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提到到錢,這些人總算消停了,人家不願意讓她們用男娃換女娃也沒辦法,誰叫人家是出錢的?他們再鬧下去了,女兒被人退回牙行,怕是找不到這麼好的下家了!

  暢清園總算清靜下來。

  經此一事,唐氏等人對這批「女學生」都多了幾分憐惜,教起她們來耐心更足了。

  小姑娘們也願意學,個個都挺勤勉。

  她們出身不好,小小年紀就被送去牙行供人挑選,幹個幾年活、給家裡攢幾年錢,便要隨便找個人家嫁了,再給家裡換回點聘禮。

  她們都從家中姐姐以及其他長輩口裡了解過這樣的未來,所以面對砸到自己頭上的餡餅,她們一開始都是不敢置信,現在被父母過來一鬧,她們更是害怕失去這個機會,一刻都不敢放鬆,連上茅房都用竹篾片在地上寫寫畫畫,怕忘記剛學的生字。

  盛景意從唐氏口裡得知這些事,免不了有些嘆惋,重男輕女這種事從古到今都不少。

  唐氏最近精神倒是越發好了,她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她所學的東西從前都用來吟風弄月,現在卻可以幫到這麼多孩子,這是她以前從來沒想過的!

  以前丈夫總勸她說,有沒有孩子不要緊,他家中還有兄長,他自己也對養兒育女不甚感興趣,實在想要的話從族中過繼一個便是。

  丈夫要她別在意這個,只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她總想不開,不管是周圍的人還是她的父母兄弟,都和她說嫁了人總要有個孩子才行,她嫁了人不生孩子,能做什麼想做的事?直至看到這些孩子,她才明白丈夫勸說自己的那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67章

  唐氏想開了,夫妻倆的日子也就變得更為和美。

  趙博士得知她現在和其他人一起管著兩百來號女學生,還調侃道:「你的學生可比我還多,我只管著幾十個,現在我們夫婦倆不能說是夫唱婦隨了,得說婦唱夫隨。」

  唐氏被他一句「婦唱夫隨」逗笑了,心裡忍不住想自己過去都在糾結什麼,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自找煩惱。

  在暢清園那邊步入正軌的同時,徐昭明他們也積極地請趙博士促成國子監文會之事。

  趙博士去參加過《桃花扇》選角,在國子監之中引起了一陣熱議,有的人認為他和幾個學渣攪和在一起著實不像話;有的人暗中羨慕唐氏開明,肯放他天天往秦淮河畔跑,換了他們家的母老虎,他們耳朵怕是要被揪掉!

  不管其他人對這件事抱有什麼樣的想法,趙博士這個原本不太起眼的國子監博士現在也算是風雲人物,走到哪都能被人認出來。

  畢竟,任何與眾不同的行為都容易引人注目。

  趙博士對此不甚在意,聽完徐昭明的策劃頗感興趣。

  由於徐昭明選的日期與湖山書院那邊開文會的日期隔著兩天,趙博士也沒想到浮山書院那邊去,只覺得這文會策劃看著叫人耳目一新!

  趙博士一口答應去與國子監祭酒商量此事。

  國子監祭酒看完,也覺得新鮮。

  國子監收的學生大多是官宦子弟,只有少數是寒門子弟中的資優生。

  反正國子監里全是年輕人,那種老氣橫秋的文會和他們其實不太相襯,他們哪怕有機會去參加,也不過是作陪的,參與度很低,達不到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去、每個學生都得到鍛鍊的良好效果。

  徐昭明遞上來的這個策劃既有競技性又有娛樂性,可以讓足夠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很難讓國子監祭酒不心動。

  更重要的是徐昭明幾人還表示掏腰包獎勵最後的「擂主」,錢這東西雖然是「阿堵物」,可是國子監裡頭還有一小撮需要這些阿堵物的寒門子弟,以他們的才學,爭個擂主應該不難。

  徐昭明這撮學渣整天不務正業,要是他們能把心思用到這樣的正事上,也是一件大好事,回頭他碰上定國公等人時也能挺直腰杆誇他們有長進,而不是乾巴巴地說一句「他們這個月表現不錯」。

  好處這麼多的事,怎麼可以不搞?

  國子監祭酒心裡其實還有點小意見,這日期怎麼就提早了兩天?要是撞上湖山書院那邊的日期,他可以趁機拉一批人過來國子監,壓壓湖山書院的威風。

  國子監祭酒和開設湖山書院的名儒黃元微倒沒什麼私怨,只是他們是官學,湖山書院是私學;他們的省元主要是官宦子弟,湖山書院那邊卻來著不拒,只要資質不錯的學生都願意收。

  兩相對比之下,湖山書院在士林之中的名氣隱隱壓了金陵國子監一頭。

  作為金陵國子監祭酒,他能待見湖山書院嗎?當然是不能的!

  可是身為讀書人,哪怕不喜歡,他也得笑呵呵地與對方往來,誰叫人家黃元微名氣大、號召力強?

  像這湖山書院開的文會,即便他心裡再不喜歡,收到邀請也得去露個臉捧個場,要不然人家會說你傲慢、說你沒風度。

  別問他感覺如何,問就是憋屈!

  國子監祭酒正要遺憾地把策劃書合上,卻注意到最末一段解釋了一下賽制,說這個文會為期三天,第一天選出第一位擂主,第二天擂主守擂,眾人挑戰,挑戰贏了,挑戰者成為新擂主;挑戰輸了,擂主守擂成功!

  第三天的賽制也以此類推!

  每天的擂主都有一份獎金,要是有人蟬聯三擂主,三份獎金都歸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