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承乾對著《帝范》起誓之後,成為了大唐的第三位皇帝。

  繼位之後的第一次朝會,夏鴻升是一定要參加的。

  李承乾坐上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從此之後再不定年號,而以武德元年為大唐元年,往後續逐年而推,今年便就是大唐四十六年。

  第二件事情,便是宣布此後皇家子孫必從涇陽書院進學。

  第三件事情,則是宣布涇陽書院研究院當中的正式研究人員,皆綬朝廷官員身份,乃為從七品至正六品之間。再視其研究貢獻,給予擢升和封爵。

  第四件事情,是給夏鴻升封了王。

  一切按部就班,日子繼續過下去。

  李泰對發電機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更大的進步在於內燃機。夏鴻升覺得,興許自己會能夠趕上開一回大唐產的小轎車。

  快六十歲的人啦!

  夏鴻升躺在竹椅上吹著夏夜清爽的微風,月仙在旁邊給他搖著蒲扇,李麗質在給孫兒講著畫冊。徐惠撐著下巴在旁邊聽著,幽姬則在給夏鴻升剝個石榴。

  人還都在,這就已經太好了。

  清爽的微風裹挾著夏日的眠意,夏鴻升的眼睛眯著眯著,便睡著了。

  這一睡,好像又睡過去了好些個年頭似的。

  一睜眼,研究院還真搞出來了內燃機。

  除了內燃機,還有有線電。

  “青雀兒,今天晚上吃火鍋啊。”夏鴻升拿著話筒,隨口說道。

  “正經點兒,這測試通話呢。”李泰的聲音從另一端傳來,道:“天怪冷的,火鍋好哇!”

  電話兩端,都聽見了對面傳來的歡呼聲,夏鴻升和李泰笑了笑放下電話,聚到了一起。

  火鍋里熱乎乎,滾燙燙的熱氣,和香辣的味道,驅散了嚴冬的寒冷,也帶走了時間。

  夏鴻升越來越不喜歡動彈了,每日裡面最多,也就是在書院裡面轉轉。

  李承乾的身子也不太行了,朝中的事物讓李厥去拿主意,去處理,好給日後做好基礎。

  倆人就喜歡在涇陽書院裡面曬太陽,然後看著忙得不成樣子的李泰好幸災樂禍一番。

  李恪在朝中幫襯著李厥,他搞了一輩子經濟,如今儼然已經是資產階級新貴的代表。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資產階級已經崛起,雖然名目上沒有,但實際上大唐已經開始在進行著資產階級改革了。

  得益於上層意識的改變,從上層主動進行的改革,會避免流血事件的發生。

  大約日後史書上會將這一系列的措施,稱之為光榮革命?

  夏鴻升咧開嘴笑笑,大唐可絕不能自稱日不落,要不然以後萬一落了,這臉得打得多響?

  日長飛絮輕啊。

  白天越來越長,天上又飄起了飛絮。

  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幾個夏天了。

  夏鴻升,還有他的夫人們,已經許久沒有出來過涇陽書院了。

  但今日卻是個例外。

  李承乾要不行了,夏鴻升必須要去再見他最後一面。

  夏鴻升是同李泰一起去的。轎車裡面,李泰沉默了一路,快要進長安城的時候,突然開口嘆道:“升哥兒,咱們都老啦!”

  夏鴻升眯了一路的眼睛用力睜了睜,瞥了李泰一眼,道:“升什麼哥兒,我如今是你升大爺了!”

  皇宮裡面,李承乾已經是彌留之際。

  交代了後事,最後一句話留給了夏鴻升:“升哥兒,我先走一步,往後你可得多招呼著些這大唐啊!”

  夏鴻升笑罵道:“招呼個屁,我也沒得多少天了,你先走一步,打下基業,到時候我下去了,便可繼續混吃等死了。”

  “去也!去也!”李承乾笑了起來,又突然之間笑聲戛然而止。

  夏鴻升心中一顫,禁不住流出一行老淚來。

  一個兩個的,都走啦!

  都走啦!

  誰能逃得過時間吶?

  長安街頭的紈絝換了一茬又一茬,早就不是當年的那些人了。

  夏鴻升給自己的棺材,也已經準備好了。

  大唐變化得太多了。夏鴻升坐在車座里,看著窗戶外面。那裡正在安路燈,再過幾個月,長安就要成為世上第一座不夜城了。

  新皇帝給了夏鴻升聖人的稱呼,但這對於夏鴻升來說,卻遠沒有當初得到那貞觀帝師的名號來得激動。唯一能讓夏鴻升心中生出一些波瀾的,是“老子是活著成聖的”,這樣的念頭了。

  “齊勇,回書院罷!”夏鴻升朝前面說道。

  開車的人轉了頭過來,道:“王爺,您又叫錯啦,我爹走了十來年了!”

  夏鴻升閉上了眼睛,不再說話了。

  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回到涇陽,夏鴻升將自己所有的手稿,全都交給了研究院。那裡面有些東西已經實現,但還有太多的東西,令人震驚。

  夏鴻升來到後山,花了一天的時間,直到月色初上,才終於站到了李綱的衣冠冢前。

  他當初為李綱送行的詞句刻在碑上,豎在旁邊。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