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韓可孤怔怔地望著這個本來熟悉無比,如今卻突然陌生了的人兒。往日如雲煙湧進心頭,記憶的潮水在這一瞬間蜂擁而至。佛說芥子須彌,剎那永恆,就這一息的光陰,韓可孤心中的火便劇烈的燒起來,而且愈燃愈旺,一發不可收拾,無情的灼燒起他的靈魂和血肉。
韓可孤忍住心中的痛,忍住欲奪眼將出的淚水,把嘴巴貼到已死的蕭狗子耳邊,大聲道:“驢兒,你死得好!死得其所!且在奈何橋稍候,我隨後便去!”
韓可孤看著蕭驢子的身體逐漸僵硬,未凅的血液緩慢洇滲著回歸大地,大地卻無語。它見慣了生死別離,可以無情,但韓可孤有血有肉有思想,所以不能。
韓可孤立起身,正冠撣衣,屈下雙膝向著蕭狗子的屍身跪下去,恭恭敬敬拜了三拜。
死有很多種,求仁得仁的死法是得其所,如何不令人肅然?蕭驢子誠如所想,死得壯烈,死得忠義,死得令人敬仰——
所以,他受得起任何人拜以任何大禮,因為他值得參拜,必須該拜。
☆、第一百七十七節
風勢慢慢舒緩了一些,但陰雲卻不散去,開始有零星的雨點兒落下來,只一眨眼的功夫就大起了來,像傾盆的水從天上倒下來,稀里嘩啦的拍打到平地山坡,根本不容滲透就紛紛尋著決口往低矮處四散涌去。
剛才在這片小小戰場上所產生的屍體,除了蕭驢子在韓可孤強硬的堅持下,被金兵草草挖了個坑掩埋掉以外,其他人按照女真族的傳統習俗,視“橫”死者入土不祥,乃為火葬,皆都就地焚化,把骨灰漫撒了。那一片片己經乾涸板結的紫褐色血液經過這一頓大雨稀釋,開始時還有朵朵殷紅的水光泛起,但也只如曇花一現,就隨著水流遠去,漸漸消失殆盡,不再留下一絲痕跡。
活著的人都走了,這一片區域又恢復了它往昔的寧靜。從細雨纏綿到暴雨淋漓,從黑夜清冷到日色瑩然,這裡已不再留有一絲痕跡能證明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死了的人已經死了,活著的人依舊還要過活,戰火仍在漫延,雲內城仍然存在。沒人能改變己經發生過的事實,就像沒人能改變歷史的進程一樣。就算有人偶爾會想起來一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的磨滅,最後終將消失與淡忘。就好像曾經的那片殷紅血跡,本來濃厚黏稠得難以化開,但這會兒卻連幾灘淺淺的印痕都消失得無影無跡。也許以後還會有如蕭驢子一般武功身手的人出現在這個地方,甚至名字可能也喚做蕭驢子,可是他絕不會是剛剛才死去的這一個,畢竟世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英雄更加無法複製。但英雄又如何,長江後浪推前浪,世間代有英雄出,活著的英雄談論得久了都會讓人膩煩,更何況死了的英雄。這無關世風日下,無關世人不懂得感恩,只因為世間眾人皆苦,每日裡要為了能夠活著,能夠怎樣活著而奔波勞碌。英雄,終究只是一個在大多數人眼裡,很虛幻,很漂渺,很遙不可及的稱謂,人人可以尊敬,人人可以羨慕,卻當不得飯吃,抵不了衣穿——
古望率領本部精銳一路急行,趕到距離雲內城還有四十餘里路程的時候,頭前打探消息的探馬回來報告,說雲內城己經失陷,韓大人不幸被金兵俘獲。
西風嗚咽,恍如旋針,古望覺得忽而滾燙忽而冰冷,腦袋裡恍恍惚惚不能坐穩馬鞍,狂風席捲而起的土屑沙粒,宛如一道道掛滿棘刺的鞭子,發著尖利得使人無比揪心的嘯聲,狠狠地抽打在他的身體上,讓他疼痛不能自抑。最可怕的是,這種攻擊不僅作用在身體上,更直接的奏效在靈魂上,古望覺得自己被撕裂成了無數碎片。只一瞬間,便讓他的雙眼攀上了濃重的血絲,身體顫抖起來,眼中爆發出一抹如訴如怒的哀怨光芒。
