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這回生下的是個男孩兒,慕琮和景映桐為他取名叫慕雲澤。
彼時他們的長女慕青筠已經兩歲了,小人兒不但生的特別精緻而且聰明伶俐,不論是模樣還是性情都像極了景映桐。只是青筠待慕琮始終不如待安昶親厚,每回不惜裝病裝痛都纏著安昶不讓走。
而祈哥兒今年已經十歲了,雖然不太愛讀書但生的英姿矯健,武藝騎射樣樣在行。雖然有了自己的親生孩子,但景映桐還是最待見祈哥兒,筠姐兒那孩子太有自個的主見了,又一心只想纏著安昶不愛理他們這對做父母的,一想到她生筠姐兒時受的那些苦楚景映桐就悲從心來。
而剛出生的雲澤倒恰好跟青筠相反,他現在還是個小毛娃,整日只知道哭鼻子纏膩著她,丫鬟和嬤嬤碰他一下都要嚎啕大哭,非得賴在景映桐懷裡不可。
景映桐原本就不是特別有耐心的人,每日都雲澤纏的腦殼發疼,還好有祈哥兒這件小棉襖體貼她,時常在課業松閒來幫她帶孩子,雲澤大概也在襁褓之中體會到了長兄的威嚴,也就家祈抱著他時才不敢哭鬧。
轉眼又到了除夕夜,景映桐全身疲乏地從宮宴回來,才剛進了內殿就被男子攔腰摟住。
內殿中長燈幽幽,馨香裊裊,景映桐由他抱著,讓他替她卸去身上沉重的釵飾,笑著反手捏了捏他挺直的鼻樑。
「眼看著又新春了,孩子們跟雨後春筍一般長得飛快,馬上永嘉也要和鄭司深完婚了,這一年來總算什麼事兒都平平安安地過去了,真好啊。」
他抱著她,依舊像往昔一般依戀地蹭在她的肩窩裡,也隨著她附和了一句。
「真好啊。」
和你在一起,真好啊。
第68章 安昶番外:朱門重
回京以後的日子確實繁瑣且無趣, 他時常會想起那些和她一同生活在樹里村的日子, 兩人之間從沒什麼逾矩的舉動, 卻如人世里的每一對小夫妻一般, 享受著這人間最尋常不過的簡單快樂。
他知道她現在眼前是數不清的華美宮燈,他面前也被灌上了整個國公府的興衰榮寵,他沒什麼理由和道理去想往昔的那些舊事了,它們就像華美卻虛渺的海上雲霧,讓他摸不透也尋不到蹤影,只是那段婉轉悠揚的時光還會不時地浮上他心頭, 提醒著他那段難忘的翩躚歲月。
他也不知當初為何會對她動了心,也許正應了那句話: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當他一身布衣一路疾馳回到國公府之時, 望見的是父親愕然驚訝的神情。
他還從未見過父親這個樣子, 印象中的父親似乎永遠都是衣著端穆齊整,一臉從容嚴肅的, 而那時出現他面前的父親卻面容憔悴,身穿一身樸素無華的布衣,由家裡的管家攙扶著, 似乎忽的老了十歲一般愣怔地站在府里的正堂里。
母親也只著銀簪,身穿提花淺色褙子和素色馬面裙坐在父親身邊。他們臉上都是一種即將赴死的靜和從容,那一刻,安昶就清楚地知道了慕琮沒有騙自己, 父親和母親, 甚至這一大家子, 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他們如今已經準備好,安然赴死了。
母親見他回來,急急地小跑過來將他往外趕,一邊還吩咐著家僕怎麼遮掩消息,務必要讓他活著離開京城。
他以前一直覺得母親就是那種安嫻溫婉女子的代表,她一輩子都只躲在夫君的身後,遙遙望著夫君和孩子,只拘於那一方小天地里安安靜靜地不問世事。
