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二十歲終於安心生嫡嗣的四阿哥, 去年出宮建府的時候,被康熙皇帝封為了貝勒。當然, 他也因為太子二哥專門給他設計的貝勒府,被眼紅的兄弟們好一通「剝削」。這些日子請了陪產假, 正守著四福晉快要臨產的大肚子的他,聽到四胞胎的名字, 也下了決心。

  「我知道咱們倆的這個孩兒來之不易,後面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孩兒。既然皇阿瑪和太子二哥已經做出來態度, 福晉也不用擔心孩兒的男女問題, 哪怕是個格格, 我也一樣培養,將來她若有能力就給她繼承貝勒府,招婿上門。」

  四福晉呆呆的聽完了自家爺的這番大論,感覺自己更擔心了。

  在這個世道下, 哪怕是作為一個貝勒招婿上門,也找不到好男兒願意啊,哪家的好男娃會給人招婿?可她想到閨女嫁人後就脫離了皇家的榮耀,還要在夫家「孝順公婆、管著妾室」、「從夫、從子」等等,又覺得閨女能做個貝勒自由自在的也挺好。

  出宮的時候被封為直郡王的大阿哥和大福晉聽到四胞胎的名字,看著他們的三個寶貝閨女,齊齊露出放心的笑容,不管他們後面有沒有兒子,不管那個兒子能不能成材,先把閨女養好了再說,大不了將來把郡王位給閨女。

  其他沒有嫡子只有嫡女的王公大臣們也都動了心思,搞的本來有希望進一步的庶子和嫡女的關係又緊張了起來,爭鬥不休。

  群臣,包括哪些退休養老的滿清王公們看到這個鬧哄哄的場面,不敢去找太子殿下,就來找康熙皇帝要說法,康熙皇帝很無辜。

  「朕也沒辦法啊,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大格格一心要從軍,偏偏她還有這個本事,太子一家都支持,朕能怎麼辦?本來他們五歲的時候就要給取大名兒的,朕給拖到了現在,現在是實在拖不下去了。」

  倭黑大人直接問道:「皇上,您給個準話,嫡出的女娃娃的繼承權,是不是高於庶子?」

  「被逼無奈」的皇上很「無奈」,「你們也知道大清國的「王公貴族」太多,將來還會越來越多,國家實在是負擔不起。就算是嫡子、嫡女繼承爵位,沒有能力、功勞的話,按照新的繼承制度也是要逐漸降低爵位等級,庶子很可能都沒有直接的繼承權。」

  瞅著眾人一臉「就知道這個樣子」的臭臉,康熙皇帝小尷尬的咳嗦出聲,念在君臣一場,提醒他們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

  眾人哪裡還能不明白,不說他們對太子殿下為人的了解,就光說大格格和四格格的能力,也讓他們無法說不。更何況大格格還是唯一的一個愛好打仗的小殿下,在愛好和平,仁厚善良的太子殿下的教導下,大格格還能成長到這樣,他們非常的感激上蒼。

  得嘞,趕緊的回家生嫡子吧,嫡子沒有嫡女多幾個也好,只要是人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爵位給保住就行。

  太子殿下上朝的時候,對於眾人投注在他身上的怨念,感而不受,壓根兒就不受影響。他還順勢提出來,把滿漢蒙二十四旗的子民的奉養全部取消,作為補償,他們可以和其他民族的民眾一樣經商種田。

  康熙皇帝和大臣們都沒有異議,下這個條文只是給事實一個說法罷了。

  因為現在的八旗子民都已經自力更生,國家的軍種也已經從地方軍、民族軍徹底、完全的變成了大清軍,在各地方、各民族、各膚色人種一起徵兵,全部打亂後重新排布,只聽從上級和朝廷的指揮,所以,八旗軍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雖然康熙皇帝覺得,閱兵的時候看到黃色、白色、黑色人種站在一起,非常的傷眼睛。

  從外祖父母去世的傷痛中恢復過來的太子殿下,看著和平安定,海晏河清的大清國,當然是--越發的懶怠,直接就是提前進入養老階段。

  天天悠閒自在的上朝、教導四胞胎批摺子、教導新成長起來的小十四、小十五、小十六、小十七,改進現有的各種器械尤其是人造衛星和「兩彈實驗」,研究各種文化藝術、、、,或者在自家的小舞會上,陪著太子妃蹦擦轉圈兒跳舞。

  大清國人跟著太子殿下的腳步,小孩子們天天快樂的進學,農人天天高興的種地,商人天天開心的跑商,歐洲的戰事因為太子殿下的影響沒有打起來,非洲和美洲人們的生活也因為大清國的有力管理而越發的和世界接軌,慢慢的脫離原始、落後。

  全世界人們都在積極努力的養家做事享受小日子,歐洲各國君主們卻一直被一個超級難題困擾著--沒有子嗣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還能活多久?他會遺命誰來繼承他的王位?

  看起來日暮西山的西班牙,就算不看它的海軍作戰能力對周邊各國的威脅,光是領土就包括西班牙本土、西屬尼德蘭、義大利地區和大量海外殖民地,這麼大的一塊肥肉,誰能不動心?

  和卡洛斯二世一個姓氏的兄弟家族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也就是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次子查理大公,繼承權最大,因為利奧波德一世的母親是他祖父腓力三世的次女。

  但是和卡洛斯二世血緣最近的合法繼位者,也就是他父親腓力四世的子孫還有兩個。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腓力,他的祖母是腓力四世長女,曾祖母是腓力三世長女。

  巴伐利亞的費迪南親王,他是利奧波德的外孫,並且他外婆是腓力四世的次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