他感覺自己的心在往下沉,幾乎沉到地底。眼前無由的出現一幅韓可孤被金兵亂刃分屍的殘忍畫面。他喉頭哽咽,卻無法哭出聲音。對於韓可孤,古望從心眼裡欽佩和尊敬。他實在不能想像,在這麼一付羸老文弱的軀殼裡,如何就生長著那樣一顆堅強而偉大的心?他悽然地在腦子裡暗暗責罵自己懦弱和自私。當初投靠韓大人、追隨韓大人,也許只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靠山,為了得到一個能夠堂而皇之行走在陽光下的身份,為了給自己曾經的無良殺戮尋一個贖罪的機會,為了使自己滿是滄桑的心靈得到一絲安寧。
古望晃晃地坐在馬上,岌岌可危,兵勇們見著著急,但都不敢上去相勸,也知道在此時此刻任何人的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沒有用的,因為古將軍的心結必須要由他自己才能解開。馬兒很安穩,仿佛也感染到了悲慟,立在那裡四蹄不動,只有尾巴在輕輕地左右搖擺,似乎想幫主人把滿腔的陰霾清掃乾淨。古望想動,但身體已經僵硬得不受控制,所有的思想都固執地認為如今的局面,韓可孤的不幸,全都是自己造成的。他仍然沒有流淚,因為所有的淚水都倒灌到了心裡。他一直以為,死並不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可是直到現在才知道,有的人雖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卻還是永遠活著的,活在活人的心裡!所以死,確實並不痛苦,痛苦的卻是還活著的人。
他的頭疼欲裂到要發瘋,要崩潰,心也像被萬千枝利箭射穿了,終於身心皆悴再堅持不住,一個軲轆落到馬下。兵丁急忙一擁上前,七手八腳的將他抬到一處背風的旮旯平躺下來,又是掐人中,又是撫後背,足足忙活了好一會兒才讓古望把被憋到喉嚨間的一口濃痰咯了出來,漸漸呼吸平緩了。
韓可孤忍住心中的痛,忍住欲奪眼將出的淚水,把嘴巴貼到已死的蕭狗子耳邊,大聲道:“驢兒,你死得好!死得其所!且在奈何橋稍候,我隨後便去!”
韓可孤看著蕭驢子的身體逐漸僵硬,未凅的血液緩慢洇滲著回歸大地,大地卻無語。它見慣了生死別離,可以無情,但韓可孤有血有肉有思想,所以不能。
韓可孤立起身,正冠撣衣,屈下雙膝向著蕭狗子的屍身跪下去,恭恭敬敬拜了三拜。
死有很多種,求仁得仁的死法是得其所,如何不令人肅然?蕭驢子誠如所想,死得壯烈,死得忠義,死得令人敬仰——
所以,他受得起任何人拜以任何大禮,因為他值得參拜,必須該拜。
☆、第一百七十七節
風勢慢慢舒緩了一些,但陰雲卻不散去,開始有零星的雨點兒落下來,只一眨眼的功夫就大起了來,像傾盆的水從天上倒下來,稀里嘩啦的拍打到平地山坡,根本不容滲透就紛紛尋著決口往低矮處四散涌去。
剛才在這片小小戰場上所產生的屍體,除了蕭驢子在韓可孤強硬的堅持下,被金兵草草挖了個坑掩埋掉以外,其他人按照女真族的傳統習俗,視“橫”死者入土不祥,乃為火葬,皆都就地焚化,把骨灰漫撒了。那一片片己經乾涸板結的紫褐色血液經過這一頓大雨稀釋,開始時還有朵朵殷紅的水光泛起,但也只如曇花一現,就隨著水流遠去,漸漸消失殆盡,不再留下一絲痕跡。
