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笑話,都是在朝堂上混的,誰不知道滿朝上下死得最快的就是牆頭草?他既然已經暗中投了雍親王,自然不會再反水另投他人。何況這個“他人”還是如今處境極差的八爺黨?
胤禟的行為簡直跟捅了馬蜂窩似的。
托合齊雖然拿出了證據為自家兄長“平反”,可康熙為了不讓廢太子一事再生波折,是完全不曾將“真相”透露給其他人的。而這托合齊之兄“忠心耿耿”,得知康熙的“為難之處”後更十分體諒他這個皇帝,不曾逼著他為托合齊洗脫罪名,只想讓真正的“罪人”得到應有的處罰。
這是何等忠臣?
短時間內,托合齊之兄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那都是加了柔光濾鏡的。
然而如今,罪魁禍首之一的老九竟然還敢上門大吵大鬧?
污衊?真當他這個皇帝時吃白飯的,拿到托合齊呈上來的證據後不會派人前去調查取證,核實證據內容?
氣怒不已的康熙直接大手一揮,下旨將胤禟給禁足了。
期限?沒有期限。
什麼時候康熙想起這個兒子了,他恐怕才會將人放出來。
而因為老八老十常與老九形影不離,於是康熙連帶著給這二人也禁了足——
理由都是現成的,老十作為老九最親近的兄弟不但不曾阻止老九,還跟著胡鬧,老八身為二人信賴的兄長也不曾做好看護引導之責。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康熙給兩人定了期限,一人半年,一人三月。
再次被禁足的胤禩:“……”
皇阿瑪,要不你乾脆別放兒臣出來得了!
-
消息很快傳了出來。
通過國色天香樓,寶珠甚至得到了更多其他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
比如,因為胤禟被禁足,其手下生意受到了許多影響,如今急需一個鎮得住場子的主事人出面安定人心。然而老八老十被禁足,無法出面,十四胤禵雖然文武雙全,對生意場上的事卻一竅不通,根本幫不上忙。
九福晉倒是將自己的嫁妝打理得井井有條,也做了幾門賺錢的生意。
然而……
胤禟在所有兄弟當中,除了對嫡福晉身份極度不滿的老五外,估計是最寵妾滅妻的皇子——
其他皇子就算寵愛妾室,也會給自己的嫡福晉幾分面子。但九福晉在胤禟心裡,那是一點兒地位也沒有。胤禟如今已有五兒五女,然而出自嫡福晉的,竟只有一個女兒不說,這個女兒還是在嫡福晉嫁進來後不久就懷上的。之後,身子骨不錯的九福晉一次也不曾懷孕。
在這種情況下,九福晉怎麼可能願意出面幫胤禟料理外面的生意?
九福晉不但不曾幫助胤禟穩定局面,她還特意給寶珠傳了個消息,然後在國色天香樓碰面,將胤禟生意出了問題的消息果斷告訴了寶珠這個十分擅長生意的四嫂。
九福晉說了,“若是四嫂願意,這之後弟妹還會繼續給四嫂傳遞消息,四嫂只需在事後將搶來的生意給我兩分利便好。”
白送的買賣,寶珠怎可能推拒?
何況這胤禟雖然喜歡,也擅長做生意,但他做生意的手段可不怎麼幹淨——
其他人做生意,就算有偶爾動用到自己權勢的地方,但大部分時候還是顧慮自己名聲,不敢做得太過;有時甚至會因為擔心被人說“與民爭利”,而規規矩矩做生意,唯恐被人一狀告到康熙面前。
然而胤禟以前便因為用權勢搶奪了旁人生意,而被人在康熙面前告了一狀,也被康熙大罵了一通。然而他是個混不吝的,自此後不但仍舊做生意,連行事風格也不曾改變半分,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且因為吃了教訓,他直接找上胤禩出謀劃策,之後以勢壓人做得愈發隱秘,旁人極難找到證據,也就沒辦法拿他如何。
這些年因為胤禟家破人亡的大小商人與老百姓不計其數,旁人早就對其怨聲載道。
寶珠早便看不慣胤禟了。
何況胤禟還是胤禩幾人的錢袋子,胤禩收買人心所用銀兩大部分都出自胤禟。
於公於私,寶珠都不會對趁火打劫搶胤禟生意手軟。
寶珠將此事告訴胤禛後,胤禛甚至都想方設法地往裡面插了一手。
胤禛都出手了,其他幾個皇子難道還能眼睜睜看著?老三、老七等人也都紛紛出手,讓手下將胤禟手中生意瓜分得一乾二淨。
當然,因為有九福晉裡應外合地傳遞消息,寶珠還是獲利最多一方。
若非一母同胞的老五還顧念兄弟情分,挨個兒向其他兄弟求情,出手為老九留下了一些保底家當,恐怕沒兩年,胤禟若還想過上奢靡的日子,就只能看九福晉的臉色了。
如今似乎也沒好上多少。
不過風水輪流轉嘛,九福晉頓時揚眉吐氣,白得兩分利潤甚至都比不上看著胤禟吃癟來得更讓她高興。
因為這,九福晉甚至連那兩分利都不想要,還想轉送給寶珠。
九福晉知道,胤禟會落得如此下場,還是靠了胤禛做了這個出頭鳥,這才引來了其他觀望的皇子。但胤禛與寶珠是一家,她將兩分利送寶珠,也相當於送胤禛了。
這次寶珠推辭了:“你很該為你唯一的女兒想想,若是自己平日用不上,哪怕留下給你女兒做嫁妝也好。”
胤禟的行為簡直跟捅了馬蜂窩似的。
托合齊雖然拿出了證據為自家兄長“平反”,可康熙為了不讓廢太子一事再生波折,是完全不曾將“真相”透露給其他人的。而這托合齊之兄“忠心耿耿”,得知康熙的“為難之處”後更十分體諒他這個皇帝,不曾逼著他為托合齊洗脫罪名,只想讓真正的“罪人”得到應有的處罰。
這是何等忠臣?
