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爹,我知道我媽的脾氣,我有辦法對付她。“ 他說,嘴角上勾,拉出一個笑容。
“對付?呵…!“皇帝勉強一笑,也勾上嘴角,形成一個與艾燁相像的笑容,儘管眼角的黑痣有些下墜,為他的笑容添上了幾許憂傷。
長廊下,伴著晨光和繽紛的樹,他一步步地走,艾燁在他身旁,他不看他,目光注視前方,眼裡有和藹的,疼愛的,無助的,感激的光。
艾燁擁了一下他的肩,他的父親,阿瑪,爸爸,爹,寬厚的肩膀。
同樣頎長的人,一人步伐穩健,一人腳步輕快,但是兩人的步態是一致的,手擺放的節奏也是一樣的。
”爹,我媽有什麼好?我看她長得一般,身材更乏善可陳。“ 艾燁說著,回頭看一眼,後面遠遠跟著的那位尼姑長得不錯,二十二三歲的樣子,膚白貌美,發育得比較完全。
皇帝微微一笑,不答話,只往前走,快到佛堂的時候,步伐慢下來。
他的步伐慢了,艾燁的心跳卻快了,看到佛堂那半開的木門,香菸繚繞從門裡飄出來,他強烈地感覺到了母親的存在,十二年了,當年她為了還他一個完整的母親再次涉險,時至今日卻遍體鱗傷地在庵堂存生。
百感交集原來是這樣地,所有的感覺,興奮、快樂、悲傷、思念一股腦地湧上來,他跑起來,要衝進佛堂去。
“慢!“皇帝拉住他的手:“你這樣進去,她一下子太激動,恐怕受不了。”
被拽著的手在抖,艾燁的嬉皮笑臉和沒有正經原是客服焦慮的偽裝,現在他全身都在抖,眼眶裡充盈了淚,真真切切的淚。
“媽….“
”你要鎮定!這不容易,但是你一定要鎮定。“皇帝的聲音異常沉靜:”她現在很脆弱,玻璃似的,一碰就碎。你如果不夠鎮定,就緩一緩,鎮定下來再進去。你首要的任務是穩住她,你不能和她一樣亂!“
“媽…媽媽…!“他嘶啞著低呼,像渴望母親懷抱的三歲孩子。
“艾燁!艾燁!”皇帝用手勢屏退所有人,把住他的雙臂,對這個不能自抑的兒子低聲道:“你是男子漢大丈夫,胸中要有丘壑,藏情於懷,才能臨機不亂。你要知道,你母親能不能走出這個困局,都在你身上,你一定要穩住。“
“我知道,您說得對,我要穩住。”康熙又是命令,又是教誨,連帶著安撫,艾燁終於情緒漸漸穩定下來。
“我先進去,提到你,你再進門。”皇帝說:“先做個鋪墊,好有個緩衝。”
艾燁頻頻點頭,他很小就凡事自己做主,別人的話是不聽的,這會兒,卻言聽計從。
哪怕是晴天朗日,佛堂里始終是昏暗的,因為皇帝來,其他尼姑都撤了,一人高的玉觀音像下只有她一人參佛,紅蠟燭的燭光搖曳,瘦弱的她團坐著,影子晃動,一腳踏上去就似要被踩成兩爿一般。
艾燁在佛堂門外站著,聽得皇帝輕嗽一聲,打破了沉寂。
“我就不拜佛了,心中無佛,拜了也無用。“
過了很久,沒得到反應,站在門口的皇帝回頭跟艾燁使了個眼色,稍安勿躁的意思,然後邁步走了進去。
到了她近跟前,見她閉眼合掌,嘴裡振振有詞,便只是站著,非常耐心的等待。
艾燁聆耳聽著門內的動靜,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終於她念完了這串佛,站起來,目不斜視地,去拿香案上的香。
“有日子沒見你了,你還是這麼消瘦。駱正安配的補藥吃著嗎?“
她拿了香,走到佛台前的紅燭前,點上,拈在手裡跪了三跪,插在佛龕里,又接連著下跪。
”他們說各色蛋糕送過來,你只用一點點,這些都是你愛吃的,怎麼了?胃口不好?“
她站起來,走到佛台前,拿起筆,蘸上墨,在黃色的本子上寫些什麼,一個字不說。
”不打緊,秋天了,胃口不好是正常的。換季之時,人也跟那些樹葉似的,有個更替。“他緩緩踱著步,不緊不慢地說:”我最近也是,用膳用得不香,駱正安說我瘦了,李德全小顧他們急得猴急火燎,我倒沒覺得什麼。“
她寫字的速度放緩了,有一度停下來,不一會兒,又開始寫起來。
“膳食倒罷了,睡覺是個問題。最近夢多,睡不沉,老醒。睡眠不好,白天就精神不濟,有幾次上朝都有些恍惚,洛英,我大概真的老了,四十八了。“
她寫好了,放下筆,背對他站著,猶豫著,好一會兒,轉過身來,看了他一眼,遇著他凝望著她的眼神,便低下了頭。
好兆頭!今天她心情好,他得到了鼓勵,說:“老夢到你,在那些老地方,恬池,清溪書屋,南苑,西北,…“ 見她要走,忙說:“還夢到孩子,艾燁,有四五歲的,也有十二三歲的,就是你夾在詩經里畫像的樣子。”
她收住腳步,扶著門把,為了不讓她看到,艾燁往旁邊退了退。
”老來思兒。我雖然子孫眾多,但真正動情的女人,只有你。你生的,便最珍貴。艾燁這個孩子,我心裡時常掛念,只可惜沒有機會疼他。“
