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章

  盛景意不想把事情往壞的方向揣測,那位韓府君看起來確實是個光明磊落的君子,要是人韓府君單純喜歡《桃花扇》想讓更多人看到它,她這麼想就有點太對不起人家。

  盛景意按下那些一下子冒出來的想法,與寇承平兩人說起接下來的安排來。

  一般知府任期是三年,既然韓府君認可了《桃花扇》,那這三年就是《桃花扇》的黃金髮展期。而且韓府君還打包票說能說服定國公,那定國公這把懸在頭頂上的刀也算是解決了。

  只要不去深思韓府君的用意,這次徐昭明兩人帶來的卻是全是好消息。盛景意眉眼彎彎,親自給徐昭明兩人添了茶,說道:「既然韓府君特意過問,不如我們把計劃再搞大些。」

  寇承平一聽,頓時來了興致:「怎麼搞大些?」不是他瞧不起自己,他從小到大就沒幹成過什麼大事,比較擅長的可能是搞大別人肚子。要不是他這麼混帳,他開書坊賺錢後也不會被人說是仰仗家裡發的財了。

  徐昭明雖痴迷音樂,卻也還是少年心性,聽說要搞大事,他也來勁了,跟寇承平一起等著盛景意往下說。

  盛景意說道:「以我們千金樓現在的人手,排折子戲已經是極限了,不如回頭辦一場選角活動,選擇嗓音、身段適合的人來演出對應的戲份。」

  盛景意會提出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因為見識過元宵燈會的熱鬧,聽說花朝節比元宵燈會要更盛大,那麼在這個時代舉辦選角活動應該不成問題。

  對盛景意來說,只要危機過去了,就可以愉快地擴大崑曲的影響了。

  只要能拉到足夠多人入行,將來不愁演不出完整的《桃花扇》,所以她們先趁著花朝節把《桃花扇》的熱度推上去,然後再利用選角活動拉一群官伎、私伎入門。

  趁著這股東風,千金樓可以趁機轉型成真正的人才培養基地,這樣既可以滿足她三個娘幫姑娘們一把的想法,又可以避免千金樓再次因為頻繁被挖角而瀕臨倒閉。

  盛景意娓娓給徐昭明兩人講起崑曲需要哪些人才。唱崑曲的分為生、旦、淨、末、丑五個總家,這五個總家底下又分出五十個細家門,每個細家門都有自己的「臉譜」。

  所謂的「臉譜」,也就是特定的身份、性別、性格以及年齡,人站在台上一開腔,觀眾就知道她是男是女、是忠是奸。

  簡單來說,就是把生活中常見人群的特徵提煉出來,通過一定相應的手法表演展現,方便觀眾辨識和代入!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讓看戲的人迅速認同劇中的人物與劇情。

  對於選角活動選出來的姑娘們,她們千金樓願意無償引她們入門,頂多只是讓她們在出師時對曾經支持她們的觀眾做一場匯演,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要是像太平書坊這樣的大金主肯砸錢當投資方,她們還可以設置高額獎金,吸引更多姑娘參與這次選角活動。

  當然,如果韓府君那邊再把這次活動定為官方活動,那就更好了,有官方背書,估計秦淮河畔所有有姓名的姑娘都願意參加!

  徐昭明和寇承平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樣的話確實搞得很大,所有人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只是他們倆樂意參與,不代表別人也樂意參與。

  寇承平看向盛景意的目光都不一樣了,這小姑娘不僅待人處事落落大方,膽子還虎得很,這是連韓府君都盯上了!

  盛景意靦腆地說道:「這只是我的一點小想法,不一定行得通,但試試也不吃虧,對吧?」韓府君一個磊落君子,就算不想摻和這種事,應當也不會和她這樣的小姑娘計較才是。

  徐昭明提出自己的疑問:「可是,你們無償教別人豈不是很吃虧?」他一個小紈絝,對生意方面一竅不通,只覺得千金樓要是這麼無償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教給別人,聽這架勢接下來也是不準備對外營業,往後靠什麼吃飯?

  寇承平白了徐昭明一眼,感覺和徐昭明當好友太虧了,一起走出去說不定會被人質疑他是不是也是個傻子。

  就盛景意參與個元宵燈會就把扇子賣得滿金陵都是的架勢,能是吃虧的人嗎?

  只要大夥想看《桃花扇》,秦淮河畔的姑娘們就得跟著學;她們要跟著學,那就必須參加選角活動才能真正入門;到時千金樓給第一批人訓練三五個月,開張讓這些被選出來的姑娘演個幾天,往外賣門票賺的錢就不說了,誰知道這雞賊的小姑娘還會趁機賣點什麼?

  即便將來滿秦淮都會演《桃花扇》,別人提起它來還是會想起千金樓這個崑曲搖籃。

  寇承平說道:「我為什麼要拿出錢來辦這個活動?」

  盛景意笑道:「你要是出錢,將來匯演可以由你指定地方。像你們這樣的人家,家裡肯定有酒樓茶館之類的,再不濟自家肯定有個園子,到時搭個台讓姑娘們過去演一場,你千挑萬選懸出來的姑娘,難道不想在親朋好友面前擺顯一下?」

  至於能靠這場匯演獲得多大的收益,是看重立刻回本還是需要藉此打出名氣,那就全憑投資商自己去運作了,總不能讓她把這部分也幹了吧?那可就不是一個價了!

  寇承平聽了,竟覺得有點心動。

  盛景意說得對,他們寇家名下也是有酒樓茶館之類的產業的,要是能讓由一干紈絝子弟選出來的姑娘過去匯演,不怕當天不爆滿。賺不賺錢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有面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