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破敗的屋子裡,磚地上都長了極厚的青苔,灰黑的牆壁上,水漬斑斑,一股潮濕發霉的味道從門內撲鼻而來,只有在後牆裝了鐵柵欄的小窗外,透進一絲還算明亮的月光,讓這裡顯得不那麼陰森可怖。
“哈哈哈哈……”他回過身來已是滿臉狂喜:“沒想到他肯讓你來!讓你來看著我死!好!好!哈哈……凌兒,你瞧見這月亮了?沒錯,那時就是我聽到琴聲的!不想我還能在月光下見到你,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人如畫,哈哈……”
他的大笑聲早驚得外面所有侍衛擠進院子,全部虎視眈眈的盯著他,若不是因為我的安靜,他們恐怕早已一擁而上。
大約情緒的波動太突然,胤禟突然像喝醉了酒,有些癲狂:
“我沒有兄弟,我叫塞思黑!塞思黑是什麼你知道麼?我跟他是一個爹生的!我是塞思黑,咱們那位聖祖爺是什麼?他是什麼?都是些什麼東西?!哈哈哈哈……”
“塞住他的嘴!把他綁起來!快呀!”
聽到這等“大逆”的話,李紱和李衛又驚又氣,急急呼喝制止,額上都冒出青筋。
“等等!”我示意侍衛們先退後,冷冷的向胤禟說:
“我知道塞思黑是什麼意思。我問過十三爺。他說,滿語裡,說阿其那塞思黑,就是‘豬狗不如的畜生’。這話,你可有半點耳熟?”
胤禟突然異常的安靜下來,他低著頭。
“皚如山上雪,皎似雲中月……嗯?”
但這次,雖然我並不咄咄逼人,他卻是乞求的那一個:
“……你是來問罪的?你還恨我?”
“不。”我聽見自己的聲音清晰無比:
“我都想不起來,自己什麼時候恨過你。我和他們不同,長久的恨一個人,比愛一個人還要累,仇恨太折磨人了,就算最終報了仇,又怎樣?發生過的一切都不能再挽回。我只是憐憫你。”
……
胤禟慢慢站直了身子,從黑暗的屋子裡走出來,他仍然是一身玄色府綢長衫,在月光下,滿地的燈籠中,微微眯起眼睛與我對視,有一絲疑惑、一絲欣喜、一絲渴望、一點做夢般的迷惘,還有一些永遠變不了的陰鷙和高傲。那個真正的“九王爺”、愛新覺羅胤禟,又出現了。
“動手吧,倒也乾脆。”
胤禟嘴角揚起一個習慣性的輕蔑和嘲笑,背著手,隔了幾步距離,那樣的望著我:仿佛其他人就像腳底下的泥,雖然存在,卻入不了他的眼:
“凌兒,我死了,既不能入皇陵,也不要讓他們把我埋進土裡——我做鬼也不會甘心的。一把火將我化成灰燼,就在你手裡,隨風散了罷!”
“狂悖!”李紱好象很受驚嚇,突然在一旁喝道,並向我躬身道:“主子!不能再讓塞思黑這麼說話了,這……這……”
他抹了把汗。
“在這裡,他說什麼話,還有誰會聽見,誰會知道呢?……你們且退到院外就是了,,不必為聽了什麼不該聽的話而擔責——皇上既然下了這個旨意,我自然會和皇上去回明一切。”
他們仿佛遲疑了一會兒,我回頭看時,他們剛剛交換了眼色,慢慢後退,而並不受他們統轄的粘竿處侍衛,也紛紛將燈籠火把留在院中,悄悄退出。
這一看,卻不經意掃過粘竿處侍衛的隊伍里一個分外熟悉的身影,他穿著粘竿處侍衛的尋常服色,但在回頭觀望的一瞬,我認出了他。這樣的任務,他親自執行也是應該的,我有點擔心李衛,但李衛看樣子並沒有注意到那些侍衛,一心都緊張在我這裡。
“不急著動手?也好,這湖上的月色是極妙的,不要叫我玷污了,沒想到隨便揀處地方也有這等景致……夏天到啦,轉眼又是一秋,京城的碧雲天、黃葉地,我住了三十幾年也沒看膩。還有青海,蠻荒之地,卻有碧草黃沙,天地悠悠,一洗心中塵埃。坐在青海湖畔吹笛,罕有的漂亮水鳥就圍在人身邊靜靜的聽……嘖嘖,真想化成那裡的一塊頑石,再不用轉身回顧世間無限煩惱。”
“若不是江山如此秀美多姿,怎會值得你們傾盡畢生所有,為之一爭?不知民生疾苦,你還能有別的什麼煩惱?”