這是他頭一回見識到母親的另一面,原來母親也是這般靈思縝密心腸果斷的人,他不由得懊惱以前從未仔細了解過父母親到底是怎樣的,他只覺得父親嚴厲,母親溫柔,卻從未注意過他們對自己的放縱以及埋藏在心底深處沉沉鬱郁的愛。
也許是離京多年的經歷讓他從骨子裡覺得與他們生分了,又或許是他認為生活在這種高門大戶親情本就是寡淡的,可他從未想過,父親母親會這樣安然赴死,只為換他一條生路。
他將母親往外推他的手握在自己寬厚的大掌里,兩滴淚自他眼角倏然滑下,他啞著聲音看向母親那雙急急驚慌的眼睛。
「娘,我不走了...慕琮...殿下他,答應放過我們了...」
他以前一直信奉男兒有淚不輕彈,動不動就落淚那是沒用的把戲,所以自從他記事之後一次都沒哭過,即使當初他帶著她叛逃出京處境艱難,卻從未放任自己流過一滴眼淚。
他陪她掙扎在生死線上,即便心裡苦澀的要命,卻連一顆淚都不敢流,生怕一眨眼的功夫她就消失在了他面前。
可如今這時候,他將滿臉不可置信的母親擁在懷裡,除了流淚他竟想不出有什麼別的反應,他一邊慶幸著他們一家可以安然無恙,一邊又清楚地明白,自己此後的每一日,每一步,都註定鎖在這氣勢雄偉的朱門繡戶里了。
他的所有少年意氣,所有行俠仗義醉意江湖的逍遙美夢,在這一日,算是徹徹底底地埋盡了。
遠塵遠塵,終是不能遠塵。
他從未有過一絲後悔或不願,只是自心底深處還是覺得遺憾,為曾經年少草率的自己,也為當時許過的承諾篇章。
回京後陸陸續續地發生了很多事,儘管慕琮盡力保下了他們,可因為安芷蓉的事情,國公府還是受到了牽連,叔父被卸了職,父親也感染了風寒身體每況愈下。
彼時他們的長女慕青筠已經兩歲了,小人兒不但生的特別精緻而且聰明伶俐,不論是模樣還是性情都像極了景映桐。只是青筠待慕琮始終不如待安昶親厚,每回不惜裝病裝痛都纏著安昶不讓走。
而祈哥兒今年已經十歲了,雖然不太愛讀書但生的英姿矯健,武藝騎射樣樣在行。雖然有了自己的親生孩子,但景映桐還是最待見祈哥兒,筠姐兒那孩子太有自個的主見了,又一心只想纏著安昶不愛理他們這對做父母的,一想到她生筠姐兒時受的那些苦楚景映桐就悲從心來。
而剛出生的雲澤倒恰好跟青筠相反,他現在還是個小毛娃,整日只知道哭鼻子纏膩著她,丫鬟和嬤嬤碰他一下都要嚎啕大哭,非得賴在景映桐懷裡不可。
景映桐原本就不是特別有耐心的人,每日都雲澤纏的腦殼發疼,還好有祈哥兒這件小棉襖體貼她,時常在課業松閒來幫她帶孩子,雲澤大概也在襁褓之中體會到了長兄的威嚴,也就家祈抱著他時才不敢哭鬧。
轉眼又到了除夕夜,景映桐全身疲乏地從宮宴回來,才剛進了內殿就被男子攔腰摟住。
內殿中長燈幽幽,馨香裊裊,景映桐由他抱著,讓他替她卸去身上沉重的釵飾,笑著反手捏了捏他挺直的鼻樑。
「眼看著又新春了,孩子們跟雨後春筍一般長得飛快,馬上永嘉也要和鄭司深完婚了,這一年來總算什麼事兒都平平安安地過去了,真好啊。」
他抱著她,依舊像往昔一般依戀地蹭在她的肩窩裡,也隨著她附和了一句。
「真好啊。」
和你在一起,真好啊。
第68章 安昶番外:朱門重
回京以後的日子確實繁瑣且無趣, 他時常會想起那些和她一同生活在樹里村的日子, 兩人之間從沒什麼逾矩的舉動, 卻如人世里的每一對小夫妻一般, 享受著這人間最尋常不過的簡單快樂。
