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昭康長公主出身擺在那,嫁的又是堪稱官宦世家的韓家,兒媳自然是想怎麼挑就怎麼挑。

  她的兒子們基本沒什麼野心,昭康長公主挑兒媳的標準就很直接了:家世不重要,長得好看就好。先看完長相,再看看品行,兩樣都過得去了,就可以圈起來當備選了。

  當初昭康長公主對楊二娘非常滿意,沒想到她還沒叫人去保媒,楊家就出事了。

  當年她得知自己疼愛的宣義郡王被殺時害了場大病,等她好轉後一切都已塵埃落定,皇兄又決定禪位當太上皇,朝野上下一片混亂,她自然沒有心思再想什麼兒女婚事。

  那場謀逆案有關的罪人,當年沒有人敢為他們求情,謀逆不比別的罪名,誰沾上了都討不了好,即便她與皇兄感情深厚也沒法插手此事,聽說楊二娘被充入金陵教坊後也只能嘆息一聲。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竟還有機會再相見。

  韓端見昭康長公主神色悵然,哪會不明白她的意思。

  事實上當年那場逆案很大程度上是孫家的手筆,那會兒當今陛下還是太子,而且太上皇格外寵愛宣義郡王,孫皇后自然很有危機感,生怕宣義郡王威脅到丈夫和兒子的地位。

  這一點,當時身在局中的人可能看不明白,可他這個局外人推導當初那樁謀逆案發生的過程,很快便發現什麼人獲利最大、什麼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想要對付孫家,確實得趁著太上皇身體還算健朗的時候動手,到時候順手撈一把楊家也不算什麼大事。

  韓端說道:「祖母放心,只要有機會,我一定會幫他們一把。」

  如果這幾家人還有男丁活著,撈出來應該比一般人更好用。

  只是對付孫家這種龐然大物不能輕舉妄動,要麼不動手,要麼就一棍子把它咬死,絕不能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昭康長公主望著韓端,心裡免不了又是一陣嘆息。

  孫子年紀越大,她越是看不透,她不太清楚他想做什麼,更不清楚他已經做了多少。

  不過孫子答應過的事鮮少有做不到的,所以聽孫子把事情應下後昭康長公主就放下心來,回到府衙便直接歇下了。

  韓端沒有睡意,他到書房看了會書,披著外袍走到窗前。

  庭中不知開著什麼花,縷縷暗香隨著夜風吹來,韓端抬頭看著天邊銀鉤般的月亮,腦海里想著的卻是朝中的局勢。

  這三年,他要收攏足夠多的人才,同時也要掌握足夠多的罪證,回去後一舉扳倒孫家;如果還沒有把握,那就再到別處待三年,直到確保能踩下孫家獨掌權柄為止……

  他還年輕,他有時間,更有耐心。

  ……

  另一邊,盛景意也沒有睡。

  今晚算是她參與籌劃的第一次大型活動,她在床上翻來覆去沒睡著,聽著盛娘她們的房間沒了動靜,她便赤著腳悄無聲息地打開門走了出去,沿著走廊走到放梯子的地方,沿著自己已經用得很習慣的梯子爬上屋頂。

  才二月二,天上的月亮細細的,偶爾還會隱沒在雲里,不仔細找都找不著它到底在哪裡。

  這樣的夜晚外面本來應該黑漆漆的,不過對於秦淮河畔來說這還不算太晚,舉目望去到處都是燈火通明的花樓。

  盛景意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屋脊上吹著春天的夜風。

  不知過了多久,她身後忽地傳來人踩在瓦片上的動靜。

  盛景意一驚,警惕地站頭看去,只見一個眼熟的少年不知什麼時候跑樓上來了,還跟著她爬上屋頂。

  少年穿著緇衣,整個人仿佛融入了夜色之中,偏他皮膚又格外白皙,夜裡看著仿佛會發光似的。

  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穆大郎那個常年病痛纏身的病弱「弟弟」穆鈞。

  他平時等閒是不出房門的,沒想到今天會突然跑上樓來!

  盛景意怕吵醒盛娘她們,壓低聲音問:「你怎麼上來了?」

  穆鈞還是第一次上屋頂。

  他沒馬上回答,而是手腳並用地爬到屋脊上,從從容容地坐到盛景意身邊。

  穆鈞說道:「哥哥有事出去了,我從水裡看到你在上面,就想上來看看。」他的聲音也刻意壓低了,兩個人在屋頂上這麼喁喁低語,莫名有種天底下只有他們能聽到彼此在說什麼的感覺。穆鈞輕輕地道,「我沒有上過屋頂。」

  任誰聽了這麼個俊秀少年一臉悵然地說出這種話,都會忍不住心生憐憫,大方地說「以後你想上來就上來」,盛景意心裡卻生出更多警惕來。

  她剛才那些亂糟糟的思緒早沒了,只剩下一個想法:這人有什麼企圖?他是不是見千金樓要起來了,想利用千金樓做什麼?

  盛景意不動聲色地勸道:「你身體弱,還是不要上來的好,夜裡風涼,你要是凍著了染了風寒就糟了。」

  穆鈞轉頭與盛景意對視,從那雙烏眸里讀出了明顯的提防與戒備。

  他莫名想到上次盛景意分給他的糖,甜絲絲的,他雖不怎麼喜歡太甜的東西,卻還是吃完了。

  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人不斷地給他灌輸「你以後要如何如何」的想法。

  他們要他讀書習武,要他樣樣都強,要他記住血海深仇,要他背負起他應該背負的責任。

  沒有人問過他的想法,因為他本來就沒有別的選擇,他只能沿著這條路往前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