他突然嚴肅起來:
“凌兒,他是如何爭得這天下的,你真的清楚麼?伴君如伴虎,更何況他是如此精悍的人。你有些年沒在他身邊,而天下沒有誰比我和八哥看得更清楚——老四的陰毒狠辣,數遍青史,少有人及。”
陰毒狠辣,數遍青史,少有人及?我失笑:
“你們視彼此為敵,自然看到的是這樣一個胤禛。因為他的愛、恨都太激烈偏執,‘愛而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如此而已。”
胤禟的臉垮下來:“‘愛而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他對我如此仁慈,竟只改個難聽的名兒,圈在這裡,還有你來看我,就算千刀萬剮我也知足了。哼……”他突然冷笑:“八哥現在何處?是死是活?他還能想出什麼好方兒折辱八哥?八哥是君子蘭一樣的人物,老四向來最嫉他這一點——傳燈錄里正好有個拿君子蘭餵豬的古記兒,老四正是這樣的人。”
讓我來看他,只是為了我,當然並非為他,向他說明這些細節毫無意義,我也冷笑:“你倒是兄弟友愛,這麼為兄弟不值,當年卻下得手去刺殺胤祥?”
他愣了一下,伸手拍拍額頭:“……真是好久的事兒了,虧你還記得。那丫鬟,我把她放在府里養大,替她供養她的老爹,她居然還臨陣倒戈,害我們功虧一簣……”
“只要是在他身邊,認識了他的人,誰會對他下得去手?只有你們這群親兄弟——”我止住了,不想再說下去。
“連老十三,你都這麼護著……”他嘆息,“老十三是好人,咱們誰不是?諾大一個紫禁城,你能找出一個乾淨人兒,一塊兒乾淨地兒?——你喜歡住在圓明園,難道不為這?就是在那時候,老四、老十三,誰手上沒有幾條人命?更別說到如今了。”
這是真話,也是我沒有再說下去的原因。我不是來和他辯論什麼的,而這個是非,大得後世幾百年尚且辯不清,何況我們這些局內人?
見我不說話,胤禟繼續說道:
“還有老十四。連太后都逼得歸西了,又把老十四和我們歸成同黨,不知道他這個守陵人,還有幾天的皇陵可守?呵呵,老十四可惜了……”
他搖搖頭,饒有興致:“他敗在沒有想法子早些回京……不過他也不錯,在青海那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有你相伴三年,能親手照顧你的傷。只可惜,一聽說皇位旁落,就那樣趕著你急馳回京,一點兒也不知道憐香惜玉。”
他撣撣在月光、燈光中胡亂撲騰到身上的飛蛾小蟲,低頭看我:
“哈哈哈哈……”他回過身來已是滿臉狂喜:“沒想到他肯讓你來!讓你來看著我死!好!好!哈哈……凌兒,你瞧見這月亮了?沒錯,那時就是我聽到琴聲的!不想我還能在月光下見到你,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人如畫,哈哈……”
他的大笑聲早驚得外面所有侍衛擠進院子,全部虎視眈眈的盯著他,若不是因為我的安靜,他們恐怕早已一擁而上。
大約情緒的波動太突然,胤禟突然像喝醉了酒,有些癲狂:
“我沒有兄弟,我叫塞思黑!塞思黑是什麼你知道麼?我跟他是一個爹生的!我是塞思黑,咱們那位聖祖爺是什麼?他是什麼?都是些什麼東西?!哈哈哈哈……”
“塞住他的嘴!把他綁起來!快呀!”
聽到這等“大逆”的話,李紱和李衛又驚又氣,急急呼喝制止,額上都冒出青筋。
“等等!”我示意侍衛們先退後,冷冷的向胤禟說:
“我知道塞思黑是什麼意思。我問過十三爺。他說,滿語裡,說阿其那塞思黑,就是‘豬狗不如的畜生’。這話,你可有半點耳熟?”
胤禟突然異常的安靜下來,他低著頭。
“皚如山上雪,皎似雲中月……嗯?”
但這次,雖然我並不咄咄逼人,他卻是乞求的那一個:
“……你是來問罪的?你還恨我?”
“不。”我聽見自己的聲音清晰無比:
“我都想不起來,自己什麼時候恨過你。我和他們不同,長久的恨一個人,比愛一個人還要累,仇恨太折磨人了,就算最終報了仇,又怎樣?發生過的一切都不能再挽回。我只是憐憫你。”
……
胤禟慢慢站直了身子,從黑暗的屋子裡走出來,他仍然是一身玄色府綢長衫,在月光下,滿地的燈籠中,微微眯起眼睛與我對視,有一絲疑惑、一絲欣喜、一絲渴望、一點做夢般的迷惘,還有一些永遠變不了的陰鷙和高傲。那個真正的“九王爺”、愛新覺羅胤禟,又出現了。
“動手吧,倒也乾脆。”
胤禟嘴角揚起一個習慣性的輕蔑和嘲笑,背著手,隔了幾步距離,那樣的望著我:仿佛其他人就像腳底下的泥,雖然存在,卻入不了他的眼:
“凌兒,我死了,既不能入皇陵,也不要讓他們把我埋進土裡——我做鬼也不會甘心的。一把火將我化成灰燼,就在你手裡,隨風散了罷!”
