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二娘不以為然地說道:「詞好有什麼用,深情的話誰不會說啊,元微之還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悼念亡妻呢,耽誤他浪跡花叢了嗎?」她用長長的指甲輕輕點了點盛景意的額頭,教育道,「你這傻孩子記住啊,往後可別被這些花言巧語騙了去。」

  盛景意說道:「我不會的。」

  不說來到這個時代的見聞,光是過去曾在娛樂圈見過的那些隱秘情事,便足以叫盛景意對情愛之事充滿了不信任。

  她見過人前恩愛人後冷淡的「模範夫婦」,見過忍下出軌和家暴、卑微到失去自我的女明星,也見過不少男人醜聞曝光照樣瀟灑、女人醜聞曝光一蹶不振的荒唐情況。

  或許是因為曾經受到過的最親的人的傷害,又或許是從小見過太多的人情冷暖,她在感情方面永遠心懷警惕。

  她從小就懂得偽裝自己,知道怎麼表現才乖巧討喜惹人愛,也會因別人的關心和維護而觸動,可是在她心裏面最相信的人還是自己,她從來不會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

  楊二娘聽她這麼說,便不再多言。

  盛景意悄悄和柳三娘說起李弘之事,既然遇上了,她覺得該私下和柳三娘說說。

  柳三娘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會突然聽到李弘這個名字。她見盛景意小心翼翼地瞧著自己,輕輕地嘆息一聲,抬手輕撫盛景意發頂,說道:「都是過去的事了。」

  她本無意與一個有婚約在身的人糾纏,誰會料到對方竟死在赴考途中,把這件事變成了無解的死局。

  盛景意見柳三娘神色鬱郁,也沒再多說,帶著立夏回城東去了。

  已經是月末,天上掛著一彎殘月,整個秦淮河畔籠罩在朦朧的月色之中,仿佛有經年不散的霧氣氤氳其中。

  柳三娘坐在妝檯前取下髮簪,一下一下地梳理著自己的長髮。

  她看著鏡子裡映出的眉眼,那模樣與十多年前已大不相同,那時她青澀又懵懂,若不是遇上大姐姐和二姐姐,怕是沒法在這會吃人的秦淮河畔活下去。

  後來她的日子逐漸安穩下來,便生出些風花雪月的心思。

  記得有一年,她換上男裝去書肆買書,遇到個年輕人偎在書架盡頭捧著本書看得入迷,正好擋住了她要取的書。

  她讓對方挪一挪,她要取書,對方聽了她要看的書,卻告訴她那書不好,給她推薦了另外兩本。她覺得對方說得有理,便聽了他的建議。

  後來他們又碰上幾次,相互交換了最近讀的書。

  有一次天飄起了大雪,他們被堵在書肆出不去,索性便就著雪閒談起來。

  她說她父親當初最愛白樂天,她的名字也是取自白樂天的一句詩,「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卻沒告訴他其中哪兩個字是她的名字。

  他們就這樣這次遇到大雪、下次遇到大雨,順理成章地熟悉起來。

  那時候他們以為這樣的相逢會很長久,所以不必特意許下諾言。

  可惜在一次宴會上,他的弟弟對她一見鍾情,立誓非她不娶,一切從此被攪得天翻地覆。

  那少年時的些許心動,也湮滅在一次次荒唐的鬧劇之中。

  她從未把它訴諸於口,他也從未對人言。

  他們之間隔了太多東西,這輩子再不可能走到一起。

  想不到啊,她還有再聽到他名字的一天……

  這麼多年了,他應該娶妻生子了吧?

  她希望他兒孫滿堂,幸福美滿。

  第79章

  城東,李家。

  李弘回到家,聽人說又有族叔登門拜訪。他頓了頓,走了過去,卻見對方還帶了別的客人,一群人觥籌交錯,仿佛這是他們的家。

  這家本也不屬於他,若是弟弟沒有陷入痴戀,父母早便和他們兄弟倆說過了,以後家業全留給弟弟,只分他些田地、給他套宅院,他自己成家後搬出去住便是了。

  那時他沒覺得有什麼不滿,尤其是在遇到心上人之後,更是親自去布置父母允諾要給他的宅子,他想,等她們再多見幾回,就帶她過去看看,倘若她不嫌棄這宅子太小,他就和父母提出娶她回家。

  到時他們單獨住外頭,永遠不會去礙父母的眼,他們每日一起看書作畫、彈琴賞花,再不必管外面的紛紛擾擾。

  反正,父母也不指望他有什麼出息,更不指望他能光宗耀祖,應當不會在意他娶她的。

  誰會想到,一向聰明又出眾的弟弟會做出那樣的事。

  也許是聽從父母擺布太久了,這一次弟弟的決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不僅公然退了自己的婚約,還立誓非她不娶,每夜頭懸樑錐刺股,發誓要考個功名娶她回家。

  鬧了這麼一場,他那些從未對人言的打算便再也無法說出口。他想,她也許也更喜歡弟弟這樣上進的人,不像他,二十出頭了,還一天到晚泡在書堆里,既不想爭取繼承家業,也不想努力考取功名……她值得更好的人。

  後來發生的一切,誰都沒有想到。

  他這些年每日閉門讀書,族人要錢,他便給他們錢;族人要借住,他便讓他們借住。

  弟弟不在了,父母傷心得跟著撒手人寰,他這個從來沒被他們期待過的兒子,本就沒資格揮霍他們留下的一切,誰有需要的話只管拿去就是了,反正,他也沒什麼想要的東西,怎麼樣都無所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