樂理。

  這樣的事情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邱文敬就受不了了,每次見到徐昭明都要冷嘲熱諷幾句。

  偏偏徐昭明那個性,與他關心的事不相干的東西他大多不太在意,邱文敬恨他恨得咬牙切齒,他對邱文敬的印象都還只是「哦,那個嗓子不怎麼好聽的傢伙」。

  要不是邱文敬上回不干人事,勾搭徐家女兒,徐昭明說不準還記不得他!

  就問氣不氣,就問你氣不氣?

  這次徐昭明攛掇國子監搞文會和湖山書院唱對台戲不說,還大大咧咧地呼朋喚友來湖山書院晃悠,邱文敬能不咬牙切齒嗎?

  寇承平這麼一科普,盛景意就明白了。

  徐昭明這人在招人恨這方面確實有著無師自通的天賦,怪不得邱文敬這麼個前途無量的大好青年會追著他咬,經常在他面前失去表情管理能力!

  理解歸理解,盛景意卻是一點都不同情邱文敬,甚至還覺得徐昭明幹得好!

  一群人在湖山書院浪了一圈,下午便按照前天的約定跟著徐昭明回了徐家。

  徐母叫人張羅了茶點,親自出來招待他們,叫寇承平這群小紈絝很有些受寵若驚。

  盛景意本來混在紈絝堆里跟著問好,徐母卻眼尖地認出她這個生面孔來,特意把她喊到近前說話。

  以前徐昭明這群人什麼德性,徐母可都門兒清,他們雖然不是笨人,脾氣卻挺倔,等閒沒人能左右他們的決定,更不會聽別人的勸,要不然她們這些家裡人也不會眼睜睜看著他們在紈絝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近幾個月,這群孩子雖還是天天玩鬧,卻還是玩出了不小的名堂來。

  徐昭明前幾個月猛夸個不停的那位盛姑娘她沒機會見到,這位「小謝公子」她卻是想要好好看看的,聽說文會的主意還是這孩子出的。

  人到了近前,徐母便覺盛景意的眉眼有些熟悉。

  盛景意進徐宅後已經摘了口罩,露出姣好的臉龐,好在她把自己的眉往英氣里描畫,這會兒瞧著便是個唇紅齒白的少年郎。

  小紈絝們都已經是十幾歲的人了,徐母也不好表現得太親熱,只邊打量著盛景意邊夸個不停,喜愛之情卻溢於言表。

  寇承平等人一琢磨,明白了,徐母主要是想見見盛景意這個「小謝公子」,他們只是順帶的。

  明了了這一點,他們心裡忍不住直冒酸氣。

  唉,他們和徐昭明認識這麼多年了,竟比不過盛景意這個才和徐昭明認識那麼一年半載的傢伙!

  酸歸酸,寇承平等人也沒說什麼。

  他們最近也感覺自己這半年來有點不同了。

  這種不同不是特別明顯,是一天天地改變過來的,最明顯的是他們在家裡說話時父兄漸漸也願意聽了!在此之前要是有人告訴他們,他們可以邊開開心心地玩邊轉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可盛景意就是有辦法做到。

  一群小紈絝久違地在徐昭明家留了頓飯,心中各有感悟。

  飯後徐昭明要送盛景意回去,盛景意拒絕了,說都在城裡,沒必要送來送去。最後還是寇承平拍著胸脯保證會把盛景意安全送到家,徐昭明才親自送他們到門口。

  一群小紈絝眾星拱月般把盛景意送回謝宅。

  往回走的路上一行人聊起盛景意,早沒了當初的輕慢。

  如果說一開始他們只是看在徐昭明的面子上才接納盛景意、帶盛景意一起玩,他們現在卻已經打心裡認同盛景意是他們的一份子,遇上什麼事都想去問問盛景意的意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