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當家聽了這話,心裡不由咯噔一跳。

  怎麼覺得更不放心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意兒:你放心!絕對不會和你撞!

  孫當家:……

  孫當家:放不了心!

  第20章

  孫當家親自走一趟,其實也不全是為了打探含玉的選曲,她也想在這日子出來走動走動。她家裡沒人了,這些年來又沒交幾個朋友,碰到年節時分,連客人們都要回家去,如意樓便顯得分外冷清。

  孫當家便尋了個藉口到千金樓走一趟。

  結果這藉口似乎沒找對,聽著盛景意笑眯眯地叫她放心,孫當家一顆心七上八下,感覺前面有個坑,她卻不知道坑離自己有多遠。

  那麼大一座如意樓,難道她們真的無緣花神嗎?無緣也就罷了,要是含玉得了今年的花神,她的老臉往哪擱?她怎麼向東家那邊交待?

  孫當家心裡想法很多,面上卻沒有表露出來,等聽到楊二娘來了一句「怎麼?你怕了?」,兩人再次進入慣常的互損模式,成功達成了新年第一吵成就。

  其他人對她倆這種相處模式早就習以為常,壓根沒人上去勸架,等吵夠了,孫當家自然會走人。

  盛景意見識這種場面的次數不多,興致勃勃的搬了張小板凳坐在旁邊,津津有味地聽她們吵。

  今年大年初一,盛娘說她又長了一歲,往後可能要出去走動,專門給她新配了個丫鬟,叫立夏。顧名思義,這小丫頭是立夏那天生的,村裡的先生去吃酒是覺得她生得巧,便建議她父母給她起名「立夏」。

  結果那一年逢上大旱,她父母覺得立夏出生的她是災星,對立夏非打即罵。等立夏能吃飯了,父母發現另一件更可怕的事:她飯量奇大!

  這對普通農戶人家來說簡直是災難,誰養得起這麼個飯桶。所以在立夏六歲那年,她父母就到處找人接手立夏,什麼契書都願意簽,反正只要甩了這麼個負累就成了。

  立夏吃得多,年紀又小,幹不了什麼事,很快被主家嫌棄,輾轉換了幾戶人家,勉強也養到了十歲。

  她那父母本來喪心病狂地想把她賣去當私伎,還是楊二娘碰上了給買了回來,教了她兩年拳腳功夫。

  立夏學了楊二娘不少本領,保護盛景意不是事,性情也很活潑,這會兒見盛景意挪了板凳來看戲,馬上去弄了一盤烘得香噴噴的南瓜子給盛景意旁聽楊二娘兩人吵架用。

  楊二娘和孫當家吵得有點累了,瞥見盛景意興致盎然地坐在那嗑南瓜子,頓時又好氣又好笑。

  她拿修長的手指輕輕戳了戳盛景意額頭,笑罵道:「你個小沒良心的,不給我幫腔就算了,還嗑起瓜子來了,你當我們是在給你演雜戲?」

  盛景意說道:「二娘你們要是上台演戲,一定好看極了!」

  楊二娘啐了一聲,說道:「我們這把年紀了,還上台不是招人笑話嗎?」

  「二娘你們明明還年輕得很!」盛景意說道,「我聽說那些個書生去考進士,考到七老八十還在考;朝廷那些個當官的,當到七老八十還在當,我二娘怎麼就老啦?二三十歲,連一輩子的一半都沒過完呢!就許他們讀書讀到老,不許我們演戲演到老嗎?」

  楊二娘被盛景意這番話說得一愣一愣,不知這小傢伙拿來這麼多歪理。

  偏偏聽她這麼一說,她覺得還真的挺有道理,她這二三十歲的,不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嗎?可不能因為那些臭男人偏愛年輕的,便覺得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楊二娘教育道:「你小小年紀的,別連朝廷命官都敢埋汰。」哪怕她也不喜歡那些愛擺官架子的官老爺,可基本的敬畏之心還是要有的,太過肆無忌憚很容易招來禍事。

  盛景意乖乖巧巧地點頭。

  孫當家見楊二娘不和她吵了,反而和盛景意其樂融融地聊了起來,覺得沒趣,沒再多留,逕自回如意樓去了。

  她心裡惦記著盛景意說的那句「和外面的不一樣」,感覺不太踏實,又把那對雙生姐妹花叫來敲打了一頓,讓她們別被眼前的繁花似錦迷暈了眼,要是今年輸給手下敗將,那些搖擺不定的公子哥兒以後肯定不會再支持她們了!

  雙生姐妹花跳槽後一直順風順水,聽孫當家這麼訓話,心裡很不以為然。

  上回含玉和她們打了個平手,她們私底下討論過,都覺得那是因為韓府君曾給含玉開口圓場。

  韓府君可是那次賞雪宴的東道主,又是金陵城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到場的人誰會不給他面子?

  論姿容、論嗓音,含玉是決計比不過她們的!

  至於琴藝,元宵燈會和花神夜遊會那種熱鬧喧譁的地方,誰會靜下心來聽琴?要是那些看客有心情聽琴,去年含玉也不會輸給她們!

  雙生姐妹花悄悄對視一眼,在彼此眼裡看到了相同的想法:孫當家真是越來越過分了,動不動就找由頭教訓她們。

  如意樓這番對話,盛景意她們自是不會知曉的。

  過了年,盛景意需要的道具漸漸湊齊了,她早前通過林老闆叫人定做了一批白面扇子,趁著過年和三個娘一起窩在家中畫扇子。

  在《桃花扇》之中,扇子是個重要道具,當初在學術界還曾經考證過《桃花扇》里的扇子是團扇還是摺扇。

  《桃花扇》的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當初文人士子大多用的是摺扇,所以很多人認為是當年用的道具應該是摺扇;也有人認為文中寫的是「宮扇」,宮扇在從前指的一般是團扇,畢竟摺扇隨用隨開,李香君以頭撞柱、血染扇面時不可能特地把扇子打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