短時間內,托合齊之兄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那都是加了柔光濾鏡的。
然而如今,罪魁禍首之一的老九竟然還敢上門大吵大鬧?
污衊?真當他這個皇帝時吃白飯的,拿到托合齊呈上來的證據後不會派人前去調查取證,核實證據內容?
氣怒不已的康熙直接大手一揮,下旨將胤禟給禁足了。
期限?沒有期限。
什麼時候康熙想起這個兒子了,他恐怕才會將人放出來。
而因為老八老十常與老九形影不離,於是康熙連帶著給這二人也禁了足——
理由都是現成的,老十作為老九最親近的兄弟不但不曾阻止老九,還跟著胡鬧,老八身為二人信賴的兄長也不曾做好看護引導之責。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康熙給兩人定了期限,一人半年,一人三月。
再次被禁足的胤禩:“……”
皇阿瑪,要不你乾脆別放兒臣出來得了!
-
消息很快傳了出來。
通過國色天香樓,寶珠甚至得到了更多其他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
比如,因為胤禟被禁足,其手下生意受到了許多影響,如今急需一個鎮得住場子的主事人出面安定人心。然而老八老十被禁足,無法出面,十四胤禵雖然文武雙全,對生意場上的事卻一竅不通,根本幫不上忙。
九福晉倒是將自己的嫁妝打理得井井有條,也做了幾門賺錢的生意。
然而……
胤禟在所有兄弟當中,除了對嫡福晉身份極度不滿的老五外,估計是最寵妾滅妻的皇子——
其他皇子就算寵愛妾室,也會給自己的嫡福晉幾分面子。但九福晉在胤禟心裡,那是一點兒地位也沒有。胤禟如今已有五兒五女,然而出自嫡福晉的,竟只有一個女兒不說,這個女兒還是在嫡福晉嫁進來後不久就懷上的。之後,身子骨不錯的九福晉一次也不曾懷孕。
在這種情況下,九福晉怎麼可能願意出面幫胤禟料理外面的生意?
九福晉不但不曾幫助胤禟穩定局面,她還特意給寶珠傳了個消息,然後在國色天香樓碰面,將胤禟生意出了問題的消息果斷告訴了寶珠這個十分擅長生意的四嫂。
九福晉說了,“若是四嫂願意,這之後弟妹還會繼續給四嫂傳遞消息,四嫂只需在事後將搶來的生意給我兩分利便好。”
白送的買賣,寶珠怎可能推拒?
何況這胤禟雖然喜歡,也擅長做生意,但他做生意的手段可不怎麼幹淨——
其他人做生意,就算有偶爾動用到自己權勢的地方,但大部分時候還是顧慮自己名聲,不敢做得太過;有時甚至會因為擔心被人說“與民爭利”,而規規矩矩做生意,唯恐被人一狀告到康熙面前。
然而胤禟以前便因為用權勢搶奪了旁人生意,而被人在康熙面前告了一狀,也被康熙大罵了一通。然而他是個混不吝的,自此後不但仍舊做生意,連行事風格也不曾改變半分,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且因為吃了教訓,他直接找上胤禩出謀劃策,之後以勢壓人做得愈發隱秘,旁人極難找到證據,也就沒辦法拿他如何。
這些年因為胤禟家破人亡的大小商人與老百姓不計其數,旁人早就對其怨聲載道。
寶珠早便看不慣胤禟了。
何況胤禟還是胤禩幾人的錢袋子,胤禩收買人心所用銀兩大部分都出自胤禟。
於公於私,寶珠都不會對趁火打劫搶胤禟生意手軟。
寶珠將此事告訴胤禛後,胤禛甚至都想方設法地往裡面插了一手。
胤禛都出手了,其他幾個皇子難道還能眼睜睜看著?老三、老七等人也都紛紛出手,讓手下將胤禟手中生意瓜分得一乾二淨。
當然,因為有九福晉裡應外合地傳遞消息,寶珠還是獲利最多一方。
若非一母同胞的老五還顧念兄弟情分,挨個兒向其他兄弟求情,出手為老九留下了一些保底家當,恐怕沒兩年,胤禟若還想過上奢靡的日子,就只能看九福晉的臉色了。
如今似乎也沒好上多少。
不過風水輪流轉嘛,九福晉頓時揚眉吐氣,白得兩分利潤甚至都比不上看著胤禟吃癟來得更讓她高興。
因為這,九福晉甚至連那兩分利都不想要,還想轉送給寶珠。
九福晉知道,胤禟會落得如此下場,還是靠了胤禛做了這個出頭鳥,這才引來了其他觀望的皇子。但胤禛與寶珠是一家,她將兩分利送寶珠,也相當於送胤禛了。
這次寶珠推辭了:“你很該為你唯一的女兒想想,若是自己平日用不上,哪怕留下給你女兒做嫁妝也好。”