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到小皇帝意氣風發,盧霄心中也是欣慰,道:「皇上心存大志,心系蒼生,實乃天下百姓之福。臣雖不才,願殫精竭慮,輔佐皇上給天下百姓太平之世。」

  隆泰哈哈大笑,隨即嘆道:「可是有一件事兒,你幫朕出出主意。」

  「皇上請講!」

  「去往洛陽之前,義恆王來見過朕,告訴了朕一些事情。」小皇帝嘆道:「你可知道大宗師?」

  盧霄一怔,隨即皺眉道:「臣也略有耳聞。那些大宗師都是神出鬼沒,據說他們的武功也都是出神入化。據聞北漢的牧雲侯便是一位大宗師,不過這次很奇怪,屈元古絞殺北堂風,牧雲侯是北漢皇族,卻沒有出手相救,著實古怪。」

  「他死了。」隆泰道:「不但是北堂幻夜,其他幾位大宗師也都歸天了。」

  盧霄一怔,吃驚道:「都……都死了?」

  「此事不要對外宣揚。」小皇帝道:「北堂幻夜死了,咱們大楚的那位劍神也過世了,自今而後,這天下就沒有大宗師了。」

  盧霄微一沉吟,才道:「聖上,這不是壞事。那些大宗師武功太強,一旦心存不軌,反倒是禍亂天下。沒有了大宗師,聖上便可以放開手腳治理天下,不再有掣肘。」

  「大宗師都不在了,不過義恆王的武功,那也是出神入化,接近大宗師。」隆泰道:「此前卓青陽入宮覲見朕,獻上了寰宇圖,按他的話說,當今天下,義恆王可說是唯一的大宗師了。也正因如此,義恆王才有本事孤身前往洛陽,讓屈元古歸順我大楚。」

  盧霄吃驚道:「義恆王……他是大宗師?」

  「他自然不是真正的大宗師,只是那幾位大宗師都死了,義恆王的武道修為無人可及,堪稱大宗師。」隆泰嘆道。

  盧霄皺眉道:「若是如此,對朝廷可就是一個威脅……!」

  隆泰搖頭笑道:「你誤會了。義恆王是不是大宗師,對朕講的都是兄弟之誼,別人不了解他,朕卻是十分清楚。」平靜道:「如果他願意,皇位就該屬於他。」

  盧霄一怔,有些聽不明白。

  隆泰有些話當然不會對盧霄直說。

  他自然早就知道,齊寧的親生父親是北堂慶,身上流著北堂皇室的血。

  大宗師都過世後,天底下無人能在武道上超越齊寧,而且流著北漢皇族血液,卻是楚國的重臣,他需要一個抉擇。

  而且齊寧確實作出了選擇。

  齊寧的身手,三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並非難事,如果他真的要與楚國為敵,摘下隆泰和岳環山的腦袋,楚國必將大亂,以齊寧的實力,要控制洛陽更是瞭若指掌,就正如他逼迫屈元古歸順楚國一般,只要他控制屈元古,坐鎮洛陽,再公開自己的身世,即使有人反對他坐上北漢的皇位,卻也奈他不何。

  但他終究沒有那樣做,而是逼迫屈元古歸順楚國,最終導致漢軍投降,鍾離傲自盡。

  捷報傳來的一剎那,隆泰欣喜的並不僅僅是天下一統,而是齊寧終究將他當成了朋友。

  「義恆王臨去洛陽的時候,對朕有一個請求。」隆泰嘆道:「他希望天下一統之後,可以辭去身上的所有官職和爵位,做一個平民百姓,無憂無慮,逍遙自在。」

  盧霄更是詫異:「義恆王要辭官?」

  隆泰點點頭,道:「但朕並不想答應他。自朕登基之後,他幫了朕許多,朕希望以後治理天下,還有他在朕的身邊。」

  盧霄微一沉吟,嘆道:「皇上,臣明白了,義恆王是一番好心。他不希望在朝中給皇上帶來壓力,遠離朝堂,只是希望皇上能放開手腳勵精圖治。」

  「朕沒有壓力。」隆泰苦笑道:「他不明白朕的心意。」

  「皇上,臣以為義恆王逍遙自在無妨,但不必辭官。」盧霄笑道:「義恆王心中有皇上,如果皇上以後真的遇到為難的事情,義恆王絕不會袖手旁觀。臣以為,義恆王心性灑脫,只想過無拘無束的生活,如果在朝堂,各種利益和人事,總會讓他束手束腳,與其如此,還不如遠離廟堂。」

  隆泰想了一想,頷首笑道:「或許真的如此。」想到什麼,皺眉道:「是了,濮陽那邊還有令狐煦帶著兩萬東齊殘部,他們還不準備投降?」

  盧霄笑道:「皇上,臣這裡還有一份奏摺,本是想等捷報傳來再稟報皇上。盤踞在濮陽的東齊殘部確實是個麻煩,不過義恆王想了一個法子,他讓屈元古統帥手下的西北軍殺向濮陽,西北軍對付東齊殘部,還真是妙策。」

  隆泰怔了一下,隨即「噗」的一聲大笑起來。

  隆泰和盧霄君臣議事的時候,屈元古已經統帥西北鐵騎兵臨濮陽城下。

  屈元古自然知道,濮陽的東齊兵孤軍一支,而且士氣已經低落到極點,岳環山要整編西北軍的時候,屈元古心中發苦,只以為要繳了西北軍的械,但沒有想到齊寧最終卻是讓他統帥西北軍攻取濮陽。

  屈元古雖然知道這是讓西北軍和東齊殘部血拼,但比起被立刻奪取兵權,這卻還是最好的結果。

  畢竟自己還能帶著數萬鐵騎威風一時,而且攻克濮陽之後,自己也算是真真切切地立了一功,以後在楚國人面前至少也不用低著頭。

  他是這個心思,手下的部將們也都是這個心思。

  這是最後一次能夠建功的機會,誰都不想錯過,所以大軍兵臨城下,眾將紛紛請戰,希望自己能成為第一個攻入濮陽城的將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