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陵有行宮以及成套的官衙,甚至還有獨屬於金陵的國子學和駐軍,可以說相當於一個獨立於小朝廷。在這樣的地方當一把手,喊一聲「小相公」也不為過!

  他才二十二歲!

  這樣的人不管在哪裡都是眾人討論的焦點,盛景意雖不怎麼外出,卻也從老張和小丫鬟們口裡聽說了這位知府。

  要不是秦淮河畔沒傳唱什麼「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或者「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盛景意會以為這位厲害人物可能是自己的「老鄉」,可惜從這人的身世和升遷軌跡來看,人家很可能就是個天才。

  天才不一定有大出息,但天才加上顯赫家世,必然會步步高升。

  盛景意心裡倒沒什麼不平之處,她很慶幸老天給她活過來的機會,也很感激老天給她那麼好的天賦,她所求的不多,能好好地護住重要的人、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到想幫的人就心滿意足了。

  盛景意本來只當聽個八卦,沒想到第二天含玉便收到府衙傳來的花帖,邀她出席賞雪宴助興。

  這種文人雅士聚會,大多會下帖請自己欣賞或喜愛的伎人出場,報酬不低,還是刷名聲的好場合。而且這可是府君相邀,別說那位府君年輕有為、相貌出眾,便是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兒,這一趟也得去啊!

  含玉如今已經轉到千金樓,她收到這麼重要的花帖,代表著久未開張的千金樓終於有機會重新出現在眾人面前了!

  楊二娘等人是見慣了風雨的,聽到這消息也沒太激動,樓里的小丫鬟就興奮多了,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地暢想起開在行宮的賞雪宴是什麼樣的,會不會去很多青年才俊。府君這麼年輕,他宴請的朋友應該也很年輕吧?

  盛景意本來興致盎然地聽小姑娘們聚在一起討論賞雪宴之事,她娘卻喊她上樓商量事情。

  盛景意回到三樓,卻見含玉也在,正噙著笑看向她。

  盛娘拉她坐下,溫聲說道:「你沒怎麼出過門,也該出門見識見識了。這次賞雪宴你含玉姐姐打算帶上你,」盛娘輕輕拍了拍盛景意的手背,「你到了以後不要亂跑,記得寸步不離地跟著你含玉姐姐。」

  以前盛景意是個痴兒,盛娘便想著只要她好好地長大就好;如今盛景意好了,她自然要為盛景意將來做打算。

  盛景意要擺脫如今的身份,要麼是盛家平反,要麼是找個好人家嫁了。

  平反是不可能的了,畢竟都過去那麼多年了,朝中諸人興許連她父親是誰都忘了,誰會大費周章去從犄角旮旯扒拉出那麼件陳年舊案給她們家平反。

  所以盛娘心裡期望盛景意能遇到個不介意她出身的良人,再不濟,盛景意也要在秦淮河畔站穩腳跟,不至於在她們撒手人寰後無所依傍!

  要做到這一點,眼界很重要。

  短視之人無論在什麼行當都走不遠。

  對於出去見識一下大場面這種好事兒,盛景意還是很樂意的。她一口答應下來,接著便興沖沖地拉著盛娘和含玉去挑衣服,問她們出席這種宴會在穿著上有什麼忌諱,免得不小心踩了線。

  楊二娘她們聽到動靜,也齊齊來給盛景意出謀劃策,幾個人合力給盛景意選了一套新行頭。

  小姑娘年紀小小的,穿衣打扮其實不用太講究,而且她不是受邀的主角,太過隆重會顯得喧賓奪主,所以她的衣裳和披風都比較素淨,妝容自然也不必太艷麗。不過她年紀小,發間綴兩隻小玉兔,瞧著便顯得嬌俏可愛,比滿頭珠翠要強。

  盛景意對著銅鏡照來照去,也覺滿意得很,給盛娘她們轉了個圈展示全身效果,極大地滿足了她們打扮女兒的樂趣。

  翌日冬雪初霽,冬陽又從雲端冒頭,盛景意裹得嚴嚴實實乘轎子出門,聽著轎子咿咿呀呀地晃到行宮之外。她甫一下轎,便見斜刺里跑出個人影來,竟是許久沒見的徐昭明。

  盛景意抱著手裡暖爐,立在雪中的小轎前微微地翹起唇角,喊道:「徐公子。」

  徐昭明本就是饞盛景意的聲音和含玉的琴藝了,特地蹲在行宮外守著。他在兩個轎子之中搖擺了一會,想著琴不能馬上聽到,嗓兒卻是一打招呼就能聽見的,所以才先跑到盛景意面前。

  金陵下了兩天兩夜的雪,地上、樹上皆是一片素白,盛景意也裹著素色披風,本不會太顯眼,可她站在那裡彎起唇朝他一笑,徐昭明不由得有些恍惚,頭一次注意到她除了聲音好聽之外還長得這麼好看!

  徐昭明是在國公府里長大的,平日裡見到的大多是千嬌百寵養大的官家小姐,斷沒有哪個丑得有礙觀瞻,大多都嬌美可愛,是以他不甚在意別人的容貌。他很快回過神來,又聊回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盛姑娘,那些唱詞你可有看過?」

  盛景意說道:「看過好幾本了,只是唱得很一般,還得多學學。這次含玉姐姐帶我出來見見世面,我正好看看別人是怎麼唱的。」

  徐昭明就喜歡這種認真好學的人,他說道:「那你好好聽,別浪費了你的好嗓子。」

  盛景意乖乖點頭,與徐昭明一同跟上前頭正等著自己的含玉。

  徐昭明歡歡喜喜地與含玉打了招呼,問她有沒有學他送的新曲子,兩人飛快就新曲子之事交流完後徐昭明才戀戀不捨地與她們話別,免得一會他祖父見了又要揍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