活著的人都走了,這一片區域又恢復了它往昔的寧靜。從細雨纏綿到暴雨淋漓,從黑夜清冷到日色瑩然,這裡已不再留有一絲痕跡能證明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死了的人已經死了,活著的人依舊還要過活,戰火仍在漫延,雲內城仍然存在。沒人能改變己經發生過的事實,就像沒人能改變歷史的進程一樣。就算有人偶爾會想起來一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的磨滅,最後終將消失與淡忘。就好像曾經的那片殷紅血跡,本來濃厚黏稠得難以化開,但這會兒卻連幾灘淺淺的印痕都消失得無影無跡。也許以後還會有如蕭驢子一般武功身手的人出現在這個地方,甚至名字可能也喚做蕭驢子,可是他絕不會是剛剛才死去的這一個,畢竟世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英雄更加無法複製。但英雄又如何,長江後浪推前浪,世間代有英雄出,活著的英雄談論得久了都會讓人膩煩,更何況死了的英雄。這無關世風日下,無關世人不懂得感恩,只因為世間眾人皆苦,每日裡要為了能夠活著,能夠怎樣活著而奔波勞碌。英雄,終究只是一個在大多數人眼裡,很虛幻,很漂渺,很遙不可及的稱謂,人人可以尊敬,人人可以羨慕,卻當不得飯吃,抵不了衣穿——
古望率領本部精銳一路急行,趕到距離雲內城還有四十餘里路程的時候,頭前打探消息的探馬回來報告,說雲內城己經失陷,韓大人不幸被金兵俘獲。
西風嗚咽,恍如旋針,古望覺得忽而滾燙忽而冰冷,腦袋裡恍恍惚惚不能坐穩馬鞍,狂風席捲而起的土屑沙粒,宛如一道道掛滿棘刺的鞭子,發著尖利得使人無比揪心的嘯聲,狠狠地抽打在他的身體上,讓他疼痛不能自抑。最可怕的是,這種攻擊不僅作用在身體上,更直接的奏效在靈魂上,古望覺得自己被撕裂成了無數碎片。只一瞬間,便讓他的雙眼攀上了濃重的血絲,身體顫抖起來,眼中爆發出一抹如訴如怒的哀怨光芒。
他感覺自己的心在往下沉,幾乎沉到地底。眼前無由的出現一幅韓可孤被金兵亂刃分屍的殘忍畫面。他喉頭哽咽,卻無法哭出聲音。對於韓可孤,古望從心眼裡欽佩和尊敬。他實在不能想像,在這麼一付羸老文弱的軀殼裡,如何就生長著那樣一顆堅強而偉大的心?他悽然地在腦子裡暗暗責罵自己懦弱和自私。當初投靠韓大人、追隨韓大人,也許只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靠山,為了得到一個能夠堂而皇之行走在陽光下的身份,為了給自己曾經的無良殺戮尋一個贖罪的機會,為了使自己滿是滄桑的心靈得到一絲安寧。
古望晃晃地坐在馬上,岌岌可危,兵勇們見著著急,但都不敢上去相勸,也知道在此時此刻任何人的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沒有用的,因為古將軍的心結必須要由他自己才能解開。馬兒很安穩,仿佛也感染到了悲慟,立在那裡四蹄不動,只有尾巴在輕輕地左右搖擺,似乎想幫主人把滿腔的陰霾清掃乾淨。古望想動,但身體已經僵硬得不受控制,所有的思想都固執地認為如今的局面,韓可孤的不幸,全都是自己造成的。他仍然沒有流淚,因為所有的淚水都倒灌到了心裡。他一直以為,死並不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可是直到現在才知道,有的人雖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卻還是永遠活著的,活在活人的心裡!所以死,確實並不痛苦,痛苦的卻是還活著的人。
他的頭疼欲裂到要發瘋,要崩潰,心也像被萬千枝利箭射穿了,終於身心皆悴再堅持不住,一個軲轆落到馬下。兵丁急忙一擁上前,七手八腳的將他抬到一處背風的旮旯平躺下來,又是掐人中,又是撫後背,足足忙活了好一會兒才讓古望把被憋到喉嚨間的一口濃痰咯了出來,漸漸呼吸平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