說得門外的艾燁心痛,洛英自也不好受,張了張嘴,終於沒有說出話來。
“對付?呵…!“皇帝勉強一笑,也勾上嘴角,形成一個與艾燁相像的笑容,儘管眼角的黑痣有些下墜,為他的笑容添上了幾許憂傷。
長廊下,伴著晨光和繽紛的樹,他一步步地走,艾燁在他身旁,他不看他,目光注視前方,眼裡有和藹的,疼愛的,無助的,感激的光。
艾燁擁了一下他的肩,他的父親,阿瑪,爸爸,爹,寬厚的肩膀。
同樣頎長的人,一人步伐穩健,一人腳步輕快,但是兩人的步態是一致的,手擺放的節奏也是一樣的。
”爹,我媽有什麼好?我看她長得一般,身材更乏善可陳。“ 艾燁說著,回頭看一眼,後面遠遠跟著的那位尼姑長得不錯,二十二三歲的樣子,膚白貌美,發育得比較完全。
皇帝微微一笑,不答話,只往前走,快到佛堂的時候,步伐慢下來。
他的步伐慢了,艾燁的心跳卻快了,看到佛堂那半開的木門,香菸繚繞從門裡飄出來,他強烈地感覺到了母親的存在,十二年了,當年她為了還他一個完整的母親再次涉險,時至今日卻遍體鱗傷地在庵堂存生。
百感交集原來是這樣地,所有的感覺,興奮、快樂、悲傷、思念一股腦地湧上來,他跑起來,要衝進佛堂去。
“慢!“皇帝拉住他的手:“你這樣進去,她一下子太激動,恐怕受不了。”
被拽著的手在抖,艾燁的嬉皮笑臉和沒有正經原是客服焦慮的偽裝,現在他全身都在抖,眼眶裡充盈了淚,真真切切的淚。
“媽….“
”你要鎮定!這不容易,但是你一定要鎮定。“皇帝的聲音異常沉靜:”她現在很脆弱,玻璃似的,一碰就碎。你如果不夠鎮定,就緩一緩,鎮定下來再進去。你首要的任務是穩住她,你不能和她一樣亂!“
“媽…媽媽…!“他嘶啞著低呼,像渴望母親懷抱的三歲孩子。
“艾燁!艾燁!”皇帝用手勢屏退所有人,把住他的雙臂,對這個不能自抑的兒子低聲道:“你是男子漢大丈夫,胸中要有丘壑,藏情於懷,才能臨機不亂。你要知道,你母親能不能走出這個困局,都在你身上,你一定要穩住。“
“我知道,您說得對,我要穩住。”康熙又是命令,又是教誨,連帶著安撫,艾燁終於情緒漸漸穩定下來。
“我先進去,提到你,你再進門。”皇帝說:“先做個鋪墊,好有個緩衝。”
艾燁頻頻點頭,他很小就凡事自己做主,別人的話是不聽的,這會兒,卻言聽計從。
哪怕是晴天朗日,佛堂里始終是昏暗的,因為皇帝來,其他尼姑都撤了,一人高的玉觀音像下只有她一人參佛,紅蠟燭的燭光搖曳,瘦弱的她團坐著,影子晃動,一腳踏上去就似要被踩成兩爿一般。
艾燁在佛堂門外站著,聽得皇帝輕嗽一聲,打破了沉寂。
“我就不拜佛了,心中無佛,拜了也無用。“
過了很久,沒得到反應,站在門口的皇帝回頭跟艾燁使了個眼色,稍安勿躁的意思,然後邁步走了進去。
到了她近跟前,見她閉眼合掌,嘴裡振振有詞,便只是站著,非常耐心的等待。
艾燁聆耳聽著門內的動靜,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終於她念完了這串佛,站起來,目不斜視地,去拿香案上的香。
“有日子沒見你了,你還是這麼消瘦。駱正安配的補藥吃著嗎?“
她拿了香,走到佛台前的紅燭前,點上,拈在手裡跪了三跪,插在佛龕里,又接連著下跪。
”他們說各色蛋糕送過來,你只用一點點,這些都是你愛吃的,怎麼了?胃口不好?“
她站起來,走到佛台前,拿起筆,蘸上墨,在黃色的本子上寫些什麼,一個字不說。
”不打緊,秋天了,胃口不好是正常的。換季之時,人也跟那些樹葉似的,有個更替。“他緩緩踱著步,不緊不慢地說:”我最近也是,用膳用得不香,駱正安說我瘦了,李德全小顧他們急得猴急火燎,我倒沒覺得什麼。“
她寫字的速度放緩了,有一度停下來,不一會兒,又開始寫起來。
“膳食倒罷了,睡覺是個問題。最近夢多,睡不沉,老醒。睡眠不好,白天就精神不濟,有幾次上朝都有些恍惚,洛英,我大概真的老了,四十八了。“
她寫好了,放下筆,背對他站著,猶豫著,好一會兒,轉過身來,看了他一眼,遇著他凝望著她的眼神,便低下了頭。
好兆頭!今天她心情好,他得到了鼓勵,說:“老夢到你,在那些老地方,恬池,清溪書屋,南苑,西北,…“ 見她要走,忙說:“還夢到孩子,艾燁,有四五歲的,也有十二三歲的,就是你夾在詩經里畫像的樣子。”
她收住腳步,扶著門把,為了不讓她看到,艾燁往旁邊退了退。
”老來思兒。我雖然子孫眾多,但真正動情的女人,只有你。你生的,便最珍貴。艾燁這個孩子,我心裡時常掛念,只可惜沒有機會疼他。“
說得門外的艾燁心痛,洛英自也不好受,張了張嘴,終於沒有說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