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旁聽著謝謹行的解說,盛景意也趁機擴充了不少詩詞知識。

  她記性雖好,對古代文學的研究卻遠不如謝謹行這個土生土長的土著,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學習機會!

  一群小年輕難得集體迸發出學習熱情,個個都全情投入,沒有人注意到謝謹行身邊的小廝悄然從亭外離開。

  特訓一個早上,每個人都挺開心。

  除了徐昭明。

  好在盛景意這邊的廚子廚藝本就不錯,經嘴刁的盛景意一挑揀更是突飛猛進,中午給他們做了一頓色香味俱全的午膳。

  一頓飯吃完,徐昭明覺得他又可以了,他想參加文會一百次,天天賴在這裡吃飯。

  等下午中場休息時謝謹行給他們彈了一首《琵琶行》,徐昭明更是恨不得連晚飯都在盛景意這邊蹭了,晚上再點上蠟燭繼續秉燭讀書,反正就是特別積極,特別好學。

  可惜白天已經翹課一整天,晚上再把家裡晚飯翹掉,徐昭明怕他祖父把他腿打斷,只能蔫耷耷地和其他人分頭回家去。

  謝謹行與盛景意一起用了晚膳。

  盛景意說道:「哥哥會不會覺得我們太鬧騰了?」學渣的讀書方式,和謝謹行這種天生學霸自然是不一樣的,他們時不時就要起鬨一下,不搞出點動靜來渾身不舒坦。

  謝謹行眉眼帶著淺淡笑意:「怎麼會?清靜的日子我過太多了,熱鬧點挺好,你能交到真心相交的朋友挺好。」

  既然謝謹行不介意,盛景意也沒再多說。

  等盛景意回了自己院子,守在一邊的小廝上前向謝謹行稟報導:「姑娘書房裡的傷藥和棉紗用掉了一些。」

  今天他奉命去盛景意院子裡查探,沒見到人,也沒看到可疑的血跡,不過他按照謝謹行的吩咐檢查藥箱時發現確實有問題。

  謝謹行沒說什麼,擺擺手讓人退下。

  對昨晚那個黑衣人的事,謝謹行心裡已有了猜測,叫人去查探不過是印證一下自己的推斷罷了。

  現在證明完了,就只需要考慮唯一一個問題了:到底是哪個臭男人敢往他妹妹院子裡鑽,還讓他妹妹費心幫忙打掩護?

  至於責怪妹妹說謊,那肯定是不可能責怪的。

  小姑娘說謊流利點有什麼不好,小姑娘就是要聰明又伶俐才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

  徐昭明一行人聚眾讀書的同時,太平書坊也開始宣傳起國子監文會來。

  《桃花扇》選角活動落下帷幕,入選的弟子們都在閉關培訓,金陵城著實冷清了大半個月,各種娛樂活動雖還是照舊進行,許多人心裡卻總覺得不太得勁。

  這下好了,太平書坊總算又有了新動作!

  到太平書坊買書的客人們很快拿到太平書坊新印刷的宣傳單。

  這次國子監文會,國子監將會選出五名挑戰者。

  本來挑戰者是四位的,後來寇承平跑去給徐昭明要了個內定的,國子監祭酒大手一揮給改成五位(主要怕徐昭明表現太菜浪費名額)。

  與挑戰者相對的,是一百位參與者自主報名的「百人團」,到時雙方同步答題,選出雙方得分最高的人進行兩兩對決,以此選出第一位擂主!

  眾人看完都覺得新鮮,文會還能玩這麼大的嗎?

  以前也就大夥聚在一起分享一下作品、玩玩曲水流觴小遊戲,這個活動也太大手筆了吧?算上負責維持全場秩序、把控比賽節奏、評判答題對錯的人,怕是得讓國子監所有學生參與進來才夠用!

  那百人團有一百個名額,他們也可以去玩玩啊!

  雖說他們沒把握贏國子監的高材生,可去湊湊熱鬧也好啊,人家宣傳單上怎麼寫的來著?拿不拿獎不要緊,重在參與!

  隨著宣傳單陸續派發出去,這次國子監文會逐漸成為金陵城熱門話題,尤其是文人圈子裡更是見面就聊。

  有的人覺得這文會太譁眾取寵,弄得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文會難道不該坐下來煮酒烹茶,斯斯文文地談詩論道嗎?

  國子監搗鼓出來這勞什子文會,又是擂主又是爭霸,還給什麼獎金,簡直有辱斯文!

  那位張祭酒不行吶,當官太久了,文人風骨全失,居然想出這種歪主意!

  還要帶一堆小毛頭出書,那群小毛頭能懂什麼,他們才幾歲?能讀過幾首詩?由他們來選《唐詩三百首》,他們怕不是會選出什麼「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來!

  不像話,太不像話了!

  一干文人湊在一起痛斥了國子監祭酒一通還不夠,又跑去湖山書院找他們的意見領袖黃山長。

  黃山長年紀也不算特別大,不過他觀點深刻,編書能力一流,早早著書立說不提,還開了個書院廣收門徒,勤勤懇懇地往年輕人里播撒自己思想的種子。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黃山長也算小有所成,隱隱已有了開宗立派的勢頭,金陵文壇但凡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必然有人會來問他意見。

  看到友人們帶過來的宣傳單兼報名表,黃山長眉頭動了動,直覺覺得這事不簡單。

  黃山長捋須說道:「年輕人應當喜歡這種熱鬧的文會。國子監本就是為培養少年人的地方,張祭酒能想出這樣的文會怕也是費了不少心思。」

  其他人正要說話,一個童子從外頭跑了進來。

  瞧見屋裡坐著一群人,童子腳步一頓,乖乖巧巧地向所有人見禮,而後才恭敬地把一封信遞給黃山長,說道:「山長,這是甘先生托人送來的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