他知道她現在眼前是數不清的華美宮燈,他面前也被灌上了整個國公府的興衰榮寵,他沒什麼理由和道理去想往昔的那些舊事了,它們就像華美卻虛渺的海上雲霧,讓他摸不透也尋不到蹤影,只是那段婉轉悠揚的時光還會不時地浮上他心頭, 提醒著他那段難忘的翩躚歲月。
他也不知當初為何會對她動了心,也許正應了那句話: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當他一身布衣一路疾馳回到國公府之時, 望見的是父親愕然驚訝的神情。
他還從未見過父親這個樣子, 印象中的父親似乎永遠都是衣著端穆齊整,一臉從容嚴肅的, 而那時出現他面前的父親卻面容憔悴,身穿一身樸素無華的布衣,由家裡的管家攙扶著, 似乎忽的老了十歲一般愣怔地站在府里的正堂里。
母親也只著銀簪,身穿提花淺色褙子和素色馬面裙坐在父親身邊。他們臉上都是一種即將赴死的靜和從容,那一刻,安昶就清楚地知道了慕琮沒有騙自己, 父親和母親, 甚至這一大家子, 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他們如今已經準備好,安然赴死了。
母親見他回來,急急地小跑過來將他往外趕,一邊還吩咐著家僕怎麼遮掩消息,務必要讓他活著離開京城。
他以前一直覺得母親就是那種安嫻溫婉女子的代表,她一輩子都只躲在夫君的身後,遙遙望著夫君和孩子,只拘於那一方小天地里安安靜靜地不問世事。
這是他頭一回見識到母親的另一面,原來母親也是這般靈思縝密心腸果斷的人,他不由得懊惱以前從未仔細了解過父母親到底是怎樣的,他只覺得父親嚴厲,母親溫柔,卻從未注意過他們對自己的放縱以及埋藏在心底深處沉沉鬱郁的愛。
也許是離京多年的經歷讓他從骨子裡覺得與他們生分了,又或許是他認為生活在這種高門大戶親情本就是寡淡的,可他從未想過,父親母親會這樣安然赴死,只為換他一條生路。
他將母親往外推他的手握在自己寬厚的大掌里,兩滴淚自他眼角倏然滑下,他啞著聲音看向母親那雙急急驚慌的眼睛。
「娘,我不走了...慕琮...殿下他,答應放過我們了...」
他以前一直信奉男兒有淚不輕彈,動不動就落淚那是沒用的把戲,所以自從他記事之後一次都沒哭過,即使當初他帶著她叛逃出京處境艱難,卻從未放任自己流過一滴眼淚。
他陪她掙扎在生死線上,即便心裡苦澀的要命,卻連一顆淚都不敢流,生怕一眨眼的功夫她就消失在了他面前。
可如今這時候,他將滿臉不可置信的母親擁在懷裡,除了流淚他竟想不出有什麼別的反應,他一邊慶幸著他們一家可以安然無恙,一邊又清楚地明白,自己此後的每一日,每一步,都註定鎖在這氣勢雄偉的朱門繡戶里了。
他的所有少年意氣,所有行俠仗義醉意江湖的逍遙美夢,在這一日,算是徹徹底底地埋盡了。
遠塵遠塵,終是不能遠塵。
他從未有過一絲後悔或不願,只是自心底深處還是覺得遺憾,為曾經年少草率的自己,也為當時許過的承諾篇章。
回京後陸陸續續地發生了很多事,儘管慕琮盡力保下了他們,可因為安芷蓉的事情,國公府還是受到了牽連,叔父被卸了職,父親也感染了風寒身體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