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架勢落在旁人眼裡,立刻就引起了不小的誤會:看來徐昭明現在已經是千金樓背後的東家,要不他怎麼跟個東道主似的,連樓里一個不起眼的僕婦他都如臂使指地隨意使喚?

  沒想到啊,定國公家終於也淪陷了!

  回頭千金樓這邊再有什麼生意,他們也得摻一腳才行,絕不能叫寇承平他們獨占先機!

  真正的好朋友,當然得有事一起搞、有錢一起賺!

  直至穆大郎率人過來提醒觀眾們入座,圍攏在徐昭明身邊的小紈絝才轉身回自己的座位上去。

  等一百個觀眾席坐滿了,千金樓里的燈忽然齊齊黑了下去。

  觀眾席上一片喧譁——

  「這麼黑怎麼看?」

  「誰摸我手?離我遠點!」

  「搞什麼鬼?千金樓沒錢買蠟燭了嗎?」

  作為主持人的幼晴徐步走到評委席和觀眾席之間的香台前,咬字清晰地給觀眾們介紹起今晚的賽程。

  隨著她將這次選角活動的安排娓娓道來,舞台周圍的燈也逐盞逐盞亮起。

  許是因為觀眾席上是黑漆漆的,所以正對著他們的舞台便顯得分外明亮,那綴著水晶的簾幕更是顯得璀璨奪目。

  聽幼晴講完選角活動的玩法,眾人的目光齊齊落在那簾幕後頭。當專家評委又怎麼樣,美人出來後還不是他們先睹為快!

  場子熱得差不多了,幼晴便上前掏出火摺子點著一根線香。

  負責唱名的人看到點亮的線香,立刻高聲唱道:「有請第一位參選者進場——」

  作者有話要說:

  徐昭昭:積極幫我好朋友把握賺錢機會!

  小意兒:一大波投資商正在湧來!(搓手手

  第44章

  五個專家評委之中,趙博士的處境其實有點微妙,因為他們背對著舞台的時候是面向觀眾席的,而今天到場的一百個幸運觀眾之中不乏金陵國子監的學生。

  你說他們不是紈絝子弟嗎?紈絝子弟也是要讀書的,而且國子監收的學生本就是以官宦子弟為主,寒門子弟才是少數,那還是朝廷南遷以後國子監擴招的結果。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老師在評委席,學生在觀眾席,兩邊遙遙相對,一起在秦淮河畔搞《桃花扇》選角。

  幸運的是,千金樓把燈滅了,好歹讓黑暗給他們稍微打了個掩護!

  此時唱名剛結束,水晶簾幕便被人從兩側徐徐拉開。

  看到裡頭走出來的第一位參選者,觀眾席一片譁然,和鄰座的熟人三三兩兩地討論起來。

  徐昭明見小夥伴們一臉驚詫,湊在那裡哇哇叫,自己卻不曉得登台的是什麼人,恨不得馬上轉過去看看上來的是什麼人。

  好在因為有時間限制,登台的第一位參選者不敢拖延半分,走到舞台正中央便開腔唱起了一曲《念奴嬌》,隨著唱腔一併響起的竟是銅琵琶洪渾的調子。

  銅琵琶是前任改良的,琵琶聲本來淒婉哀傷,後來為了貼合唐朝後期湧現的眾多邊塞詩,有人改用銅做琵琶背板,製成了音色渾厚悲壯的銅琵琶。

  據傳蘇東坡曾問起自己的詞和柳詞比怎麼樣,有個擅長拍馬屁的人回答他說:「十來歲的女孩兒拿著紅牙拍板便能唱「楊柳岸曉風殘月」,你的話,怕是要關西大漢拿著鐵板才能唱『大江東去』。」

  後來便有了「抱銅琶執鐵板唱大江東去」之說。

  這台上的人顯然不是個關西大漢,不過她唱起「大江東去」來氣勢一點不弱,那嗓子和銅琵琶配合得很好,叫人忍不住想要是當年有這麼個姑娘,怕是東坡先生也萬分欣賞,恨不能讓她把「明月幾時有」也唱了!

  盛景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台上女子的打扮上。

  崑曲後來男女分明,男人演旦角比較平常,女人卻很少能在生門裡挑大樑,台上的女子年約二十出頭,對她們這一行來說不算年輕了,不過她今天身穿一襲儒袍,作男子打扮,身姿俊秀挺拔,乍一看完全瞧不出女相,反而有種自內而外的英氣。

  更難得的是,她的唱腔也很貼合這身裝扮,明亮高亢之餘又不失細膩,這一點和將門出身的楊二娘又不太一樣,她的嗓子很符合「水磨調」的要求,已經被打磨得十分漂亮,是個入行就能上手的成熟選手!

  盛景意眼也不眨地看著台上的「俊秀書生」。

  一旁的穆鈞見底下只有台上是亮著的,沒有人看得見樓上的情況,便也從樑柱後挪了出來,悄沒生息地立到盛景意旁邊。

  盛景意感覺有股陌生的淡香無聲無息地覆籠過來,轉頭往穆鈞身上瞧了眼,又看向他那身看起來平平常常的緇衣。這種穿著粗布衣裳都不忘往衣服上熏點香的臭毛病,將來哪天他真暴露了身份也不冤,沒見人家農民伯伯薰香的!

  穆鈞垂眸與盛景意對視。

  盛景意挪開眼,覺得還是專心看選角比較好!有這麼一張臉杵在旁邊,她怕看多了一會她看到漂亮小姐姐都覺得不香了,他一個大男人,長得比她這個女孩子更好看是幾個意思?!

  穆鈞也看向樓下,他雖藏身千金樓多年,卻鮮少有機會看這樣的熱鬧,對這陌生的一切也頗為好奇。

  此時那位妙齡女子正抱著銅琵琶在台上接著往下唱。

  興許是因為這是第一位選手,所以五個專家評委都比較慎重,直至她唱到「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時聲音陡然走高,徐昭明才抑制不住好奇把轉椅轉向舞台方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