“狂悖!”李紱好象很受驚嚇,突然在一旁喝道,並向我躬身道:“主子!不能再讓塞思黑這麼說話了,這……這……”
他抹了把汗。
“在這裡,他說什麼話,還有誰會聽見,誰會知道呢?……你們且退到院外就是了,,不必為聽了什麼不該聽的話而擔責——皇上既然下了這個旨意,我自然會和皇上去回明一切。”
他們仿佛遲疑了一會兒,我回頭看時,他們剛剛交換了眼色,慢慢後退,而並不受他們統轄的粘竿處侍衛,也紛紛將燈籠火把留在院中,悄悄退出。
這一看,卻不經意掃過粘竿處侍衛的隊伍里一個分外熟悉的身影,他穿著粘竿處侍衛的尋常服色,但在回頭觀望的一瞬,我認出了他。這樣的任務,他親自執行也是應該的,我有點擔心李衛,但李衛看樣子並沒有注意到那些侍衛,一心都緊張在我這裡。
“不急著動手?也好,這湖上的月色是極妙的,不要叫我玷污了,沒想到隨便揀處地方也有這等景致……夏天到啦,轉眼又是一秋,京城的碧雲天、黃葉地,我住了三十幾年也沒看膩。還有青海,蠻荒之地,卻有碧草黃沙,天地悠悠,一洗心中塵埃。坐在青海湖畔吹笛,罕有的漂亮水鳥就圍在人身邊靜靜的聽……嘖嘖,真想化成那裡的一塊頑石,再不用轉身回顧世間無限煩惱。”
“若不是江山如此秀美多姿,怎會值得你們傾盡畢生所有,為之一爭?不知民生疾苦,你還能有別的什麼煩惱?”
他突然嚴肅起來:
“凌兒,他是如何爭得這天下的,你真的清楚麼?伴君如伴虎,更何況他是如此精悍的人。你有些年沒在他身邊,而天下沒有誰比我和八哥看得更清楚——老四的陰毒狠辣,數遍青史,少有人及。”
陰毒狠辣,數遍青史,少有人及?我失笑:
“你們視彼此為敵,自然看到的是這樣一個胤禛。因為他的愛、恨都太激烈偏執,‘愛而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如此而已。”
胤禟的臉垮下來:“‘愛而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他對我如此仁慈,竟只改個難聽的名兒,圈在這裡,還有你來看我,就算千刀萬剮我也知足了。哼……”他突然冷笑:“八哥現在何處?是死是活?他還能想出什麼好方兒折辱八哥?八哥是君子蘭一樣的人物,老四向來最嫉他這一點——傳燈錄里正好有個拿君子蘭餵豬的古記兒,老四正是這樣的人。”
讓我來看他,只是為了我,當然並非為他,向他說明這些細節毫無意義,我也冷笑:“你倒是兄弟友愛,這麼為兄弟不值,當年卻下得手去刺殺胤祥?”
他愣了一下,伸手拍拍額頭:“……真是好久的事兒了,虧你還記得。那丫鬟,我把她放在府里養大,替她供養她的老爹,她居然還臨陣倒戈,害我們功虧一簣……”
“只要是在他身邊,認識了他的人,誰會對他下得去手?只有你們這群親兄弟——”我止住了,不想再說下去。
“連老十三,你都這麼護著……”他嘆息,“老十三是好人,咱們誰不是?諾大一個紫禁城,你能找出一個乾淨人兒,一塊兒乾淨地兒?——你喜歡住在圓明園,難道不為這?就是在那時候,老四、老十三,誰手上沒有幾條人命?更別說到如今了。”
這是真話,也是我沒有再說下去的原因。我不是來和他辯論什麼的,而這個是非,大得後世幾百年尚且辯不清,何況我們這些局內人?
見我不說話,胤禟繼續說道:
“還有老十四。連太后都逼得歸西了,又把老十四和我們歸成同黨,不知道他這個守陵人,還有幾天的皇陵可守?呵呵,老十四可惜了……”
他搖搖頭,饒有興致:“他敗在沒有想法子早些回京……不過他也不錯,在青海那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有你相伴三年,能親手照顧你的傷。只可惜,一聽說皇位旁落,就那樣趕著你急馳回京,一點兒也不知道憐香惜玉。”
他撣撣在月光、燈光中胡亂撲騰到身上的飛蛾小蟲,低頭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